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歐洲恐怖威脅比從前更致命,反恐石墩「靠不住」

歐洲恐怖威脅比從前更致命,反恐石墩「靠不住」

人在歐洲,出門難道要成撞大運?和父母一代比,成為恐襲受害者的概率是更高還是更低了?現在的恐怖和從前有啥不同?由於大型車輛頻繁的被恐怖分子作為製造大規模殺傷事件的工具,也讓數噸重的大石墩頻頻成了許多城市在舉辦戶外活動時的安全防護設施。德國一機構近日做的「抵禦能力測試」結果讓人對大石墩的信任或許要打折扣。


歐洲恐怖威脅比從前更嚴重了?


自從大約2005年以來,聖戰分子發動攻擊時將"槍口"對準了西歐城市中手無寸鐵的平民。


對於許多人來說,如果每天出門過生活儼如一場運氣遊戲的話,那麼,成為受害者的概率有多大?再有,經年累月走到現在,概率是比從前更大了、還是更小了?


毫無疑問的是,發生在西歐的恐怖攻擊比從前更加致命。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地上發生的三起死傷最為嚴重的攻擊行動都是在過去16年間。(地面攻擊的意思是,不包括那些目標是飛機的行動,比如1988年的洛克比空難。)

這三起行動分別為:


2014年馬德里火車爆炸:191人喪生,2000多人受傷


2015年11月巴黎連環攻擊案:130人喪生,360人受傷


2016年7月尼斯卡車衝撞事件:86人喪生,460人受傷


鏈接


洛克比空難:洛克比空難發生於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PA103號客機在蘇格蘭小鎮洛克比(Lockerbie)上空發生爆炸,機上所有250人和地面11人遇難。洛克比空難是發生在英國並造成最多人喪身的恐怖襲擊,也被認為是2001年紐約911事件之前全球最嚴重的恐怖活動。


2000年以前,恐怖襲擊的慣常模式是:事件頻繁發生、死亡人數比較少。


西班牙巴斯克分離組織埃塔最近剛剛放下武器。埃塔在40多年當中發動過3300起攻擊事件,導致800餘人喪生。平均算下來,每4次行動只致死1人。


儘管死傷人數眾多的攻擊事件明顯增多了,但是,每年死於恐怖主義的人數也同樣明顯減少了。

歐洲恐怖威脅比從前更致命,反恐石墩「靠不住」


1970年代和1980年代,每年死於恐怖主義的人數平均剛過150。自從1990年代以來,這一數字保持在每年大約50,儘管巴黎和布魯塞爾的攻擊事件導致2015年和2016年的死亡人數出現新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恐怖主義"這個詞並沒有普世接受的定義。


"全球恐怖主義資料庫"使用三個標準來判定。給一起行動貼上"恐怖"標籤,它必須:


有政治、社會或者宗教動機


目的是向除了受害者以外更廣泛的人群發出一個信號


不屬於國際間承認的戰爭行動


人們或許會爭辯某一起攻擊行動是不是滿足所有這三個條件,但是,廣義上的趨勢還是顯而易見的:過去40年間,歐洲人被武裝分子打死的幾率明顯下降。


北愛爾蘭長達數十年的暴力動蕩期間,每年,平民喪生的風險大概是1比25000(每兩萬五千人中有一人)。2015年,法國最血腥的一年,法國人喪生的風險是1比400000。


2001年,美國歷史上攻擊事件最為嚴重的一年,在美國,被武裝分子殺死的可能性低於1比100000。

當然了,數字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現在的恐怖分子和上一代相比有了明顯區別。

歐洲恐怖威脅比從前更致命,反恐石墩「靠不住」



1970年代,武裝分子的驅動力是意識形態,通常是某種極端的馬克思主義。他們的攻擊行動一般鎖定官方目標、或者那些代表資本主義的重要人物。


主要的武裝組織比如西班牙的埃塔、法國的"直接行動"(極左武裝組織)、德國的"赤色軍團"(又譯巴德爾-邁因霍夫幫,極左武裝組織)和義大利的"紅色旅",之間都有聯繫、並且由當時的超級大國蘇聯贊助。


所有這些都和眼下的形勢大不一樣。現在,聖戰分子之間也激烈爭奪,都想通過大規模殺戮成為聖戰領袖。


不過,如果單獨看絕對數字,今天歐洲人面臨的恐怖威脅並不比父母一代要更大。


反恐靠石墩?恐怕「靠不住」


去年法國國慶日尼斯恐襲、去年年底柏林聖誕市場恐襲、今年3月比利時安特衛普步行街險些發生的未遂襲擊、剛剛發生不久的瑞典斯德哥爾摩恐襲...這幾個惡性事件的共同點之一是:大型卡車成了大規模殺傷武器,襲擊者以及未遂襲擊者都是駕駛卡車沖向人群,以達到造成最大人員傷害的襲擊目的。


