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心靈的宗教,道教是生命的宗教
點擊關注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
(來源 易中天公眾號 yztzhs)
1
哪來的「老天爺」?
佛教在中國,居然一開始是被看作道教的。
然而這並不奇怪。
宗教之於中華其實是異族文化
中國原本沒有宗教,也沒有信仰。
夏和商以前大約只有巫術。商代有上帝,卻是祖宗崇拜
,不是宗教信仰。之後的周人既拜祖宗也信天命。天的主要功能是授權天子管理天下,並對不合格的統治者進行革命。這樣一種既是Heaven(上蒼)又是Nature(自然)的存在其實是人
,因此在以後的漫長時代也被形象地稱為老天爺
。
這同樣不是宗教,不是信仰。
事實上,中國並不可能自發地產生宗教,宗教之於中華,只能是外來的
異族文化
。
因此初入中華的佛教,也只能被理解為中國已有的東西,即廣義和初始的道教。
2
文化、宗教、道教三個詞的本意
實際上,就像文化本是「用文明來教化」之意,宗教在漢語中也是「宗奉某種教化」的簡稱。
於是,但凡「以道來教化」的理論和實踐,便都是
廣義的道教
。先秦的諸子百家,後來的佛教道教,都曾被這樣理解。
這當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宗教(religion)。
初始的道教也不是。它一半是思想,即黃老道;一半是法術,即方仙道。
道教,是黃老(思想)和方仙(法術)的雜糅。
然而,宗教不可能在中國自發地產生,黃老道和方仙道也並不必然地要變成宗教。如果沒有外力的推動和他人的示範,那麼,就算能夠產生,也只能是靠巫術來維繫的民間組織,弄不好還可能成為邪教。
幸好,佛教來了。
3
道教很有可能受了佛教的啟發
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日子歷來有不同說法。學術界普遍認可的,是西漢哀帝的元壽元年。
這一年,有一位博士弟子聽大月氏使者口授了《浮屠經》。浮屠其實就是佛陀(Buddha),大月氏使者講述的則是釋迦牟尼的生平故事,與後來所知的傳說並無出入。
這是比較可靠的最早時間。最晚則是在東漢明帝時期,而道教最早的天師道和太平道成為宗教組織,就更晚。
因此,
道教創始人從佛教那裡受到啟發獲得靈感,甚至見賢思齊,是完全可能的。
沒錯,從現存資料看,道教的創立似乎沒有受到佛教的影響。問題是,說佛教對這件事毫無影響,就有證據嗎?對不起,也沒有。
事實上,只有佛教的影響才能解釋,天師道和太平道為什麼會不約而同地被憑空創造出來。也許,他們並不知道宗教為何物,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創教,只不過認為別人有這麼個東西,我們也應該有,可以有。
也因此,道教在發展過程中還會繼續向佛教學習:
佛有寺,道就有觀:
佛有僧尼,道就有道士:
佛有袈裟,道就有道袍:
佛有釋迦牟尼,道教便只好把老子抬出來:
其實老子是否確有其人都是問題,跟宗教更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只有這樣,道教才會看起來更像模像樣一些。
毫無疑問,這並不奇怪,也不丟人,因為
文化原本就是需要學習甚至模仿的。
弔詭的是,儘管道教對佛教亦步亦趨,後者卻在東漢被看作類似於前者的東西。當然,是被看作初始的道教,即道教前的道教——前道教。這樣的佛教,叫浮屠道。
浮屠道就是外國的黃老道,這是東漢時期上流社會的普遍看法。從未見過宗教的中國人只能按照已有的知識去理解那
舶來品
,比如把僧尼稱為道人(道教的神職人員則叫道士)等等。更何況佛教主張的四大皆空,與道家哲學的無中生有;佛教主張的常樂我凈,與道家哲學的清靜無為,又何其相似乃爾!
