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淺談禪宗的理論和實踐

淺談禪宗的理論和實踐

淺談禪宗的理論和實踐



淺談禪宗的理論和實踐

(2005年7月3日講於石家莊真際禪林)


今天同各位交流分享題目是:《禪的理論和實踐》,其中講三個內容:一是禪理、二是禪行、三是禪風。講的範圍主要是禪宗的禪,不是六度當中禪定的禪。一、關於禪理禪宗的「禪」大家熟悉的有四句話:「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四句話是禪宗的出發點,是禪宗的宗旨,是禪宗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這四句話包括了禪宗的一切內容。如果我們學習禪宗的人很好的體會這四句話,就能把握禪宗的大意,就能把握禪宗的基本方法,就能找到禪宗的基本要求。從這四句話來看,所謂禪理是什麼呢?不可說。


因為禪宗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禪理還有什麼好說的呢!禪理就是不可思議、就是不可說。雖然說是不立文字、不可說,但是也要在無說中來說,在不立文字的前提下,還得要靠語言文字來傳遞佛祖的信息,來演播佛祖的宗風,來宣示成佛做祖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所以說,不立文字不等於不用文字,不可說不等於不說。無說而說、說而無說。從理上來講,就是無說而說;從事上來講,就是說而無說。事理圓融,才能有佛法的建立,才能有世間萬事萬物的建立。那麼禪理是什麼呢?我們不能把所有祖師的言教都介紹出來。在這裡,我想簡單地說說禪的基本理論。禪的基本理論就是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這篇幾百字的短文章,然後就有六祖大師「三無」的基本思想。由「二入」和「三無」架構起了禪宗理論的基本體系、基本框架。


禪宗還有許多的著作,講禪的理論,講禪的方法,講禪的實踐,應該說都是從這個基本框架演化發展而來。達磨祖師告訴我們說:「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這就是我們平常經常講的達摩的「二入四行觀」開頭的兩句話。講「理入」實際上就是講禪宗的理論,因為任何一個法門,都是由兩部分組成,平常我們把它稱之為見地和功夫。見地就是理論,功夫就是實踐。佛教講的理論、講的實踐統一在一個修行人的當下那一念當中。修行者當下一念,既有理論的指導,也有實踐的落實,這就是佛法。如果佛法離開了這樣的一個特點,那佛法也和世間法一樣只說不行、只說不做,世間法有時候還講到坐而言、起而行,佛法不是這樣,佛法是說坐也好,行也好,理論與實踐在任何時候都是統一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絲絲入扣,一點也不走失,這樣才是修行,才是學佛。所以說,禪的理論和禪的實踐,或者說禪行、禪理,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禪宗的理論同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不過禪宗是把佛教的基本思想濃縮在幾句話當中,達摩祖師在說明「理入」講了這樣幾句話:「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含生」就是指大地的一切眾生。大地的一切眾生千差萬別,但是它的本性,它的真性只有一個,佛性只有一個。眾生的佛性是平等的。我們的佛性為什麼不能顯現呢?達摩祖師告訴我們:「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我們每一個人具有的佛性,之所以不能大放光明,不能起作用,就是因為客塵妄想蓋覆了我們的真性,使我們的真性不能顯露,光明不能顯現,沉淪苦海,在六道輪迴當中頭出頭沒流轉不已。我們怎麼樣才能夠顯露自己的真性,排除客塵煩惱呢?達摩祖師說:「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祖師告訴我們:若要舍妄歸真,回歸本性,就一定要「凝住壁觀」。「凝住壁觀」的要求是什麼?兩個要求:沒有自他的對立,「無自無他」。我們的一切煩惱從哪裡來?就是因為有自有他、有我有你,從二元對立中產生一切煩惱。一切煩惱都是由有自有他而產生。

