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觀察中醫養生應該如何食補和葯補有效果?

觀察中醫養生應該如何食補和葯補有效果?


觀察中醫養生應該如何食補和葯補有效果?


「養生」一詞,在中醫書籍中最早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家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不斷進行了發展。《黃帝內經》提出:「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請大家注意,這裡的「順」、「適」、「和」、「安」、「節」、「調」幾個字,中心思想就是「和」的問題、「順」的問題。這是中醫養生的基本法則。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的意思;養,即保養、調養、補養的意思。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採取必要的心養、食養、體養、葯養(含針灸、按摩、氣功)等手段,實現機體與自然界以及自身陰陽氣血的平衡,以減少疾病的發生,或把疾病消滅在萌芽階段,從而達到培養生機、健康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的目的。養生,就是要順應自然、順應社會、順應生活、順應自我。養生,就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提倡「以順為養」,「順」就是隨心、隨意、隨機、隨緣,不能刻意。只要做到心情順、飲食順、體力順、保養順,養生就沒有問題了。



觀察中醫養生應該如何食補和葯補有效果?


中醫的養生理念與中國的文化理念、哲學理念是息息相關的。中醫的養生不僅吸取了儒家以德為養、釋(佛)家以性(心)為養、道家以體為養的長處,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而且把他們發展成了一門科學,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論和方法。它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順」、是「和」,就是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的生活方式。為天,中醫學非常重視食物的保健問題,這也是當今健康養生中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如今講飲食養生的書居多,講飲食養生的講座也最多。如何體現出中醫學的特點問題,卻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也是人們首先需要弄清楚的。中醫在飲食養生上有兩個概念是不能混淆的:一是葯食同源,許多中藥既是人們的食物,又是治病的藥物;二是食補(食養)與食療(葯攻)是有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譬如綠豆,人們使用它本身沒有什麼過錯,關鍵是如何給它派用場:如果作為食養(食物),利用的是它的食性(性味、口感、營養成分等),只要體質、喜好和節氣符合就可以選用,用量以食論;如果作為食療(治病)時,它就成了藥物,必須有嚴格的適應症、禁忌症和用量,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一些所謂的養生專家混淆了二者的概念,誤導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那肯定是會出問題的四是瞞天過海,誇大藥物或食物的作用。任何藥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局限的,在養生和治療疾病方面,任何食物和藥物都不能包治百病,沒有唯一性和「最好」、「最壞」之分,是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自主選擇、多項選擇的。不分青紅皂白讓人們都去吃某種食物、讓所有的病人都去用某種藥物是不科學的,是脫離中醫基本思想的。不少養生宣傳中都刻意地讓大家去吃某一種食物,把它說成「唯一的」、「最好的」,這顯然不是科學態度,起碼不符合中醫學的基本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儲存健康支取美麗 的精彩文章:

研究分析如何進行中醫養生與慢病防治?
平時如何正確認識中醫保健養生問題好?
臨床淺析少林素食規律養生有何好處?
觀察少林素食規律對現代人養生的啟示在哪些?
探討中醫養生應該怎麼做?

TAG:儲存健康支取美麗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進行中醫養生與預防保健有效果?
中醫養生保健:你應該如何用中醫美容?
探討中醫養生應該怎麼做?
何為養生,如何養生;聽聽中醫藥學者論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如何防衰?太管用了
中醫養生:秋乏渾身沒勁注意補補肝
胃癌的輔助治療方法和食療方,看中醫養生怎麼養胃
臨床觀察對中醫養生的認識情況如何?
中醫養生:巧用食鹽可以祛病
中醫養生與道醫養生有何異同?
中醫養生知識:性功能衰退吃什麼能改善呢?
中醫養生調理:如何清腸,怎樣養胃
中醫養生知識:濕疹患者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中醫養生:別吃錯,這才是蜂蜜補腎降脂的好方法
中醫養生,女性九種體質該如何養生!
男性養生,重在養肝腎!補精氣、養元氣,中醫養生五法要謹記
中醫養生:養生食療進補全攻略
研究如何進行中醫養生保健好?
【中醫養生】脾虛怎麼調理? 教你中醫有效治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