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第三屆中國母胎醫學大會:構建遺傳病檢測的新維度

第三屆中國母胎醫學大會:構建遺傳病檢測的新維度

乾貨 | 靠譜 | 實用


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豐富遺傳病檢測技術、提高遺傳病檢測效率正成為母胎醫學的核心需求。伴隨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NGS)的無創DNA產前檢測(NIPT)的成功臨床轉化,高通量測序技術作為一項全新的醫學檢測技術正日漸被臨床所認知所熟悉,高通量測序儀正大踏步走進全國醫院的實驗室體系中。


NIPT作為高通量測序技術成功應用於臨床的典範,開啟了以全基因組測序為基礎的診療新時代。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母胎醫學大會上,貝瑞和康的周代星博士分享了百餘萬份NIPT臨床實踐數據,與Mark I Evans彙報的整體檢測效能不分伯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第三屆中國母胎醫學大會:構建遺傳病檢測的新維度



周代星博士


與此同時,NIPT項目的IVD產品化也在國內日漸成熟,開闢了實驗室自主運行NIPT的新模式。周代星博士介紹,以NextSeq CN500測序儀為核心的NIPT整體解決方案已在全國70%的醫學實驗室落地生花,包括北京協和醫院、南方醫院、華西第二醫院、上海紅房子婦產科醫院、西京醫院等百餘家醫療機構,這些實驗室正自主運行NIPT等項目。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孔祥東教授在本次大會貝瑞和康舉辦的「厚積,勃發——貝瑞和康新技術新進展研討會」上介紹說,之所以選擇NextSeq CN500作為高通量測序實驗室的核心設備,正是基於對數據可靠性和貝瑞和康核心技術卓越性的考慮。基於貝瑞和康提供的NIPT整體解決方案,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已完成7000多例NIPT樣本的檢測,這些臨床實踐數據顯示,其獨立運行NIPT的檢測效能與貝瑞和康規模化運行的幾近一致。孔教授還表示,未來將在該平台上開展更多的檢測項目,真正實現遺傳病的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

第三屆中國母胎醫學大會:構建遺傳病檢測的新維度



孔祥東教授


讓臨床實驗室自主運行NIPT是高通量測序技術落地的第一步,隨著臨床醫生對人類遺傳病認知的深入,NIPT技術向更複雜的胎兒染色體疾病或胎兒單基因病領域的深化,已成為無創DNA產前檢測發展的主流方向,也是臨床研究及出生缺陷防控的迫切需求。

對於胎兒無創單基因病檢測的探索,本屆大會上,香港中文大學的趙慧君(Rossa chiu)教授分享了其團隊在盧煜明教授帶領下在無創胎兒單基因病領域的新進展,即一種無需已知單基因遺傳病家族史即可進行無創產前單基因遺傳病的檢測。


趙教授指出,實現對單基因遺傳病的無創產前檢測是無創技術應用的一大突破,預計會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在此之前,每種單基因遺傳病的檢測對應一種實驗方法,而現在可以用一種方法完成對多種單基因遺傳病的檢測。周代星博士在報告中也提到,貝瑞和康採用cSMART專利技術對多種單基因病如蠶豆病、遺傳性耳聾等進行檢測的可行性也得到有效驗證,證實未來進行無創單基因病檢測的前景。


NIPT開啟了產前檢測的新時代,「在NIPT對染色體非整倍體的篩查效率表現良好、逐漸趨於規範的時代背景下,介入性產前診斷的價值應該被重新評估,其目標應該更精確到染色體結構異常,尤其是核型分析所不能發現的亞顯微結構異常」,華西第二醫院的劉洪倩教授在本次大會貝瑞和康舉辦的「厚積,勃發——貝瑞和康新技術新進展研討會」上表示。


劉教授介紹,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科諾安染色體疾病檢測(CNV-Seq)正是臨床迫切需要的,包括從設備、試劑、軟體的一整套完備的系列產品,尤其是基於Enliven變異位點注釋系統第一個應用的科諾安數據分析系統,可以對變異位點信息進行準確有效的抓取和注釋,出具可靠的醫學檢測報告。


