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柳絮紛飛話「柳葯」

柳絮紛飛話「柳葯」

濟南的春天來得早也去得快,在柳樹發芽之後,不幾天的工夫,鮮花開了,青草綠了,樹芽兒轉眼變成嫩葉,一天一個樣。柳絮楊花年年為迎春的信使,又是送春的使者。春花開過綠遮眼,楊花柳絮似雪飛。迎來送往之後,柳絮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有趣的是,那飛揚的柳絮可以入葯,並且頗有淵源。早在上古時期,《神農本草經》記載的365味藥物中,就有柳絮的一席之地:

柳華:味苦,寒。主(治)風水,黃疸,面熱黑。一名柳絮。(柳)葉,治馬疥痂瘡。(柳)實,潰癰,逐膿血。(柳)子汁,治渴。生川澤。

——《神農本草經·下品》

《神農本草經》是以柳華為主葯,附有柳葉、柳實、柳子的功用。明朝李時珍的記述,在《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有所擴展。《本草綱目》中以「柳」為主條,項下分別記述柳華、柳葉、柳枝及根白皮、柳膠、柳寄生、柳耳和柳蠹。原來,柳的全身都與醫藥結緣。

柳絮治疾並非僅僅記載於醫學典籍。醫藥來源於生活積累。柳絮的普遍與醫療應用的大眾化,使之在崔寔《四民月令》這樣一本敘述農事活動的古代典籍中也有記述:

三月三日,以及上除,采柳絮,柳絮愈瘡。

還有一則現代驗案,也反映柳絮治病之簡便:某男,40餘歲,1955年夏季,出現尿道刺痛,尿混濁帶血。取柳絮火煅成炭性,研為細末0.6克,紅糖200克溶於250克黃酒中,同柳絮炭一次沖服。用本方一次痊癒。此案引自《中醫驗方匯選》。

傳說中,戰國時期醫學家扁鵲還曾用柳葉熬膏治療疔瘡腫痛。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曾興起發掘中醫藥簡便廉驗方法的高潮。常見的柳樹也就經常「被用到」。1975年《赤腳醫生》雜誌上報道,用柳葉膏治療一位20歲王姓患者的頸部癤腫,因其病反覆發作,纏綿不愈,患者曾經服用過長效磺胺,肌注過青黴素,皆未能取得效果,經外敷柳葉膏3次痊癒。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發現最早、使用最廣泛的消炎止痛劑,百年名葯「乙醯水楊酸」,商品名阿司匹林,也與柳樹的藥用發現有著直接關係。同中國一樣,西方人很早就知道柳樹葉汁具有解熱鎮痛的功效。古代希臘、羅馬的醫生長期用柳樹皮浸出液治療炎症、疼痛等。1853-1859年,人們用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了柳樹葉汁中所含有的成分水楊酸苷。1895年,德國化學家霍夫曼研製出了一種水楊酸類似物,兩年後,他的同事德雷澤合成出了乙醯水楊酸,並將其命名為阿司匹林。之後,他們所在的拜爾公司向柏林皇家機構申報了這一發明專利。

阿司匹林一經問世就風靡世界。從最基本的解熱、鎮痛、抗炎和抗風濕作用,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越來越多的新用途被發現。循證醫學也確立了阿司匹林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丁兆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