我們之所以不能夠當下「舍妄歸真」、當下排除二元對立的妄想執著,就是因為我們有一種下劣心,不敢直下承當我就是佛,還有凡和聖的區別:自己是薄地凡夫,諸佛菩薩是大聖人,諸佛菩薩達到的目標,好象我們永遠沒有那個緣份、永遠沒有那個機會。實際上不是如此,只要我們把凡和聖的界限當下打破,凡聖平等、自他不二,當下就提升了自己的人格,當下就顯露了自己的真如本性。「無自無他,凡聖等一」,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在修行中能夠隨時落實這兩句話的精神,我們隨時就能夠與自己的真性、佛性相統一。也就是說,我們如果能夠時時刻刻以自他不二、凡聖平等的心態來面對世間的萬事萬物,我們還有煩惱嗎?還有妄想嗎?能如此,當下就沒有煩惱,當下就沒有妄想。禪宗之所以殊勝,就殊勝在這個地方;禪宗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生命力就體現在這個地方。我們人生幾十年的光景,張三也是幾十年,李四也是幾十年,王五趙六同樣是幾十年。幾十年的光景當中,由於每個人的心態不同、努力不同、境界不同,每個人的成就也就不同。同樣一個姓王的,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是大款,有的在待業,有的衣食無著。為什麼有這些區別?當然其中的問題千差萬別,但是我覺得有一點,從我個人的體會來關察,立志很重要,努力很重要。這兩條:一是立志,一是努力。有的人也會立志,天天在立志,立志就是佛教講的發願,發了願以後努力跟不上,甚至只發願不努力,有願無行,立志而不努力,大願大志都是空頭支票,毫無實際意義。人的成聖成賢、成富成貴,既是善業福報的積累,也是人生當下努力的結果。當下的努力,從參禪來說,就是時時刻刻要覺照要排除自他對立的情緒,要打破凡情聖解的界限,要提升人格,要有自覺性,諸佛菩薩能夠做到的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我們今天在學佛,學佛就要向佛看齊,就要按照佛的標準、佛的要求去做。如果時時刻刻以佛的標準要求自己,當下就能進入佛的行列,進入佛的精神境界。像這樣做還不夠,為什麼呢?還是有心在做,還有凡有聖、有自有他。要做到分別不起,忘念不生,安住在禪的解脫境界中,安住在聖賢的境界中、菩薩的境界中。這時,眾生的下劣根性得到轉化,我們的佛性、真性就完整地顯露出來。所以禪宗的這種要求、這種理論,是當下起死回生、成佛做祖的無上妙法。可惜的是我們現代人信不及,沒有那種敢於承當的大無畏精神。


我們從《趙州語錄》當中看到,趙州和尚在世的時候,去親近趙州和尚的什麼人都有,當時有一位趙州婆子同趙州和尚對話,談玄說妙打機鋒,非常有功夫、有見地。那就是說古代趙州那個地方及普通的一個農村老太婆,也能夠同趙州和尚談禪,同趙州和尚打機鋒,那就不是一般的境界。今天,在座的也有許多女居士,她們非常可敬。但她們總覺得自己業障深重、善根淺薄,修行難以進步,不敢同座上的釋迦牟尼佛一比高低。為什麼呢?無始以來的那種下劣根性的種子深埋其心,擺脫不了,解脫不了。明心見性、成佛作祖是精神的徹底解放,是痛苦的徹底解放,是生死徹底解脫;它就是打破一切二元對立,打破一切界限。然後躍入到一個平等、自由、自在、瀟洒、無為的精神狀態。各位想想看:我們能夠達到那種境界該有多瀟洒,該有多快樂!當下就能夠做到的事情,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做到呢?這種境界當下就能融入,而且不花一分錢,只要肯下決心就行了,只要敢於承擔就行了。達摩祖師的關於禪的理論,一是「理入」、一是「行入」。理入是講見地、行入是講功夫。「行入」有四行:所謂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這四行在柏林寺的禪七當中講過好幾次,今天在這裡只把達摩祖師關於禪的理論、禪的見地給大家提示一下。禪的理論、禪的見地就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這是達摩禪的基本理論。達摩祖師奠定了禪的基礎,以後千變萬化、種種發展都不出這個範圍,都是從這裡發源。源頭就像一滴水,這一滴水慢慢往下流,匯入眾流百川,最後形成了禪的大海。這就是眾流入海,但是源頭就是那涓涓細流。六祖的「三無」我過去也講過多次。「三無」就是無念、無相、無住。「三無」的基本思想和佛教的般若理論是一致的,和大乘佛教「緣起性空」的理論是一致的。六祖大師說:「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我們怎樣進入禪宗,怎樣進入到諸佛菩薩那種崇高的思想境界呢?首先就要無念,無念者,無念而念;其次就要無相,無相者,於相而離相;最後是無住,無住是什麼呢?「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丑、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就是說我們的心心念念要不住於善法,也不住於惡法,在善惡境界上都不起著。有住就有執著,無住就沒有執著。這個「三無」的思想是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古人將這「三無」的思想同戒、定、慧三學加以配合,認為無念就是戒、無相就是定、無住就是慧。為什麼說無念是戒呢?因為持戒要做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一切都能夠順其自然,不是有意的要這樣去做,已經成為自己的本分的事。


