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飲食養生八法,學對了一定長壽,快來試試!
提起孔子,人們多半會想到的是教育家、思想家……似乎很少人會聯想到養生。但孔子的確在養生方面頗有建樹,堪稱養生大家。孔子73歲時因病而浙,這個壽命放在現在可能稀鬆平常,但在2400多年前醫學極不發達,生產力相當落後的春秋時代,絕對算得上高壽。
明代有名的養生家萬全就十分推崇孔子的養生之道,認為「孔子養生之備,衛生之嚴,其飲食之節,萬世之法程也,何必求之方外哉!」清代著名學者李漁也在《閑情偶寄》中評價:「從來善養生者,莫過於孔子。」
孔子的養生方法是有實際文獻記載的,他的養生之道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參考。
1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吃肉的量不要多過主食。吃肉太多會誘發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還會增加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
吃肉最好多禽(魚)、少畜,禽肉和魚肉肌纖維較短,易消化,脂肪含量也較低。
就餐中,吃肉要保持「意猶未盡」的感覺,吃到口舌發膩才停筷就已經傷身體了。
2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不厭精」並非是指追求飲食的精美。孔子所處時代,烹飪技術比較粗糙,吃的穀物往往伴有未脫盡的殼。所謂「精」,只是挑選優質好米,以免病從口入。
「膾不厭細」是說切肉要細緻,吃東西的時候要細嚼慢咽,有助於消化。老年人,脾胃病患者、肥胖人群更要充分咀嚼。
3
唯酒無量,不及亂
每個人的酒量不一樣,喝酒要掌握好分寸。如果一個人的酒量是四兩,喝一兩最為合適,小酌不僅怡情,還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喝超過酒量的3/4就屬於過量飲酒,嚴重傷肝、腎不說,還會失態。酒一下肚,肉也會多吃,從而引發多種疾病。
4
食不語
吃飯時說話容易噎著,老人、小孩常因此發生意外。食物進了呼吸道,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邊吃飯邊說話,食物還來不及細嚼就被咽下去了,會增加腸胃負擔,對於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此外,邊吃邊談,不僅吃飯時間長,還往往容易多吃,意識不到「飽」。
5
不撤美食
姜歷來受養生人士推崇,姜作為調味品可以去腥,是燉魚、燉肉必備食材,還能溫胃散寒,解毒殺菌。
把新鮮姜切成片,用醋或鹽腌制,每天早上含服兩片,對普通人以及虛寒體質、容易怕冷的人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姜雖好,但不適合有熱證的人,臉上長痘、口舌生瘡的人不要多吃薑。
6
八不食
吃飯不能挑食,但以下八種食物大家最好也不要吃:
不新鮮的糧食/肉類;
不合季節的食物;
顏色不好看的食物;
味道不好聞的食物;
切割得不合規矩的肉;
烹調不當的食物;
調料沒放對的菜肴;
從市場上買來的酒肉。
7
不多食
暴飲暴食是養生大敵,不僅增加腸胃負擔,還可能誘發心臟病。
此外,吃太多還會導致肥胖、大腦缺血缺氧等。要做到七分飽,必須細嚼慢咽,感受自己飢餓程度的變化,有似飽非飽的感覺時,哪怕再想吃,也應該馬上撂筷。
8
重食醫
如今人們往往忽視食療,一生病就去醫院打針輸液。中醫講「葯食同源」,就是強調很多食物具有藥用價值。食療前應辨別自己的體質,是虛是實,是寒是熱,再選擇食物。
比如,容易失眠的人可吃些含鈣多的牛奶、豆製品;愛發脾氣的人要常喝蘿蔔湯,疏肝解郁。
學習孔子的養生之道不僅僅只學習他的方法,而應連同儒家學派的思想一起聯繫起來,把這種高尚的道德觀同養生觀結合起來,認真理解學習這種超前的健康觀。大家一起努力。
來源:網路
※日本人為何長壽?深海魚這樣吃防癌護心
※養血管就是養命,學會這幾招,讓血管更長壽!
※想要長壽健康 保持十二個習慣
※戰場用劍:中國劍為什麼短命,而西洋劍為什麼如此長壽?
TAG:長壽 |
※中國食品報:希望公眾像對待食品添加劑一樣,科學對待轉基因
※如今上大學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不一定是出路了,為這麼說呢?
※胡杏兒也忒會穿了,這一身造型,秋天跟她學對了,那叫個美
※吃藥吃薑聞橘子皮真的能抗暈車,教你科學對付暈車!
※如何科學控制飲食,科學對待減肥?你的方法正確嗎?
※過早上學對孩子來說未必是好事
※北大校長金玉良言:每天放學對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將來有大出息
※她是那個古靈精怪的糖寶,有著一張巴掌臉,男同學對她青睞有加
※賓夕法尼亞大學對個人頭像進行研究,頭像反應結果超出我們想像!
※學佛,你學對了嗎?
※王者榮耀:常見失誤出裝大盤點,學對一半都能不坑了
※唐嫣瘦臉全靠眼線?不學對不起自己啊!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科學對待!
※孕期該做幾次B超是最佳的呢?媽媽們需科學對待!
※懷疑有隱睾可做這些檢查確診 醫學對隱睾症的檢查方法
※牛皮癬瘙癢該怎麼辦,如何科學對抗瘙癢呢
※美容也要科學對待,別讓不靠譜的秘方毀了你的臉!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如何科學對待?
※科學是什麼?科學對於這些動漫就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