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侯君集叛亂疑案,造成李世民終生不登凌煙閣

侯君集叛亂疑案,造成李世民終生不登凌煙閣

侯君集是唐太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深得太宗信任,並多次委以重任,可是他最終走了上叛亂的道路,這讓李世民深為惋惜,一代雄主也不由痛哭流涕。那麼侯君集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李世民為什麼那麼器重他?他又為什麼要叛亂呢?我們來揭開這個謎底。

(一) 少事秦王,初現鋒芒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今陝西旬邑北), 他的祖輩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中的成員。史載侯君集「性矯飾,好矜誇,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藝,乃以武勇自稱。」也就是說這個人矯揉造作,還喜歡吹牛誇口,拉弓射箭沒學好,但卻自稱武勇。儘管史書把他說的不怎麼樣,可是侯君集還是有一定的才幹的,從他後來所立的戰功來看,他腹有韜略,頭腦冷靜,指揮若定,很有大將之風。在隋末大動蕩的政治背景下,各地勢力無一不是任人惟才,也就是說你只要有幫我打江山的才能,我就把你當成人才加以重用。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時候,有人說陳平曾經和自己的嫂嫂關係曖昧,而且還在軍營收受賄賂,這就是所說的「盜嫂受金」,但劉邦問清情況後還是對陳平非常器重,就是因為陳平有謀略,能夠輔佐他成就帝業。所以儘管侯君集的性格上有不少缺點,可是因為他頭腦靈活,機智有謀,還是被李世民招入幕府,多次隨同李世民出外征伐並且屢立戰功。所以他先後被任命為左虞侯、車騎將軍、封全椒縣子,子是當時的爵位,所謂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說明這是的侯君集已經有了爵位,唐初士族、庶族涇渭分明,在封建社會有爵位就代表你已經是士族了,也就是有了貴族身份。

由於侯君集在隨李世民征伐中所顯示出的才幹,逐漸為李世民賞識,待遇也一步步上升,並且可以「參預謀議」,侯君集成為了李世民的心腹,進入了李世民的奪權智囊團。在玄武門之變中,侯君集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促成了李世民的最終決策,並且是李世民進入玄武門隨行九人之一。史稱「建成、元吉之誅,君集之策居多」。這從事後的封賞也可看出,太宗即位,侯君集升為左衛將軍,又以功進封潞國公,賜食邑千戶,尋拜右衛大將軍,僅次於尉遲、房、杜、長孫幾人,而在諸將之上。(李靖當時是五百戶)。

(二) 戰功卓著,官居極品

貞觀四年,侯君集再度升職,遷兵部尚書。唐初,唐太宗改革官制,實行三省六部制,六部長官地位是非常高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而且可以參議朝政,侯君集開始進入了大唐王朝的權力核心。

就在這個時候,唐朝的邊境出事了。原來,自唐朝建國後,吐谷渾軍多次襲擾唐西北邊境。貞觀八年(634年),吐谷渾伏允可汗依其臣天柱王之謀,進襲唐廓(治化隆,今青海化隆西南)、蘭州,使唐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廊受到威脅。六月,唐遣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率軍反擊,追至青海湖後班師。十一月十九日,吐谷渾再次寇擾涼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唐太宗龍顏震怒,下決心大舉征伐吐谷渾。十二月初三,唐太宗起用已致仕的右僕射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以侯君集和刑部尚書任城王、鄯善道行軍總管李道宗為副將,同時出征的還有涼州都督、且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利州刺史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和歸唐的東突厥及契苾何力等軍。陣容如此強大,可見唐太宗對這次戰爭的重視和對侯君集的信任。

