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最強將領:因沒參加玄武門之變,結果凌煙閣排在倒數第一
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跟大臣們說,「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這一年李世民44歲,可能想到了當年跟自己打天下的那些功臣們。其實當時很多老臣們已經不在世了,如魏徵剛剛去世、李靖已經72歲,房玄齡、高士廉等也都年近70歲。
為了表達對這些功臣的敬意,李世民命令閻立本繪製二十四功臣真人大小的畫像,由褚遂良題字,自己親自作贊,以示紀念和褒獎,最後並且將其畫像掛在皇宮裡的凌煙閣里。當時這二十四人的排序是這樣的: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瑾、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徐世績、秦叔寶。
如果大家看這份名單,就會發現一個問題作為李世民麾下當年的第一勇將秦瓊(字舒寶),為何排在排在最末尾?在史籍《舊唐書·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八》中,秦叔寶可是與尉遲恭、程咬金齊名的大唐名將。「秦瓊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每戰身先鏖戰,前無堅對。每當對手陣營中有驍將銳士震爍出入以誇眾者,秦王則名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
但是在凌煙閣中尉遲恭排名第七,程咬金排名第十九,這就讓人奇怪了秦叔寶怎麼就排在末尾呢?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秦叔寶投奔李唐已經是在唐朝建立後的時期了。武德二年,秦叔寶看到王世充狡詐,於是與程咬金投奔李唐,當時李淵就讓他在李世民府上任職,秦叔寶跟隨李世民的時間比較短。
原因二、秦叔寶病逝的時間比較早。秦叔寶因為多年征戰,滿身傷痕,傷了元氣。自玄武門之變以後,秦叔寶就基本上都是在家中養病,逐漸遠離了人們的視線。貞觀十二年秦叔寶病死,而凌煙閣的故事還在五年後。在某種程度上,凌煙閣是李世民的一種政治手段,他當然要抓在還健在功臣的心。
原因三、秦叔寶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在事關李世民皇位問題的重大事件上,秦叔寶的表現並沒能讓李世民滿意。或者說秦叔寶的功績主要是為李唐而不是李世民本人,因此出於各種考慮秦叔寶最後排在了末尾。有人說,「秦叔寶忠於唐朝,不是忠於李世民一人,論功能確實太大隻好排到最後。」
※此小國跟中國不建交,曾同時跟三大鄰國開戰,戰後男子都一夫多妻
※此人被稱盜墓界的「祖師爺」,曾大膽放言,自己能挖通盜盡秦皇陵
※此人是慈禧太后的曾孫,評價咸豐:這麼窩囊的皇帝,害苦我們全家
※此人曾生擒關羽,一千七百年後墓地被發掘,墓中一件文物轟動日本
※唐代有一位大詩人,中學課本都收錄他的詩,但他卻是詩壇最大恥辱
TAG:十三姨說歷史 |
※七大元帥、兩百將軍參加,這一關鍵之仗結果如何?
※此國被稱「陸軍最強悍」,屢次「站錯隊」,結果領土都沒了
※這把劍是火影里最強之劍,結果只堅持了幾頁就斷了!
※這把劍本應是火影里的最強之劍,結果醬油的不行!
※此人對朝鮮提出大膽計劃,若實施將成我國一省,結果被李鴻章阻止
※荊軻不是刺殺秦王的首選,首選的是他,結果才換成荊軻,是為何
※這個清朝大臣很大膽,敢寫對聯罵皇帝,結果如何呢?
※一個末代王爺,被逼參加家長會,結果動靜鬧大了
※宋江將毒酒分給李逵喝,竟然是最好的結果?
※古代最尷尬的一場戰爭,攻城一方罵陣,結果把攻城之策給罵出去了
※果然,二哈為了魚缸里的魚,打算把水喝乾,結果悲催
※這把劍本應是火影里的最強之劍,結果只堅持了13頁就斷了!
※秦滅六國過程中,這才是最難滅的國家,結果幾乎傾全國之力滅掉它
※皇太孫當皇帝,結果都悲劇了,不是滅國,就是斷後
※有個皇帝很勵志,十年六發罪己詔,結果仍然國破家亡,誰之過?
※除了秦始皇,竟然還有皇帝做過坑儒之事,結果卻大不相同
※史上最不要命的圍觀:兩軍激戰,竟有人來看熱鬧,結果因此而逆轉
※此軍長膽子大,深入敵穴像走親戚,結果一炮打來,車頭轉了個向
※看似恥辱的北宋澶淵之盟,最終結果卻是要了遼國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