所謂,非關因果而修善,不計功名始讀書。意思就是說我並不是因為怕因果,所以我就要修善法,修善法是我的本分;我無所求,以無所求的心去做一切善法,以無所求的心去持戒。無相為體就是「定」,定在三學當中有保持穩定的作用。有時候把戒、定、慧比喻為人的兩足、身體的眼目,故有戒足、定身慧目之說,定就是我們的身體。修定也要做到無相,有相的定是形式、是淺定,不是深定;只有無相定才是大定、才是守楞嚴三昧,無相定才能成為禪心之體。「無住」就是慧,有智慧才能無住;沒有智慧就會在一切的現象上、在六塵上、在五欲上、在一切善惡境界上產生執著。無相就是要破除一切的執著,只有破除一切執著,智慧才能顯露。所以說,無念、無相、無住是戒、定、慧三學在禪宗修行上的具體運用。


六祖大師的「三無」思想奠定了禪宗發展的基礎。以上講的就是禪的基本理論。歸結起來就是達摩祖師的「二入」和六祖大師的「三無」。不管是二入也好、還是三無也好,他的核心是要求做到「自他不二、凡聖平等」如是才能進入禪的境界,否則禪的境界與你無份、無緣。二、關於禪行什麼是禪行?實際上在講禪理的時候禪行即在其中,講禪行也離不開禪理。因為我在前面就說過禪的見地和功夫,從修禪的人來說,從學佛的人來說都是當下的,不是分裂的,不是分離的,不是兩件事而是一件事。為了講說的方便,才把禪理和禪行、把理論和實踐分開來講,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禪行是什麼呢?從達摩祖師一直到六祖這一脈相承的六代祖師,都講了一個法門,就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意思是什麼呢?六祖大師說:「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又說:「若於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在一切處,在行住坐卧當中,做什麼呢?做到兩件事:一是純一直心,二是不動道場。在四威儀當中三業所體現的是純一直心、是不動道場。就是說在四威儀當中行住坐卧處處都是道場。這就是我那本小冊子的題目所說的「何處青山不道場」。我們能不能把行住坐卧都變成道場呢?能不能把家庭和寺院、念經和做雜務、打坐和你們老太婆帶孩子都看成是道場呢?恐怕大多數人做不到,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在家裡帶孩子,都願意到佛堂來打坐。這是什麼心呀?在修行上來講這就是分別心,有道場和非道場的分別,有俗事和佛事的分別,沒有把俗事也當作佛事來做。你說那修行怎麼修哇?一天有多少時間來修哇?很少很少。修行的要求是什麼呢?就是時時刻刻要以一顆純直的心,又純又直純一直心,所以直心是道場。直者不彎不屈,到處一樣,有這一顆直心哪裡不是道場,那一件事不是佛事呀?如果說有一件事不是佛事,你就在那件事上解脫不了。有一個地方解脫不了,你就不能夠真正成為「三覺圓滿」的佛陀。因為,你還有障礙沒有破除。


