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赫魯曉夫樓:將民宅搬上流水線,蘇聯就能堅不可摧?

赫魯曉夫樓:將民宅搬上流水線,蘇聯就能堅不可摧?

關注「水煮歷史」 淘盡千古風流

赫魯曉夫樓:將民宅搬上流水線,蘇聯就能堅不可摧?


來源:網易歷史


作者|曹然,網易歷史頻道專欄作者,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曾在東歐NGO和國際組織工作,常年研究東歐問題,長期撰稿講這片土地的種種故事。


遊走在前蘇聯國家,時常有一種魔幻的體驗:始終身在同一座城市中。除了極少數極具辨識度的市中心——莫斯科的的克里姆林,彼得堡的冬宮,基輔的大修道院,巴庫的土耳其式老城等等,其餘的是一成不變的火柴盒建築。方塊型的居民樓不帶任何裝飾,因為一遍一遍的刷廉價漆已經說不清楚是什麼顏色:灰黃的,灰白的,藍綠的。密集的樓群中央往往是不小的綠地,但也發育不良,大片黑土裸露在外。冬天的積雪一化,大街小巷都罩上一層黑泥。從西邊的烏克蘭到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無論是森林地帶還是草原,都是這些火柴盒的天下。1975年經典蘇聯電影《命運的捉弄》算是對這一現象登峰造極的嘲諷:男主人公坐錯了車到了列寧格勒,進了別人的家門,但絲毫沒有察覺——無論是街道名稱、樓房外觀和室內裝修都和他在莫斯科的家一摸一樣。


這些塑造了前蘇聯城市標誌性景觀的火柴盒們就是「赫魯曉夫樓」。它在蘇聯社會與私人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記,代表了幾代人的苦樂參半。2017年2月,莫斯科市政府公布新一輪拆遷計劃,8000棟蘇聯時代房屋將被拆除。其中就有1000來棟「赫魯曉夫樓」。拆遷在1999年就已經展開,時至今日,百分之八十的「赫魯曉夫樓」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高層住宅。整個人居革命可能還需要20年才能完成。在莫斯科拆遷現場,殘垣斷壁上刻著老住戶情深意切的告白:我們曾經住在這裡;再見,我們的家!

赫魯曉夫樓:將民宅搬上流水線,蘇聯就能堅不可摧?



我住過很多棟「赫魯曉夫樓」。在基輔,在辛菲羅波爾,在莫斯科。它有三種標準化公寓:30平米的一室戶,44平米的兩室戶和60平米的三室戶。廚房都是6平米,衛生間4平米。一道長長的走廊連接著所有公寓,樓道里充斥著煮洋蔥、土豆和雞湯的氣味,堆放著嬰兒車和各種雜物。沒有幾寸完好的地磚和牆面;早在幾十年前它們就黯淡、剝落如缺牙老太,好在昏黃的燈光下看不清楚,鄰居們無人願意出錢維護。在屋裡,左鄰右舍的爭吵聲、嬰兒哭聲和各種無以名狀的聲響清晰可聞,因而沒有秘密。「對門男人又在打老婆,」房東婆婆說。「但是每次碰見他都裝作沒事人。」說完,她從貓眼往外窺視。

赫魯曉夫樓:將民宅搬上流水線,蘇聯就能堅不可摧?


年輕人租住這些老公寓,畢竟和以往一大家子生息繁衍不一樣。30歲的維多利亞·佩特洛娃曾經和父母、姐姐、叔嬸及祖父母住在莫斯科的一套三室戶。吃飯的時候,一家人要分三組上桌,畢竟狹小的廚房就放得下一張小餐桌。我也經歷過這種「捉襟見肘的日子」,在基輔的小屋招待朋友,四個人就寸步難行,一轉身不是撞上椅子,就是被爐子燙到手臂或者碰倒架子上的瓶瓶罐罐。所以《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朋友們歡聚一堂、把桌子排成一行從廚房延伸到走廊的一幕,絕對不是誇張。

赫魯曉夫樓:將民宅搬上流水線,蘇聯就能堅不可摧?



況且,佩特洛娃一家不幸住在較晚期的赫魯曉夫樓——為了進一步節約建築成本,三間小屋一間套一間。最裡間的人夜裡上廁所要穿過三間房,難免讓別人煩躁不已。但這一切比斯大林時期的公共宿舍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外國遊客普遍有一種誤解:斯大林時代的建築比赫魯曉夫及其後的要舒適得多。然而斯大林居民樓分為兩種:政府高官住宅和平民百姓住宅。前者帶有各種繁複裝飾、哥特式尖頂、高高的天花板和寬敞的空間;後者雖然外表尚可,內在卻是不帶洗漱間和廁所的宿舍,每天清晨樓道里的公共浴室摩肩接踵,公共廚房裡百味混雜,「每個人都想看看別人鍋里做了什麼吃的」。

赫魯曉夫樓:將民宅搬上流水線,蘇聯就能堅不可摧?


