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火得發燙的反貪大劇《人民的名義》,若論出場後就拉仇恨的奸角,首推祁同偉,據說如今長得像他的朋友,出門都要提防挨打,當然最近又壞的惹同情的,還是祁同偉。

照好些給祁同偉喊冤的話說:這麼個農村出來的苦孩子,中了三槍的緝毒英雄,就因沒背景受夠折騰,終於咬牙朝著大十歲的省委書記千金屈膝一跪,電視劇叫「從此徹底出賣了靈魂」。但就算朝著犯罪路上狂奔又怎麼了!難道窮孩子就活該被欺負?

這話聽起來很雞湯,但若要叫中國歷史上若干英雄們聽到,卻是情何以堪?

煌煌青史上,有一類英雄人物,生的比祁同偉還窮,受的欺負遭的罪,隨便一扯就是一籮筐。但哪怕不停摔的鼻青臉腫,卻毫無懸念的守住自家靈魂,然後以叱吒風雲的風姿,書寫享盡後世敬仰的英雄偉業!都是不願受欺負的窮孩子,奮鬥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

倘若看過下面兩位很像祁同偉的英雄,差距也就不難找!

一:北宋發狠男

第一位像祁同偉的仁兄,是北宋名臣張詠!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這位仁兄的名號,不熟宋史可能會陌生,但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卻是他血淋淋貢獻的:做縣令時,抓到一個貪了一文錢的小吏,小吏仗著貪的少,竟嘴裡不乾不淨朝他大罵,沒想到張詠兄微微一笑寫了判詞:一文錢像水滴,滴久了石頭都會穿。然後合理合法的拖出去砍了頭,成語「水滴石穿」,就是這麼砍出來。只論狠勁,敢撞反貪局長的祁同偉真得靠邊。

而他倆更能比的,卻是比慘。這位生在菏澤農村的苦漢子,苦到十九歲,也就是祁同偉都去漢東大學報道的年紀,他還因為買不起書,拉下臉借別家的書抄來讀。中了進士更是悲慘仕途,哪裡又窮又亂就派哪去,簡直又窮又受欺負!

就連一些男人常犯的毛病,他比祁同偉都犯的高調,祁同偉撩莊園美女老總,最多也就敢當老婆的面。張詠卻是萬花叢中過,撩完還留下艷詩:有時歌罷下香砌,幾人魂魄遙相驚。群眾影響更是極大,幾百年後的明朝年間,富家子弟去青樓撩姑娘,還常拿他這詩充招牌!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當然,比起他在青樓里的高調香艷事來,這位又窮又狠且毛病不少的北宋幹部,形象光芒萬丈:與趙普和寇準齊名的「北宋三大名臣」,甚至歐洲國家的好些經濟教科書里,都常見他刷臉。北宋名臣韓琦,更一句五體投地嘆服:誠為一代偉人也!甩開祁同偉十萬八千里!

這巨大差距在哪?要叫祁同偉自己說,八成會埋怨自己還不夠心黑手辣,但比這事差距更大的,卻是另一個事:膝蓋!

以祁同偉自己說,自己徹底變壞,就從給省委書記千金屈膝一跪開始:「從我下跪那一刻起,那個充滿了激情充滿了朝氣的祁同偉死了。」可問題是,這麼簡單,您就跪了?

張詠最大區別,也正在此:我夠窮夠倒霉,甚至也有七情六慾各種毛病,但一雙膝蓋從來硬,再苦再冤不曾跪。要論噁心事,張詠當年遇上的,簡直就是加強版,「水滴石穿」成語里的囂張小吏都是小意思,更有貪成一團染缸的崇陽縣,打成一鍋粥的益州,抬腿何止見泥?不留神就濺一身血。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可如此受欺負的人生,張詠的情緒卻相當穩定,沒中進士前專做遊俠,就殺了不少惡霸強盜,後來穿上官服,扎進水太深的官場,膝蓋更從來筆直,見著貪污腐敗,就是大刀片子猛砍,不單砍下屬,領導也不放過。後來在益州做知州,正碰上大太監王繼恩的部下禍害百姓,二話不說捆了扔井裡淹死。汴京城裡跺腳抖三抖的大太監王繼恩,聽他的名號就哆嗦!

當然,膝蓋硬夠叫人佩服,可若只是膝蓋硬,成了頭腦發熱的愣頭青,再好的仕途也可能短命。而硬膝蓋的張詠,卻每一步都踩精準,除了踩壞人,更不走尋常路。在崇陽縣一隻手砍污吏,一隻手抓經濟,明明縣裡農民種茶種的好好的,非要大家再養蠶,不養照樣大刀片子砍,老百姓罵著娘養了幾年,不知不覺就富了。是為古代宏觀調控經典案例!

