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談大明王朝第一猛人、牛人、永垂不朽

淺談大明王朝第一猛人、牛人、永垂不朽

儒家將「三不朽」當成畢生奮鬥之目標:立德立功立言。有人說,我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

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對傳承與發展儒學的貢獻尤為卓著。其學上承孟子,中繼陸象山,而形成為風靡明代中後期並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陽明心學,或曰陽明學、王學。其學說影響,不僅及於我國明清兩代以至近現代,而且波及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成為東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王陽明的一生跌宕起伏,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有著良好的家世,因而他擁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

他年少有為:十二歲時,王守仁正式就讀師塾。從小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他從來都不是讀死書的人。十五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未果。同年,他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那時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

後步入仕途, 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守仁上疏論救,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龍場驛棧驛丞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在蠻荒的龍場,王陽明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場和險惡的朝堂,讓龍場悟道實際發揮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內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

在經歷了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靜後,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通過「知行合一」擁有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其後,他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率文吏弱卒,蕩平了江西數十年巨寇。 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他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平定了寧王之亂。

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他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

如果心學是聖賢功夫,那麼知行合一則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併非得自頓悟,而是在磨難中不斷反思、修練,最終砥礪出的生命境界。

後來他立院講學,做到了立言。

我中學時曾較細緻地了解過蘇軾,人到中年之前二者的經歷何其相似,而蘇軾終其一生卻未能立功立言。

「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謂是最能闡述其心學的一句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我以落第動心為恥」。他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朋友都來安慰他。他卻道:「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光不僅在燭上」。一個叫徐樾的弟子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一一否定了他舉的例子。指點道:心之所在處處皆是光。他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守仁的坐船停在青龍鋪。他招學生周積到身邊。說:我要走了。周積落淚,問可有遺囑。一代聖人王陽明微笑著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泰山半路上有刻:仰不愧於天,俯不慚於人。能做到這兩句的人很少,王陽明先生做到了。我等雖非聖賢,無論一生的成就如何,到生命的最後能否告訴後輩:此心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騎兵 的精彩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唐史究竟想要隱瞞些什麼
三百年的是非功過,隱藏在民族背後的大義之收台功臣施琅
深度揭秘一代雄主趙匡胤陳橋兵變背後隱藏的秘密
朱元璋功過
隋煬帝楊廣龍床上兩位歷盡風流的極品女人

TAG:歷史騎兵 |

您可能感興趣

淺談大明王朝國號的由來
海賊王:淺談大媽是否會吃人?
最美文華——淺談大一
淺談大眾輝昂為何銷量慘淡
《火影忍者》淺談大筒木舍人和轉生眼
淺談大胸器煉成中的小煩惱
淺談大學該如何有效的學習
淺談大家都看得懂的推薦系統
淺談大話西遊手游男鬼裝備地藏套裝
淺談大運流年,說說2017年流年不利的生肖人
Wagon R宿敵 淺談大發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