是赫魯曉夫改變了這一切。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展,城市規模爆炸式擴張,住房嚴重短缺。1927年革命時,百分之八十的俄羅斯人口在農村(在全蘇範圍內這個數字要更高),到了1991年同樣百分比的人口已經居住在城市。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低的成本改善工人們的住房條件,赫魯曉夫下令建築師們開發一種可複製的建築模式。他們有野心使其成為全世界的典範。

赫魯曉夫樓:將民宅搬上流水線,蘇聯就能堅不可摧?


1958年,第一個實驗住宅區在莫斯科南郊的切廖姆什基村開工。它使用的正是赫魯曉夫住宅設計競賽的優勝者——k7模式。今天回顧其建設方式,仍能感受到它的革命性。「赫魯曉夫樓」被設計成五層住宅(這樣就免去了電梯費用),沒有任何「不必要的裝飾」,所有的牆板都在「住宅工廠」中事先生產出來。浴室和廚房裡也被組裝好,甚至浴缸、爐子等基本設施也安裝完畢,運到施工現場只要組裝即可。和一般樓房由下至上的建築順序不同,它是由上至下的——在搭建好的鋼筋結構上,先用起重設備把頂樓裝上,再依次像搭積木一般把下面幾層推上去。最後,工人們將所有組成部分用水泥連接完畢,把水管、燃氣接好。整個過程不超過兩周時間。在莫斯科的兩座「住宅工廠」的車間里,房子在流水線上源源不絕地生產出來,如同製造巧克力糖。

赫魯曉夫樓:將民宅搬上流水線,蘇聯就能堅不可摧?



我曾經兩次住在切廖姆什基,它後來已經改名為「新切廖姆什基」了:新生活,新時代。它被複制到了蘇聯的各個角落,甚至還催生了一部百老匯式的歌舞片《切廖姆什基》,音樂由肖斯塔科維奇創作,記錄了工人階級歡天喜地搬進新家園的盛況。切廖姆什基原來的農村矮樓一夜之間就被扒掉了,大家下班回家,發現家裡成了工地,閑人免入。在電影中,住房部門的官員很快送上新住宅的鑰匙,使大家載歌載舞,但可以看出現實中曾有過一番腥風血雨。


總設計師們認為,新的住宅區不應該只是「睡城」,還應該有休閑娛樂場所、教育機構,甚至工廠也要遷到附近,成為有機社區。幾年之內,「俄羅斯」機械廠、中央經濟學與數學研究所、社會科學圖書館和國立普希金俄羅斯語言學院等單位雲集切廖姆什基。為了使連綿不絕的火柴盒大樓不太過壓抑,中間裝點上了綠地、人造山丘和池塘。空間非常開闊,和市中心緊湊封閉的新古典建築對比鮮明。一切都在表明,社會主義大規模計劃經濟能把新生活量產。多麼激動人心!全世界為這一革命驚嘆。1967年,一位美國國家標準局官員告訴《芝加哥評論》:「俄國人是想發明世界唯一的大規模廉價住宅建設模式。」先鋒建築評論家Ada Huxtable也曾經寫到當時莫斯科雨後春筍般的新住宅聞所未聞的建設速度。


當然,屋內的生活不是全然這麼樂觀。雖然現在每家能分到一套公寓,但人均空間仍然不足9平米。人們想盡辦法節約空間,因而產生了摺疊沙發床、可以拉出書桌的柜子、可以拉出餐桌的碗櫃、藏在窗檯下的天然冷藏櫃等發明。桌子下面、床底下和一切能利用的角落都用來儲物。到了晚上,廚房和走廊里都拉開了摺疊床,否則是睡不下這麼多家庭成員的。可能到了拆遷的時候,人們才全然了解為什麼隔音如此之差:牆壁在挖掘機的掃蕩下如同紙片一般粉碎,不費吹灰之力。

赫魯曉夫樓:將民宅搬上流水線,蘇聯就能堅不可摧?