成佛是要把像塵沙一樣多的煩惱和迷惑都破除乾淨,那樣才能成佛。那就是說所有的障礙都要掃蕩乾淨,就像一股智慧的狂飆,要把天空中的烏雲一掃而空,真正顯現大光明、大自在,那才是成佛的境界。帶孩子就不是佛事,那完了。那佛法就有局限性,佛法就不能在帶孩子的這件事上去落實,這個很現實。你們要好好的體會。不好好的體會,佛法在這個社會、在這個時代,就會被排除到社會生活之外,因為,你信仰的佛教在社會生活當中不能落實,佛教的作用不大。所以說,修一行三昧,就要在行住坐卧當中去修,在行住坐卧當中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這就是一行三昧。在這裡順便考你們一下,什麼叫做「三昧」?懂得的不要說,不懂的才說。什麼叫做三昧呀?懂得的不說,不懂得的也不說。這才叫無說而說,三昧就是正定,距離著石家莊十幾公里,正定。正定在我們這裡成了一個地名,在佛法上是一種大修行、大成就,大定。所以我們學佛、聽法,聽完了以後要想一想,今天講的是什麼?我懂得了什麼?要溫故而知新,這樣就會天天有所收穫,對修行就會有利。修行就是要修一行三昧。還有一個「一相三昧」。「一相三昧」是什麼呢?六祖說:「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也就是世間的一切相,人我是非,歷害得失,這些都是相。這些相,都是阻礙我們開發智慧的執著和障礙。我們的智慧要怎麼樣得到開發呢?一定要破除二執、二障,然後顯露出來的認識能力、判斷能力,那才是智慧。所以,真正的無漏慧是二空所顯。二空就是人空、法空,就是人我執、法我執都破除乾淨。所謂斷一分執著,顯一分無漏的智慧。所說的無漏智慧就是證得無住涅槃的大智慧,不是世智辯聰。所謂的禪行,六祖大師說,就是要修這二種三昧。修二種三昧的目的是什麼呢?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使我們這顆心能夠安定下來,禪宗就是一種安心的法門。一相三昧、一行三昧都是要實現安心的目的。四祖大師有一篇《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也是提倡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四祖大師是把一行三昧作為安心的方法,把一相三昧作為安心的處所。我們的心怎樣才能安,要修一行三昧來安心;我們的心安在什麼地方?安在一相上。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的心只有安住在平等一相上,才能破執顯理。只要是我們的心有分裂,心就不得安;只有心無分別,心無人我、是非、凡聖、善惡之相,此心才能得安。所以,禪宗是安心法門。二祖見初祖就是從安心而其入了禪的境界。無心可安,是名安心;如果說有一個心可安,那還是二元的,還是有對立的。只有無念、無相、無住,心才能安得了;有念、有相、有住,這顆心永遠是分裂的,永遠不得平靜,永遠不得安寧。一相三昧,在我們具體的修行當中怎麼去落實呢?四祖大師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叫做「守一不移」,那就是一行三昧。修一行三昧,不在乎你用什麼方法,只要你專心常不動就可以了,只要你堅住不移就可以了。不要今天修修這個法門,明天又修修那個法門,今天誦誦經、明天念念佛,那就不是一行三昧。要專一,要守一不移。天台宗說修止觀要守一不散。智者大師在《釋禪般羅密》中講,修禪定的基本方法是守一不散。四祖大師教我們守一不移;達摩祖師說堅住不移,都是一個道理,意思就是要一門深入才能得定。做不到一門深入就定不下來。不管修哪個法門,都要一門深入。一門深入當中一定要記住六祖的教導:純一直心。要以直心去做,心不要彎曲,不要有分別,純一直心。在行住坐卧四威儀當中去落實修行的理念。修凈土宗的人要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什麼呢?就是一行三昧。修什麼法門,用什麼具體的功夫,因人而異。一定要把目標搞清楚。搞清楚什麼呢?就是說修行的目標就是要見性成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能夠明心見性,能夠當下開悟,不但是說西方極樂世界能夠撒手歸去,十方凈土都可以任你選擇,都可以去。到了你真正開了悟的時候,可能你想到西方、想到東方的這個念頭都沒有了。因為你想到西方、想到東方還是在分別。開了悟是什麼境界呢?就是六祖大師說的「不動道場,真成凈土。禪行的基本方法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為安心之法、一相三昧為安心之處。初步下手功夫,還是有所選擇。從有選擇到沒有選擇,從止惡行善到最後無惡可除,也無善可修,因為你已經是純一直心了。沒有分別,做一切事都是合規合矩,都是佛法,都是佛的境界的體現。三、關於禪風第三講講禪風。禪風是什麼呀?禪風是禪宗的特色、特點。禪宗根據禪理、禪行所體現出來的風格、風範,那就是所謂的禪風。禪風很難講。為什麼呢?歷代祖師各有其風格,每一位祖師所體現的禪風各不同。禪,它不是說的,禪更是用的。禪不在人生日用之外,而是在人生日用之中。由此而形成禪的生活化的特點。有這一特點就體現了禪的實用性。所以禪的生活化,是禪的第一個特點。佛教本來也是生活化的,如果佛教不是生活化的,佛教所制定的那麼多的戒條,都是針對我們的生活而來,我們在生活當中這件事可以做,這件事不可以做。生活化目的是要來化生活。禪是大眾化的法門,達官貴人、販夫走卒,皆可以學禪、皆可以入禪、皆可以悟禪。這一點體現了禪的適應性、平等性。在禪師的語錄中、禪宗的傳燈錄里,《指月錄》、《五燈會元》這些書上都可以看到禪師所接引的人,各個階層的都有。上至國王大臣,下至販夫走卒,宗師們都接引,都接納,都開導,而且他們有很多人都能夠學禪、入禪、悟禪。所以,禪風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大眾化。禪的風格活潑自在,超然世外,不與物爭,水邊林下,隨緣飲啄充分體現了禪的平民化和超越性的特定。我們翻開祖師的語錄,看到古人、看到古代禪師的那種作風、那種生活,他們不是天天在打坐,他們在做什麼呢?他們在什麼地方來參禪悟道呢?燒火做飯、跳水擇菜、雲遊行腳,都是在這些具體的生活當中一問一答,透脫禪機。趙州老和尚八十歲還在外邊行腳,他說:「三歲小兒勝我者,我就向他請教;八十老翁不如我者,我就教他。」他就是以這樣一種風格、風度活動在社會的廣大空間。行腳的生活不是天天住在廟裡,而是水邊林下,隨緣自在。何處青山不道場,把整個山河大地都當作是一個道場。這些特點充分體現了禪的平民化。所以說,禪的生活化體現了禪的實用性,無處不在,無處不是;禪的大眾化體現了禪的適應性,人人可學,古今不變;禪的平民化體現了禪的超越性,深入基層,而不拒上層。上層來了我也接引,也接待,從初祖到六祖基本上是遠離上層。能夠遠離上層才有一種超然自在的廣大的活動空間。

