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死之際,這些軍人為什麼沒喊口號喊媽媽
作者:獨俠客
(一)
軍人為戰而生,因而軍人必須鐵血,甚而不應與哭泣、思親、恐懼等辭彙作敘述上的搭配。
不過,假如你留意許多關於戰爭的記述,會發現軍人在人性上的柔軟甚至脆弱,其實與常人並無太多不同。比如面對死亡、承受劇痛時,軍人同樣會喊疼,會像許多人一樣喊媽媽。
有位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老兵回憶,她在前線參加救護工作時,一個女戰友在炮擊中被炸飛雙腿、重創內臟。女兵疼痛無比,彌留之際,淚眼模糊,不停地喊:「媽,救命啊!媽,疼死我了。媽,救命啊……」
雖然哭聲凄慘,一眾人等卻無能為力,只能流著淚,任由她被炸沒的下肢骨髓混著鮮血汩汩地流,直至哭聲漸弱,死去。
遠方的媽媽,並不能聽到女兒臨死的呼救。只是,在巨大的疼痛、被死亡籠罩的無助中,人類的第一本能,或許都會像這位女兵一樣,呼喊媽媽來救命。
那是人類出自母體、受母親哺育護佑以來保有的本能。只是很多時候,成年人必須努力剋制這種本能,軍人尤其需要戰勝這種本能。
可是,當耗盡生命做了你該做的事,死亡即將到來時,你還有必要剋制或遮掩這種本能嗎?
沒有必要了。因為此時此刻,你需要無條件愛你的那個人,你需要把最後的時間、最後的念想留給這位賦予你生命的人。
人生從媽媽開始,在呼喊媽媽中結束,是一種感恩,一種循環。
(二)
這位躺在草地上看著鏡頭微笑的女孩,名叫劉守玟。她照相的地方,是古樸美麗的湖南長沙女子中學。
照完這張照片不久,這個18歲的女孩和許多同學一道,參加了抗日救國運動。當然,她並不敢將此事告訴媽媽,因為那只會讓媽媽無盡地擔驚受怕。
幾經輾轉,劉守玟來到了台兒庄戰場。在這場著名的大戰中,22軍與日軍在台東18里路遭遇,傷亡慘重。
戰鬥中,一位連長中彈倒地,救護員劉守玟衝上去搶救,被石頭絆倒在數米遠的地方。她剛爬起,一個日本兵衝上來,將受傷的連長砍死,鮮血四濺。
這個文靜的女孩,突然爆發驚人的膽魄和力量:她舉起一塊石頭向日軍砸去,當場砸倒鬼子,而後對著鬼子的頭部發瘋般地砸、砸、砸,鬼子腦漿迸射而死。
砸死鬼子,劉守玟全身力竭,搖晃著站了起來,日軍一顆子彈擊中了她的左胸。
身受重傷的劉守玟被送到老鄉家裡救治。由於傷勢太重,她奄奄一息,知道必死。她請房東大媽從衣服里掏出一封信、兩塊大洋和上面這張照片,請大媽設法轉交家人。
這封信是寫給父母的,大致內容是:女兒無法盡孝,但國難當頭,無法逃避責任,只希望能埋骨家鄉。女兒參軍沒有告訴父母,現在有可能身死他鄉,望媽媽不要悲傷……
交代完後事,劉守玟喃喃哭著「想媽媽」,在房東大媽的懷裡死去。
67年後的2005年,房東大媽後人遵照劉守玟遺願,將其遺骸遷葬於湖南革命烈士陵園。只是,她老家的媽媽早已過世,沒能在有生之年等到女兒回家。
這位死前哭著「想媽媽」的女孩,被稱為「台兒庄大戰最美中國女兵」。台兒庄戰爭遺址中,專為她設立「湖南女中學生負傷處」。
她是抗日英雄,是傳奇戰士。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只是一名18歲的女孩,只是媽媽的女兒。
(三)
女兒如此,男兒亦然。
1984年的春天,昆明軍區14軍118團一營三連接到參戰命令。19歲的新戰士王建川在請戰書上寫道:「寧上前一步死,不後退半步生,讓自己閃光的青春在戰場發光吧!」
在收復老山的戰鬥中,他踐行了誓言,英勇殺敵,壯烈犧牲。戰友們收殮他的遺體時,在他胸前口袋發現了帶血的日記本。在日記本中,他給媽媽留下了最後的話——
王建川的母親並不識字,卻無數次地翻看兒子的日記本。因為她知道,兒子赴死前,一定想媽媽,這些文字寫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兒子對媽媽的呼喚。
王建川知道母親不識字,卻依然要給媽媽寫字。因為對於生死未卜的人來說,最想告別的人,就是媽媽。
他在此生最後的文字中,沒有寫「×××萬歲」「打倒×××」,也沒有要交×費,更沒有感謝××培養,但他的崇高、他的忠誠、他的英勇,因為這些文字愈加真實,愈加崇高,愈加感動人心。
2015年1月21日,領袖視察第14集團軍時,特意朗讀了王建川寫給媽媽的這段文字。這位葬於麻栗坡烈士陵園7排33號的19歲男孩的身世,以及他對媽媽的愛戀,廣為人知。
軍人,在戰場上是戰士,在家庭中是丈夫、是妻子,是人之父母。臨死之際,只是兒子、女兒,最需要的是媽媽。
上圖:19歲的王建川。
(四)
在118團一營,王建川有位戰友名叫趙佔英,倆人同在老山收復戰中犧牲。和王建川不同,趙佔英沒有給媽媽留下任何文字。
趙佔英犧牲後20年,他77歲的媽媽攢足了路費,第一次到麻栗坡看望兒子。有人拍下了老媽媽不斷拍打兒子陵墓放聲痛哭的照片。
失子之悲、久別之痛、生活之難,媽媽的淚水忍了20年。
愧疚、思念、悲傷,兒子在遙遠的小城墓地等了媽媽20年。
有人替趙佔英寫下一首小詩:《媽媽,我等了您20年》(節選)——
媽媽!
