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人類學巫術觀評析

人類學巫術觀評析

提及巫術,生活在現代的一般人對它知之甚少,在日常生活中或許只能從神話故事、文獻資料、影視作品中接觸一點,巫術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總有一種神秘的面紗籠罩著。正是因為我們對巫術知之甚少,所以很容易產生片面的認識,存留著對巫術「虛假」「邪惡」「腐朽落後」等刻板評價。


因此,評析巫術首先必須先了解什麼是巫術。


一、巫術概念界定

在西方人類學的研究中,包括泰勒、弗雷澤、馬塞爾·莫斯、馬林諾夫斯基、埃文思·普里查德、哈維蘭在內的多位西方學者都就巫術的概念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此不一一列舉,詳見羅宗志 《百年來西方人類學巫術研究綜述》 廣西民族研究?2006 年第3 期 ( 總第85 期)]後人在進行關於巫術的學習研究時得以借鑒。


而著眼於中國的悠久歷史和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積澱,國內的多位學者也就巫術的概念給出了自己的解讀,呂大吉主編的《宗教學通論》一書中指出:「巫術是一種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區和各歷史階段的宗教現象,它的通常形式是通過一定的儀式表演來利用和操縱某種超人的神秘力量影響人類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滿足一定的目的。」[ 呂大吉 《宗教學通論》[M] 1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9、254]


歷史學教授臧振指出:「原始人追求存在物的神秘屬性,感知事物間的神秘聯繫,為的是用自己的意志去影響它。他們對自己的意志有充分的自信,而表達這一意志的方法,便是巫術。巫術是原始人心目中影響和改造外界的最有力的方法,巫術是過去時代人們同自然和社會鬥爭的一種形式。」[ 臧振 《蒙昧中的智慧》[M]1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4]


我國當代著名民間文藝學家、民俗學家張紫晨認為:「巫術是人類企圖對環境或外界作可能的控制的一種行為,它是建立在某種信仰或信奉基礎上,出於控制事物的企圖而採取的行為,.巫術幻想依靠某種力量或超自然力,對客體施加影響與控制。」[ 張紫晨 《中國巫術》[M]1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37]

儘管這些定義有所差別,但它們都有一個基本的特徵,即都指出巫術是:「基於一種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並認為人憑藉這樣的力量可以控制周圍的世界。」[ 格里戈連科著, 吳興勇譯: 《形形色色的巫術》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1]

人類學巫術觀評析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的巫術和宗教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繫,儘管弗雷澤在其著作《金枝》中明確描述了人類理智發展的三個階段——從巫術到宗教,從宗教到科學,並將其都看做是理性的努力;馬林諾夫斯基也在對兩者給出明確區分:「宗教涉及的是人類存在中的最根本的問題;而巫術則總是圍繞特殊的、具體的以及細緻的問題。」[ 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and Other Essays, p.200.轉引自J.M.英格。《宗教的科學研究》金澤譯。102頁]但是,筆者認為,這樣的界定是基於西方世界宗教發展歷程的歷史事實做出的,並不適合用來描述東方的巫術,因為中國並不像西方或者中亞那樣當宗教文化發展起來之後原始巫術文化被宗教所取代,在中國,無論是道教的發展還是佛教的傳播,都未能取代巫術,相反,巫術還吸收了一些佛、道文化而在中國的宗教組織、民間文化中「茁壯成長」[儘管對待中國古代巫術「自漢代之後的律令都是禁之唯恐不及,巫術受貶斥和壓制, 善的一面( 類似西方-白巫術. 的一面) 被取而代之, 惡的一面( 類似西方-黑巫術. 的一面) 被渲染突出, 整個形象被惡魔化。」(李零:《絕地通地—— 研究中國早期宗教的三個視角》, 《法國漢學》第六輯, 中華書局2002 年版, 第568 頁)但是,中國古代巫術在古代政權、秘密宗教和民間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任何歷史事實研究所無法抹殺的。],所以,中國巫術的獨到之處更加明顯的表現在它和宗教關係的密切程度上。[ 中國的巫術不僅沒有被宗教所取代,還在於宗教信仰混合後在民間宗教中大行其道,成為推動宗教產生髮展的重要力量,表現在:宗教信仰源泉之一;引人信教的手段;維繫和組織的工具。(劉平《中國秘密宗教史研究》第337頁)]基於此,不得不由衷感慨中國巫術的獨特之處和巨大的研究價值,這也是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在其中發揮著獨特的功能。