畢竟「赫魯曉夫樓」的設計壽命只是25年——在社會主義一片大好形勢中,總設計師們估計,在25年中一定會建起更好的永久性住宅來代替這些臨時建築,現在先湊合一下。生產一棟樓和生產汽車或巧克力糖沒有任何區別,無需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文化和風景做出調整,一切設計成本都被省去。為了滿足最低居住水平,這一切都可以忽略。 但這一切沒有發生,臨時方案變成了永久方案。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也只是改進了「赫魯曉夫樓」的質量,將其蓋得更結實、樓層更高而已。


隨著時間流逝,雖然建築本身尚可居住,水電和採暖設施的老化已經相當可觀。到蘇聯解體之後,「赫魯曉夫樓」越來越跟不上現代居住標準,成了赤貧落後的代名詞。有條件的人搬進了新公寓,不願再回顧過去的歲月。「住在那裡太不舒服了,」維多利亞說,「拆了實在沒什麼可惜的。」 誠然有人帶著懷舊情緒感慨那段歲月的消逝,甚至呼籲保留一棟樓作為「赫魯曉夫樓」博物館,但多數人對此無動於衷。它們是蘇聯烏托邦最終失敗的象徵,是過去幾十年社會主義制度方方面面破產的象徵。


「赫魯曉夫樓」之後會發生什麼呢?莫斯科和其他俄羅斯大都市的人居條件會得到改善嗎?90年代以來,飛漲的房價已經使莫斯科大環路以內寸土寸金,靠近邊緣的切廖姆什基(大約相當於北京的草房)也達到了每平米約五萬人民幣。參與拆遷計劃的房地產商希望在「赫魯曉夫樓」的廢墟上建起三十層以上的住宅樓,最大限度提高單位利潤。在切廖姆什基一帶,甚至還沒拆遷的老樓之間已經有新樓橫空出世,一舉佔據原本鮮花盛開的綠地,遮住了居民們的光線。政府對此毫無作為。60年之後,切廖姆什基這一類社區還是不會變成市民們期望的歐洲式街區。


在這種投機氛圍中,居住延續了蘇聯時代的傳統:把最多的人安置在佔地面積儘可能小的大樓里。似乎很不可思議,因為大環路以內土地充足,完全可以建設稀疏的低層住宅區。居民們擔心他們又將被安置在醜陋的大樓里——雖然它們肯定比「赫魯曉夫樓」舒適。腐敗、官僚化、無視居民需求,這些事實令人不安地感到過去還在循環。這就是俄羅斯的生活:蘇聯解體了,但同時又以某種方式在各個方面延續;它不僅僅是遺產,還是現實。


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又是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俄羅斯的房地產市場一路走低,商品房銷售低迷。開發商們參與拆遷計劃的熱情不再高漲,政府不得不介入。現在,未來還不明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水煮日報603期:蔣夢麟說王世傑是九頭鳥!
白崇禧為何拒絕指揮決定中國命運的國共大決戰?
忘記左宗棠,是一個民族的恥辱
水煮日報第601期:中國歷史上唯一自願火化的皇帝
穀雨詩詞二十首

TAG:水煮百年 |

您可能感興趣

蘇聯沒能佔領日本本島,全靠杜魯門的鐵腕手段,斯大林也無可奈何
蘇聯戰神朱可夫救了赫魯曉夫兩次為何還是被他趕下台
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對毛主席不滿,被懟的沒脾氣!
他幫張作霖成為東北霸主,讓日本和蘇聯都無可奈何,最後卻被槍斃
一輛蘇聯坦克如何讓德軍的鋼鐵洪流都望風而逃?單憑重量就可完勝
斯大林女兒「叛離」蘇聯:我永遠不會回俄羅斯!
戈爾巴喬夫,在他的手上,盛極一時的蘇聯土崩瓦解!
阿富汗赤地千里,為何還是被蘇聯盯上,慘遭侵略?
前蘇聯戰功赫赫的朱可夫元帥為何會被打入冷宮呢?
蘇聯為何要在美國之前,不惜一切代價攻下柏林?不打就要被滅
斯大林女兒「叛離」蘇聯:我永遠不會回俄羅斯
蘇聯被德國打的丟了半壁江山,為何還有餘力硬扛到底?
蘇德戰役拖垮德國,倘若德軍不攻打蘇聯,美英是否能阻擋希特勒?
蘇聯幫助中國建立坦克工業後,赫魯曉夫又做了哪些你想不到的創舉
蘇聯把德國的首都吞併,逼得它只能選擇柏林
蘇聯被德國打的奄奄一息,日本為何還是不敢打蘇聯?
希特勒若不痛擊斯大林,新疆恐怕早已落入蘇聯之手!
「巾幗不讓鬚眉」的蘇聯女兵,最後竟落得如此下場,可悲可泣!
林彪到底是怎麼死的,蘇聯人拿走了飛機的黑匣子為何絕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