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不見梅葆玖,梅家再無後來人
本文來源:鳳凰網文化頻道《洞見》欄目
作者:侯磊,北京人,青年作家、詩人、書評人、崑曲曲友,著有長篇小說《還陽》,筆記小說集《燕都怪談》等;楊津濤,媒體人、歷史作者。
序言
京劇表演藝術家、梅派京劇傳人、大師梅蘭芳之子梅葆玖於2016年4月25日11時零44秒在京逝世,享年82歲。作為梅家後人,梅葆玖一生都致力於傳承和弘揚梅派京劇藝術,同時也和其父一樣積極與實踐思考京劇的革新。
在梅蘭芳的時代,京劇成為國劇,迎來了不到百年的繁榮。梅蘭芳憑藉自己的藝術造詣和追求對京劇進行了成功的改造和創新,提升了旦角的舞台地位。聚集在其身邊的「梅黨」,也創造了一個文人與藝人結盟的先河。
1949年,梅蘭芳留在大陸,在藝術為政治服務、戲劇要反映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思想下,經歷了京劇改革的風波和個人命運的動蕩。梅葆玖也在文革中下放勞動,改革開放後才重登舞台,而這十年也耽誤了梅家後人對家業的繼承。
梅葆玖的子侄輩里無一人從事京劇事業,如今梅葆玖撒手人間,雖然梅派未絕,但梅家卻再無後來人了。
梅葆玖 貴妃醉酒選段
聞聽梅葆玖先生駕鶴西遊,不由得想起梅家與梅派點滴往事。看梅派的意義在於,不僅知道過去怎樣唱戲,更能想想未來我們怎樣唱戲。
梅蘭芳是謎一樣的男人。
他是梅郎、梅老闆、梅博士、梅團長、梅院長;他是書畫家、作家、武術家、舞蹈家兼社會活動家。
他煙酒都沾一點,好打羽毛球、游泳、打高爾夫;也好養鴿子、種花、喝豆汁。
他乃民國四大美男之一,沒準兒還是那會兒灌唱片最多的演員,他有著各種豐富的八卦,不知多少公子王孫曾為他一擲千金;他有過幾位夫人,收了111位弟子,積累下數不清的財產和文物,又大量捐了國家。
他演過話劇,給戲曲當過藝術指導;拍過《生死恨》《梅蘭芳舞台藝術》等電影,出過《東遊記》《我的電影生活》《舞台生活四十年》《梅蘭芳文集》等書,還出過大量歌譜和劇本。他題詞,主持社團和報刊,出訪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創立三大表演體系之一(大多數國人看來,另外倆純屬扯淡),看過七遍卓別林的《大獨裁者》……作為男人,能活得如此精彩,實在難得。
梅葆玖是梅蘭芳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繼承衣缽的一個。梅蘭芳子女中夭折較多,僅有梅寶琛、梅紹武、梅葆玥、梅葆玖長大成人。梅葆琛是工程師,梅紹武是翻譯家,梅葆玥雖然也進了梨園行,攻的卻是老生。
梅葆玖、梅瑋在梅葆玖私人聽音室試聽修復版唱片母帶
梅葆玖是典型的民國公子范兒,能講一口地道的老派上海話,喜歡研究錄音機、無線電,喜歡吃牛排、匹薩、巧克力,喜歡開好車、開飛機,喜歡聽席琳迪翁和邁克爾·傑克遜。在梅蘭芳的劇團中,梅葆玖管得最多的是音響。
1932年,梅蘭芳全家避難上海。上圖照片中坐在左邊沙發的是「蓄鬚明志」的梅蘭芳,坐在他腳邊的是梅葆玖,中間沙發上左起第二人是福芝芳,第五人是梅葆玥。照片中不見梅蘭芳的另兩個兒子梅葆琛和梅紹武,他們被送到貴陽清華中學讀書了。
梅蘭芳的子女中夭折較多,僅有梅寶琛、梅紹武、梅葆玥、梅葆玖長大成人。梅葆琛是工程師,梅紹武是翻譯家,譯有阿瑟·密勒的《薩勒姆的女巫》,納博科夫的小說《普寧》、《微暗的火》。而梅葆玥唱老生,已於2000年去世。僅有梅葆玖繼承衣缽。
梅葆玖1934年生於上海。他喜歡研究錄音機、無線電;喜歡開好車、開飛機,若時代真能讓他自由發展的話,他會成為一位出色的工程師。
