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十大名方:溫膽湯不傳之秘!

中醫十大名方:溫膽湯不傳之秘!

中醫十大名方:溫膽湯不傳之秘!



小編導讀


大唐藥王在《大醫精誠》中對醫生提出了明確要求:「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作為一個真正的醫者,不僅要醫術高超,還要劍膽琴心。縱覽古今名方,就有一個與膽相關的方劑,且名列中醫十大名方,它就是溫膽湯。別看溫膽湯的藥物組成只有6味,卻在很多疑難雜症方面大有作用,今且聽萬文蓉教授剖析本方之妙!


溫膽湯方出自《備急千金要方》,由半夏、枳實、陳皮、竹茹、甘草、生薑六味葯組成,主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並且指出其病因是「膽寒故也」。羅謙甫曰:「膽為中正之官,清靜之府,喜寧謐惡煩擾,喜柔和惡壅郁,蓋東方木德,少陽溫和之氣也,若病後,或久病而宿有痰飲未消,胸膈之餘熱未盡,必盡傷少陽之和氣,以故虛煩驚悸者,中正之官,以槁蒸而不寧也,熱嘔吐苦者,清靜之府以郁炙而不謐也,痰氣上逆者,木家夾熱而上升也,方以二陳治一切痰飲,加竹茹以清熱,加生薑以止嘔,加枳實以破逆,相濟相須,雖不治膽而膽自和,蓋所謂膽之痰熱去故也,命名溫者,乃謂溫和之溫,非謂溫涼之溫也,若謂膽家真畏寒而怯而溫之,不但方中無溫膽之品,且更有涼胃之葯也。」

中醫有「怪病多痰」之說,痰飲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尤其是導致疑難雜症的原因。臨證注重從痰論治,善用溫膽湯異病同治內科疑難雜症,療效頗佳。現就溫膽湯驗案舉例如下,以供借鑒。


【驗案1】口腔潰瘍


關某,男,23歲,學生,2009年11月8日初診。


口腔潰瘍反覆發作1年余,平素喜食肥甘厚膩之品。刻下症:下唇及舌上3個潰瘍,伴咽痛,口乾思飲,納可寐安,小便色黃,大便正常,脈細滑。


西醫診斷:口腔潰瘍。


中醫診斷:口瘡,證屬痰熱內蘊,濕濁困脾。


治法:清熱化痰,健脾利濕。


處方:溫膽湯化裁。


藥用:黃芩10g,法半夏10g,茯苓10g,青皮10g,陳皮10g,枳實10g,竹茹10g,炙甘草6g,木蝴蝶8g,牛蒡子15g。7劑,每日1劑,1日2次,早晚分服。囑其忌辛辣煎炒、油膩之品,飲食清淡為宜。


二診:葯後口腔潰瘍已愈,但咽部隱痛,吞咽時明顯,納可寐安,大便1日1行,不成形,小便色黃,舌紅絳苔黃薄膩,脈細滑。守上方去木蝴蝶,加雞骨草10g、桔梗6g。連續服用7劑後,患者諸症均愈。

按語:患者平素飲食不節,恣食肥甘厚膩,導致濕濁內蘊,因脾喜燥而惡濕,脾為濕濁所困,則升清無權,津液輸布失常,聚濕為痰,津液不能上呈於口,口腔失於濡養,從而變生潰瘍。本案總以痰熱內蘊、濕濁困脾為其病機關鍵,因此採用清熱化痰、健脾利濕之法。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用清熱、收斂生肌之品而獲效。


【驗案2】不寐


葉某,女,30歲,職員,2010年9月15日初診。


失眠1年。近因家事不和,整夜不眠,食納不下,胸悶,有時無故煩躁不已,難以自持。曾在某綜合性醫院就診,診斷為神經官能症,服西藥無效,今特求診於中醫。刻下症:寐差,晨間口苦口乾,心煩,納食不香,大便正常,舌紅苔黃膩,脈滑。


