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索音樂產業發展成熟模式 11所音樂院校與成都「結盟」

探索音樂產業發展成熟模式 11所音樂院校與成都「結盟」

探索音樂產業發展成熟模式 11所音樂院校與成都「結盟」



每經記者 楊棄非 每經編輯 官遠星

4月20日,中國專業音樂院校原創音樂發展聯盟在成都正式成立。包括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在內的全國11所全國著名專業音樂院校共聚成都,為中國音樂產業的發展締結聯盟。


在儀式當天,來自各音樂學院的院長紛紛表示,音樂聯盟的成立是音樂產業校地融合發展在成都的寫照,具有參考與推廣價值。他們也認為,以原創為媒,聯盟將成為中國音樂發展的新引擎,助推中國音樂的產業化發展。


聚焦原創 以集團形式推廣中國音樂


中國專業音樂院校原創音樂發展聯盟的成立,可謂發展原創音樂的又一機制層面的有益探索。

根據《中國專業音樂院校原創音樂發展聯盟章程》,聯盟將以原創音樂比賽(榜)為載體,以「原創音樂節」活動為品牌,藉助共同影響力,搭建音樂教育成果轉化平台。聯盟院校將提供原創音樂展演、原創音樂版權交易、科研成果轉化、原創音樂科技產品及知識產權轉化等方面的便利和保護機制等。


在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看來,聯盟的成立對於中國原創音樂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將以集團軍的方式向國際推廣中國音樂。


而四川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成都表達、表達成都」也將成為聯盟的主要任務之一。「十大音樂院校將來成都表達,圍繞成都的主題來創作音樂,培養成都的人才,我們也要用音樂把成都的表達傳遞出去。」


事實上,聯盟的建立,也旨在推動成都成為原創音樂孵化、展演、交易、發行的核心城市,建成中國音樂之都和國際音樂名城。


基於此,在儀式現場,成都還與11所高校簽訂《支持成都音樂產業發展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聯盟將依託成員的音樂資源和相關平台,支持成都市原創音樂創作生產和推廣傳播;每年組織開展聯盟年度大會、原創音樂發展峰會、原創音樂比賽活動和原創音樂展演節會等活動,優先選擇在成都市舉辦;結合自身優質音樂教育資源,在音樂人才招生、培訓安排、人才交流等方面,多向成都市傾斜;依託音樂領域科研優勢,為成都市發展音樂產業、建設音樂之都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將「城市音樂廳」作為中國專業音樂院校原創音樂發展聯盟音樂人才展演基地。


校地融合 探索音樂產業發展成熟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以院校為特色,聯盟還將為中國音樂的發展謀求更為專業化探索。


加入聯盟的11所專業音樂學校,涵蓋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瀋陽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哈爾濱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全國所有國家與地方直屬的著名專業音樂院校。


林戈爾感嘆道,這是11所院校第一次以聯盟的形式聚集在一座城市,建立合作框架、推動音樂發展。

為何將院校作為音樂發展的重點?在上海音樂學院副書記、副院長王瑞看來,音樂原創是音樂發展的源動力,而高等院校培育的大量音樂人才以及產生的新音樂理念,則是音樂原創能夠持續不斷的源頭。


更為重要的是,音樂院校在音樂產業、基建等領域有著豐富的理論科研資源與實踐經驗,需要將其運用到城市音樂建設中。例如,上海音樂學院在音樂與信息、科技的融合發展全國領先,而浙江音樂學院作為去年剛成立的學校,其音樂廳的建設方案能夠提供參照。


「讓各高校介紹他們的經驗供成都及其他城市參考,也是聯盟的重要作用之一。」林戈爾說。


事實上,校地融合一直貫穿於成都發展音樂產業的思路之中。此聯盟正是由成都和四川音樂學院共同發起成立的。而成都打造中國音樂之都與國際音樂名城的規劃中,四川音樂學院也從未缺席。

一個例子是,作為成都發展音樂產業的中心,正在建設當中的城市音樂廳與音樂坊正是依託四川音樂學院規劃建設的。林戈爾曾指出,通過校地合作打造的音樂廳,全國僅此一個。


事實上,除成都之外,包括廣州、西安在內的許多城市也進行過音樂產業校地融合發展的嘗試。西安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張力傑直言,成都推進音樂發展力度大、有實效,其與學校良好的合作模式值得借鑒。


但校地融合只是聯盟推動音樂發展的第一步。葉小綱告訴記者,聯盟的成立還將激發社會資本與企業對原創音樂的關注,在今後,聯盟也將進一步引進資本,通過校企地三方融合,探索音樂產業發展的成熟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在太空安了個「路由器」,以後高鐵飛機上都可以愉快上網了!
韓國樂天遭抵制,這家日本公司比樂天還急:中國人請手下留情!
路透:中信證券和AMER擬聯合競購英足球俱樂部南安普頓
哈士奇深夜「越獄」驚動央視……以後別再說二哈傻了!
我們的隱私有救了?快遞單用上黑科技:姓名、手機號不再「裸奔」

TAG:每日經濟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家庭—學校—社區」聯動模式成效明顯
原創音樂平台母音樂上線,塑造全新「互聯網+音樂模式」
數字技術或成電影技術核心 全產業鏈模式成趨勢
開啟音樂模式
川渝鋼琴音樂產業進入深度合作模式 示範效應或將影響全國
共享工廠成為製造業分享經濟的主要模式
定榮家:分享經濟成功開拓新型建築產業創新模式
「PPP」或成非公醫療發展最佳模式
中國綠色製造聯盟成立大會召開在即 政產學研用共探綠色發展新模式
高景一號成功發射 商業模式成最大看點
技術+模式 創新小麥綠色發展
構建社區商業的利益共同體系統:新加坡模式研究
潘石屹來漢拓展共享辦公模式,為創業者實現「酒店式」辦公
共享經濟模式探究
首屆「敦煌文博國際理想節」開幕 「音樂旅遊+」模式打造創新產業生態鏈
中資企業進軍日本旅遊業 拓展「體驗型」商業模式
樂正傳媒模式部招聘:模式研發經理、模式研發實習生及在線實習生
遊艇俱樂部經營模式(上)
酷狗首席娛樂官季聲珊:成功的粉絲經濟商業模式仍有待被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