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勞模」屏風的故事

「勞模」屏風的故事

攝影,可以真實的把某個場景、瞬間記錄下來。等過後再看看當時的照片,還能讓人有個美好的回憶。

攝影技術19世紀才從西方傳入中國,直至20世紀才逐漸流行開來。一開始照相的主角都是皇親國戚,一般人是接觸不到的。比如我們現在保存下來的,能考證出年代最早的一張照片主人公就是大名鼎鼎的醇親王——道光帝第七子、咸豐帝異母弟、光緒帝的生父愛新覺羅·奕譞。

「勞模」屏風的故事

醇郡王照片及題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張照片拍攝於同治二年(1863),當時奕譞年僅23歲,還沒有被冊封為親王。某一日他檢閱完神機營操練、晚歸時便拍下了這張照片。與照片裝裱在一起的還有一首奕譞的自題詩,可見照一張照片對當時的貴族來說也不是一件平常事。不像今天照片泛濫,用手機隨手一拍就完了。

儘管當時照相不是那麼普及、方便,但總還是有方法可以把某一場景真實地記錄下來。在攝影技術出現之前,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只能是通過手繪記錄。

「勞模」屏風的故事

清代乾隆皇帝畫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讓人畫肯定就會有誤差,不像照片記錄的真實。但古人在沒有其它辦法的情況下也只好如此。

大部分繪畫都是畫在紙上或者絹上,也有一部分為了起到更好的裝飾和展示作用,畫在牆壁或是傢具、陶瓷等材質上。

「勞模」屏風的故事

唐代 《客使圖》壁畫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材質不同,為了更好地表現和保存,慢慢的除了最簡單的用筆畫,也出現了剔、刻、塑、雕等等不同的裝飾手段。

這件刻灰(款彩)的大屏風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勞模」屏風的故事

清康熙 款彩富貴壽考花鳥博古折屏觀復博物館藏

十二個小扇拼在一起是一整幅祝壽的場面。今天新人結婚典禮時也都愛拍個視頻,把最幸福的時刻留住。古代的達官顯貴們也是這個心態,不過比現在更奢華一點,不但要記錄還把它裝飾在屏風上。擺放在家裡既是很好的裝飾又把老爺最高興、最得意的時刻記錄了下來。

時過境遷,屏風中的熱鬧與喧囂都已遠去,當年的奢華與艷麗也已斑駁。如今它已成為文物,承載著歷史,默默地訴說著當年的往事。

屏風中間的十扇表現的是一整座深宅大院。

「勞模」屏風的故事

清康熙 款彩富貴壽考花鳥博古折屏 (局部)觀復博物館藏

從東轅門到正門前的牌坊,再到一進一進的院落廳堂,東、西廂房,包括最後的花園閣樓都一一體現。

「勞模」屏風的故事

清康熙 款彩富貴壽考花鳥博古折屏 (局部)觀復博物館藏

畫面中間是一座綠色琉璃瓦的重檐歇山頂的大殿。是整個院落中等級最高的建築,級別僅次於故宮的太和殿。這在明清時期只有王一級的貴族才能夠享有。大殿正中交椅上坐著一位身穿紅袍、腰系帶板、口留長髯的男子。不用問此人便是主人公——穿著打扮一看就是一位明代藩王的裝束。

「勞模」屏風的故事

明代永樂皇帝畫像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有意思的是這位王爺左側的丫鬟手中,還捧了一套我們在電視劇里經常能看到的清朝官服。穿著明朝官服的王爺,身邊卻捧著清朝的官服,難道他想造反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復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摩竭在中國的變態之路
隨帝王做一場長壽夢
《珠子的歷史:十萬年來的演化》新石器時代的西亞珠子(13)
馬未都:你沒來不能想像,你來了不能複述
《與藝術沾邊》第42篇 · 為了紫裙做牛郎

TAG:觀復博物館 |

您可能感興趣

風水故事 風水改變命運
風水故事寶典
鬼故事:院里的陰風
韓國古風恐怖漫畫,冰庫里的鬼故事
【佛典故事】八風不動
一隻勞動模範狗狗的搬運故事,不辭辛勞風雨不改的做運輸小超人
短篇鬼故事 立水筷的故事
魚和水的愛情故事
石斛的故事
《嘻游風暴》故事背景4
恐怖故事:短小鬼故事之模仿殭屍王
陰森的鬼故事
愛與黑暗的故事
小事|「碼師」的愛情故事
古墓的故事
性感招貼女郎的真人模特,及背後故事
一則埋骨風水的故事,讓你頓悟風水的真諦!
短篇鬼故事:風流的代價
易德居風水堂: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童謠背後的黑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