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為什麼0-12歲決定人的一生?

為什麼0-12歲決定人的一生?

有些爸媽的孩子,孩子上課不注意聽,喜歡玩,淘氣,但是一考試就能考出好成績;有些爸媽的孩子,孩子天天按時做作業,上課也認真聽,可是一到考試就是考不好。有些爸媽對孩子不太管,但是,孩子還是不錯,有些爸媽,啥都管,但是孩子就是鬧心;有些爸媽,有些爸媽自己都是高學歷,但是,孩子就是教育不好,但是有些爸媽,沒有文化,但是孩子就是有出息;有些爸媽自己很聰明,孩子就是讀書太笨。教育孩子,到底是教育觀念,理念在起作用,還是教育方法在起作用,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有些爸媽說:孩子的教育,要提前規劃,沒有規劃的教育,是培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規劃可以提前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少走彎路,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有些爸媽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男孩之所以要窮養,就是男孩有節儉吃苦的精神,對以後的成長就會有幫助,女孩要富養,就是女孩不需要太吃苦,長大了自然會有幸福的生活。

有些爸媽說:孩子,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學習好了,以後有飯吃,學習不好,沒飯吃,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有些父母說:孩子,從小知識最重要,從小時候學會背誦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謅,於是從幼兒園的階段,不是故事,就是數學,就是英語,就是音樂,就是舞蹈。

有些父母說: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什麼學習都要提前,於是給孩子報很多的奧數班、英語班、國學班、機器人、舞蹈、足球、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

為什麼0-12歲決定人的一生?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到,七歲看老」,是的,很多優秀的偉人、名人、科學家,為什麼他們在小的時候都表現的非常特別?

曹植小時候起步能寫詩,孔融四歲讓梨,周瑜十三歲拜水軍都督;白居易1歲識字,6歲作詩,16歲揚名天下;王勃13歲著《滕王閣序》;莫扎特5歲作曲,6歲主演音樂會,德國數學家高斯3歲掌握心算,5歲便能解複雜方程;錢學森3歲,背誦上百首唐詩宋詞,還能心算加減乘數,5歲就能讀懂《水滸》了

……

其實,作為爸媽的我們,對於我們的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會記憶猶新,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一生。同樣對於我們孩子的教育,他們小時候,也就是0-12歲這個階段,一樣會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爸媽們應該認真思考,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是什麼因素在決定著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向,爸媽們如何把握?


發育的科學依據

3歲之前

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出生時腦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時,嬰兒腦重就已經接近成人腦重的60%;第二年年末時,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佔成人腦重的75%;到3歲時,嬰兒腦重已接近成人腦重的範圍,以後發育速度就變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後2~3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3歲大腦開發關鍵期,腦科學和生命科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兒童的腦細胞組織到3歲就已經完成了60%,這時期的兒童腦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後的最初幾年是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開發大腦潛能必須儘早。我們知道,出生時人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之後不再增加。剛出生時孩子的大腦共有50億個突觸;出生後第一年,突觸數目會增加20倍;3歲時大腦大小即是成人的80%;4歲時,腦的代謝達到高峰,腦逐漸成熟,對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這一年齡的孩子之所以會不停地動,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在不斷獲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較大,需要的營養比成人要多,身體發育同時也加快。

3歲學習事半功倍

印度「狼孩」卡瑪拉被人發現時已有7歲多,身上毫無正常兒童的特徵,沒有語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會與人交流。重返人間後經過長達6年的專業人員的護理,也只學會走路,到17歲時才學會十幾個單詞,智商只有4歲孩子的水平。

這個事實表明,如果錯過了孩子學習關鍵期的教育時機,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

所謂「關鍵期」,是指最易學會和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行為動作的特定年齡時期。在關鍵期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孩子學起來容易,學得也快,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錯過關鍵期再去學,就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事倍功半。

0~3歲是兒童大腦高速發展的時期,是兒童多方面能力(感知覺、記憶、思維、個性等)發展的關鍵期。那麼,孩子學習的關鍵期是怎樣的呢?研究發現:

●出生後6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吃干食物的關鍵期;

●2~3歲是計數能力(口頭數數、按物點數、按數點物、說出總數)發展的關鍵期;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期,5歲左右是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期;

●2.5~3.5歲是教育孩子遵守行為規範的關鍵期;

●3歲左右是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的關鍵期。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通過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歲時測得的智商定為100%,那麼其中50%在3歲前發生,由此可見,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抓住3歲前這一關鍵期十分重要。

3歲語言爆發期

爸媽們有時會突然發現,自己蹣跚學步的孩子似乎一夜間辭彙量有了迅猛增加。科學家研究表明,這很可能是一種「滾雪球」效應。

科學家認為,孩子學習語言不是慢慢地一字一句地學習,而是存在突然的「語言爆發期」現象。例如在2歲之前他們對語言的把握很模糊,但2歲之後突然某一天就能夠很容易地掌握各種很複雜的表達技巧了。