貞觀九年(635年)三月,唐軍攻克鄯州(治西都,今青海樂都)。以此為據點,唐軍繼續前進。閏四月初八,李道宗在庫山(今青海湖東南)擊敗吐谷渾軍。吐谷渾可汗慕容伏允實施堅壁清野的防禦政策,燒盡野草,致使數道唐軍因補給不濟而退保鄯州。這時,唐軍諸將都認為戰馬無草可食,既疲且瘦,大軍不可以深入。惟獨侯君集認為,以前段志玄剛退兵至鄯州,吐谷渾軍隊就已經趕到鄯州城下,那是因為其部隊還完整,士兵能為之用。現在敵人新敗,如鳥獸散,君臣相攜而逃,父子失散,殲滅他們就像俯身拾柴一樣容易,有此良機而不能利用,日後必會後悔。同時他還建議採用分兵合擊的戰法,以求全殲敵軍。李靖採納了他的建議,分兵兩路追擊,自己親帥李大亮、薛萬均等部由北路切斷其通往祁連山的退路,並迂迴至伏俟城;侯君集、李道宗等部由南路追截南逃的吐谷渾軍。兩路大軍風餐露宿,在缺草少水的情況下,猛力追擊,連破敵軍,走投無路的伏允可汗自縊身亡。五月,南北兩路大軍於柏海(今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會師。此戰唐軍大獲全勝,侯君集的所提出戰略戰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貞觀十一年,由於侯君集戰功,他與長孫無忌等一起受封,授侯君集陳州刺史,改封陳國公。第二年,拜吏部尚書,進位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是文官,侯君集出自行伍,肚裡沒多少墨水,被任命之後才開始讀書。但他典選舉,定考課,出為將領,入參朝政,都做的非常好,得到朝中大臣的稱讚。如此更受太宗信任,試問這樣的人才,誰會不喜歡呢?

侯君集一生最光輝的事迹,當屬他獨擔重任,率唐軍平滅高昌的壯舉。高昌,就是漢朝時候的車師。距長安以西四千三百里,有三十一城,這個國家先都交河,後移至高昌,是西域大國,勝兵萬人,土壤肥沃,麥果豐饒,以葡萄酒知名。自唐建國以來,獲得唐王朝冊封,常常入貢,傳至王鞠文泰時,漸有不臣之心,常把西域諸國經過高昌前往唐朝的商人和貢使都扣押起來,又暗中和突厥人勾結,攻打唐朝另外的西域屬國伊吾。不久,竟膽大妄為,和突厥連兵進攻唐朝另一屬國焉耆,拔克三城,盡擄男女而去。焉耆王上表告狀,太宗大怒。貞觀十四年,太宗命侯君集為交河道大總管,率左屯衛大將軍薛萬均等人將突厥等西域歸附軍數萬人征討。當時,唐朝眾大臣都以為行軍要途經沙漠,用兵萬里,恐難取勝,而高昌地界易攻難守,不如不伐。然而太宗意志堅定,將這一重擔壓在了侯君集的肩上,對君集的信賴與恩寵可見一斑。

得知唐朝要對高昌用兵,高昌王鞠文泰和唐朝許多大臣想的一樣,常對左右說:「唐國距離這裡有七千里,有闊二千里的沙漠作為阻擋,地無水草,冬風凍寒,夏風如焚。風吹過的地方,行人大多不能活命,一百多人結伴尚且不能到達,更何況數萬大軍?即使他們能到達我們城下,二十日後糧草用盡,自然潰退,到時我們再將他們擒獲,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但是他過於低估了侯君集,低估了唐朝軍隊,和突厥的幾次大戰,已經將這隻軍隊錘鍊的如鋼似鐵,再加上熟諳用兵之道的侯君集做統帥,唐軍很快就到達了磧口,高昌近在眼前。鞠文泰聞知大為驚慌,未見唐兵,竟活活嚇死。其子鞠智盛嗣立。