經過兩輪嚴格的平行試驗顯示,CNV-Seq是一項幾乎可以全部覆蓋核型和CMA檢測範圍的技術,解析度更高、覆蓋度更廣,可對外周血、臍帶血、羊水進行檢測,一次分析23對染色體的數目和結構異常,大大提高了產前診斷的陽性率。現在華西二院遺傳實驗室已經在NextSeq CN500平台上獨立開展CNV-Seq,月樣本量達400餘例,預計未來採用該技術診斷的羊水標本將超1000例/月。

高通量測序技術作為臨床醫學發展的加速器,變革的不僅僅是產前篩查與診斷領域,在遺傳病先證者、遺傳病攜帶者的診斷上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兼顧全面性、有效性和極高性價比的全外顯子組檢測在遺傳病臨床診斷中得到不斷應用。

第三屆中國母胎醫學大會:構建遺傳病檢測的新維度



於福利教授

於福利教授還強調,貝瑞和康自主研發的Verita Trekker變異位點檢測系統和Enliven變異位點注釋系統是貝瑞和康卓越數據結果的核心,在不斷優化數據分析系統的同時定期更新資料庫,並對所有已經出具的陰性報告或致病性未知報告案例進行回顧更新。此外,在疑難案例方面,貝瑞和康還將成為醫院與醫院之間的媒介,建立起疑難病關聯網路,讓不同醫院產生的不確定案例相互佐證。未來,全外顯子組的進一步應用將成為診斷複雜遺傳病的重要手段。


「但二代測序不能解決所有類型的遺傳病」,周代星博士在報告中強調,「比如地中海貧血、脆性X綜合征、SMA、DMD等中國人群相對高發的單基因病,我們希望實現對這些疾病的篩查」。正如段濤教授在本次會議上提出的,亞洲人群致病性突變攜帶率遠高於唐氏綜合徵發生率,這樣一個現實情況下,對於遺傳病攜帶者要不要進行篩查,是我們臨床工作者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周代星博士在報告中介紹,鑒於二代測序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開始探索第三代測序技術臨床轉化可行性。現在的實驗數據初步證實這一轉化完全可能實現。我們將在深入二代測序臨床應用的同時,開闢三代測序技術在臨床上的新應用,並構建遺傳病檢測的新維度。


測序技術已從一代發展為二代,進而邁向三代;遺傳病診斷,從產前篩查與診斷,到先證者診斷,再到攜帶者檢測;染色體疾病,從染色體非整倍體到染色體微缺失微重複綜合征,再到單基因病,人類對於疾病的研究與探索永不止步。貝瑞和康始終堅持「好技術臨床轉化,好項目落地生花」、「測序不僅僅是簡單的閱讀基因序列,更是用核心技術對遺傳密碼的精細解讀」的理念,致力於協助臨床實驗室建設高通量測序平台,進而帶領測序技術臨床應用駛入新藍海。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化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基因缺失為藥物研發開路
從表觀遺傳學入手,逆轉「衰老時鐘」!
CRISPR「挑戰」抗生素!或解決全球耐葯問題!
「疫苗+化療」組合拳:腦癌治療效果翻一番,展現新希望!

TAG:轉化醫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這三年
IDC:中國互聯網醫療加速發展,構建創新型醫療服務體系
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我國加快構建導航定位授時體系
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家形象構建的三個問題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現實意義
慎海雄:擔負起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歷史使命
俞德超:如何構建中國醫藥創新的生態系統
科學家成功構建23個中國婦女早期宮頸癌抗原樹
「轉化醫學工程共建實驗室」訪談實錄:構建轉化醫學合作平台,推動全國科研進程
新醫改構建健康中國:「健康紅利」多起來
《自我學習與發展》第二課:構建你的學習目標
俞德超:如何構建中國醫藥創新的生態系統?
中國,正構建三張大網,將緩解中國的「馬六甲之困」!
專題|「挖寶」中醫藥:中醫臨床知識服務系統的構建
構建比得兔商業帝國的傳奇女性
科學家構建基於單純皰疹病毒的新型順向跨突觸神經環路示蹤工具
中國小心!一個新的反華四國同盟正在悄悄構建中
睿至大數據與北京交通大學構建產學共贏新格局
北京構建小學階段一體化德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