他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即無論一種語言有多複雜,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本民族人都會熟練運用,比如拉丁語,現在學習起來非常困難,但那時候連羅馬帝國的奴隸也會講拉丁語,而且當時拉丁語的難度與現在幾乎一樣。

3-6

腦的發育較快,3歲時腦重已是出生時的3倍,約為1000克,至6歲時腦重約為1250克(成人腦重約為1400克)。幼兒腦的功能也不斷趨向成熟,大腦皮層的分層、細胞的風化、神經纖維外層髓鞘的形成以及大腦皮層對外界刺激反應的調節都日趨完善,5~6歲時,腦的結構已經較成熟,這意謂著可以開始系統地學習知識了。這一階段,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都有所增強。大腦興奮機能的增強表現在覺醒的時間延長,睡眠的時間相對減少,睡眠時間3歲:晚上睡12小時,白天睡2小時;6歲:晚上睡10~11小時,白天睡1.5小時。條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加快抑制機能的增強表現在已經能較好地用言語控制自己的行動,對事情的分辨也更加準確。

但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往往不平衡,抑制機能還比較差。單調的或過多過久的活動容易引起疲勞。

骨骼的骨化過程較強,特點是水分多而固體物質和無機鹽成分較少,富於彈性,可塑性大,受壓易彎曲變形或骨折。

關節附近的韌帶較松,關節的臼窩較淺,懸吊牽拉引起脫臼或損傷。大肌肉群先發育,小肌肉還未發育完善。

肌肉較柔軟,力量和耐力較差,容易疲勞。

皮膚較嬌嫩,表皮層薄,控制感染力較差。

心臟發育迅速,5歲時心臟的重量比新生兒心臟重4倍。心臟肌肉層的厚度較成人為薄,心臟的容量也較小,每次排血量較少,心中的負荷力較差,所以不能進行長時間或激烈的活動。

免疫功能還不成熟,因此容易感染各種傳染病,要按時接受各種預防接種和做好日常衛生、消毒等工作。

呼吸道較成人窄小,發炎時粘膜容易出現腫脹;肺泡的發育程度較差,因此呼吸道感染後較易出現呼吸困難,適宜的戶外活動,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強呼吸系統對外界的適應性。

乳牙鈣化程度較低,組織結構脆弱,易受損傷。如牙齒排列不齊,口腔衛生不良,營養不足,常易發生齲齒,要注意營養及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消化能力比較弱,消化道的功能不穩定,適應性差,食物過量或受冷受熱或情緒不安定或有其他疾病都易影響消化系統正常功能。尿的濃縮功能較差,膀胱較小,排尿調節功能不夠完善,小便頻繁,要養成及時定時排尿的習慣。、

動作由於大肌肉的發展,他們會不知疲倦地從事各種活動:自如地走、跑、跳;單腳跳躍,甚至躍過低矮的障礙物;跑上跑下樓梯,熟練地攀登;拋擲各種物體;在音樂的伴奏下,節奏明快、動作整齊地跳舞;在跑動中越過各種障礙物,如沙坑等;按照一定的規則參加體育競賽。5~6歲,小肌肉開始發展這時就能從事繪畫、寫字、塑造等活動了。

6歲左右幼兒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發展可以進行簡單的抽象邏輯思維如口算10以內數字的加減,判斷一個故事要說明的道理等。他們能運用詞和已獲得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綜合,形成對外界事物比較抽象的概念。

幼兒感知覺逐漸完善,對生動、形象的事物和現象容易認識,對較複雜的空間、時間認識較差。他們觀察的隨意性水平較低,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而轉移觀察的目標。幼兒注意很不穩定,對感興趣的事物注意力較易集中,但時間不長。

幼兒記憶帶有很大不隨意的和直觀形象的特點。隨著語言的發展,幼兒隨意識記和追憶的能力逐步得到發展。除了機械識記之外,他們已有意義識記的能力,他們對理解的材料要比不理解的材料識記的效果好得多。

6-12

大腦發育到六七歲時腦重達1200克左右;到12歲時腦重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科學研究表明6—12歲兒童的右腦是人一生中最活躍的時候,這期間如能將右腦潛能開發出來,將對孩子的一生造成重大而積極的影響。不開發,只使用左腦,使用不到5%的大腦空間,是極其可惜的,智力水平也是不夠的。

皮亞傑關於認知發展的理論:直覺思維期,約4~7歲。幼兒主要對事物的表面現象作出反映,只會從一特殊情況推到另一特殊情況,並將無關的事情說成有因果關係。自我中心思想是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約7~11歲,在這一階段,兒童形成了初步的運算結構,出現了邏輯思維。但思維還直接與具體事物相聯繫,離不開具體經驗,還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發展,不能進行命題運算。這一階段兒童發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問題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漸消失。此時兒童不僅能集中注意情況或問題的一個方面,還能注意幾個方面;不僅能注意事物的靜止狀態,還能看到動態的轉變;還能逆轉思維的方向。

自11、12歲開始,到這一階段,個體形成了完整的認知結構系統,能進行形式命題思維,智力發展趨於成熟。

為什麼0-12歲決定人的一生?