那一定是你,
我聽到了,
那手工的繡花布鞋,
踏在地上的聲音。
從襁褓時開始就聽著,
一直聽到穿上了綠色的軍裝。
媽媽,20年前,
當我被敵人罪惡的子彈擊倒在前沿,
我多麼想你親手為我合上雙眼,
用你溫柔的手,
再摸我的臉頰一遍,
讓我在冥冥中,
再次接觸你手上粗硬的老繭。
媽媽,我多想對你說,
我倒下的時候,
我的槍刺,
指向敵人陣地的那邊。
媽媽,20年,
你走了好遠,好遠,
媽媽,20年,
我知道你好難,好難。
媽媽,
為了千萬個另外的媽媽,
我和你都作出了無悔的奉獻……
上圖:趙佔英烈士。
(五)
臨死之前想媽媽、喚媽媽,是超越國界民族的人類共性。
2005,有名敘利亞政府軍士兵在陣亡前,用手機給媽媽拍了一段視頻。
這段視頻槍聲不斷,顯然拍攝於戰場。士兵在視頻中說,「媽媽,我很愛你」「媽媽,你要快樂,兒子不希望你因為我而難過」,擊中了無數人的內心。
《拯救大兵瑞恩》還原了二戰中兩個真實的情景:有名美國士兵在奧馬哈灘頭登陸中被炸得膛開肚裂,臨死之前凄慘地喊媽媽;軍醫韋德在雷達站飲彈而死,彌留之際呼喚「媽媽,帶我回家……」
他們為什麼瀕死之際都喊媽媽?因為只要是人類,無論年齡,無論國別民族,無論職業從屬,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從未長大的自己。
在媽媽面前,這個沒長大的自己,會讓你蛻去所有的「成熟」「幹練」「堅強」「知性」,重回那個牙牙學語、蹣跚學步,餓了疼了害怕了委屈了喊媽媽的童年。
慚愧的是,我們對媽媽這種最深度的愛戀和依賴,平時不常思考,思考時才恍然驚覺。
為什麼人類這麼多語言,對母親的口語稱呼高度雷同為「mama」?因為這是嬰兒出生後首先能學會的最簡單發音,是人類最虛弱無力時最易發出、最想發出的稱呼。這個稱呼不用動舌頭、不必費勁,只要張張嘴就能發出。
你是否正在嘗試這個發音?那麼,請給遠方的媽媽打個電話吧。媽媽,總是在遠方等著你,等著你用這個世間最美的稱呼來呼喚她。
※生死吻別,是什麼樣一種戰爭體驗
※美國航母事故頻發?別笑,這是大國海軍必交的學費
※大陸台灣海軍發展對比令人唏噓:一個航母在船台 一個航母在紙上
※中共美女地下黨與紅軍唯一一支「海軍」的傳奇故事
※100年前北京城中的戰鬥 英國人:我可能見到了一場假巷戰
TAG:進擊的熊爸爸 |
※當兵時的口號,你現在還記得嗎?每一聲呼號都喊出了軍人的血性!
※徒手爬牆滅火救了一樓人,卻說沒考慮那麼多?網友:又是退伍軍人
※解放軍沒有外籍軍人?那這些黑人又是怎麼回事?還被稱為國之棟樑
※如果你身邊有退伍軍人,若你把他當真朋友,那就不要他問這句話!
※部隊中訓練,軍人的口號為什麼會喊成「吖兒幺」?這是哪個地區的方言嗎?
※這個沒能給父親樹墓碑的退伍兵,卻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軍人!
※如果你身邊有退伍軍人,是朋友就不要問他這句話,這是一份傷痛!
※軍人退伍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老兵:跟戰友喝酒!
※對於退伍軍人來說,不要問他們這個問題!哪怕你是他的朋友!
※兩年沒說一句話,中國軍人退役熱情擁吻妻子,身為軍嫂卻很彆扭
※美軍人手一把手槍,為什麼我國士兵卻沒有?這個原因實在讓人沒法駁斥
※美軍人手一把手槍,中國為什麼不這麼做?原因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在部隊里,為什麼軍人吃飯的時候都不說話?這些原因你不知道
※為什麼在退役軍人的人群中鮮少見到女兵?原來她們都選擇了這個,你知道嗎?
※男軍人的老婆叫軍嫂,女戰士的老公叫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為什麼軍人不會選擇穿著「軍裝」外出呢?聽了這個原因很多人都落下淚來!
※這個八一,對軍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解放軍最辛苦的兵,當看到他們雙手時,我們流淚了,這才是軍人!
※軍人在退伍的時候,會送什麼作為念想?看到這個老兵都哭了
※美軍人人有手套,解放軍為什麼沒有?老兵一句話,一針見血!我竟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