二、評析視角和範圍界定

如果從科學視角看待巫術,巫術的思想、推論和方法無不都是荒謬的,對任何事物的評價都不能脫離該事物產生的背景和盛行的時代,我們以現代科學化的眼光和標準評判巫術的價值和地位是有失偏頗的。因此,在評析巫術時筆者傾向於選取功能角度,在如今巫術已無生存沃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是應該客觀審視巫術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所發揮的作用。


關於對巫術的功能或者作用,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做出了自己的總結,如毛建儒和薩鑫在他們的《巫術的歷史作用及其終結》中提到巫術增強人類控制客觀世界的意識、擴展了控制客觀世界的領域、增強了人類戰勝對手的信心,此外還具有道德作用、組織作用、精神安慰作用和交流娛樂作用等;[毛建儒1 薩鑫2《巫術的歷史作用及其終結》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No. 2 ,2002)]初益辰和付成波兩人完成的《原始巫術的社會整合功能初探》一文中從巫術的社會調適功能、環境保護和協調功能兩個角度論證原始巫術對於社會整合發揮的功效。


但是,正如向軾總結近三十年我國巫術研究所言:「巫術對宗教和醫學的影響受到較多關注,但對科學、藝術、文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影響的研究還有可拓展的空間,在研究方法論上也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向軾 《近三十年我國巫術研究綜述》河南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37 卷 第6 期2010 年11 月]因此本文對於中國巫術的評析選取文化功能角度,著重看待巫術對於中華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發展起到什麼樣的作用。由於中國的巫術種類繁多博大精深,在討論巫術的文化功能時暫不涉及和區分具體的如薩滿、藏族、湘贛等具有影響力的地方巫術文化,而只就宏觀角度討論中國巫術整體的文化功能。


三、中國巫術的文化功能之科學


前文中已經提到中國巫術與西方相比,和宗教的聯繫更加密切,其實和科學的聯繫也是如此。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中國一直是處在封閉的耕種農業社會,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生產為顯著特徵,這樣的生產生活方式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廣大農民受制於自然條件限制和封建統治的雙重壓迫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只能乞靈與自然和神,造成古代中國整個社會信仰和日常中充斥著巫術的元素(比如盛行的祭天求雨儀式)。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產生於人民生產生活而又碩果累累的中國古代科學之中竟然有巫術文化功能的彰顯了,中國古代巫術對科學的巨大影響集中表現在天文學和數學領域。

古代農耕生產的特點決定了對天文資訊的需求,比如何時開始耕種、何時適宜放牧、何時應該收割、何時可以建房等,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事在古代都需要求助於掌握著一些天文曆法知識的巫者,巫術中的天文與占卜在那時就顯得尤為重要,它作為人們生產生活的一種指導而受到崇高的禮遇。正是這樣的環境中,掌握一些天文曆法知識的巫者也就扮演著天文知識的總結傳播角色,在古籍文獻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周禮·馮相氏》記載:「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 轉引自趙容俊《中國古代巫術對科學方面的影響》]文中的馮相氏,就是掌握天文知識能夠占卜理事的巫者而受擁。古人依靠求助於這些巫者而獲得的天文資訊能夠應對時節轉換、把握時機、隨機應變,期盼生產的豐收。此後,隨著生產生活的發展,巫術中的天文知識逐漸被農書所收錄,禁忌、祈驗豐收、享神祠鬼的觀念在民間得以繼續深化。諸如《齊民要術》《天文星占》等古書對農事雜占和祈祭都有詳細的記載,可見我國古代天文學的起步於發展都離不開巫術的影響。

