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蘋果高通的訴訟與反訴訟 為何哪兒都有高通?

蘋果高通的訴訟與反訴訟 為何哪兒都有高通?

蘋果與高通的訴訟互撕事件近日又迎來了新進展。針對蘋果公司2017年1月在美國加州南區聯邦地方法院向高通公司發起的專利訴訟,4月10日,高通正式向法院提交了答辯狀,並同時發起反訴。在遞交的文件中,高通詳細說明了其相關發明貢獻以及通過許可項目與行業分享的技術價值,同時指出蘋果未能與高通進行誠信談判以獲得按照公平、合理和非歧視的條件使用高通的3G和4G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並要求蘋果支付損害賠償,甚至列出了5大「罪狀」來控訴蘋果的「忘恩負義」:



1、違反了與高通的協議,曲解了與高通的協議和談判內容;


2、干涉了高通與為蘋果公司製造iPhone與iPad的高通被許可廠商之間的長期協議;

3、通過曲解事實和提供不實聲明,在全球不同地區鼓動監管機構對高通的業務發起攻擊;


4、選擇在其iPhone 7手機中不充分使用高通數據機晶元的性能,曲解搭載高通調製解調4.器和搭載5其他供應商數據機的不同iPhone手機之間的性能差異;


5、威脅高通並試圖阻止其進行有關搭載高通產品的iPhone手機的卓越性能的公開比較。


事件回顧:蘋果多地發起「10億訴訟之戰」


2017年1月蘋果在美國加州南區聯邦地方法院向高通公司發起的專利訴訟,起訴高通「壟斷無線晶元市場」,並提出了高達近10億美元的索賠。


隨後不久,蘋果又在中國遞交訴訟,1月25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表示,蘋果已在北京對高通提起訴訟,稱高通濫用在晶元行業的地位,並向其索賠10億元人民幣 (約合1.4532億美元)的賠償。


3月2日,外媒報道稱蘋果於英國向高通提起新訴訟,控訴高通行業壟斷,兩家科技巨頭在專利和晶元交易方面的矛盾爭端再次進化升級。


對此,蘋果CEO庫克表示,高通仍堅持對蘋果公司毫無用處的一些技術徵收專利費。就像是沙發賣家會因為買家居住面積的大小收取不同費用一樣。蘋果的創新越多,高通收取的專利費就會越多,這一定程度上增大公司的創新成本。「我不喜歡訴訟,但是除了訴訟,蘋果別無選擇。」 庫克說。

對於高通的反訴訟,蘋果官方在回應是,我們不評論高通的申請,但請注意我們1月份說過他們的商業行為和不公平專利費。


各執一詞的翻臉互撕 實質上是手機利潤之爭


蘋果起訴高通,主要理由是高通收取的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用過高、向蘋果公司發出的許可條件過高,高通拒絕向某些標準技術實施者提供許可,同時限定蘋果公司使用其提供的或批准使用的產品與服務。再加上iPhone基帶第二供應商Intel的引進,與高通形成了一定的抗衡之勢,此時定然是要進行一番反擊的。


高通反訴蘋果,其主要理由為上述提到的五大罪狀。高通的執行副總裁唐·羅森博格(Don Rosenberg)表示,蘋果的起訴毫無事實依據。他甚至表示,沒了高通蜂窩技術的支持,蘋果不過一灘爛泥,怎麼可能建立起iPhone的利潤大廈?


對於雙王之戰,國外媒體則指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陷入停滯且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高通的專利授權業務卻令其整體利潤遠遠高於蘋果公司,蘋果怎會甘心,必須奮起反抗。

讓我們來看看一組數據:在過去五個財年,高通已將370億美元的授權業務收入,變成了320億美元的稅前利潤。也就是說高通授權業務的毛利率高達61%,市場研究機構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師麥克?沃爾克里預計其毛利率還會進一步擴大。這裡要提一句所謂的毛利率指的是扣除生產成本後剩餘收入所佔的比例。


相比而言,蘋果和三星在最新財年的毛利率都只有39%,分析師預計在2017年毛利率會繼續收窄。要知道在2016財年,僅蘋果和三星就貢獻了高通235億美元營收的40%,專利授權業務也佔到高通稅前利潤的大多數。


市場研究公司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機銷售總量為14.7億部,較2015年的手機出貨量增幅僅為2.3%。而就在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還保持在11.6%的兩位數增長率。


智能手機行業增長放緩,競爭便日趨激烈。蘋果選擇在此時突然向高通發難,而高通反訴蘋果冷酷無情無理取鬧,歸根到底質在爭奪手機利潤。

到處被訴 為何哪兒都有高通?