禪宗初期的幾代祖師,比如四祖,唐太宗請他三次他不去,五祖、六祖都是這樣,可以對帝王說法,但是,還是法住法位,為僧只合深山住,自己守自己清貧樂道的本色,使得佛教能夠在社會的各種動蕩變化當中保持它長遠的延續性。特別是禪的生活化、大眾化這一點,在佛教的發展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連毛主席都說:「六祖慧能所說的壇經,是勞動人民的佛經。」我們看到從《六祖壇經》所體現出來的那種精神,我感覺到它真是一種大眾化的佛法、生活化的佛法。一部《壇經》從古到今有多少人在研究、有多少人在信受奉行,有多少人從這一部經當中得到無窮的受用。那就是說,大眾化、平民化、生活化的佛法,生命力很強,佛教走到今天,我想我們還是要繼續發揚禪宗的這種特殊的風格、獨特的風格,要走生活化、大眾化、平民化的道路。這樣佛教才能夠普攝群機,與我們今天的社會和諧相處,與時俱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佛學 的精彩文章:

扎塘壁畫:牆面上的古老藝術
使學習的名義堂堂正正地回歸
你之所以浮躁是因為著急
你好清邁:虔誠的黃袍佛國
談佛教與中國雕刻發展

TAG:新浪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大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學霸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
嶺南盆景的理論與實踐
工程師實驗 實踐及總結的成果-抗震理論的形成與計算
最佳膚色理論的悖論
淺談魯迅和王國維相同研究理論
丨理論心理學的歷史反思與時代擔當
《物理學之美》:探索物理世界的結構與理論之美
邏輯學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
理論心理學的責任與未來——中國文化心理學與精神性研究的角度
愛因斯坦的時空漩渦理論被證實!科學家稱確實存在?
介紹腰痛瑜伽理療的一個好用的方法,理論和實踐都非常靠譜
外行也能看懂的「物理學最深邃的理論」
家庭諮詢理論與實操課程
專題導讀:視頻技術的理論與實踐
設計師、藝術家必看的絕版書籍《藝術基礎理論與實踐》
理論的奧妙在於「面」;實踐的奧秘在於「點」
三個簡單事實說明進化論不屬於科學理論!
三個簡單事實說明進化論不屬於科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