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穀雨至,話「傘」文化

穀雨至,話「傘」文化

一候萍始生,

二候鳴鳩拂其羽,

三候戴勝降於桑。

自穀雨起,降水量增多、適合穀物生長。

雨生百穀、清凈明潔是也。

穀雨到,春已暮,夏將至。

你的傘準備好了嗎?

穀雨至,話「傘」文化

自古以來,雨具都是人們出行的必備之物,同時也有千折百回的文化氣息,承載了人們很多的情思與心境。

人們是出於什麼樣的動機,造出了雨傘、雨衣這樣的物件來呢?答案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

穀雨至,話「傘」文化

油紙傘

我們都知道,下雨的時候出去淋成落湯雞是很不舒服的,而且也很狼狽。在雨具發明之前,下了雨就只能躲避,找能遮風避雨的地方。今天因為大部分人都身居城市,一般情況下遭遇暴雨的時候,大家都可以迅速找一個地方躲避。過去的人居住得都比較分散,有時候沒地方去躲避,所以一定要依靠一些工具,這就是人們發明傘的意圖。

傘最初出現的時候跟後來的用途有些不同。「傘」字是象形字,古代這個字上面有一個「人」字,裡頭還有四個小的「人」,一共是五個「人」組成了一個「傘」,即一把傘里可以躲五個人。這就是「傘」字的本意。

穀雨至,話「傘」文化

繁體「傘」字

在古代,雨具是一種非常有藝術美感的物品,我們可以通過藏品感受到。這是一個清乾隆時期的天球瓶,上面畫有佛家八寶,即「八吉祥」——輪、螺、傘、蓋、花、罐、魚、長。傘是寶傘,蓋是華蓋。這就是最初傘的模樣,特別飄逸。中國人發明傘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再早就找不到文字記載了。傘最初出現的時候並不是為了避雨,而是為了確認主人的位置。我們看到皇帝出行的時候都有寶傘跟隨,這樣人的地位就很清楚。今天要找到明代以前的傘都非常困難,我們看到的往往都是西化的傘。

穀雨至,話「傘」文化

清乾隆 青花皮球花佛八寶紋天球瓶觀復博物館藏

現在很多地方都有一種習俗,就是傘不能當禮物贈送,認為「傘」同「散」同音,寓意不好。近些年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們產生了很多畸形的文化心理,有很多諧音都開始趨於不祥,比如傘。但中國古代人們反而認為送傘是非常吉祥的。比如《白蛇傳》中,許仙和白娘子的定情物就是一把傘,它是一種愛情信物。所以我覺得今天的人不必過於緊張,不必太把諧音當回事。

這個吉祥如意的瓶子有點兒來歷。它原來是一個北京老中醫家祖傳下來的,歷經劫難都一直沒有破損,保存得很完好。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有拍賣行出現,當時有一家拍賣行到他家去徵集拍品,他就把祖傳的一對大瓶拿了出來。當時送到拍賣行沒有拍出,沒有人應價,結果這對東西流拍了,我就「乘虛而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了回來。這對大瓶我非常喜歡,這樣大的成對器物,又沒有瑕疵,保存到今天非常不容易。

穀雨至,話「傘」文化

北魏 漆畫屏風《列女古賢圖》及局部山西博物院藏

傘跟雨有關,而跟雨緊密相關的一個自然現象就是電閃雷鳴。圖中的雷公,手裡拿著一把錘。從這樣一個文物我們可以看出,對於生活中每一種自然現象,古人都作過詮釋。在歷史文明的進程中,不管這個現象是好還是壞,不管這個現象是已知的、能解釋的,還是未知的、不能解釋的,中國人都努力作了解釋,很多解釋逐漸趨向真實。我們一開始可能對這種氣候物象不太了解,有所恐懼,但是慢慢地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逐漸都了解了,這就是文明的發展歷程。

穀雨至,話「傘」文化

元代 青玉雕雷公坐像觀復博物館藏

——節選自《醉文明》(肆)

穀雨至,話「傘」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復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珠子的歷史:十萬年來的演化》新石器時代的西亞珠子(15)
「勞模」屏風的故事
摩竭在中國的變態之路
隨帝王做一場長壽夢
《珠子的歷史:十萬年來的演化》新石器時代的西亞珠子(13)

TAG:觀復博物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文化的光芒無「微」不至
漫話太歲文化
尷尬爆,一個字暴露明星沒文化,楊冪謝娜被笑話
於天罡:東北話也是很有文化滴
文化大師余秋雨,動作最豐富的「手勢帝」
余秋雨:文化,從誠實開始
「高而不冷」!《向上吧!詩詞》憑藉「文化芯+遊戲殼」樹立文化節目新標杆?
國旗下講話——弘揚端午節優良文化
讓紅木說話,讓文化說話
余秋雨用這樣三句話評說文化「真精英」和「偽精英」
朱元璋因沒文化用白話文發聖旨 內文搞笑
如何評價「文化大師」余秋雨的書法展覽?
沒文化真可怕,娛樂圈中因沒文化而鬧笑話的八位明星
山水涼都,文化餘韻悠長
端午文化到底是什麼樣的文化?
沒文化真可怕,娛樂圈中因沒文化鬧笑話的七位明星,第一名楊丞琳
節日,再多一些文化如何
因一句話就暴露自己沒文化的4大明星,林俊傑不懂裝懂,楊冪最尷尬
「文化大革命」期間林彪叛逃前心態:束手待斃,不如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