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數據在大科學上的應用

大數據在大科學上的應用



大數據在大科學上的應用



大數據的應用領域之一是大科學,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大型強子對撞機。大型的強子對撞機中有1.5億個感測器,每一秒鐘發送4000萬次的數據。在實驗中,每秒鐘產生了將近6億次的對撞,過濾掉99.999%的撞擊數據後得到了約100次的有效碰撞。相當於僅僅只記錄了0.001%的有用數據。而四個對撞機的全部數據量複製之前每年產生了25拍位元組(PB),複製後為200拍位元組。


大數據在大科學上的應用



如果將實驗中的數據在不過濾的情況下全部記錄,數據量將會變得龐大而又難以處理,每年數據量在複製前預計會有大約1.5億拍位元組,約等於每天有將近500艾位元組的數據量。這個數字代表了每天實驗可能會產生約500垓位元組的數據,是全世界所有數據總和的200倍左右。



大數據在大科學上的應用


在如此龐大的數據中去尋找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證據,就需要大數據的更深應用了。(參考文獻:大數據基礎與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小雨 的精彩文章:

TAG:唐小雨 |

您可能感興趣

大數據時代的基礎科學新變
大學的本科和專科學歷差別大嗎?本科和專科的區別有多大
科學家談大腦時,大多在談「柯林」的大腦?
中國首個「科學大數據引擎」發布
中國科學家大爆驚人內幕!怎麼東亞人大腦如此大
大科學也要有「小目標」
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
歷史上偉大科學家所犯的五大錯誤
中科大一成果登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榜首
南京審計大學統計與大數據科學研究院成立
中國科學家用大數據探尋植物基因「好」「壞」背後的奧秘
腦洞大開的 偽科學假說大賽
把科學的真相向大眾普及
大家都是二次元,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科學家觀測到宇宙可能是複雜平面全息投影
王曉東解讀未來科學大獎:中國大陸民間發起的第一個科學大獎
科學家首次展示龐大的科學工程,人類製造的3大最複雜的探索儀器
霍普金斯大學科學家發現:紅外光迴響暗示存在超大質量黑洞
從上海光源看大科學裝置的作用
10大科學難題,唯大數據能提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