1943年,梅蘭芳請來王瑤卿之子王幼卿為梅葆玖開蒙,梅蘭芳自己也曾多次帶他合演崑曲《遊園驚夢》以幫助實踐。特別是《金山寺·斷橋》,可看到梅蘭芳的白蛇,和梅葆玖年輕時演的小青。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時,梅葆玖經常演《生死恨》《玉堂春》《二進宮》。
1962年,九三學社和梅蘭芳劇團在全國政協禮堂聯合演出時,大軸戲就是朱家溍、梅葆玖的《霸王別姬》,朱家溍先生為楊小樓傳人,同時為梅蘭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整理者。這場戲在內部轟動一時。而在梅蘭芳的劇團中,梅葆玖管得最多的是音響。
1966年,文革開始。破四舊中,紅衛兵曾到乾麵胡同的梅葆玖岳父家來抄家,大喊「打倒梅葆玖」。梅葆玖的妻弟,那時才二十幾歲,怕梅先生受罪,冒充梅葆玖,口中念念有詞:「我梅葆玖接受革命小將的批判,堅決支持『文化大革命』,向革命小將敬禮!向革命小將學習!」紅衛兵小將根本不認識梅葆玖,見此人恭敬有禮,即大喊「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梅蘭芳妻子抱著梅葆玖
「假梅葆玖」居然也能一套一套,出口成章,於是革命口號一浪高過一浪。後來,紅衛兵小將們似乎也有點累了,下面還得趕場子,就早早收兵,繼續下一場去了。岳父家裡的保姆劉嫂是勞動婦女,和東家關係相處甚好,看了梅葆玖躲在地下室的處境,同情得流下眼淚,說了句樸素的公平話:「梅舅從不去招誰惹誰,這是哪跟哪啊?」
梅宅所在的胡同
而在護國寺的梅宅,紅衛兵小將就不單是叫叫而已,乾脆搬進去住下。梅蘭芳逝世後,遺孀福芝芳因住在護國寺觸景生情就搬到西舊帘子胡同,文革風暴一來,梅葆玖搬去岳父家,四哥、五哥、七姐也都搬到西舊帘子胡同。梅宅大門口貼滿批判梅蘭芳的大字報,紅衛兵小將出版了《批梅專刊》,「梅蘭芳以江浙財閥起家」成了章回小說。
文革中,梅葆玖曾在「茶淀農場」勞動數年。這是一所剛開辦的收容農場,不遠處尚有幾個勞改和勞教農場。那時候,勞教沒有規定期限,怕的是青春都被葬送了。不過,在總場場部下設有一個犯人劇團,梅葆玖、葉盛長、趙慧娟等名角,都曾是這個犯人劇團中的成員。因此勞動的人都覺得,梅葆玖雖然也在這裡,但還演戲,他應該是不會永久的。
這裡有一段回憶,或許能夠佐證上面旁人的揣測。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饑荒時期,生活極度困難,但在梅葆玖的記憶里他們這種主演算是很優待的,而且因為父親還在世,經濟上比較寬裕,家裡雖然肉少,但可以下館子去吃,補充營養。只是這期間,他們一直待在北京,沒有再出去演出,因為生活那麼艱難,觀眾也沒有心思看戲了。
改革開放後,梅葆玖很快登台演出,大多是仗著深厚的幼功。在梅葆玖的記憶中,文革後的有一場演出讓他刻骨銘心——
『文革』後,恢復傳統戲的第一次演出,1961年父親去世後,我挑起梅劇團,一年要唱200場以上的大戲,1964年六七月份以後其實已經不大唱了。1966年『文革』來了,徹底不能唱了。1978年說是要恢復傳統戲,整整15年。我父親抗戰蓄鬚明志前後八年,我可是要兩個八年,而且是30歲到45歲,唱旦角的最好的年齡啊!我媽和周揚同志說:『就別唱了吧,不是鬧著玩的。』幾位當年文化工作的領導都出來說話,勸我不必顧慮。我聽了也有道理,管他呢,唱就唱吧。安排我和李萬春演出《霸王別姬》,大軸;趙榮琛的《荒山淚》,壓軸;倒第三是孫毓敏的《紅娘》;尚派李翔的《出塞》。那天我媽也去了,她還像我爸在時一樣,到各流派扮戲的地方去道辛苦。她也是演員出身,少女時代紅過,對化妝室有念情。我父親不在了,那天我在扮戲,還是郭岐山師傅,就是現在梅劇團管衣箱的郭春慧的父親,真有一種前程若夢的感覺。李萬春先生見了我母親很客氣地說:『梅大奶奶捧我了。』我媽說:『萬春,60年過去了還是那樣的老話,今天是您捧葆玖了。』說話味道,彷彿時光倒流六十年。
