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4月18日下午,藝術家艾敬在北京三里屯PAGE ONE書店,帶著她的第一部全英文新書《Aijing Love Art 2007-2017》召開了大陸地區新書發布會,香港地區也在當天上架發行。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當年一首《我的1997》讓艾敬風靡了亞洲樂壇,在這首歌中,她代表許多人表達了對香港的情感和嚮往。選擇在2017年發布的這本全英文畫冊,是艾敬這十年以來藝術家身份的記錄,見證了她的蛻變;同時也是艾敬對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獻禮。

現場的艾敬有些緊張,她幽默地形容自己的體溫已經到了40度,笑起來有點羞澀。和一般的藝術家不同,大部分藝術家喜歡封閉式的創作,人際關係簡單到甚至可以用貧瘠來形容,而艾敬是一個完全打開自我的藝術家。可能也是因為她的作品大部分以「LOVE」為主,而「LOVE」這個貫通古今、不分國別種族的主題需要完全開放的自我。艾敬也的確是一個喜歡分享的人,有美好的事物、好吃的食物她都會第一時間跟朋友分享,也正是因為這種熱愛分享的精神,她的藝術才能為那麼多的人感知和欣賞。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從 音 樂 走 向 視 覺 藝 術#

作為中國最具有才華的民謠女詩人,當年的艾敬在音樂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自己寫歌唱歌,簽約了國際級的唱片公司,在1997年參加美國的CMJ音樂節。同時也是在美國,艾敬的藝術生涯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轉變。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當年一首《我的1997》讓艾敬風靡了亞洲樂壇,在這首歌中,她代表許多人表達了對香港的情感和嚮往。選擇在2017年發布的這本全英文畫冊,是艾敬這十年以來藝術家身份的記錄,見證了她的蛻變;同時也是艾敬對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獻禮。

在紐約的一家書店,艾敬第一次知道了波普藝術家Keith Haring,看到了「LOVE」字樣的小畫冊。就在那個時候她感覺到自己跟當代藝術產生了關聯。而剛好在1999年,她的專輯《中國製造》因為沒有通過審核而不能再大陸地區發行,讓她決定改變生活軌跡,開始拿起了畫筆,定居在紐約。「我幾乎決定了要做一個深刻的轉變,我意識到,視覺藝術的創作更加符合我的個性。」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從音樂到繪畫,艾敬對於藝術的熱愛從未消退過,她只是在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尋找新的載體。每個人都該是屬於未來的,要向前看,所有的一切都是過去的延續。音樂對於她來講依舊是治癒、撫慰的良伴。這種具有溫潤力量的情感記憶其實也一直陪伴在她左右。

#艾 敬 的 十 年#

2007年,艾敬第一次以職業藝術家受邀參加展覽。2007到2017這十年間,艾敬出版和發行了五本畫冊和文集,參加了海內外多次的個展和群展。對她來說,雖然每一次的進步都比上一次更難,但是她的創作也在這段時間裡發生了質的改變。

在義大利昆布羅修美術館的館藏中,有一幅達芬奇的作品《音樂家肖像》,作品中被旁人所忽視的那張樂譜,正是艾敬發現自己與達芬奇有某種共鳴的關鍵因素。為此,艾敬創作了一件有旋律的裝置作品,用它與達芬奇對話。這也是艾敬覺得在自己藝術創作生涯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作品,因為對她而言,分享這樣的經歷可以讓人們跨越時間和空間,跟逝去的大師產生對話,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音樂家肖像》,1485年,義大利,達芬奇

在這些大大小展覽中,艾敬也創下了幾個第一。第一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中華藝術宮、米蘭昆布羅休美術館舉辦個展的當代藝術家,在紐約知名畫廊Marlborough Gallery舉辦個展。在國際藝術的浪潮中嶄露頭角,艾敬在2017年完成了身份的轉換。

#屬 於 艾 敬 的 藝 術 語 言#

「I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love; I』d like to call myself a love maker, I will continue to pursue, it can never be enough.」

——艾敬

像藝術家Keith Haring和Robert Indiana一樣,艾敬選擇了「LOVE」這個字元作為自己的視覺語言,但也有自己獨到的表達,她做的不只是架上作品,也有裝置作品。用不同的材料結合起來,傳達出她要表達的信息。「從視覺語言的成立到這件作品的精神內核都圍繞著『LOVE』的主題,『LOVE』從來就不是一件單一的描述。」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視覺藝術的創作中,「LOVE」是艾敬沿用的符號,就像她名字的寓意,Love and Respect,愛與敬。「LOVE」包含了對環保、和平、親情等大愛,也有艾敬自己對生活的感想。她堅信,不管是順境或是逆境,只要把磨難化為動力,用愛創造愛。當愛成為了一種信仰時,藝術就能主宰愛到達的地方。

