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琚行草《壽父帖》,太像米!

吳琚行草《壽父帖》,太像米!

吳琚《壽父帖》

吳琚行草《壽父帖》,太像米!


行草書壽父帖頁 紙本 縱22.5厘米 橫48.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吳琚(約公元1189年前後在世)南宋書法家,字居父,號雲壑,汴(今河南開封)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淳熙末前後在世。主要活動於孝宗、光宗和寧宗三朝。太寧郡王、衛王吳益之子,宋高宗吳皇后之侄。性寡嗜,日臨古帖以自娛。習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蔭授臨安通判。其後歷尚書郎,鎮安軍節度使。復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寧宗時,知鄂州,再知慶元府。嘗使金,金人重其信義。位至少師,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稱"吳七郡王"。卒,謚忠惠。


此帖書法行筆自然流暢,結體用筆均習米芾,且頗得神似,正如安岐所言:「初視之以為米書,見款始知為雲壑得意書」(《墨緣匯觀》)。帖中所稱「閱古」,應是韓侂胄,侂胄有「閱古堂」。吳琚在《焦山題名帖》中稱其於紹熙三年 (1192)辛亥「解組襄陽」,而此帖是官襄陽任上所作,故當書於淳熙末年。


鑒藏印記:「安儀周家珍藏」(朱文)、「儀周珍藏」(朱文)· 「心賞」(朱文)、「朝鮮人」(白文)、「安岐之印」(白文)等。歷代著錄:《平生壯觀》、《大觀錄》、《墨緣匯觀》,刻入《三希堂法帖》。

釋文:


比總總附書,諒只在下旬可到。途中收十月三日手筆外詩,深以為慰。示喻已悉,襄州之行,非所憚也,不謂以常式辭免,就降改命。辭難避事,何以自文。不知閱古之意如何。今必柯定論矣。十九日入京西界,文割安托司職事,廿日方得改差。剳子已具辭免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若省剳更遲數日,則已到襄陽。郢去襄只二百餘里,江陵亦然。歲晚客里,進退不能,勢須等候月十日方見次第。地遠往返動是許時,遠宦非便,殆此類也。旅中燈下作此,言不盡意。余希加愛,不宣。十月廿日 琚上 壽父判寺寺簿賢弟


放大了看看,是不是有風檣陣馬意味:

吳琚行草《壽父帖》,太像米!


吳琚行草《壽父帖》,太像米!


吳琚行草《壽父帖》,太像米!


吳琚行草《壽父帖》,太像米!

吳琚行草《壽父帖》,太像米!


吳琚行草《壽父帖》,太像米!


毛筆、宣紙上新品,需要的去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微報 的精彩文章:

歷代高僧書法,能否看出一些禪意!
練字的心得,特別適合成人新手!
乾隆這幅書法賣出了四千萬!
陳之佛工筆花鳥作品欣賞

TAG:書法微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王獻之行草書《吳興帖》《更等帖》
米芾行草書欣賞《賀鑄帖》
米芾(百衲碑)偽,趙孟行草,祝允明草書,《晝錦堂記》全卷
米芾行草《德忱帖》字帖
米芾行草書《德忱帖》
米芾行草書《德忱帖》
趙孟頫的行草《王羲之軼事卷》
趙孟頫行草札《種松帖》欣賞
不太常見的——王羲之行草書帖
王鐸 行草《臨閣帖》
蔡襄行草尺牘《安道帖》,如春風拂面,妍麗溫雅
王陽明行草《若耶溪送友詩稿》
王羲之行草書帖
張瑞圖《行草書杜甫詩冊》,峻峭勁利,奇姿橫生
王獻之行草書帖《昨日諸願帖》
文徵明行草《張梅雪壽詩》,恣肆流暢
「書法名帖」米芾行草《篋中帖》、《彥和帖》、《伯充帖》
王獻之行草書《東山松帖》,很多人認為是米芾臨摹的
黃道周行草《誓墓文》,古厚奇崛,純熟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