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留戀金屋藏嬌,它只是一出政治算計悲情大戲!
文:木木(讀史專欄作家)
現在流行傻白甜配霸道總裁,多少美女幻想著被霸道總裁金屋藏嬌,可是所謂的金屋藏嬌,從一開始,不過是被編排、被導演的一齣戲而已,如何能當得了真,被金屋藏嬌的阿嬌,下場何其凄慘。
金屋藏嬌的典故來源於一個故事:
有一天,館陶公主帶著女兒陳阿嬌,去王美人宮中做客。
館陶公主逗弄小娃娃、侄兒劉徹說:「你想不想娶個好媳婦呀?」
劉徹不懂什麼事娶媳婦,但是既然姑母問話,那是一定要回答的,所以很乾脆地點頭:「想!」
館陶公主就指著身旁的侍女們,挨個地問劉徹:「娶這個好不好?娶那個好不好?」
劉徹一直連連搖頭:「這些都不好,我一個都不想要。」
最後,館陶公主將陳阿嬌推到了劉徹的面前,笑著說:「那姑媽家的阿嬌表姐給你做媳婦好嗎?」
劉徹喜笑顏開,樂不可支:「好啊,好啊,阿嬌表姐最好看了,如果能娶了阿嬌表姐做媳婦,我就蓋一座黃金的漂亮宮殿給她住!」
——「若得阿嬌為婦,當築黃金屋貯之!」
你們相信五六歲的小娃娃能有這樣的「宏大志向」嗎?
反正我是不信的,但是沒關係,館陶公主和阿嬌相信就行了。
當時的大背景是:
劉啟最寵愛的栗姬第一個為劉啟生下了兒子劉榮,因為皇后小薄氏一直沒有生育,劉啟沒有嫡子,就將庶長子劉榮立為太子。
在栗姬的繼續「努力」下,皇后小薄氏被廢,皇后之位空懸,栗姬志在必得,其他有子的後宮嬪妃大都認命,但是有了劉徹的王美人不會,她一向是與命運抗爭的。
劉啟長姐、竇太后的親生女兒、能當弟弟漢景帝後宮一半的家的館陶公主為了鞏固自身榮寵,主動向栗姬提親:想把阿嬌嫁給太子劉榮。
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栗姬拒絕了,館陶公主氣憤之時向王美人吐槽,善解人意、賢良淑德的王美人勸館陶公主不要生氣,這一勸,達到了兩個效果:
1.館陶公主不只是生氣,簡直是痛恨栗姬了,說什麼都要阻止她當皇后;
2.館陶公主願意把阿嬌交給劉徹,王美人欣然接受;
3.館陶公主和王美人達成共識:為了阿嬌的幸福和尊榮,劉徹不能只是個親王。
接下來,館陶公主和王美人聯手,一個天天在劉啟跟前說栗姬壞話,一個暗示朝中大臣「幫」栗姬催劉啟立後,雙管齊下,加上栗姬自己揚言以後絕不會善待劉啟的嬪妃和庶子們,劉啟終於廢掉了太子劉榮,改立劉徹為太子,並在此之前,立了王美人為皇后,栗姬活活氣死,不久劉榮也被誣陷下獄,自盡了。
可以說,劉徹能夠在劉啟眾多皇子之中脫穎而出,全靠有王皇后這麼一個聰明、會做人的娘。
而王皇后就算她再怎麼聰明會做人,如果不是遇上急於把女兒嫁給太子的館陶公主,遇到愚蠢、沒有政治頭腦的、拒絕了館陶公主的栗姬,她也難以達成心愿。
所以,是館陶公主和陳阿嬌成全了劉徹!
訂婚時,劉徹才六歲,陳阿嬌應該是年紀與劉榮相仿,就算小,也小不了幾歲,所以她應該是比劉徹大八歲左右。
倘若不是編排出了金屋藏嬌這麼一出精彩的戲碼,單單是劉啟那裡,就過不了關。
當時劉啟不同意給這麼年幼的劉徹訂婚,更不同意訂婚對象是外甥女阿嬌,因為阿嬌大劉徹太多了,這部合適,未來的天子怎麼能有一個比他大那麼多的姐姐皇后。
金屋藏嬌一演,劉啟也相信這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就同意了婚事。
這樣玄虛的年齡差距,是有些委屈了劉徹,但是王皇后太清楚館陶公主的能量,所以婚約是一定、必須得履行的。
但是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禮、女子十五則及笄,就算是到了最佳的適婚年齡了,如今的局面是陳阿嬌早已及笄,而劉徹行冠禮卻還很早,如何成婚?
