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李自成是掉進米缸的一隻老鼠?

為什麼說李自成是掉進米缸的一隻老鼠?

從無法生活下去的被辭退驛卒到明王朝掘墓人,李自成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也極富悲劇色彩。隨著甲申年腳步的臨近,李自成越來越興奮地意識到,大明的江山就要成為自家的產業了。但正如一部著名影片的台詞說的那樣,他猜到了故事的開頭,卻沒猜到故事的結尾。甲申年的李自成猜到了自己將成為大明帝國的掘墓人,將坐上金鑾殿上那把高貴的龍椅,卻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他只能坐一天。為了這一天,他付出了二十多年的努力。

崇禎三年(1630),李自成加入到造反者的行列。這一年,21歲的崇禎一方面任命素有能臣之稱的楊鶴為三邊總督,運用剿撫並重的方式處理民變,另一方面卻宣布加派遼餉。更多的農民賣兒鬻女後仍然無路可走,他們被政府這根繩子越來越緊地勒住了脖子,任何掙扎都力不從心,只能紛紛揭竿而起。

有人說,一個人的才華是掩蓋不了的,——除非由他自己來掩蓋,否則,它就會像裝在布袋裡的錐子一樣,早晚會嶄露鋒利的頭角。驛卒李自成本是個任人宰割呵斥的小角色,在帝國億萬兆民中,他的存在並不比一隻螞蟻更重要。但加入造反者的行列後,他變得重要起來。與其他農民軍首領相比,李自成的個人素質明顯高出一籌。就連官方修訂的《明史》也不得不承認,李自成「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因此,他才會很快從眾多農民軍將領中脫穎而出,由闖將而闖王,由闖王而揮師京城。

但是,李自成不可能意識得到,攻下京城其實才走完了萬里長征第一步,他還有許多甚至比打下北京城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但他和他的兄弟們都以為革命已經大功告成,現在,享受和收穫的季節已經來臨。他們以為打天下坐天下也如同春種一料粟,秋收萬顆籽那樣簡單而順理成章:既然此前的幾千個日子都過著刀頭舔血、擔驚受怕的苦日子,現在皇帝已死,大明已滅,紫禁城都在咱們手中了,不正該好好過幾天舒心日子嗎?

郭沫若在那篇影響巨大的《甲申三百年祭》中對李自成的悲劇作了這樣的總結:「在過短的時期之內獲得了過大的成功,這卻使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劉宗敏之流,似乎都沉淪進了過分的陶醉里去了。進入北京以後,自成便進了皇宮,丞相牛金星所忙的是籌備登極大典,招攬門生,開科選舉。將軍劉宗敏所忙的是拶夾降官,搜括贓款,嚴刑殺人。紛紛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為天下就已經太平了的一樣。近在肘腋的關外大敵,他們似乎全不在意。 ……個人的悲劇擴大而成為種族的悲劇,這意義不能說是不夠深刻的。」

可以說,剛入城時的農民軍還有嚴格的軍紀,對民眾基本保持了秋毫不犯的良好作風,與搶劫民間、殺良冒功的左良玉之輩的政府軍相比,農民軍更受民眾擁護。然而,事情很快就向另一個極端發展,那就是農民軍加速度地失掉了人心,被越來越多的吏民認定是必欲除之而後快的流賊。以貌似正義之舉的拷掠百官為開端,大順農民軍這支剛進城時曾令京師吏民不勝歡欣的隊伍很快就裂變成令人談虎色變的嗜血狂。他們搶掠、拷打的對象,很快從高級官員擴大到一般富戶,再進一步擴大到了尋常百姓。

《甲申傳信錄》說,大順軍隊剛進京師時,初入民舍,還只是借借鍋灶和床榻之類的生活用品,很快,他們闖進居民家中,聲稱「借汝女妻作伴」。——面對這些刀鮮劍亮的征服者,倒霉的居民只能是刀俎上的魚肉。由此,這支原本深受民眾擁護的軍隊,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失掉了民心。至於後來吳三桂向清朝借兵,以致清軍入關,這是歷史的插曲,——可以斷言,沒有清軍入關,失掉了民心的李自成的江山也坐不長。

何況,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佔據京師的李自成應該做而沒有做或者說沒做好的事情還有四件:第一,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是明政府軍的王牌,它還守衛在山海關,還處於東搖西擺的騎牆狀態,而吳襄在李自成手中,吳三桂一家都在李自成手中,這正是招降王牌軍的王牌,李自成做了,卻做砸了;第二,虎視關外的清軍隨時可能入關,是戰是和,李自成完全沒有考慮;第三,即便南京政府為了誰續大統而忙於內訌,一時間不可能派軍隊北伐,但農民軍與南朝的勢不兩立是必然的,李自成應該趁著南朝的混亂南征;第四,農民軍一下子佔領了如此遼闊的地盤,卻沒有真正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穩定政權。以上四件,任何一件都比拷掠百官追索金銀重要十倍百倍,可惜的是,人在深宮的李自成沒能看到,他的謀士們和將軍們也沒能看到。他們只看到了一個花團錦簇的叫做北京的花花世界。

