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郭沫若為何只挖掘了十三陵的定陵,如今這些文物在哪兒?

郭沫若為何只挖掘了十三陵的定陵,如今這些文物在哪兒?



郭沫若為何只挖掘了十三陵的定陵,如今這些文物在哪兒?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郭沫若為何只挖掘了十三陵的定陵,如今這些文物在哪兒?



定陵的墓主是明朝的朱翊鈞俗稱萬曆皇帝和他的兩位皇后。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開創了明朝"萬曆中興"的昌盛局面,是中國歷史上屬於勵精圖治、勤勉明君的皇帝之一。在1955年,郭沫若和一批歷史學家想打開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但是遭到很多的人的反對,由於當時的技術達不到現在的要求,怕墓里的珍貴文物,會遭到破壞,就算挖出來,也會怕得不到妥善保護,得不到應有的歷史價值。但是,到了1955年12月初,在吳晗主持下成立了由6位發起人和夏鼐、鄭振鐸、王崑崙組成的「長陵發掘委員會」。從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28歲的趙其昌擔任發掘工作隊隊長。



郭沫若為何只挖掘了十三陵的定陵,如今這些文物在哪兒?


一天,趙其昌率人來到定陵勘探。經過多時察看,有些疲倦的趙其昌在寶城城牆邊一塊石頭上坐了下來,想要休息一下。隊長趙其昌突然發現在離地面三米多高的城牆上方,有幾塊城磚塌陷下來,露出一個直徑約半米的圓洞!激動不已的他,立即叫來同伴搭起人梯察看究竟。經觀察,這個洞口像一個門券的上端,亮處可辨別磚砌的痕迹。「這是地宮入口!」隊員們歡呼雀躍,把長期以來的困惑拋在了一邊。後來經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長夏鼐親臨現場勘探,根據他多年的經驗,也估計是通往地下玄宮的入口。  就這樣,最初發掘長陵的計劃,就變成了定陵玄宮重見天日的結局。 1958年9月6日,新華通訊社向世界播發了這樣一條消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開。



郭沫若為何只挖掘了十三陵的定陵,如今這些文物在哪兒?



圖為萬曆龍袍已碳化發黑碎裂)文物如果在墓室里不動,除去外力的作用,幾乎可以長久保持下去的。定陵的墓室打開後,由於發掘技術不夠成熟以及保管文物不夠謹慎,使得大量的文物在墓室打開的瞬間因氧化而變黑甚至腐化。考古發掘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2015年定陵出土的3000餘件文物重回「地下」,搬入政府斥資3000多萬元修建的地下文物庫。經歷了近60載寒暑。此番「搬家」,諸多珍貴文物終於有了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史通今 的精彩文章:

司馬光說過這樣的話?曹操是天下第一忠臣,是大英雄!
和珅一生都在乾隆計劃內,有一件事沒做到,才引來殺身之禍!
中國抗戰史:蔣介石為何在淞滬會戰下達三次停止進攻命令?
從人民的名義想到了清朝的于成龍,為什麼清官的下場都不好?
釣魚島的歷史是這樣的!小日本真不要臉!

TAG:鑒史通今 |

您可能感興趣

郭沫若挖了定陵為何還想著挖秦始皇陵、乾陵?
為什麼明十三陵只有定陵被挖,清朝皇帝陵卻有一半被盜
國家為什麼禁止挖掘帝陵,看看郭沫若挖掘的明朝定陵就明白了!
為什麼國家禁止挖帝王墓?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血一樣的教學!
為何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郭沫若當年挖掘的定陵,如今龍袍碳化變脆
建議挖萬曆皇帝定陵的除了郭沫若,還有一個人是誰?
郭沫若一定要撬開的定陵,裡面到底有什麼寶物?越看越讓人心痛
為什麼國家明文規定不讓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
郭沫若申請挖掘明長陵只為目睹一件寶物,最後明定陵成了「替死鬼」
清朝帝陵和明定陵都被挖了,為啥明孝陵能躲過被盜墓的危險?
郭沫若挖完定陵還想挖秦始皇陵,周總理一句話戳破郭沫若本質
定陵之後,郭沫若又覥著臉提一申請,氣的總理回其七個字
明定陵無數文物被毀壞,卻因這一發現,拯救郭沫若,震驚考古界
為什麼不能輕易發掘帝王陵?晒晒定陵出土龍袍的保存現狀就明白了
定陵挖掘 打開金剛牆之後,為何狗和雞都不敢進去?
為什麼我們不再主動挖掘帝王陵?專家稱:明定陵的教訓太深刻了
郭沫若拿定陵練手,挖武則天乾陵被拒絕,於是打起秦始皇陵的主意
為什麼我們再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專家:明定陵的教訓太深刻了
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如今文物「重回」地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