人類學巫術觀評析



關於數學與巫術的淵源,則不得不提到《周易》,眾所周知《周易》作為從古代原始宗教中流傳下來的卜卦之書,是中國術數學的學術專著,在周代由太卜[ 太卜,周朝也叫大卜,官階下大夫,掌陰陽卜筮之法,通過卜筮蓍龜,幫助天子決定諸疑,觀國家之吉凶。太卜掌三兆之法、三易之法、三夢之法,無論是國家祭祀、喪事、遷都、征伐,都必須參考太卜在太廟的占卜。]執掌,春秋時期《周易》傳入民間。關於中國術數學的由來,普遍了認同的觀點就是認為它來自於氏族公社時期的巫史文化,到殷周時期達到一個輝煌時期。中國術數學的支柱是天干、地支紀時法,干支紀法是我們祖先的一種創造,它暗含了宇宙中的某種節律,使以天干、地支建立起來的象數模型具有一定的預測功能,從而能夠順利開展占卜行為,實際上《易經》是我國唯一保存下來的用術數進行占卜活動的文字記錄。在原始宗教中,巫史的發展歷經由直接降神到依靠工具推測神意、由象卜到數卜的過程,最終形成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周易象數學派,他們運用具有明顯數學意義的八卦、重卦、三百六十四爻的排列組合方法、陽爻陰爻的組合變化進行占卜活動,為之後的古代數學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之後的不少數學典籍如《九章算術》、《周髀算經》、《數學九章》等書中的數理知識,都對《周易》中的數學理論有所借鑒,以《周髀算經》為例,書中記載:「陰陽之數,日月之法。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七十六歲。二十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歲。三遂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歲。七首為一極,極三萬一千九百二十歲。生數皆終,萬物復始,天以更元,作紀曆。[轉引自趙容俊《中國古代巫術對科學方面的影響》]由此可見,數學與古代巫術的深厚淵源,巫術雖不是宣傳和發展科學的工具,卻在客觀事實上為科學提供了無可替代的啟發。

四、中國巫術的文化功能之藝術


實際上到現在為止,關於藝術的起源這個問題都沒有一個定論,其中一種最有影響力的觀點正是認為藝術起源於巫術。尤其是在是在西方,藝術起源於巫術是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觀點,這是人類學家在研究原始習俗、原始藝術作品、原始宗教和巫術信仰活動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該學說觀點認為文學藝術起源於原始巫術的思維和儀式活動之中,代表人物有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和弗雷澤,以及法國考古學家薩蒙﹒雷納克等。[轉引自武曉楠《淺談藝術起源的「巫術說「》文化與傳播]儘管現在對於藝術的巫術起源學說存在著很多質疑和批判,認為:「以巫術來闡釋藝術的起源,難免存在理論上的悖論現象,因為從審美和藝術作為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以及從人類社會的發展來說,人類的審美意識和藝術的產生要比人類巫術思想的產生早得多。」[ 張白露《藝術起源「 巫術說」 及其悖論》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5 卷第2 期2006年2 月]並且也存在「勞動說」「遊戲說」等分庭抗爭的學術觀點,但是在就藝術起源這一問題進行討論時,無論是何種觀點,都不會缺少有關巫術影響藝術的討論,因為歐洲原始人岩畫、非洲土著人面具和雕刻等考古發現的確鑿證據在證明著藝術與巫術不可分割的關係,中國巫術當然也深深影響著我國古代藝術,下面以美術和音樂為例進行說明。


