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個縣級市,因康熙皇帝得名,7天前剛撤縣設市
平泉市,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地處河北、遼寧、內蒙三省交界,東與遼寧省凌源市接壤,北與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相連,西鄰承德縣,南鄰寬城縣。
平泉縣境,春秋時期為山戎、東胡領地;戰國時期,燕國大敗東胡,北築長城,平泉為燕右北平郡屬地。
秦漢時,今縣境仍屬右北平郡,郡治平剛縣平剛城(治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南)。
東漢時,右北平郡遷於土垠(唐山市銀城鋪),縣境此後為烏桓活動區。
魏晉時,縣境先為鮮卑宇文氏屬地,後為幽州、平州、營州屬地。
南北朝時,縣境分屬於平剛縣、陽武縣、庫莫奚地。
隋朝時,縣境部分屬柳城縣,其餘屬奚地。
唐朝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在奚地置饒樂都督府,縣境屬之。
五代時,縣境為奚族和契丹族居地。
遼朝時,縣境南為神山縣,北屬歸化縣,東北屬和眾縣。
金朝時,縣境南屬神山縣,北屬和眾縣。
元朝時,縣境先後屬遼陽行省北京路、大寧路、武平路、大寧路。
明朝時,縣境先後屬會州衛(1387年)、朵顏衛游牧地(1403年)、喀喇沁游牧地。
崇禎八年(1635年),後金將歸附的喀喇沁部分為左右翼兩旗,縣境屬喀喇沁右翼旗。
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劃喀喇沁右翼旗部分屬地建喀喇沁中旗,縣境屬喀喇沁中旗;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設八溝廳,廳治八溝(今平泉市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降八溝廳為平泉州;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劃州境東北部十個鄉境域,連同建昌縣划出的地域,另置建平縣。
平泉歷史上曾稱作「八溝」,意為拉不敗的哈達,填不滿的八溝,「平泉」因清康熙大帝見平地湧泉興贊「聖地平泉」而得名。
1913年,改平泉州為平泉縣。
1937年7月,平泉縣併入寧城縣。
1939年,旗縣合一,稱喀喇沁中旗。
1948年5月,恢復熱河省平泉縣建置。
1956年1月,熱河省撤銷,平泉縣歸河北省承德專區管轄。
1993年7月後,平泉縣隸屬河北省承德市至今。
平泉總面積3294平方公里,轄12鎮7鄉12個居民委員會,238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48.3萬,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河北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點。
平泉,原稱「八溝」,那麼,為什麼稱「八溝」呢?
原來,清王朝在熱河(今承德市)建避暑山莊後,為加強熱河與盛京(今瀋陽)之間的聯繫,進一步修整了從熱河至盛京的道路。這條路過承德五烈嶺後沿途經過八道大的溝川,依次排列為頭溝、二溝、三溝……到平泉縣城已是第八道,因此取名「八溝」。雍正七年,設八溝直隸廳,廳治在今平泉縣城。
康熙十六年(1677年)9月19日,康熙皇帝到八溝巡獵,見街中心有一股泉水平地湧出,水量大,水質好,甘甜爽口,清澈見底,不禁脫口稱讚:「聖地平泉。」於是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降廳為州時,定名為「平泉州」。民國時期改州為縣,以後一直沿用「平泉」之名。
2017年4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平泉縣,設立縣級平泉市,以原平泉縣的行政區域為平泉市的行政區域,平泉市由河北省直轄,承德市代管。
平泉縣已經成為了歷史,以後就是「平泉市」了。
※四川一個縣級市,被譽為「川南門戶」,7天前才撤縣設市
※陝西面積最大的縣市,7天前剛撤縣設市
※皇帝選妃內幕:太監摸遍女子全身
※浙江一个县级市,因避讳而改名,7天前刚撤县设市
※湖南一個縣級市,人口超過140萬,5天前剛撤縣設市
TAG:青梅煮酒人 |
※荊州菩提禪寺荊南寺一個隱於鬧市的千年古剎
※中國「不南不北」的城市,也是安徽省的第一個地級市!
※曾是戰國第一大城市,如今「沒落」成地級市的一個區!
※武漢,一個從「味」安分的城市
※曾是戰國第一大城市,如今「沒落」成地級市的一個區
※武則天做了一個夢,延續唐朝江山二百年
※泉州:一個曾因海上絲綢之路興起的城市
※明明是一個城市,卻像兩個世界的五大城市
※以前中國最富的地級市,同比收入趕超一個浙江,三個上海
※中東的一個窮國,6000年文明僅次華夏,被稱:冒犯上帝的城市
※禮泉縣袁家村:一個半山腰的小村莊,五一竟然吸引15萬遊客
※世界最著名水上城市美國竟然佔了6個!洛杉磯也算一個
※東方歷史沙龍倫敦,一個城市的英國史
※鏡頭下的香港市區最後一個圍村
※田尻町——遺忘在都市的一個角落
※中國一個人口最少的城市:阿爾山
※曾經臣服於中國的藩屬小國,多年後竟然淪為外國的一個縣級城市
※這個縣的人在六百年前遷到全國五百個縣,後代都有一個共同特徵
※中國唯一個三千年沒改過名字的城市
※漢朝那個人靠龜甲登上皇帝寶座,開啟中國第一個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