西醫診斷:失眠。


中醫診斷:不寐,證屬痰熱擾心,心神不安。


治法:祛痰降火,鎮靜安神。


處方:溫膽湯化裁。


藥用:茯神15g,法半夏、陳皮、枳實、淡竹茹、石菖蒲、柴胡各10g,生龍骨、生牡蠣各20g,浮小麥30g,川黃連、生甘草各6g,紅棗6枚。7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


二診:葯後可入睡,夜間能睡3個小時左右,但醒後再難入睡。胸悶、口苦明顯減輕,自覺精神好轉,情緒較平和,舌脈同上。效不更方,守上方繼服20劑,諸症悉除,神清氣爽。

按語:《張氏醫通· 不寐》曰:「不寐有二,有病後虛弱,有年高人血衰不寐,有痰在膽經,神不歸舍,亦令人不寐。」國醫大師洪廣祥教授常以口苦、胸悶、舌苔黃膩、脈滑為辨證要點,再依情緒不暢,情志鬱結為誘因,認為本案當屬痰濁內阻,郁久化熱,擾動心神所致,故以溫膽湯為主降火化痰以安神。


【驗案3】便秘


洪某,女,34歲,出納員,2010年10月20日初診。


便秘多年,近1年明顯加重,雖有便意,但努爭不出,腹脹,曾服各類清降火邪之劑不效,自服果導片,日漸加量,便出偏軟。刻下症:伴口乾不欲飲,晨間口黏,平素畏寒,納可,寐安,舌淡苔黃膩,脈弦滑。


西醫診斷:便秘。


中醫診斷:便秘,證屬陽虛不運,痰濕內阻。


治法:溫陽健脾,化痰通便。


處方:溫膽湯合芪附湯加味。


藥用:生黃芪20g,熟附子、法半夏、陳皮、淡竹茹、生大黃(後下)、柴胡、白芍、桃仁各10g,炒枳實、茯苓、全瓜蔞各15g,桔梗、生甘草各6g。5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


二診:服上方3劑後,即覺腹部隱痛,便意強烈,便出暢快,腹脹消失,自感輕鬆。但仍口乾思飲,舌紅苔黃膩,脈同前。守原方加川黃連6g。7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溫服。

三診:葯後大便通暢,每日2次,質成形,諸症均改善,舌苔轉白膩,脈同上。守上方去黃連。7劑,日1劑,水煎服,分2次溫服。


四診:因外出公差,停葯2天期間未解大便,伴腹脹,本月經量減少,行經時腹脹痛,舌脈同上。守上方去柴胡、白芍,加當歸20g,青皮10g。10劑,日1劑,水煎服,分2次溫服。


五診:葯後便出暢快,每日1次,質成形,腹脹消失,余情同上。再進10劑而告愈。


按語:便秘一證,臨床以熱結津虧多見。本案久病必虛,屬陽虛不運致大便不通之虛實夾雜證,以實(痰熱)為主,故以溫膽湯合芪附湯為主,標本兼顧,使陽復脾健痰熱去而病癒。


【驗案4】腹瀉


李某,男,40歲,司機,2011年1月25日初診。


腹瀉1個月,每日6~7次,質稀。經服西藥抗生素後,大便偏稀,每日3~4次,夾有白色黏液,遇寒加重,反覆發作,平素畏寒,納可,寐安,舌淡苔白膩,脈滑。


西醫診斷:腹瀉。


中醫診斷:腹瀉,證屬寒飲內伏,聚而化痰,痰濁阻滯。


治法:溫陽化飲,健脾祛痰。

處方:溫膽湯合苓桂術甘湯化裁。


藥用:茯苓15g,桂枝、白朮、陳皮、炒枳實、淡竹茹、柴胡、白芍、白頭翁各10g,蒲公英20g,法半夏10g,炙甘草6g。5劑,日1劑,水煎服,分2次溫服。


二診:葯後大便成形,每日2次,余症悉除,舌淡苔薄膩,脈滑。因工作關係,改用中成藥玉屏風口服液,每日2次,1次1支(10mL)。堅持服用半個月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三診:自訴1周前因出車著涼,癥狀複發。刻下症:腹瀉,日行6~7次,質稀,夾有白色黏液,余情同上,舌淡苔白膩,脈滑。繼宗原法,守初診方,5劑,日1劑,水煎服,分2次溫服。