竊以為,李自成身上,更多的混合了流氓無產者、江湖好漢和下級軍官的特質,形成了他粗放又狹隘、率真又任性的性格。也就是說,他本身基本不具備一個成大業者的素質,他至多只能領導一支打家劫舍的農民軍隊伍。他適合與士卒稱兄道弟,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當一個草莽英雄,卻沒有開創一個王朝、治理一個國家的才幹和胸襟。甚至,如果不是箭在弦上,他也許並不曾想過要稱帝。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理解兩件蹊蹺之事:其一,李自成兵臨城下,攻陷北京已指日可待時,卻主動向瓮中之鱉崇禎提出議和,條件僅是分國而王。這說明,他的最高理想,也不過是接受朝廷的高層次招安,他畢竟不願意背負弒君的惡名;雖然明朝原本也是由農民軍首領朱元璋打下的,但與朱元璋相比,這位相隔兩百多年的另一代農民軍領袖,卻沒有朱元璋那樣大的野心和魄力。其二,李自成在北京一共呆了42天,之前的41天,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穿上龍袍稱孤道寡,但他沒這麼干,而是在被清軍打敗後,必須撤離北京的最後一天,他才草率地宣布登基。這一行為不像有預謀的政治活動,倒像一個任性的孩子在破罐子破摔。

野史記載的一個故事,更形象地白描了李自成的草莽英雄形象:

李自成最重要的謀士牛金星勸說他在甲申年四月十五日舉行祭天儀式。祭告上天,這是歷代帝王登基之前都要走的過場。為了走好這一過場,牛金星請李自成在宮中演習一番,李自成很不情願,但勉強同意了。演習要求李自成不慌不忙,表現出穩重莊嚴的樣子,但李自成根本沒耐心,他很快就厭煩了,幾把脫下過於誇張的皇袍,取下沉重的頭冠,有些惱怒地對目瞪口呆的禮官說:我馬上天子耳,何用禮為?轉身就離開了演習現場。經過御膳房時,還順手抓起一塊生肉放進嘴裡大口啃食起來。

接下來的故事人所共知:李自成親征吳三桂,兩軍于山海關激戰時,滿洲鐵騎橫空殺出,自成大敗,逃回北京。甲申年四月二十八日,李自成在風雨飄搖的北京城登基即位。次日凌晨,這位真正登上帝位還不到一天的草莽英雄愴然撤離北京。

這個故事說明:第一,李自成是一隻掉進米缸的老鼠。一隻老鼠偶然掉進了盛米的缸子,先是驚,繼是喜,接著就是瘋狂大吃,等到把米缸里的米吃得差不多了時,才猛然發現要跳出空蕩蕩的米缸已經十分困難,它的最終結局只能是坐以待斃。——要麼在米吃完之後餓死,要麼被聞聲趕來的米缸主人打死。第二,這個故事說的其實既不是老鼠,也不是李自成,而是人類身上固有的劣根性。

李自成·第4卷(套裝全2冊)

¥54.1
京東
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喆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江其實是害死托塔天王晁蓋的幕後真兇
功蓋一代入凌煙閣:權傾天下得善終的傳奇人物
讓你讀完受用終身的鬼谷子智慧
范蠡的妻子是西施嗎?范蠡的後人親口證實
犯人陳琳罵曹操被說有才,發小許攸罵曹操卻被誅了全族

TAG:小喆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壓垮明王朝的一根稻草竟然是它!比李自成更牛!
田朴珺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被黑成這樣
搞笑圖:姑娘們站成一排在幹什麼啊?
成功學除了是碗雞湯,還是什麼?
李自成為什麼叫闖王 李自成的下落之謎
袈裟為什麼是一塊一塊的碎布拼成的?
什麼叫慫成狗?真是開了眼界了!
他給皇帝送禮卻要了自己的命,原因竟然是因為一個字!什麼字?
忙了一輩子,什麼才是你的?
江青這樣膽小怕死的人,什麼原因讓她選擇了自殺呢?
白米飯不是個好東西?為什麼要這樣說……
「天價魚」到底是什麼魚?這幾大土豪魚你聽說過嗎?
把腿毛剃成橫條紋是什麼網紅鬼?
給樹木「打點滴」,目的是什麼?
老子為什麼騎的是牛?
這真是一袋餅乾,你能找到什麼?
驚奇,烏鴉竟敢飛到老鷹身上搭便車!這是什麼道理?
司馬光說漢武帝和秦始皇沒什麼兩樣,那他是怎樣的人
說什麼翻不翻?吃貨眼中的小船只有這一條!
漁夫路過池塘看到一條死魚,是什麼讓他嚇到腳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