也正因為屢屢發生大型車輛被濫用為殺傷武器事件,不少歐洲城市在有大型戶外集會或慶祝活動時,都設置"路障"包圍活動場地,避免卡車衝進人群。這種"路障"多由一米見高、重約2.4噸的水泥大石墩組成。石墩並排設置,組成"防恐築牆"。

中德意志電視台(MDR)的Umschau節目本周就對這種用作路障的水泥大石墩的防撞能力和阻擋能力作了調查。該節目中援引的是德國機動車監督協會DEKRA的測試結果。該協會是專門進行危險物質管理以及職業安全等課題的培訓和審核機構。DEKRA協會在測試中所用的大卡車型號、重量和尼斯恐襲中的卡車基本相同,比柏林聖誕市場恐襲的作案用車則要輕一些。測試結果是:只要卡車時速超過50公里時,每個重達2.4噸重的水泥大石墩就會被輕而易舉地推倒或推開,幾乎不影響卡車的繼續前進。

歐洲恐怖威脅比從前更致命,反恐石墩「靠不住」



MDR這檔節目里報道的關於防恐襲大石墩關鍵時刻可能"靠不住"的測試結果,得到德語媒體廣泛轉載。《世界報》就這一結果採訪了MDR所在的薩克森州州警署,發言人表示,就大石墩抵禦卡車衝擊的能力,警方沒有更多信息。


測試當中使用的大石墩是建材公司Becker Boden Baustoffe生產的。該公司的負責人貝克爾(Tobias Becker)表示,公司只負責提供和運送客戶訂購或租賃的大石墩,不參與石墩的擺放以及其他安全防護方案的設計。貝克爾同時表示,大石墩一個一個並排擺放,對卡車的撞擊抵抗力的確不大;而其他的擺放模式,以及在石墩之間加裝鎖鏈等方式,則可以起到更有效的攔截和抵禦作用。

歐洲恐怖威脅比從前更致命,反恐石墩「靠不住」



2016年12月柏林聖誕市場恐襲的作案卡車


去年柏林聖誕市場發生恐襲後,許多城市都在聖誕市場等戶外活動的外圍增設了大石墩。今年初,科隆市的狂歡節主要歡慶場地也擺放了這種大石墩。此類活動的組織者也要負責石墩的費用。一般而言是租用,每個石墩每個周末租金50歐元,加鎖鏈的大石墩租金則為240歐元。因此,如何利用大石墩提高安全係數也和組織方經費餘地有多大有關。


德國薩克森州負責安全事務的內政部長烏爾比希(Markus Ulbig)也就MDR電視節目中的大石墩測試結果發表了意見。他認為大石墩的防撞擊力未免有測試結果那麼糟糕。他還指出測試的框架條件不完全真實,測試過程中卡車是正面衝撞大石墩,而在現實操作中,大石墩基本是沿街圍圈擺設,以至於車輛幾乎不可能正面、而是很可能側面衝撞。(歐洲時報綜合報道)

編輯:Jacquelin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洲時報內參 的精彩文章:

土耳其艱難通過總統擴權公投,取消總理職位
一年三度訪華,法外長推進中法交流
德媒:一旦開戰,朝鮮將「屍橫遍野」
又到個人所得稅申報季:手把手教你合法減稅!
巴黎房產投資置業交流會

TAG:歐洲時報內參 |

您可能感興趣

馬刺對火箭的最大威脅,其實是他
不能忽視的貧血 背後隱藏致命威脅
恐襲讓倫敦「心臟」流血,歐洲在威脅陰影下生存?
巷戰勝率實在太低,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坦克最大威脅還是狙擊手
威脅夫妻幸福的三大致命錯誤,你對哪一個感觸最深?
太平洋上這座島面積不大,威脅卻很大,中國十分忌憚
美國玩不起就耍賴?竟威脅中國「不許用錢擺平問題」
戰壕談 軍事力量上對我國威脅最大的幾種飛機, 在從前更是望其項背
美國真正能威脅中國的是什麼?既不是航母也不是轟炸機
來自情人的致命威脅,躲不過去的危險
非洲獅學猴子爬樹,躲避威脅,威風喪盡,逃跑時讓人笑噴!
全球經濟面臨七大威脅,尤其是美國,中國不得不防!
真擋不住了?勇士連冠哪些阻礙最難忽視:論威脅火箭獨佔一檔
抗日小神將,殺敵上戰場無所不能,刺刀威脅寧死不屈
朝鮮射彈,意在以強硬姿態對沖美國威脅!以戰略威懾對沖戰略威脅!
為什麼這國從來都不懼怕美國 光是核彈頭就讓美國感到威脅
薩達姆已經沒有威脅,美國為何還要置其於死地?背後用心太險惡
戰爭信號還是恐嚇威脅?美國航母逼近半島意欲何為?
實力強勁的八戒為何不肯打怪?因為懶,更因為孫悟空的這句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