孩子的心理與性格

心理與性格

0-12歲這個階段,性格形成從3歲開始,其中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6-12歲性格基本已經形成。如果從親子關係上來看,0-6歲由爸媽控制,6-12歲爸媽孩子雙方共同控制,12歲以後,由孩子自己控制了,也就是,性格在12歲以後基本趨於穩定,後續如果要再進行培養性格,需要付出比12歲之前更多的努力引導。所以說3-12歲,是爸媽培養孩子性格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的性格培養,決定孩子的一生。

1、認知能力 5-6歲的幼兒分辨事物的能力有所提高,他們的時間知覺有所發展。觸摸覺的差別感受從五六歲的幼兒才開始發展起來。能用兩手來比較兩個同樣體積而重量不同的小盒子。3~4歲幼兒往往認為重量是一樣的,而5~6歲幼兒就能指出哪一個重些,哪一個輕些。能辨別「昨天」和「今天」,「前天」、「後天」和「大後天」。

2、想像的發展 兒童進入6歲後,想像有明顯的目的性和創造性。如他們在遊戲時,能預先規定主題,商量分配角色和定好規則。一個遊戲常常能持續玩好幾天,情節也逐漸複雜。

3、思維的發展 5-6歲兒童的思維仍然是具體的,當他們思維時,還不能用抽象的概念來進行思維。近六歲時,兒童對熟悉的事物已有一些抽象邏輯思維了,能夠開始指出某一實物若干特徵的總和但不能將本質和非本質的特徵很好地加以區分。例如問:「什麼是馬?」答:「馬有頭、有尾巴、有4隻腳、會拉車。」

4、注意的發展 5-6歲的幼兒穩定性不斷增長,因而可以比較長時間地做他們感興趣的遊戲,或聽成人講故事。集中注意的時間可達10~15分鐘。並且開始具有獨立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例如,五六歲的幼兒正興緻勃勃地聽成人講故事,但當時如果有一群做遊戲的兒童跑進來,幼兒的注意就不會馬上離開故事,而轉向於遊戲。

5、情感、意志和個性的發展 5-6歲幼兒情感的穩定性雖有所發展,但仍具有易變性、易感性和衝動性。同時社會情感開始產生和發展,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此外,意志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也都有了發展,但自我行動易受外界事物或情緒的影響而轉移。開始形成了最初的個性傾向,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初步能評價自己的行為,並按成人要求逐步掌握社會規範。兒童在這個時期的發展,為進入小學從事正規的學習活動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7-8歲:情感、意志和個性方面的發展。 在情緒發展方面,有學習、同伴、教師等社會因素引起的情感開始佔主要地位。出現與學習成敗、班集體有關的理智感、集體榮譽感、責任感等。兒童情感表現外露、不易保持。此時,若學業壓力過重,容易發生學校恐懼症、社交退縮症和攻擊性行為等。同伴在兒童生活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表現出對同伴明顯的依從性或同伴傾向。開始在興趣相投的基礎上形成內聚力不大的"小集團"。男女兒童興趣活動明顯分化。在個性發展方面,此時,兒童的個性特徵更加明顯,開始按照成人和同伴的評價來評定自我。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與學習有關的個性品質,如勤奮或懶惰、細緻或粗心、守紀律或散漫等。在道德判斷方面從只注意行為後果發展到能考慮行為動機。道德行為尚未穩定。 9-12歲 性格特點 兒童期向少年期轉變的過程。獨立意識開始增強,不滿足於單純的聽老師講課,也不滿足於接受課堂教學。愛看課外書,對社會現象、自然現象發生興趣

為什麼0-12歲決定人的一生?