古代的美術作品能夠流傳下來並且廣為人知的主要有裝飾畫、岩畫和雕塑三大類別,無論從作品本身形象與線條還是據有所考證的象徵意義,這三種形式的美術作品都和巫術有著密切聯繫。所謂裝飾畫,是指繪畫在生產工具、武器和生活器皿上的作品,在我國古代最為流行的就是陶器裝飾,從一開始進行簡單線條繪畫裝飾的素麵陶器發展到之後具有成熟象徵紋樣的彩陶作品,[西安半坡出土的彩陶體上繪有人面魚身像,在陝西臨漁姜寨遺址出土的彩陶上繪有魚蛙紋,在河南陝縣廟底溝出土的第一期陶器上繪有的鳥紋皆屬於裝飾畫的範疇(1 參見劉錫誠, 《中國原始藝術》, 117 、168 頁。)]都證明了裝飾畫作品是受到巫術思想的影響而進行的創作,研究圖騰的學者認為裝飾畫中的這些紋樣正是他們本部落的圖騰,[詳見何星亮, 《中國圖騰文化》, 33 一41 頁。對於彩陶上的各種不同的動物紋樣及其象徵性紋樣, 何星亮認為, 皆為古代氏族部落的圖騰標誌, 其雲: 「 首先… … 圖騰標誌代表氏族或家族等是人員熟悉的標記; 因而便在彩陶上繪止圖騰標誌。其次, 西安半坡上的動物紋樣除魚紋之外, 尚有鹿紋和鳥紋等。·一有些家族為了與其他家族相區別, 便在彩陶上繪上自己的家族的圖騰。第三, … … 姜寨彩陶上的魚蛙紋和魚鳥紋, 表明彩陶的主人是崇奉兩個圖騰的。第四, … …一個氏族內各個家族, 為了相互區別, 便以同一圖騰動物的變體紋樣作為標誌, 這樣, 從紋樣上可以看出它屬於哪一個氏族, 同時也可與其他家族相區分]同時這樣的繪畫還被認為有辟邪作用;岩畫與巫術的聯繫顯然更加密切,因為岩畫作品多是以狩獵、祭祀、神像和圖騰為主體的,尤其是反映狩獵和祭祀主題的居多,狩獵這樣一項危險而事關生死存亡的神聖活動始終都有巫術思想和儀式伴隨著,況且很多岩畫作品是鐫刻著高聳陡峭的岩壁上的,若非有神聖信仰的驅使而單純為審美需求,誰又肯冒那樣的風險作畫呢?至於雕刻,巫術活動本身就需要一些雕刻的象徵工具,比如求雨巫術時的雕塑土龍,求育巫術時的雕塑泥兒,驅鬼巫術時的雕塑泥鬼以及設置於民宅或村落的若干避邪物、富有象徵性的冥器類的隨葬器等。[宋兆麟, 《巫與巫術》,四川民族出版社 364 頁。]而許多雕刻藝術佳作追根溯源又都來自於巫教文化,因此,對於我國古代雕刻藝術作品深受巫術及其思想影響的觀點,應該是能夠得到普遍認同的。可以說中華美術,尤其是春秋戰國之前的豐富的美術藝術作品都離不開巫術的深遠影響。


音樂包含歌曲和舞蹈兩個部分,在遠古時期一般作為人們狩獵歸來後歡慶的一種方式而延續和發展,作為最能直接表達人們感情的一種手段,沒有人能說清楚音樂起源於何時,在產生人類語言之前應該就已經存在初級形式的音樂。隨著人類的進化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創造了大量的歌舞形式,如狩獵歌舞、豐收歌舞、娛神歌舞、乞雨歌舞、祭祖歌舞、捕魚歌舞、火耕歌舞和收割歌舞等。而關於舞蹈的巫術作用,鄭玄的《詩譜》中提到「古代巫者,實以歌舞為職」[參見鄭玄《鄭氏詩譜》卷一。]巫者只有以歌舞取悅神靈才能夠實現祈求和夙願。中國古代具有戲曲性質的儺舞正是巫術與歌舞聯繫的最好佐證,也正是在巫術中廣泛的運用推動歌舞發揚光大。


由此看來,巫術(巫術的要求、巫術思想)或是為各種藝術形式提供了萌發的胚胎,又或是為藝術的傳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足以證明巫術對藝術發展領域的功能之所在。


五、中國巫術的文化功能之文化傳承


關於傳統文化傳承,這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因為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為我們孕育出太多的珍貴技藝,有很多技藝、手法能令人嘆為觀止,但是遺憾的是有太多的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失傳和絕跡,而巫術在保護和幫助技藝傳承方面也發揮著獨特的功能。


巫術,做為人對超自然力量的虔誠信仰無疑是最具有說服力的,古代部落首領、政權君主常常將其用作地位和權力的保護傘。民間技藝這一傳統文化的瑰寶如果能和巫術相連,引得人們的敬畏尊重,無疑是保護和傳承的良方,以筆者老家[ 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常見的「招魂送鬼」巫術為例。「招魂」也稱作「喊魂」,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能見到這種巫術,在形式和方法上各有差異,但目的和作用大概相似,都是為安撫受到驚嚇不停哭泣甚至離奇生病的孩子,在我們那裡的農村孩子無故不停哭鬧或者離奇患上疾病求醫效果不佳時,便認定孩子哭鬧的原因就是鬼上身躲了魂,家長都會找當地特定的一位長者來給孩子「招魂送鬼」,招魂時施術的人念念有詞地撫摸安慰孩子進行「招魂」儀式,並且還要找一位孩子的至親帶著燒紙進行「送鬼」儀式,要求去「送鬼」的人獨自走到村外燒紙往返路上不能回頭。最「神奇」的是一般經過這樣的「招魂送鬼」儀式真的能令孩子恢復正常狀態,因此人們紛紛信以為真,對施術人產生敬意的同時當然也要以一定數量的錢財相報。