艾敬的架上系列作品「 I Love Color」與在此之後延伸的另一系列作品「Walking in the Sun:烈日下的行走」,都是因「LOVE」符號而產生。艾敬在後者的創作中強調了光的作用,更有獨創性,給觀眾創造出了目眩的視覺感受。除了「LOVE」符號,對於光的渴望也貫穿了艾敬的創作,因為在她看來,色彩表現是源於對光的追求。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I Love Color #26》,艾敬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Walking in the Sun #5》,艾敬

關於《Aijing Love Art 2007-2017》

無論是作為民謠歌手,還是視覺藝術家,艾敬既是一位藝術的通靈者,也是一位手工匠人。手是艾敬認為自己身體最美的部分,而這雙手始終是為她完成想像力的將軍和士兵。就像她說的:「I am a love maker, 一個愛的製造者。」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這次新書的封面也正是一雙手,是艾敬在義大利米蘭的昂布羅休美術館《對話》展覽中的作品《AI Pray》,艾敬說道,這幅作品無論是紋路還是形狀完完全全就是自己的雙手,是用金屬材料通過3D列印創作出來的。這幅作品用於對話該美術館中的館藏雕塑藝術家米科蒂的作品《Prayer》。

她開玩笑說義大利人做雕塑就跟東北人做餃子一樣熟練,這一番話逗笑了現場的很多人。幽默的艾敬致力去發現中西方文化之間共通的地方,其實在宗教意義中,手和心是共通的,無論哪個民族的祈願、祈禱的手勢都是雙手合十,正如這幅作品展示的這樣。

一個愛的製造者,艾敬的當代藝術十年回顧

這本畫冊收錄了艾敬的藝術作品和她親筆書寫的創作歷程,以及諸如Benjamin Genocchio (Armory Show 軍械庫藝博會總監)、陳履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藝評人、策展人、藝術家)、趙力(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等專家關於艾敬的評論文章,以文獻類的形式解讀艾敬的藝術作品,有別於以往的第一人稱論述型。

整本畫冊分為三個章節,以倒敘的形式展示了艾敬十年以來的創作。她的藝術語言通過全書一百八十多頁的圖文內容完美詮釋,這將是了解艾敬的視覺藝術創作的最佳途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江湖 的精彩文章:

夏天來了,再不運動就晚了!
曾今被鄙視的土豪黃金色,如今越來越High Fashion
你心目中的方文山,是這樣的嗎?(一)
原來光懂吃不懂穿還是會出糗的啊
女神養成手記丨學會這幾招,國際女神進階之路就暢通無阻啦!

TAG:時尚江湖 |

您可能感興趣

實拍歷史上十大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今年的春晚我們還能見到幾個?
美國六十年代的藝術照,最後一張太開放了!
致敬經典和一個時代的藝術情懷
這個日本最年輕的糖塑藝術家,他的作品喚起我們童年的記憶,更是讓千年手藝再次驚艷世人
年僅十歲的神童藝術家,畫工了得!
他和他的50多個蛋,珠寶藝術歷史上的巔峰經典……卻見證了一個王朝的興衰
睡出一個時代的藝術女王
她的離去,是一個時代的遠去!——致敬藝術家楊潔導演!
今年時尚圈和藝術界最大的新聞,竟然一起誕生了!
街頭行為藝術,第三個太有才了,最後一個我服!
翡翠的雕刻藝術欣賞,造物者的巧奪天工
杜尚「小便池」的百年反思:當代藝術,是否一錢不值
英年早逝的作曲家,藝術的一大損失!
審美的起點,給你我一個藝術的世界
他是最近和LV搞了個大新聞的「始作俑者」,也是當代世上最昂貴的藝術家
世界年代最久的古物,天然成趣、獨一無二,是罕貴難求的藝術品
李谷一不僅是春晚上最令人尊敬的藝術家!歷年造型也是一部華麗的時裝秀!
喚起童年回憶的黑板藝術,這是成人與兒童的反抗生活的美化啊
日本現代藝術的輝煌,從一本做了70年的雜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