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李時珍論茶對當代中醫養生的啟示如何?
分析李時珍論茶對當代中醫養生的啟示如何?
中醫養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除了醫療保健以外,還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件件與中醫養生相關,其中茶與中醫的關係,在普通群眾看來與中醫密切相關。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茗」條之下,介紹了他所處在的時代之前,各種代表性醫藥著作的觀點,同時也根據自己的生活見聞和自身實踐,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時珍日:楊慎《丹鉛錄》云:荼,即古茶字(音途)。《詩》雲「誰謂茶苦,其甘如薺』』是也。顏師古云:漢時荼陵,始轉途音為宅加切,或言六經無茶字,未深考耳。時珍日:茶有野生、種生,種者用子。其子大如指頂,正圓黑色。其仁入口,初甘後苦,最戟人喉,而閩人以榨油食用。二月下種,一坎須百顆乃生一株,蓋空殼者多故也。畏水與日,最宜坡地蔭處。清明前采者上,穀雨前者次之,此後皆老茗爾。采、蒸、揉、焙、修造皆有法,詳見《茶譜》。茶之稅始於唐德宗,盛於宋、元,及於我朝,乃與西番互市易馬。夫茶一木爾,下為民生日用之資,上為朝廷賦稅之助,其利博哉。昔賢所稱,大約謂唐人尚茶,茶品益眾。有雅州之蒙頂、石花、露芽、谷芽為第一,建寧之北苑龍鳳團為上供。蜀之茶,則有東川之神泉獸目,硤州之碧澗明月,夔州之真香,邛州之火井,
思安黔陽之都濡,嘉定之峨眉,瀘州之納溪,玉壘之沙坪。楚之茶,則有荊州之仙人掌,湖南之白露,長沙之鐵色,蘄州蘄門之團面,壽州霍山之黃芽,廬州之六安英山,武昌之樊山,岳州之巴陵,辰州之漵浦,湖南之寶慶、茶陵。吳越之茶,則有湖州顧渚之紫筍,福州方山之生芽,洪州之白露,雙井之白毛,廬山之雲霧,常州之陽羨,池州之九華,丫山之陽坡,袁州之界橋,睦州之鳩坑,宣州之陽坑,金華之舉岩,會稽之日鑄。皆產茶有名者。其他猶多,而猥雜更甚。按:陶隱居注苦菜云:酉陽、武昌、廬江、晉陵皆有好茗,飲之宜人。凡所飲物,有茗及木葉、天門冬苗、菝葜葉,皆益人。余物並冷利。又巴東縣有真茶,火焙作卷結,為飲亦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葉及大皂李葉作茶飲,並冷利。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也。今人采櫧、櫟、山
礬、南燭、烏葯諸葉,皆可為飲,以亂茶雲。時珍日:服威靈仙、土茯苓者,忌飲茶。濃煎,吐風熱痰涎(時珍)。
時珍日: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虛實。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閩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制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痞脹,成痿痹,成黃瘦,成嘔逆,成洞瀉,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婦嫗受害更多,習俗移人,自不覺爾。況真茶既少,雜茶更多,其為患也,又可勝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時時咀啜不止,久而傷營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嘆惋。晉干寶《搜神記》載:武官因時病後,啜茗一斛二升乃止。才減升合,便為不足。有客令更進五升,忽吐一物,狀如牛脾而有口。澆之以茗,盡一斛二升。再澆五升,即溢出矣。人遂謂之斛茗瘕。嗜茶者觀此可以戒矣。陶隱居《雜錄》言:丹丘子、黃山君服茶輕身換骨,《壺公食忌》言:苦茶久食羽化者,皆方士謬言誤世者也。按:唐右補闕母炅代茶飲序云:釋滯消擁,一日之利暫佳;瘠氣侵精,終身之累斯大。獲益則功歸茶力,貽患則不謂茶災。豈非福近易知,禍遠難見乎?又宋學士蘇軾《茶說》云:除煩去膩,世故不可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空心飲茶入鹽,直入腎經,且冷脾胃,乃引賊入室也。惟飲食後濃茶漱口,既去煩膩,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堅齒消蠹,深得飲茶之妙。古人呼茗為酪奴,亦賤之也。時珍早年氣盛,每飲新茗必至數碗,輕汗發而肌骨清,頗覺痛快。中年胃氣稍損,飲之即覺為害,不痞悶嘔惡,即腹冷洞泄。故備述諸說,以警同好焉。又濃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為陰之義,非其性能升也。
綜上,時珍對茶的研究是深入的(因篇幅所限,時珍所引的前人論述未能列出),觀點是客觀公正的,既記錄了其性味功效、主治病症,也指出了其使用注意、不宜禁忌。
※分析如何飲茶可以起到養生效果?
※給你一張養生茶的配方,聽聽那些不知的功效!
※喝蜂蜜檸檬茶可以排毒防輻射
※為什麼清末的茶葉出口被俄國人掌控在手裡?
※抹茶芝士卷 當然是選擇原諒她啊
TAG:茶 |
※臨床觀察對中醫養生的認識情況如何?
※探討對春季中醫養生的認識如何?
※古代中醫養生之道的代表作品黃帝內經之——如何睡覺
※觀察怎樣從陰陽平衡論談現代中醫養生方法?
※分析中醫養生理論思想在哪裡?
※老中醫養生食譜:如何吃出「雪亮」的眼睛
※中醫養生|寒露時節如何養生
※老中醫養生課堂:你的汗出對了嗎?
※中醫養生的7個小技巧 看古人告訴你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秋季養肺正當時,這些養肺知識你造嗎?
※平時應該如何進行中醫養生和老年保健?
※中醫養生保健:你應該如何用中醫美容?
※如何正確的從頭學習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秋冬季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 夏至如何養生
※何為養生,如何養生;聽聽中醫藥學者論中醫養生
※論中醫養生之道,為什麼京劇也可以養生?
※中醫養生:春季多雨該如何養生
※以古籍論中醫養生:解析《黃帝內經》中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