天子之家就是能變不可能為可能,我們無從查到陳阿嬌是哪一年嫁給了劉晨成為太子妃的,但是小小年紀的劉徹娶了表姐陳阿嬌卻是事實,而且劉徹對這位大姐姐還挺好、挺聽話的,至少小弟弟對大姐姐的依賴是有的。
不到十六歲的劉徹提前舉行了冠禮,並且在冠禮後幾天,劉啟就病逝了,劉徹繼位為漢武帝,阿嬌做了皇后。
劉徹履行了當初的誓言,為阿嬌蓋起了黃金的宮殿,金屋藏嬌的事實讓新鮮出爐的皇后娘娘阿嬌心裡很是舒暢,本來就奢侈慣了的阿嬌在後宮為所欲為、驕縱無度,除了外祖母竇太皇太后,後宮中人人都不敢惹她,都有些怕她,包括她的婆婆王太后。
但是,阿嬌也有煩惱,她的煩惱就是一直沒有懷孕,本來就不喜歡劉徹的竇老太太抓住這個把柄,說劉徹不能生育,要他立淮南王劉安為皇太叔。
這個居心太明顯了。
劉徹才十八歲,怎麼就斷定人家不能生育了,他明明是被陳阿嬌管制住了,除了阿嬌不敢親近別的女人;
退一萬步講,就算劉徹真的不能生育,那也可以從宗室之中過繼一個小孩子養著,再立為太子啊,怎麼就給找了做豆腐的大叔劉安呢?
劉徹和王太后慌了神,又得求助丈母娘館陶公主,又是館陶公主出面把竇老太太給勸住了。
不過,竇老太太這一招倒是幫了劉徹,他開始有借口接近別的女人了,為了子嗣,陳阿嬌也無話可說。
這時,劉徹的大姐、王太后長女平陽公主及時為劉徹送來了歌伎衛子夫,劉徹在平陽公主府對衛子夫一見鍾情,根本分不開,就把她帶進了宮。
這下子醋罈子打翻了,陳阿嬌大發雷霆:你背著我找女人也就算了,你還敢把一個低賤的歌伎帶進宮來。
衛子夫被棄作宮役,館陶公主興師問罪,王太后一個勁道歉賠不是。
劉徹被王太后提點:對女人,尤其是館陶公主和阿嬌這樣的女人,要哄,撿好聽的說,有些事做在暗地裡,不要拿到明面上來,還有,最最重要的是:劉家那些王爺們、竇家都不好惹,皇位就是個火藥桶,誰坐上去了都不踏實,千萬要穩住了,館陶公主和阿嬌就是幫咱們穩固皇位的,怎麼能得罪?
劉徹徹底學乖了,把館陶公主和阿嬌甜言蜜語哄住,背地裡將衛子夫藏在宮外庭苑中,然後衛子夫懷孕了。
這下子劉徹不能生育的說法不攻自破,但是另一方面,陳嬌再次爆發了,館陶公主氣得想要殺了衛子夫,被劉徹藏在自己寢宮裡下不了手,館陶公主轉而去殺衛子夫的弟弟衛青,結果衛青跑了,後來還因禍得福升了官。
說到底,還是阿嬌自己肚子不整齊,不能生孩子,館陶公主和阿嬌沒辦法,生生忍下這口氣,到處撒錢求醫問葯,可是那麼多的錢財撒了,阿嬌還是沒懷孕。
竇老太太死了,王太后和她的王氏外戚掌控了朝政,館陶公主和阿嬌徹底失去了利用價值:
曾經能在後宮當半個家、能夠說服竇太后偏向誰不偏向誰,控制景帝劉啟寵愛誰不寵愛誰的館陶公主,成了昨日黃花,劉徹和王太后不會再對她言聽計從、畢恭畢敬了;
而曾經在劉徹的後宮作威作福、誰都不敢惹的皇后陳阿嬌自然也跟著掉價了。
以前是陳阿嬌對劉徹大吼大叫,劉徹不敢吱聲,如今是劉徹當面罵陳阿嬌:你這麼多年,連個孩子都生不出來,還嚷嚷什麼?