四診:葯後諸症明顯改善。再進7劑,日1劑,水煎服,分2次溫服。並囑患者注意避寒就溫,忌食生冷油膩之品。後追訪半年未見發作。


按語:該患者陽虛之體,內伏寒飲,久聚為痰,痰阻則中焦升降失司,固攝失常,故以溫膽湯配苓桂術甘湯標本兼顧,溫陽化痰,調理中焦功能而獲效。


【驗案5】銀屑病


王某,男,40歲,已婚,2011年3月12日初診。


因外傷致銀屑病病史10餘年,經服西藥激素及外用搽劑等,未有明顯療效。


刻下症:全身皮膚瘙癢、皮屑明顯,尤以頭皮為甚,冬季作甚,納可,大便稀,日行2~3次,寐安,心煩,唇暗,舌邊齒痕,舌暗紅襯紫苔薄黃膩,脈滑。

西醫診斷:銀屑病。


中醫診斷:白疕,證屬濕熱內阻,痰瘀互結。


治法:清熱化痰,涼血祛瘀。


處方:溫膽湯加減。


藥用:黃芩10g,茯苓10g,法半夏10g,枳殼10g,竹茹10g,青皮10g,陳皮10g,白鮮皮15g,地膚子15g,牡丹皮10g,益母草30g。7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溫服。


二診:葯後皮膚脫屑不明顯,大便偏稀,納可,寐安,心煩明顯改善,舌邊齒痕,苔前部黃膩明顯減少,脈滑。仍以健脾化痰、涼血祛瘀為法,守上方,14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溫服。


按語:患者既往外傷後致體內出血,離經之血未及時排出或消散,瘀積於內,血行不暢,氣血不能濡養皮膚而致皮膚脫屑、瘙癢。綜合脈症,病機總屬濕熱內阻、痰瘀互結,治以清熱化痰、涼血祛瘀為法,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活血化瘀之品,諸葯合用,達到熱清、痰化、瘀去之效。銀屑病是臨床難治之病,臨床宜中西結合綜合診治,而中醫藥治療雖有常規之法,亦有變通之治,貴在堅持,重在因證施宜,選方得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關於紅斑狼瘡,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
帶狀皰疹中成藥用藥一覽表,一看就明了!
治療遺尿症,補中益氣湯好用有效!
國醫大師裘沛然:葯枕雖好,合理使用才是寶!
國醫大師李今庸:中醫補法與瀉法的正確打開方式!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十大中醫名方:五苓散不傳之秘!
中醫十大名方:小柴胡湯的方義!
中醫傳世名方介紹:麻黃湯——發燒感冒的三大處方之一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青龍湯:原來名醫是這樣用它的!
中醫十大名方:五苓散的真正方義!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神奇效用知幾何?
中醫十大名方之五苓散:太多妙用此前不知道!
民間中醫不傳之秘:「三兩三」驗方、秘方,民間醫的「鎮宅之寶」!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原來還能這麼用!
薦讀: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其中奧秘在何方?
老中醫幾十年的心血,震驚世界的中國秘方!
一位老中醫的五十九個秘方
傳承千年的中醫排膿名方——葦莖湯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青龍湯,從古至今救人無數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難以相信還有這麼多妙用!
中醫十大名方之補中益氣湯,治療脾胃虛弱的方劑為何能治便秘?
中醫不傳之秘:《素問》病機十九條與針灸處方!
中醫臨床最常用到的十大名方!
老中醫透露六大強腎秘方,真的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