稍加留心便能發現此類專利訴訟案件案件時有發生,有趣的這些案件中常能看到高通的身影。


2015年,高通因違反中國反壟斷法律被中國發改委罰款近61億元人民幣。


2016年4月20日,黑莓公司抗議,認為公司根據授權協議支付的特定專利費,高通收取了過多費用,隨後,兩家公司展開了談判,試圖解決這一糾紛。倒是也於2017年4月12日也就是近日有了仲裁結果,黑莓獲得高通公司8.15億美元賠款,不過這個賠款高通認不認就是另一回事了。


2016年12月,韓國監管部門以違反反壟斷法為由,宣布對高通處以1.03萬億韓元(約合8.8億美元)罰款,並要求該公司改變現有商業做法。


2017年1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 起訴高通,指控高通使用了非法手段維持公司在基帶晶元市場的主導地位。4月3日高通表示,將向法院提交一項動議,以駁回FTC提起的反壟斷訴訟。


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對於手機廠商而言,高通的專利授權策略無疑是一項沉重負擔,畢竟它們既要購買晶元,又要為底層技術買單,而且其中有許多技術它們是使用不到的。


但從另一個側面來講,其實利益之間是相互的,高通在通訊領域的核心地位目前無可動搖,即使去年新發售的iPhone7上,蘋果把一半的晶元業務交給了高通的競爭對手Intel,以此來避免交高額的專利費用,但也並沒有並且不可能棄高通晶元於不顧。


目前高通的反訴訟里有「在其iPhone 7手機中不充分使用高通數據機晶元的性能,也就是降低高通基帶晶元的性能以實現與Intel基帶晶元的性能匹配。


就像自媒體人老杳評論的,蘋果訴訟目的是盡量減少支付高通的專利費用。


作為與蘋果旗鼓相當第二大手機廠商三星,也曾因高通的市場壟斷法兒嘗試突破,改變過策略,不過更換晶元並不容易,三星在「Galaxy S6」手機上使用過自己的晶元,但在銷量也市場反應並不理想的情況下,隨後的「Galaxy S7」,三星又重新換回了高通處理器。


反言之,對於高通來說,與蘋果、三星等大廠商交惡也絕對不是好的選擇,像上面我們提到的高通上個財年的利潤收入情況,其中有40%都來自於這兩家公司。


自媒體人老杳表示,高通反訴蘋果,一方面是希望與蘋果直接簽署專利授權協議。畢竟蘋果迄今為止並未與高通簽署專利授權協議,而是通過其代工廠富士康代為繳納,也就是說,蘋果繳納的高通專利授權費計算基數是iPhone富士康的出廠價,而非iPhone蘋果的出廠價,這麼計算的話,蘋果真正繳納高通的專利費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相對就少了很多,雖然總額依舊很高。另一方面高通自然也是逼迫蘋果儘快回到談判桌上來解決問題。所以說雙方未來和解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從未來仲裁的角度考慮,現在斷言高通蘋果孰勝孰負為時尚早,既然歸根到底是出於利潤,那麼為了利潤,雙方也定不會撕破臉皮。


如果高通勝訴,三星、LG及大陸的手機品牌在高通專利授權上將更加公平,而如果蘋果勝訴,那麼有了此案例對比,大陸手機廠商一樣可以要求高通降低專利授權許可費。所以對國內手機廠商而言無論何種結果都並非一件壞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Galaxy S8美國預訂用戶將獲得驚喜禮物
[圖表]這6家企業對蘋果的依賴程度這麼高
蘇珊·貝內特為iPhone Siri配音
蘋果發布了三段特別廣告: 慶祝土耳其兒童節
任天堂將在明年推出一款Switch Mini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蘋果的專利訴訟真的能夠擊潰高通嗎?
高通:和蘋果的訴訟不會影響相關供應商
蘋果回應高通訴訟:願付合理專利費,訴訟將失敗
高通提交對蘋果公司訴訟答辯 同時提起反訴
蘋果回應「最狠訴訟」:高通專利費用不合理 訴訟必敗
富士康為首的蘋果4大代工製造商反訴高通違反反壟斷法;海信側面回應夏普訴訟:從不惹事,但絕不怕事!
談和解同時,高通繼續在德國對蘋果發起侵權訴訟
美聯邦法院駁回了高通要求限制蘋果的訴訟
高通的這個訴訟 堪稱目前針對蘋果採取的最大行動
文本直送科技新聞:高通與蘋果的專利戰延燒到代工廠,高通對蘋果供應鏈提出拒付授權金訴訟
高通的「阿喀琉斯腳踵」-從蘋果與諾基亞、高通的專利訴訟紛爭談起
高通CEO : 與蘋果的訴訟可能庭外和解
為了捍衛公司商業模式與價值,高通向蘋果提起反訴訟
與高通糾紛受關注 蘋果利潤或遭諾基亞侵權訴訟蠶食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受理高通訴訟蘋果案
iPhone或遭禁售?蘋果受高通鉗制,訴訟不成反被咬!
高通將向法院提交動議 欲駁回FTC反壟斷訴訟
法院:蘋果對高通的11項國際訴訟可以繼續
高通訴訟請求停售中國iPhone,蘋果稱其必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