然而差別,也不能以道里計。
區別之一在目的。
4
目的不同:佛教成佛,道教成仙
道教的目的是
成仙
,佛教的目的是成佛
。
仙和佛都不是神,而是人。
所以,這兩個漢字也都是單人旁。
這是道教與佛教的共同之處,也是他們與其他宗教不同的緊要之處。
也就是說,佛教和道教都是
人本
的,這很符合中華文明的精神。但,仙與佛又大不相同。
仙的特點是不死,佛的特點是覺悟。
一個人,只要悟得無上正等正覺(最高智慧),就可以立地成佛。當然,嚴格地說,只有做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是佛。只能做到自覺和覺他的,是菩薩(菩提薩埵Bodhisattva)。唯獨自己一個人覺悟的,是羅漢(阿羅漢Arhat)。
羅漢、菩薩、佛,都會死。
釋迦牟尼就是八十歲時去世的,但他生前卻已經成佛。他的去世,也被稱為涅槃(Nirvana)或圓寂(Parinirvana)。
這是一種委婉的說法。
實際上,死亡是死亡,圓寂是圓寂,涅槃是涅槃。圓寂的本義是「圓滿的寂滅」,
涅槃則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它在梵文中的原意是風的吹散,火的熄滅,卻絕不是死亡。相反,是一種超越了生死也超越了時空、苦樂以及一切經驗的狀態。這種狀態是不可言說的,只能稱之為涅槃。涅槃有四種德性,叫
常樂我凈
。簡單地說:
常
不生不死就是常
樂
永無痛苦就是樂
我
本性不變就是我
凈
一塵不染就是凈
顯然,佛教的目的不是把人變成仙,而是改變人的精神狀態。精神狀態變了,至少也是羅漢。
羅漢與神仙,是兩碼事。
佛教與道教,也是兩碼事。
5
途徑不同:佛教禪定,道教守一
目的不同,方法和途徑也不同。
比如道教講守一,佛教講禪定,
都要求精神的專一和專註,看起來很像,其實不同。簡單地說,守一是為了防止精氣神擴散和泄漏,從而保證長生不老;禪定卻是要集中精力觀想某個特定對象(比如蓮花或諸佛),這樣才能獲得最高智慧。
顯然,
守一是養生,禪定是修心。
所以,佛教講
定慧雙運
,道教講性命雙修
。性命就是性和命,神和形,心靈和身體。換句話說,性命雙修就是既要身體健康,更要心理健康,是身心都健康。這當然是很可貴的思想。
禪定則是禪和定的合稱。禪(Dhyana)就是禪那,也就是靜慮。定(Samadhi)就是等持,也就是專註。慧(Mati)則是明察,也是決斷。這三個詞連起來,就是安安靜靜地想(禪),專心致志地求(定),然後斬斷迷惑,做出明察,獲得佛教之所追求——
般若
(讀如波惹)。
般若(Prajna)就是智慧,或通過智慧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也叫
般若波羅蜜多
。佛教認為,生死是迷界,是此岸;涅槃是解脫,是彼岸。從此岸到彼岸,就叫波羅蜜多(Paramita)。而能夠如此,是因為有智慧。智可以認識世間事,慧能夠證悟出世法,合起來就是般若。當然,這不是凡夫俗子能有的。
實際上,般若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智慧,而是成佛所需的特殊認識。擁有最高智慧「無上正等正覺」的,甚至只有佛陀一人。但不能成佛,還可以做羅漢。關鍵在於有沒有覺悟,能不能從無邊苦海中解脫出來。
這就只能從長計議了,但佛教與道教的區別卻一目了然。
不妨這樣說:
佛教是心靈的宗教,道教是生命的宗教。
道教希望人活著就能過上神仙般的日子,佛教卻更關注靈魂的安頓和寄託。
以上內容選自《易中天中華史12:南朝,北朝》
國粹團隊招募? 原創散文小說詩歌作者
&
朗誦主播
期待? 您的加入
報名投稿郵箱:gxjcshys@163.com
國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1290期,主編微信gxjc03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合作QQ1511332864
長按二維碼
關注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gxjhshys)
▼ 點擊
閱讀原文
,收藏「國粹美尚精品
」!
TAG: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
※佛教是避世的宗教嗎?
※佛教是一個無神的宗教?
※儒家教統:教化、教育與宗教
※佛教道教這樣拜的神佛多的宗教就是沒信仰嗎?
※丁小平:佛教的宗教性
※盂蘭盆節的宗教習俗:佛教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為什麼卻敵不過外來的佛教
※佛教其實不僅是宗教
※儒家不是宗教,卻帶著宗教精神
※佛教和道教作為我國的傳統宗教,為何信的人越來越少?利益是關鍵
※汪洋:佛教道教商業化是當前宗教領域的突出問題
※佛教是外來宗教,佛像處處可見,本土宗教道教的神像為何很少見?
※松滋舊時宗教之道教
※唐朝最興盛和尊崇的是哪種宗教文化?絕對不是佛教
※太虛大師: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區別
※世界宗教之《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區別》
※道教是不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和佛教有關係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儒教是唯一能保護弱勢群體的宗教!
※正統佛教與邪教法L功的本質區別——宗教人士揭批邪教專題片
※為何身為我們本土宗教的道教,反而沒有像其他宗教一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