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評論】「世界島」與「制海權」:俄羅斯與西方百年紛爭的地緣宿命

【評論】「世界島」與「制海權」:俄羅斯與西方百年紛爭的地緣宿命

最近的中東仍舊頗不太平,由西方國家主導的政治變革在阿拉伯世界已然成為一場敵我交錯的大混戰,而好不容易在打擊極端組織等問題上找到脆弱共同利益的美俄雙方正隨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節節敗退而爭端再起,諸多大國的角力讓中東的和平希望正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

對於這場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政治較量,人們能夠給出從意識形態到經濟利益等各方面的解釋。但是,如果我們拿出相關國家的地圖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俄羅斯與西方的紛爭在近代以來已經因為地緣關係形成了一個無法迴避的僵局,而百餘年前的一篇文章為我們分析這一僵局提供了敏銳而獨特的視角。

哈爾福德·約翰·麥金德。 圖片來源:GeoPolichinelle

「一個討厭的人物, 在使他的敵人聯合方面完成了一種有價值的社會功能; 正是在外來野蠻人的壓力下,歐洲才實現它的文明。因此,我請求你們暫時地把歐洲和歐洲的歷史看作隸屬於亞洲和亞洲的歷史, 因為在非常真實的意義上說,歐洲文明是反對亞洲人入侵的長期鬥爭的成果。」

英國地緣政治學家哈爾福德·約翰·麥金德在1904年1月於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宣讀的《歷史的地理樞紐(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論文中寫下了上面這段話。在麥金德看來,歐洲各個國家近現代文明的形成不僅是歐洲內部各個國家相互鬥爭(如英法百年戰爭)的結果,亞洲的游牧民族從東部不斷侵入歐洲也使得歐洲各國在不斷抵抗中確立了自身文明的主體性。


麥金德提出的「世界島」學說示意圖。圖片來源:Mackinder


這種跨越千年的侵入與抵抗並沒有確切的時間和空間起點,但是能夠確認的一點是,游牧民族向歐洲進攻的起點因為地理氣候的因素而被基本限制在了亞歐大陸的中心位置,而在麥金德看來,這一中心位置就是東起烏拉爾山脈,西至科爾巴阡山脈,南起黑海,北至波羅的海的這個區域周圍,如果歐亞大陸是一個龐大的「世界島(World-Island)」,那麼這個區域就是「世界島」的「心臟地帶(Heartland)」,而大陸邊緣靠近海洋的地帶則是「邊緣新月地帶(Inner or Marginal Crescent)」。

圖中橙色部分與「心臟地帶」大致符合。 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從公元5世紀開始,來亞歐腹地的匈人、阿瓦爾人、扎哈爾人和蒙古人等游牧民族穿過廣袤的草原地帶不斷向歐洲發起衝擊。盛極一時的匈人帝國及其強悍善戰的君主阿提拉(Attila)曾在公元450年左右攻入西羅馬帝國深處的義大利地區,而13世紀開始的蒙古西侵也曾兵鋒直至奧地利。這些游牧民族毫無疑問都曾在歐洲充當過「討厭的人物」這一角色。

「上帝之鞭」阿提拉率領匈人帝國軍隊入侵義大利。 圖片來源:Ulpiano Checa

但是,當時間進入16世紀之後,歐洲受到游牧民族襲擾的狀況逐漸走入了歷史。一方面,由於歐洲開始逐漸由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及工業革命,游牧民族再也無法撼動經濟能力和軍事水平大幅度提升的歐洲各國。除此之外,新航路和新大陸的開闢也讓歐洲人發現了不需要穿越游牧部落領地也可以開展洲際貿易的方式。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世界島」及其「心臟地帶」地緣戰略地位的下降。原本在13世紀至15世紀臣服於蒙古人金帳汗國的俄羅斯人在金帳汗國衰微後異軍突起,他們隨後控制了亞歐大陸中心的大部分地區。

與游牧民族不同,俄羅斯在走向強盛後主動學習歐洲文化制度並且主動參與歐洲事務,他們在「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和「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等歐洲列強內部紛爭中的積極身影令歐洲十分不安。除此之外,在西歐大舉開拓海外利益的時候,俄羅斯也在向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迅猛擴張,同樣掌握了工業化能力的俄羅斯人沒有像游牧部落一樣曇花一現,不斷設立的定居點和綿延近1萬公里的西伯利亞大鐵路讓他們穩住了腳跟。

西伯利亞大鐵路。 圖片來源:Wiki Public Domain

歐洲各國當然不會對俄羅斯稱霸「世界島」中心位置放任不管,從18世紀開始英法德等強國不止一次與俄羅斯在內陸直接碰撞。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曾在1812年率軍攻入莫斯科,1855年英法聯軍聯合與俄羅斯積怨甚深的奧斯曼帝國在克里米亞大敗俄軍,而二戰時期納粹德國也曾攻陷了蘇聯大片領土。

值得注意的是,縱使是工業化能力很強的西歐國家,直接在氣候寒冷惡劣的內陸中心區域與俄羅斯作戰也往往會以失敗告終。不過,此時的世界局勢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西歐列強通過航海將殖民地擴張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之前只能在「邊緣新月地帶」反抗內陸入侵的歐洲人,現在通過美洲和澳洲等新大陸構建起了一個基於海權的「海島新月地帶(Outer or Insular Crescent)」。