陳阿嬌連尋死的招數都用上了,沒有用,劉徹已經長大了,不再依賴大姐姐了,甚至覺得大姐姐討嫌了。
伴隨著館陶公主和陳阿嬌地位的急速下跌,衛子夫的娘家衛家地位節節升高,此消彼長,陳阿嬌的心情越來越鬱悶了,求醫問葯不行,她轉而乞靈於巫術。
陳阿嬌其實是個被寵壞了的、沒什麼心眼的嬌氣小姐,她想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藉助神靈的力量挽回劉徹對她的愛情。
可是,這畢竟是宮中大忌,陳阿嬌行事張狂慣了,壓根不懂得掩飾,劉徹很快就知道了,他將這案子交給著名的酷吏張湯辦理,而且下令要窮究到底:皇后宮中知情不知情的宦官宮女三百餘人,一起被當街斬首,陳阿嬌被廢。
館陶公主連忙進宮向自己一手扶立起來的皇帝侄兒下跪求饒,劉徹心軟了:不追究姑媽一家,阿嬌雖然不再是皇后,仍然享有和從前一樣奢侈的物質待遇。
陳阿嬌被廢后,衛子夫在生了三個女兒之後,終於為劉徹生下了長子劉據,劉徹立了衛子夫為新皇后。
廢居長門宮的陳阿嬌還在痴心地盼望劉徹能夠回心轉意,當她聽說劉徹欣賞蜀郡司馬相如的文采,就拿出黃金百斤送給司馬相如,請他為自己寫下了凄惻動人的名作《長門賦》。
可是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難訴!
《長門賦》也不起作用了,長門寂寞,陳阿嬌度日如年,當她得知衛子夫的兒子劉據被立為太子後,絕望了,這時,又加上了母親館陶公主的死訊,她的心更是寒透了,死了。
金屋藏嬌有什麼可讓人羨慕的,最後陳阿嬌在冷清中死於長門宮,出於表姐弟的一點子情分,劉徹將廢后陳阿嬌以妃禮安葬於長安霸陵郎官亭東。
如果當初,嬌嬌年華時,陳阿嬌不是跟劉徹訂婚,而是嫁給劉家其他任何一個正當年的王爺,她的一生,一定會過得更加美滿、幸福吧?
可惜,陳阿嬌美女,只是給我們留下了金屋藏嬌的千古名典和莫名其妙的《長門賦》,她自己,卻是與幸福無緣。
※曾國藩與求闕齋:做人忌滿,萬事求缺
※大才子袁枚為何一生只寫了一首詞?
※學紀曉嵐做人,學和珅做事!
※宋徽宗狂草《千字文》,真開眼了!
TAG:讀史開眼界 |
※錢不是衡量愛情的標準,但花錢都要算計的男人,絕對不是愛你
※婆家人太會算計了,一點小事都能算計,這婚還要不要結!
※結個婚好難 算計的愛情我不要了
※愛情,其實是一場貪婪的算計?
※古代的愛情,少有騙婚算計,一牽手就是一輩子,讓當代人反思
※奇葩!這樣會算計的人,他不發財真是天理不容啊!
※老婆設計把我灌醉,她居心不良卻還是被我算計了
※職場:吃飯喜歡買單的人,並不是比你傻,只是不想算計太多
※算計精明的莫雷這筆算盤打的真是讓人看不懂,對比之下,灰熊老闆的這一做法更是想讓球迷非要抽死他不可!
※活出自己,不要總去排擠、算計他人
※沒有不算計的婚姻
※老婆把我灌醉後讓閨蜜和我睡一起,她居心不良卻還是被我算計
※不予理會是因為我不屑,你們算計我,只能說你們挑錯了人
※這男的喜當爹不說,還被老婆算計凈身出戶
※太能算計的人,命運都很悲慘!
※還沒結婚,就算計我的財產,幸虧一支口紅讓我逃離這可怕的二婚
※太能算計的人,命運都很悲慘
※太能算計的人,命運都很悲慘。
※健身不比算計,不必擔心,擁有它等於擁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