此時,侯君集已率軍駐紮在柳谷,聽說鞠文泰這幾天就要下葬,諸將要求趁發喪時起兵突襲。侯君集力排眾議,認為:」天子因為高昌驕慢無禮讓我們對其進行處罰,現在我們在其下葬先王的時候突襲,這不是問罪之師該做的。」其實侯君集知道,萬里行軍,雖說這些唐兵久經戰陣,但已人困馬乏,急需修整。所以在等到鞠文泰下葬後,才整肅全軍,鼓行而進。唐軍首先攻擊的是田地城,侯君集起初採取圍而不殲的戰略,勸城中守將投降,但田地城城堅牆厚,高昌人據險而守,不肯投降。這種情況下只有強攻,為了減少傷亡,侯君集來時攜帶了不少能工巧匠,就地取材,製作出威力巨大的撞城車和拋石機。於是,巨石飛空,尖車推城,唐軍很快就一攻而入,俘獲田地城男女七千多口。初戰告捷之後,大軍繼續前行,直逼都城高昌。鞠智盛見勢不妙,致書侯君集表示悔改,請求撤兵。侯君集回書命其束手出降,但鞠智盛不肯,其實他這時還寄希望於西突厥的援兵,卻不知他的盟友見唐軍威猛,早已西逃,不知所蹤。勸降不成,侯君集命人一邊填其城壕,一邊樹起十丈高樓,於樓頂指揮拋石機向城中拋出巨石,高昌守兵頓成肉泥。無奈之下,鞠智盛出城門投降。侯君集馬上分兵幾路,相繼攻陷其餘城池,平滅高昌,帶著俘虜的高昌國王及將士、刻石勒功而還。此次遠征,下高昌三郡、五縣、二十二城,得人口三萬七千七百,馬四千三百,大獲全勝。唐太宗非常高興,以高昌故地為西州,置安西都護府,留遣兵馬鎮守,其餘將士勝利班師。

(三) 功高未封,心懷異志

平定高昌,侯君集功不可沒,理應受到封賞。可是他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擅自私取寶物。結果被其屬下將士得知,上樑不正下樑歪,他們紛紛效仿,甚至偷竊侯君集財物,侯君集當然不敢過問,害怕他的屬下將他告上朝廷,以至於將高昌一國寶物洗劫一空。可是,紙里包不住火,大軍一回京,御史就上奏章彈劾侯君集劣行。所以,立了大功的侯君集回京後,迎接他的不是慶功宴和封賞,而是一紙詔書將他拿入大獄。

關於對侯君集的處理問題,朝中意見不一,唐太宗也很是為難,侯君集出征是他任命的,而且他對侯君集的恩寵非同一般,但是不嚴加處置實在難服軍心。這時中書侍郎岑文本深謀遠慮,他上書太宗,列舉前朝故事,認為朝廷功臣不能使其受辱,希望太宗能以帝王之胸懷寬宥其罪,令其悔過報效。唐太宗接納了這個建議,將侯君集釋放出大牢。由此也可見李世民對侯君集的偏袒。

但是侯君集並不領情,前面講到,他的性格有不少缺陷,本就是一個沉不住氣的人。他認為,自己立了如此大功,卻因為一些小過失不但沒有封賞,反而被關進了大牢,心懷怨憤,常常怏怏不樂。貞觀十七年,與侯君集多年一起共事的張亮以太子詹事出任洛州都督,與侯君集道別,侯君集乘機激怒他說:「兄弟,為什麼被排擠出京城了?」張亮不高興的說:「因為你做的事我才被排擠,還能怨別人嗎?」 侯君集憤憤不平的說:「我有平一國的大功,回來就被天子責備,哪裡還能排擠你!」接著提起衣襟說:「現在我每日鬱悶,活的都不痛快,你能造反嗎?你要反,我就和你一起反!」張亮聽後大驚,事關重大,他便將此事密報給就唐太宗,結果唐太宗說:「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侯君集單獨和你談話,無人作證,如果鬧上公堂,他一定不會承認的。」於是阻止張亮將此事傳出去,待侯君集還和從前一樣。不久還將同他出生入死的二十四功臣畫像,藏於凌煙閣,侯君集位第十七,這就是著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對功臣如此優待,充分顯示出唐太宗的胸襟和魄力,自不是日後宋太祖趙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可比的。