人類學巫術觀評析



發展到現代,這樣的巫術已經比較少見了,但在農村並沒有完全消失,其實巫術畢竟是巫術,孩子哭鬧的根源也不在於鬼上身奪了魂,又怎麼是依靠「喊魂送鬼」治好的呢?事實的真相是:孩子因為年齡小,又活潑好動,體質差異也大,脈搏的跳動並不是那麼穩定,有時候一些刺激會使他胳膊上某一處脈搏跳動混亂,致使脈搏跳出脈槽,不在脈槽里的脈搏就一直跳動不規律,這是引起孩子驚嚇表現的根本原因,而治療方法對於懂得中醫把脈的人來說也就很簡單,會這技藝手法的人能夠輕易找到跳動不規律的脈搏並幫孩子將其按回脈槽之中,孩子也就能恢復常態了。其實不需要「招魂送鬼」,只要請有這技藝的人牽著孩子的手說兩句話的功夫,就能把受到驚嚇的孩子治好。


這樣,巫術在這個技藝中扮演的角色也就明了啦,正是巫術的地位使它被當做了一種保護「技藝產權」並且可以賺錢的工具,本身技藝的原理治療的方法都不複雜,但是當增加了巫術形式之後就變得神奇而惹人敬畏了。[ 當然也不排除會存在著純粹利用巫術騙人錢財而對於治療手法一竅不通的人]這樣的治療技藝和手法也就得以傳承至今,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因為使用巫術外衣而對傳承的先人有所憤恨,畢竟任何技藝都需要隱私,就如同今天的商業秘方一樣。我們反而應該為祖先聰明地選擇巫術這樣一件「外衣」而感到慶幸,能讓這樣一種「小」技藝傳承至今,也需要對巫術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功能加以肯定。


五、總結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當然更加豐富,方法當然更加科學,不需要依賴巫術來填充自己的信仰,更不需要通過巫術去滿足自己的願望,客觀世界的發展證明巫術的歷史作用(曾經居於社會主流地位)已經被宗教和科學終結,但是這不不妨礙在評析巫術時大膽肯定其已經發揮過的功能,在早已認清巫術具有的欺騙性、偽科學性質的基礎上冷靜思考巫術曾經為我們的祖先、為蒙昧時代人類的發展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然而在中國,巫術依然長時間處在社會主流思想的批判之中,被習慣性的否定。


因此,本文以文化功能視角思考中國巫術,在不否認巫術負面影響的同時從正面角度來看待,中國巫術的確在科學、藝術和文化傳承上發揮了巨大作用,彰顯著其獨特的文化功能。


參考文獻詳見原刊。


文章來源:光明網-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4-03-18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姊妹節:苗族大型「相親」會
《發須爪》與「寄靈物」
清明螺,抵只鵝
山西介休的清明傳統與當代實踐
古人教你這樣「鬥風箏」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史與人類學
「祈禱」與人類學的基督教研究
夏娃理論最科學的人類起源論,被古人類學家聲討理論
導演中的人類學家
李亦園:中國人類學的口述史——《人類學世紀坦言》序
趙凌霞:痴心破解人類演化密碼的古人類學家
第二屆互聯網人類學研討會:互聯網時代的人類學理論創新與民族志生產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小組報告:巫信仰與族群認同及族群邊界
一場關於「修行」的人類學討論
人類學的價值和情懷在更高層面思考人類命運
從教育人類學視角看戶外環創
鳥類學大師——鄭作新
我校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與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合作舉辦學術工作坊
匿名求助|非美術專業類學生,如何自學繪畫?
分類學的挑戰:學科重塑 精選
機器人「偷師」人類學技能 玩樂高、做飯樣樣行
一切膜拜像皆是幻象:於向溟的繪畫、戲劇、人類學研究
人類學家丹尼爾·米勒:新技術並不會讓我們喪失人性
劇情電影篇:《阿爾卡特茲的養鳥人》—深諳鳥類習性的鳥類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