孩子的習慣養成

習慣的養成

0-12歲孩子,除了學習,習慣更加=要,俗話說,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一個好習慣。具體而言,習慣培養從3歲開始,三歲時孩子意識與性格形成的萌芽期,一直到12歲趨於成熟。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葉聖陶先生有一句話非常精闢:"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當下的孩子們,整天接受著知識和能力的訓練,缺少了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而對孩子一生來說,這些習慣的培養,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當下的孩子們,整天接受著知識和能力的訓練,缺少了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而對孩子一生來說,這些習慣的培養,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1、閱讀的習慣

閱讀是孩子一生的財富,養成閱讀的習慣,能孩子提供知識、增長見識,這是一條永遠不會斷絕的知識源泉,不斷充實著孩子的大腦。

養成閱讀的習慣後,孩子就能自主的吸收知識,無需老師家長生硬的灌輸,俗話說: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閱讀就是你教給孩子"漁"。

2、按時作息的習慣

現在的小學生,學習的任務都很重,為了更好的學習生活,按時作息非常重要小學階段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良好的作息時間能保證孩子正常發育,長高長大。

此外,合理的作息時間會讓孩子從小有時間觀念,懂得珍惜和利用時間。

3、運動的習慣

健康的身體是成功的基石,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不能忽視孩子的健康。

多帶孩子出去運動,遠足、爬山、跑步、游泳、球類……這些運動不僅能鍛煉孩子的體魄,還能開拓孩子的視野,使孩子性格更開朗、心胸更開闊。

4、做家務的習慣

我們教孩子做家務,不是為了讓孩子分擔勞動,而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一個家庭的意義,知道自己對家庭的責任,理解父母的辛勞,真正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並為孩子將來獨立生活打下基礎

從孩子2、3歲起,父母就可以使喚孩子做一點小事,幫忙拿拖鞋、拿報紙,再大一點,就可以自己穿衣服、洗襪子,漸漸培養起孩子做家務的習慣。

5、善於思考的習慣

大部分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是非常善於思考的,他們的小腦袋一刻不停的轉動著,經常會問出一些天馬行空、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

這時,做父母千萬不要打擊孩子,要引導孩子去思索問題的答案,尋找問題的真相,這樣,孩子就會勤于思考、善於學習,富有創造力。

6、分享的習慣

從利益上來講,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當今社會,一個人是很難成事的,要成事,就要合作,要合作,就要懂分享。

從品德上來講,能分享意味著不自私,不小氣,大度大方。教給孩子分享,是孩子走向成人的重要一步。

7、人無禮則不生

荀子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就是說:一個人沒有禮貌則無法生存,辦事情沒有禮貌則無法成功。

文明禮貌從"謝謝"開始,教會孩子說謝謝,告訴孩子微笑是最美好的表情,微笑待人,你會收穫一個美好的人生。

8、告訴自己,我最棒

自信是孩子最好的人生標籤,是引領孩子一路前進的明燈。作為家長,父母播種信任,孩子收穫自信,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欣賞肯定的目光,來堅定自己的信念,驅散迷茫、膽怯和失望。

9、百善孝為先

一個連父母都不去孝順感恩的人,必定是一個自私的人,很難想像他會去關愛朋友,回饋社會,甚至他會覺得所有人對他的付出都是應該的,所有人都欠他的。百善孝為先,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家長要以身作則,教導孩子感恩父母。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爸媽們,今天的你行動起來,就能為孩子收穫一個美好的明天!

為什麼0-12歲決定人的一生?

0-12歲,需要把握孩子大腦發育、心理與性格形成、習慣養成三個方面的核心基礎,對其進行教育干預,以此夯實孩子未來成長大廈的根基。凡是不依託在此基礎上的教育,都是無效的,也是徒勞的。天下沒有什麼真正意義的天才,也沒有什麼教育孩子的靈丹妙藥,我們需要的是作為爸媽的百分之百的付出,與孩子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這樣,我們才能能夠給予孩子的,是屬於他們自己的美好的未來。

歡迎關注三好童年微信公眾號:Good-childhood,給孩子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好童年 的精彩文章:

TAG:三好童年 |

您可能感興趣

500年前的人吃什麼?
1931年,他為什麼放棄那140萬領土,和3000萬人民?
1900年人眼裡的2000年是什麼模樣?
為什麼你一年掙10萬,別人一年掙100萬?
為什麼80%的空難都發生在這11分鐘里?
7個月吸引90萬醫生,憑什麼?
1000年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1000年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英國也有985和211,那個名校聯盟是什麼?
老照片:1942,被世人遺忘的那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既然16:9這麼有大片范,過去為什麼用3:2?
月薪5000的美國人過什麼生活?看後震驚!
哈佛持續76年跟蹤700多人的一生——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這天,蔣介石在哪裡,在做什麼?
燒了5500年的,究竟是什麼火?
為什麼2187是個幸運的數字?
150cm女生和180cm男生談戀愛是什麼感覺?
和田玉為什麼能漲10000倍?
在短短15年的時間內,中國的人口為什麼會減少了6000萬
3000年來,「美女」都長什麼樣?
為什麼說是女性決定了2016美國大選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