儘管太宗對侯君集極盡包容,可是他還是不知收斂。當時,太子李承乾怕被李世民廢掉,暗中準備謀反,可是他軍中無人,當他得知在軍中素有威望的侯君集心懷怨望,就通過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當時為東宮屬官)與他牽線,結果一拍即合,兩人開始頻繁接觸並密謀於東宮。其實侯君集對李承乾看的很清楚,深知這位太子爺文武不修,性格劣弱,素無主見,成不了大事,但仍想藉助太子勢力另做打算,就答應與李承乾一起干,並舉手對太子說:「此好手,當為殿下您用之!」 即便如此,但畢竟謀反是不光自己掉腦袋還要株連九族的大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侯君集常常在夜中驚醒,一醒就再也睡不著覺,輾轉嘆息。他的妻子察覺出他的不安,勸他說:「您是國家大臣,這是為什麼呢?肯定有原因,若果你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有負國家,應該自己去認罪,還能保住項上人頭。」但侯君集並沒有聽進去。 不久,太子李承乾謀反事發,侯君集被牽連入獄。他的女婿賀蘭楚石為了活命,向李世民告發了他岳父參與謀反的罪行。對這樣一個從太原起兵就跟隨自己,又屢建奇功的老臣,太宗不忍其受刀筆吏之辱,親自進行審問,侯君集最初還狡辯,但太子、賀蘭楚石等人證及書信等物證俱在,最終辭窮服罪。太宗對百官說:「君集在國家未安之時,儘力輔佐,立有大功,我想請求你們給他一條活路,你們可以答應我嗎?」但謀反是封建王朝中不可饒恕的大罪,必須嚴懲,否則亂臣賊子就會無法無天,造成政局的動亂。所以群臣爭相進諫,力陳侯君集之罪天地不容,必須明正典刑。太宗無奈,對侯君集說:「君集啊,我要與你永別了,

從今而後,我只能在畫像里看到你了!」說完,皇帝痛哭流涕,眾人不能止。侯君集也自投於地,泣不能起。讀二十四史中,何嘗見過一位皇帝對一個叛臣能夠如此優待,在不能寬宥的情況下,痛苦傷心到如此地步。唐太宗不愧是一代明君,他的念舊,他絕不矯飾的真情流露,讓我們看到了真性情的皇帝,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按刑法,侯君集被斬於長安的四達通衢。這位久經沙場,功高蓋世的老將在臨刑之時,面不改色,對監刑將軍說:「我侯君集哪是謀反的人,都因磕磕絆絆沒走對路啊!可是我曾為大唐將領,破滅二國(高昌國以及與李靖一起滅的吐谷渾),有些小的功勞。現在只求能對陛下講一聲,懇請皇上能留下我一個兒子以守祭祀。」太宗聽了之後,很是感慨,特詔留下他的妻子和一個兒子,發配到嶺南。

侯君集這位被唐太宗極為寵幸的有功之臣,本可以封妻蔭子,在史冊留下一世英名,最後卻弄得家破人亡,自己也性命不保,實在發人深省。你可以說性格決定命運,也可以說他貪心不足,可是他卻立下了不世奇功,為中原與西域的交流開闢了道路。總的看來,他是功大於過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成功與湘軍的崛起
古代十大酷刑殘酷指數排行
「西遊記之母」的傳奇人生
太平天國陳玉成與李秀成之間的那些不得不說的事兒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王思聰為何不得人心 皆由一舉動造成
誰造成了北宋靖康之恥:罪魁禍首是王安石
劉備預言成真,諸葛亮不聽劉備臨終前警告造成慘禍
玄武門之變是他一手造成的,並非李世民,更不是李建成
關羽之死,是不是魏蜀吳聯合造成的?
《醉玲瓏》深夜檔開播直面《楚喬傳》劉詩詩和陳偉霆能對趙麗穎造成多大威脅?
比黛安娜王妃還慘!查爾斯始亂終棄造成這位少婦悲劇
明成祖朱棣的猶豫不決,險些造成第二次靖難之役?
母親淫亂造成一生陰影:秦始皇一生不立後
父親愛書法,高僧將他墓地改造成書法碑林,啟功、趙朴初紛紛獻字
袁崇煥矯殺毛文龍,為明朝陳弊造成,卻給清廷送去了掘墓的三順王
張柏芝「九宗罪」是造成謝霆鋒毅然要離婚的原因,複合無望
唐朝名將,山地之王,慘被殺,由此造成長安門戶打開,盛唐終結
造成孫權、劉備、曹操三國鼎立的原因終於找到了!
不可思議罕見自然奇觀:龍捲風造成動物雨
李易峰無緣央視春晚 皆因這事造成的
「蜀漢無大將,廖化充先鋒」的窘境是怎麼造成的?責任歸咎於劉備
三國華佗之死真是曹操多疑造成?自作孽不可活
《甄嬛傳》陷害華妃造成甄嬛小產的並非皇后是隱藏在後宮最深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