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年過70歲必有這種病

年過70歲必有這種病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大骨科副主任陳博來教授


「老從腰腿起」,因此醫院骨科里看到最多的是腰腿疼痛的老年人。不過你知道嗎?一半骨科門診患者,患的是腰椎管狹窄症,而此症,在我國70歲以上老人中發病率達100%!

並不是所有的腰椎管狹窄都要處理,但如果發病了,最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休,馬上卧床休息!千萬不可忍痛再動!如果病情嚴重,不要抗拒手術治療,要知道,目前醫學已經進步至可局麻微創用椎間孔鏡為椎管減壓。


文/廣州日報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宋莉萍、李雪、杜炎鑫、陳樹東


病例:


臀腿痛 4個月進展到只能打針鎮痛

79歲的馬婆婆,中年開始身體就屢出狀況,高血壓史長達30多年,需要長期用藥控制;做過甲狀腺、子宮切除術。今年,馬婆婆又遭遇新問題。


5月初,馬婆婆開始覺得不對勁,腰、臀疼痛,腿也開始發麻。此前,她還堅持每隔一天到1000米外的小公園散散步,與街坊聊天解悶;5、6月間,馬婆婆發現外出越來越困難,腿又麻又軟,走走就覺得很費勁,勉強撐著走,很快腰就感覺脹痛,痛感從腰牽連到臀部,放射到大腿上。


到了9月初,馬婆婆的「痛症」已經加重至臀、腿劇烈地痛,不但無法平卧,晚間連入睡都嚴重困難。無奈之下,家人把她送至醫院,醫生為其打靜脈針,以止痛藥來緩解,連打6天,也僅求得片刻安寧。馬婆婆回憶那段日子,用「身心煎熬、心灰意冷」來形容,最擔心自己「痛到死」。


析病:


腰椎椎管狹窄惹的禍

到底馬婆婆身體出了什麼問題?老人被家人送至廣東省中醫院,該院大骨科副主任陳博來教授一看,心裡隱隱有底——多數是腰椎椎管狹窄惹的禍。果然,反覆研究馬婆婆的腰椎X光、CT、MRI影像資料後,初步確認她雖有腰椎滑脫不穩,但主要致病因素應在腰椎L4/5左側側隱窩狹窄,椎管後方黃韌帶、前方椎間盤及對側側隱窩等處狹窄。


其實馬婆婆這樣的病例真不少見。陳博來指出,在大醫院骨科,一半病人來看的是「腰椎管狹窄症」,其實70歲以上老人,100%有此症。


老人骨關節退變,腰椎間盤突出,往往導致椎管狹窄這一老年骨關節脊柱疾病。不過一般腰椎管狹窄早期甚至中期,可不產生癥狀,或者只是有輕微的腰痛、腰麻,不影響步行或生活起居狀態。但是,如果老人的骨關節出現鬆動、滑脫,脊柱不穩定,或者附著在骨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肉出現萎縮,比如腰背肌、腿肌等力量變差,那就可能發病。


並不是所有的腰腿痛麻都需要馬上跑醫院,但如果全休數日,沒有緩解,那就要小心了。陳博來指出,腰椎管狹窄病情可迅速加重,像馬婆婆這樣4個月進展至卧床不起者並非罕見。


他教給老人們辨識:一是正常老人可連續活動40分鐘,最理想的是每天能到公園去散步一次,如果腰腿的痛、麻,已經讓您走不遠,即走500米或15~30分鐘就「扛不住」,要停下來休息,那要警惕;二是正常老人站個十幾分鐘沒問題,如果不能久站,那也意味著有問題了。

治療:


別怕!椎間孔鏡可微創減壓


對於腰椎管狹窄症,到了馬婆婆這樣的狀況,只能手術。而按照既往的手術指南,需要從椎中央切開骨頭,揭開椎板,擴大神經管,給它減壓。這樣一來,就需要開大刀,一節椎管解壓就要開刀10厘米,而且椎管周圍布滿了神經、血管,出血多,康復慢,併發症多。稍有不慎,損傷神經,甚至致患者癱瘓。更要命的是,腰椎管狹窄症多數「受害」的是老年人,他們心肺功能相對較差、骨質疏鬆,手術風險大。


