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劑要有療效,就要講究服用方法
我們在服用中藥湯劑的時候,總是習慣於趁熱服用,認為這樣的效果會好一些。其實,中藥的冷服或者熱服是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和服用藥物的藥性而定才是最正確的。本期,我們一起來看看傳統中醫藥理論對服藥方法的講究。
中藥湯劑的服用根據藥物配伍、適應疾病有不同的講究,主要有凉服、溫服、熱服三種。
涼服
將煎好的湯劑放涼至室溫(20℃左右)服用。
適用:一般清熱瀉火、解毒通利、祛暑之劑(即治療臟腑實熱、熱入營血,高熱驚厥、中暑的藥劑)應涼服,如清營湯、白虎湯、導赤散、清瘟敗毒飲、化斑湯、六一散等及中藥生石膏、知母、梔子、龍膽草、大黃、芒硝、寒水石、冰片、牡丹皮、黃柏等中藥宜冷服,這樣可以增強藥物清熱降火、解毒通利等功能。但對一些高熱而導至津液耗損、極度虛弱及休克等病人,應根據情況溫服中藥煎劑。另外,嘔吐病人或中毒病人服藥均宜涼一些。
溫服
將煎好的藥液放溫後(30℃—35℃)再服用。
適用: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如瓜蔞仁、乳香等藥物適於溫服。因溫服能減輕對胃腸道刺激,且苦味會減弱,有利於吞咽,故是最常用的服用方法,湯劑多宜溫服;溫服和胃益脾,能減輕對腸胃的刺激。
熱服
將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或將藥液溫熱(50℃以上但可以耐受)服用。
適用:中醫講「寒者熱之」,一般寒證用熱葯,宜熱服,如溫中散寒、補虛扶弱、理氣活血、發汗解表的藥劑應熱服,如補中益氣湯、理中湯、如艾附暖宮湯、四逆湯、小建中湯及附子、甘姜、肉桂、小茴香、人蔘、杜仲、鹿茸、狗脊等中藥均宜熱服,這樣能更好的增強這些方葯的治療效果。尤其是發汗解表劑,更應熱服以助藥力,發汗解表退熱。服藥冷熱還應考慮季節、地域及患者體質等多種因素。例如寒冷季節時、老人、兒童、孕婦和久病體弱者不宜冷服,否則易損傷脾胃陽氣。真熱假寒證時應寒葯熱服,真寒假熱證則應熱葯冷服,否則會出現拒葯、嘔吐現象。總之,正確適宜的服藥方法,對保證藥效的充分發揮和減小副作用至關重要。
此外,還應根據服藥季節及患者體質狀況決定。如寒冷季節、老年人、兒童及孕婦和久病體衰的病人宜將藥液溫服。反之則影響不大。對於一些理血活血、舒肝解郁、驅濕除風、通絡、驅蟲、除積等方葯冷服及熱服對療效無明顯影響,可根據病情自行選擇。
溫馨提示:中藥湯劑需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選擇服用方法。
※塗藥要講究手法才有效
※速效救心丸 服用方法有講究
※阿膠的服用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葯不能停」,但吃藥也要講究方法?
※糖尿病人也能吃堅果,但是要講究方法和食量
※注意!中藥煎服有講究,方法不當藥效會大減
※金針菇有許多益處,但是要講究科學的食用方法
※做菜花,要講究方法,按這個方法做,不好吃不可能
※艾葉泡腳有講究 懂得方法很重要
※斷奶要講究科學的方法,不要盲目用其他東西代替,孩子會出問題!
※慢性咽炎者運動有講究,用這個方法治有奇效
※食醋減肥要怎麼喝 想減肥必須講究方法喲
※家庭教育要講究方法 必須要一針見血
※愛美也要有講究,化妝品可不要亂用哦!
※老年人夏季要慎用空調,使用一定要講究方法
※精華液的使用方法原來還這麼講究 正確使用才能擁有無暇肌膚
※待產包不要什麼都塞,要講究準備得當
※要想中藥發揮最大效力,服用起來有講究
※煎服中藥講究多,正確做法增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