歐亞大陸核心地帶(黑色部分)、歐亞大陸邊緣地帶和世界外圍海島地帶。 圖片來源:Wiki Public Domain

麥金德注意到了航海所帶來的高機動性對陸上強權國家戰略優勢的抵消作用,他特別提到了美軍將領阿爾弗雷德·馬漢的戰略名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馬漢認為,自17世紀以來海上貿易對各國的財富實力有著深遠的影響,正因為如此一個國家才需要通過佔領海上據點和壟斷海上商路等方式來使本國獲得不均衡的海上貿易利益。

顯然,無法直接拿下「心臟地帶」的現代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採取了封堵式的新策略,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俄羅斯距離全年可通航的溫帶和亞熱帶港口越來越遠。1991年的蘇聯解體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原先還可以直接出兵干涉匈牙利和阿富汗等國的俄羅斯現在被中亞和東歐國家層層阻隔。隨之而來的南斯拉夫解體、北約東擴、烏克蘭政變和近來的敘利亞內戰更是在打壓俄羅斯在「邊緣新月地帶」所剩為數不多的勢力範圍。

蘇聯解體與當代俄羅斯(圖中紅色部分) 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從16世紀到今天,俄羅斯對於「世界島心臟地帶」的控制讓西方國家不得不將其視為主要地緣戰略對手。無論是沙俄、蘇俄還是今天的俄聯邦,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看對於西方而言並無不同,而掌握了海洋霸權的西方國家也會繼續維持對俄羅斯的封堵策略。

只是,在這個全球已經密切聯繫的時代,任何強大勢力相互較量所帶來的能量必然會以某種方式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釋放。正如麥金德所言:「每一種社會力量的爆發,不會在周圍的某個不為人知的空間和野蠻的混亂中消失,而是在地球遙遠的一邊引起強烈的反響,其後果是世界上政治和經濟有機體中的薄弱成分,將被震得粉碎。」

確實,這種「薄弱成分被震得粉碎」的狀態,我們已經在近幾十年的中東爭端中見到了太多太多。從1948年開始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聯盟分別在美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先後捲入五次「中東戰爭」,戰爭中手持美蘇武器的雙方互相展開了無情的殺戮,其中發生在1982年9月的「貝魯特大屠殺」最為知名,黎巴嫩當地基督教武裝在以色列的參與下殺害了數千名巴勒斯坦人。

從2011年開始,中東地區多國在西方國家干預下掀起的政權更替活動,讓這個地區已經十分脆弱的政治軍事局面愈加惡化,美國所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中溫和派與極端勢力混雜,其中最為極端的便是企圖用殺戮和酷刑構建起原教旨政權的ISIS。

千瘡百孔的敘利亞城市。圖片來源:Geopolitics Made Supoer

而在另一方面,希望維持住自己在中東最後一片出海港口區域的俄羅斯,則用全力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方式對西方進行反擊,俄軍甚至在這場衝突中派出了唯一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展示自己捍衛勢力範圍的決心。

與西方和俄羅斯不斷拿出尖端武器相互角力相比,這場較量的最大受害者仍舊是以血肉之軀和家園財產直接承受各方火力摧殘的中東平民,他們的生活毫無疑問已經在這片地緣局勢的薄弱鏈條上「被震得粉碎」。

現在,隨著難民潮正在對歐洲的社會經濟和治安狀況產生直接衝擊,麥金德的祖國英國已經率先宣布脫歐。縱使是近百年來在地緣政治上縱橫捭闔的西方世界,現在也不得不開始吞下地緣衝突所醞釀的苦果。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走,我們去過山車裡泡個澡
一個心形屁股引發的憤怒
中國核潛艇工廠罕見曝光 港媒:可同時建造5至6艘核潛艇
性騷醜聞纏身 福克斯新聞王牌主持人奧萊利終於丟了工作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最終幻想:紛爭》街機版加入新角色:阿爾提米西亞
三國紛爭 亂世梟雄《神諭之劍》原創評測
鼓掌財經:南海紛爭各方粉墨登場 護我海疆航母勢在必行
搞趣網:獸人既視感 《列王的紛爭》維京文明兵種曝光
永無止境的領土紛爭!《鐵王座》評測
酒館紛爭:有酒館的地方就是江湖
卡達和海灣國家的紛爭是「家庭矛盾」嗎?
《戰神》新情報:奎爺施法 神界紛爭
華納兄弟與托爾金遺產信託就《指環王》版權紛爭達成和解
高通的「阿喀琉斯腳踵」-從蘋果與諾基亞、高通的專利訴訟紛爭談起
《絕地求生大逃殺》和《堡壘之夜》的紛爭
曆數古代政權紛爭下中原王朝保留的那些「半壁江山」
邱毅:蔡英文對「洞朗紛爭」幸災樂禍 金磚會議讓台灣羨慕
魂穿中世紀《權力的紛爭》官網震撼上線
媒體:讓萬科股權紛爭戰局逆轉的是董明珠
昨天3串1命中!世預賽 西班牙vs阿爾巴尼亞 鬥牛士用勝利平息紛爭
網易《漢王紛爭》獵國測試上演權謀智戰
「美艦撞商船」牽出新馬領土紛爭:雙方均聲稱事發海域歸自己
李雲天塔羅牌預測:下周白羊意外、金牛吵架、雙子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