難道「七老八十」就是只好卧床等死?當然不是,現在已經有了椎間孔鏡可微創減壓。

陳博來教授團隊採用Uless減壓技術為馬婆婆解難題。不用切骨頭,也不用切韌帶,只要開一個0.7厘米的切口,將筷子大小的椎間孔鏡伸進兩節椎管間天然的椎間孔,精準定位穿刺,在25倍率放大鏡幫助下,針對增生小關節、肥厚韌帶、膨出的突出等,擴大椎間管。1個小時精準手術後,馬婆婆的疼痛立即消失,幾乎不出血,還只是局麻加了一點點靜脈麻醉,術後兩三小時就下地活動了!


專家提醒:


腰痛腿麻


全休一周最基本


陳博來指出,局麻微創椎間孔鏡手術為嚴重腰椎狹窄解壓,椎間狹窄、神經根管狹窄、中央管狹窄均可手術,但要注意,伴超過I度滑脫的狹窄不宜。只有穩定性滑脫I度以內,可微創。


腰椎管狹窄幾乎100%「老人」會得,但並不是都會發病。陳博來說,脊柱穩定的、骨關節沒鬆動或滑脫、骨頭節周圍韌帶和肌肉力量強大、沒有骨質疏鬆症等,腰椎處於動態平衡中,就不會發病。


不過,往往老人一些不起眼的舉動,會引發狹窄發病。比如忙家務活,常常彎著腰洗菜切肉炒菜洗碗,一忙個把小時不停歇;再如提大水桶、腰部用力不當等。建議老人做家務,每15分鐘換姿勢挺挺腰,停一下;水盆等操作台不能太矮;也不要做重力墜腰的動作。


並不是腰椎狹窄一發病就沒得救,陳博來指出,早期發病,患者可能只覺得輕度的腰、腿、臀痛和麻,如果不影響步行和生活狀態,那麼一發作,最重要的是前兩周的處理。全休一周是最基本的,最好兩周,讓脊柱、被觸發的關節、肌肉有機會恢復穩態。還可保守治療如功能鍛煉、物理或中醫傳統療法如針灸、練功,外用內服等全身調整,治療因肝腎虧虛所致的筋骨失養。


痛麻本身是信號,人體可自體消炎,分泌消炎因子、止痛因子進行修復。


「千萬不可忍痛去接孫兒孫女,更不可忍痛鍛煉,越走路、越鍛煉,神經水腫、炎症就越厲害,不斷惡性循環。」如果全休後癥狀不減反加重,需要及早去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健康 的精彩文章:

清晨第一杯别喝四种水
這件小事會導致截肢
肺功能好不好看後背就知道
女人這樣坐易得3種癌
喝涼水都胖是因為什麼

TAG:新浪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年過50歲卻有30歲人的好身板!這位中醫的養生秘訣竟是吃零食
男人年過40,這7項體檢不能少!尤其是第4個
年過半百卻有20歲的身材,每個男人的偶像
年過50歲的她,堅持20多年代孕收穫了超過10萬英鎊的收入
娶大3歲女人,可以少奮鬥10年,如今結婚5年過成這樣
年過30的男人易腎虛?每天吃點它,腎功能勝過18歲小伙
年過30歲依然魅力不減!這10大日本女星哪個是你的最愛?
娶大13歲老女人少奮鬥10年,如今結婚1年過成這樣
50歲上大學,70歲蓋房子,年過半百辭職去窮游,如今已有2萬人來看過他
她年過60,卻美成了20歲的模樣。
男人年過40多吃點「它」,腎功能猛如虎,勝過20多歲小伙
年過25歲,眼霜必敗清單
男人年過30多吃點「它」,腎功能猛如虎,勝過20多歲小伙
奶奶80歲時給我講的3個故事,那年我才7歲,20多年過去了一直記憶尤新!
60歲以後是壽命關鍵期,最怕三種病!這份健康指南,年過60必看!
她年過半百,身價曾超過300億
50歲上大學,70歲蓋房子,年過半百辭職去窮游的龜仙人,如今已有2萬人來看過他
第一個裸模,32歲再婚嫁豪門,年過半百比16歲女兒還美?
你的青春一定有她 16年過去了 她還是18歲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