直至前些年,梅葆玖先生還住在東城區的一條胡同里,家裡是民國時的二層小樓。走過樓下,偶爾能聽到裡面的胡琴聲。更有的時候,能看到他在胡同里擦車。年紀已高後,他聲音卻還保持良好,年近八旬仍能演唱《牡丹亭·遊園驚夢》。
梅蘭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里這麼說:「我對於舞台上的藝術,一向是採取平衡發展的方式,不主張強調某一方面的特點來的。這是我幾十年來的一貫作風。」
同樣,梅葆玖也在採訪中說:梅派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特點」,講究的是規範,而不是突出某一方面,真正做到了「大象無形」,「真水無香」,是「中和之美」。他在《從論梅派的「中和之美」》中,特意講了中和之美。可以說梅蘭芳有的方面不是最獨特的,但全加起來,沒有人能比他更好,更完美。
梅葆玖說過:「這一人在台上,12分鐘也好,13分鐘也好,必須是勤學苦練的結果,不能有半點虛假勉強。手裡拿的那個黃布包的印,已非身外之物,都已血肉相連了,拿印之手就有戲了。台上就你一個人,所有的表演技巧,包括聲、色、形、神、唱、念、動作,能使觀眾覺得氣氛充滿整個舞台,雖然僅僅一個人,也就像在台上湧現了干軍萬馬,滿台絕不顯得是空著哪個角落,相反,每個角落都在演員的表演氣氛籠罩下。這是說著容易,做起來難。」
梅蘭芳是最大的京劇革新家。目前來看,他的革新是是成功的,即在京劇的基礎上革新,而不是憑空捏造。梅葆玖同樣是革新家,有時大眾不一定能接受,也不知過些年能否接受。他在太合麥田出過唱片《梅葆玖:太真外傳、貴妃醉酒》,給京劇編曲配器,加了交響樂伴奏,也將《太真外傳》改編成《大唐貴妃》,這些都是有爭議的事。
而未來的京劇將怎樣演出,未來的觀眾能接受怎樣的京劇,這還是交給時間來檢驗吧。
另外一個遺憾是,梅派的衣缽在梅葆玖的下一代中沒了傳人。他曾說過:「『文革』耽誤了一代人,我們的子女應該學戲的年代正趕上八個樣板戲,那時男旦靠邊站,老戲不讓唱。」本來他哥哥梅紹武的兒子很有條件,但是那個年代不讓學,最終他選擇出國了。但讓梅葆玖感到欣慰的是,大哥的孫子梅瑋能唱上幾段,業餘跟著梅葆玖學學戲。梅葆玖說:「這也算梅家隔代的傳承。」
※蔣介石從大陸帶走的不止黃金,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經典收藏:蔣介石十登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當我們慶祝雄安新區時,還記得梁思成半個世紀前的預言嗎?
※我與馬歇爾將軍-陳立夫
※百歲老人陳立夫的「四老」養生經
TAG:民國歷史 |
※人間再無小梅郎 且聽翁思再傅謹說梅葆玖
※她是梅葆玖的母親,剛生的孩子為啥抱給別人?沒有她梅家會怎樣?
※梅葆玖走了 還有多少人敢稱大師?
※梅蘭芳幼子梅葆玖去世,生前曾多次來漢演出
※梅葆玖去世梅葆玖夫人是誰 梅葆玖李玉剛有什麼恩怨內幕?
※梅葆玖去世,梅蘭芳本家親傳從此成絕唱
※梅葆玖死了 「梅世家」休矣!?
※梅葆玖:誰來演唱這齣戲
※大師梅葆玖逝世,關於「梅」你不知道的事兒
※梅葆玖:先生,您一路走好
※梅派大師梅葆玖去世,其父是梅蘭芳,弟子李勝素落淚,濮存昕悼念
※一生只為一事來|梅葆玖
※梅葆玖:不要稱「大師」 京劇是看角兒
※泰州緬懷梅葆玖:先生與家鄉還有個未了的約定
※弔唁追思中共元老習仲勛的夫人齊心悼梅葆玖 自述習梅兩家早有淵源
※弟子後輩回憶梅葆玖:他的另一面充滿煙火氣
※清明時節雨紛紛,戲迷們思念梅葆玖大師,大師您在天堂還好嗎?
※戲以人傳育少年 永存不朽京劇魂——悼梅葆玖先生
※驚聞噩耗,觸目崩心,梅葆玖先生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