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數據顯示中國衛星應用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

數據顯示中國衛星應用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

數據顯示中國衛星應用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

2016年11月3日晚,長征五號大推力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喬全興):2017年4月24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是「航天創造美好生活」,旨在聚焦航天應用,展現航天在服務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據介紹,截至目前,中國民用遙感衛星數據分發量累計超過1000萬景,衛星應用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從2016年起,每年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今年4月24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天日」。中國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介紹:「今年的「中國航天日」旨在聚焦航天應用,展現航天在服務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普及航天知識,培植創新文化,激發創業熱情,推動航天事業進一步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創造美好生活。」

據介紹,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建設步伐加快。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首飛成功,使中國運載火箭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完美對接,並順利返回,為未來空間站打下了基礎,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此外,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的發射使北斗系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高分三號衛星成功發射實現全天候、全天時、全球陸海監測。在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田玉龍看來,這些「高大上」的航天科技,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加快推進航天科技更好融入社會發展,惠及百姓生活,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我國衛星應用正在邁入快車道,今天我們發布的《2017中國高分衛星應用國家報告》,充分展示了衛星遙感應用的成就。截至目前,我國民用遙感衛星數據分發量累計超過1000萬景,衛星電視直播用戶突破7000萬,「北斗」終端持有量400萬餘套,衛星應用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

田玉龍表示,今年,中國將大力推動衛星應用與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服務新型城鎮化、智慧城市、數字海洋等建設,提升基於衛星平台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實時應急能力。田玉龍還透露,接下來,將繼續大力推動航天技術轉化和產業化,完善發展商業衛星、商業火箭和商業地面設施等規範和鼓勵政策,「以中國製造2025為指導,深入推進航天軍民融合,加強航天技術成果推廣,加快商業航天發展,完善發展商業衛星、商業火箭和商業地面設施等規範和鼓勵政策,完善技術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完善多渠道投融資和混合所有制等配套措施,優先發展智能製造、人工智慧、電子信息、高端材料、新型能源等軍民兩用技術和產業,支持建立區域化、集群化航天軍民融合創新和產業示範區,加快航天製造業和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新的增長點。」

田玉龍還透露,2017年,中國航天又將迎接新使命、新挑戰。長征五號將迎來兩次大考,第一次將承擔把實踐十八號試驗衛星送上太空的任務;第二次將實施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完成中國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的重大使命。此外,中國還將實施空間科學衛星、新型遙感和通信衛星等多發任務。

(原標題:今年中國航天日的主題為「航天創造美好生活」 數據顯示中國衛星應用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環保部:對滲坑問題絕不姑息 將依法對暴力抗法進行處理
博世智能交通技術亮相上海車展 攜手中國夥伴塑造出行變革
「和而不同?東北亞書畫匯」東京展盛大開幕
歪果仁神還原兒時家庭合照 搞笑又溫馨

TAG:國際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QYR:預計中國衛星應用市場總銷售額到2021年有望達到4658.59億元
72年首飛,可反衛星,美軍擁有700架,計劃服役至2025年
花100億掙900億: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歷經17年終運行
中國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衛星2022年建空間站
2017年中國計劃發射6—8顆北斗導航衛星
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破2000億元
2017年中國計劃發射6―8顆北斗導航衛星
史上今日:2000年3月2日 「資源一號」衛星交付使用
史上今日:2009年4月22日 「中國遙感六號」衛星升空
僅需600萬美元 發射3顆衛星 動態追蹤1米目標
史上今日:2011年6月21日 「中星10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斗三號」今年7月首發 2020年完成其35顆衛星組網
史上今日:2007年9月19日中巴資源一號02B衛星發射成功
140噸火箭3次發射 才送1枚100公斤衛星入300公里太空
FY-1A,1B分別於1988年9月和1990年9月發射,是試驗型氣象衛星
史上今日:2015年6月26日 高分八號衛星發射
印度一箭104星自以為超越中國?中國「快舟」將攜200顆衛星
如何看待2017年6月19日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中星9A衛星部分失敗?
普京:2020年前應有15顆俄羅斯衛星遙測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