後來就任益州,正是當地剛鬧過戰亂的時候,張詠瞧著滿眼廢墟,一句話當場雷暈下屬們:種地哪來得及?咱們得招商。告訴商人們,來我這裡買賣,用我發明的「紙錢」就行。可再雷也得照辦啊,不辦就像王繼恩的部下一樣泡井裡,沒多久益州就成了西南商業中心,這讓人笑掉大牙的「紙錢」,更載入世界經濟史冊:人類第一種紙幣——交子!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正是這無話可說的硬成績,撐著硬膝蓋暴脾氣的張詠,在北宋政壇殺開血路,一路官居大宋禮部尚書,書寫輝煌名臣人生。想要有此威風,膝蓋硬是前提,硬膝蓋且站得准看的穩,做事接的住地氣,才能倘出這傳奇路。以祁同偉把村裡野狗都發展成警犬的覺悟,這事真難!

膝蓋硬不硬,接得住接不住地氣,這個素質問題,跟是不是窮孩子,真心沒關係!

二:大明下跪哥

總自怨窮且倒霉的祁同偉,心裡也有大夢想,跟大十歲的老婆吵架時,都曾放出震動觀眾耳朵的豪言:總有一天,我會讓全世界為我低頭!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但跟一位像極了他的明朝仁兄比起來,這豪言不但謙虛,而且逼格都掉不少。人家明朝這位,直接寫詩言志:豪氣直高三萬丈,掃開雲霧見星辰!這何止要世界低頭?簡直胸懷宇宙!

最重要的是,人家說到做到,全世界低頭可能誇張,但活著的時候,連北方驕橫的韃靼騎兵,見了他的旗子都趕緊低頭,慌不迭的狂甩馬鞭跑路。去世消息傳開時,明孝宗抹著眼淚下令輟朝三天,大明朝野一起低頭哀悼。之後的一百多年裡,更成了明朝各類小說的主人公,還有人立廟拿他當神仙拜,詩詞文章更被仁人志士們膜拜,公認讓人迷戀的傳說!

這位傳奇人物,正是明朝中期頭號軍事家:王越!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這般活成傳說的哥,跟祁同偉有半點搭?好些地方真心像,也是農村孩子苦出身,從小練得一身文武本領,寫的一手好文章,練得一身好武藝,還有像的十分惹眼的顏值,祁同偉迷倒省委書記千金算啥?當年王越第一次覲見明英宗,朝堂上一派英姿颯爽,把明英宗都看痴了,痴過後就升了巡撫。惹得好些朝臣悲憤大呼:朝廷取士,多取儀錶?難道以後陞官就看臉了?

但要論倒霉事,靠臉陞官的王越,卻比祁同偉糟心,最早也是帶著情懷參加工作,做御史的時候喜歡揭發腐敗,卻是躺著挨黑磚,後來轉行帶兵,坐上了封疆大吏高位,上了抗擊韃靼的戰場,然後邊打邊攤上豬隊友,還被豬隊友扔在大漠,險些做了韃靼俘虜。

在這涼水澆頭的現實面前,很受傷的王越,也做出了和祁同偉類似的選擇:我跪!

而比起祁同偉去漢東大學操場上跪省委書記的千金,美男子王越卻更沒節操,一番精細打扮後,直接在朝堂門口,對著彼時成化皇帝最喜歡的大太監汪直,毫無壓力輕鬆跪下去。只要腦補下祁同偉的同事們,把祁同偉給趙立春哭墳的事傳的活靈活現的樣子,就知道王越這一跪,當時有多爆炸效果!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這大場面之後,王越果然紅了,跪了之後,就成了汪大太監眼裡的自己人,官位呼嘯著朝上升,眨眼就成了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不用再擔心躺槍背鍋,北方國防從此一肩挑。當然名聲也碎了一地,被同僚們背後不停罵,戲台上還被編著戲文罵,早被傳成了汪直家的一條狗。

而這件事的另一個結果,卻是多年以後,明朝人筆記里一句豪情萬丈的回憶:塞上卻虜,身冒矢石功,勝七十餘戰,邊人抵今談之,莫不勃勃傾竦動色。所有的力挽狂瀾,浴血衛國,都從這屈膝一跪開始!

因為,這是他一直堅守的理想,是從河南農村做苦孩子時,讀過靖康之恥後熱淚長流,從此就矢志不改的理想。為這理想,他曾寒燈苦讀,也曾聞雞起舞,直到走上戰場,才知現實殘酷:破敗的城牆,萎靡的士兵,還有長城北面嗷嗷叫的韃靼精騎,令他終於做出抉擇:為求一個獨挑重擔,為大明朝整軍經武的機會,在這官風糟爛的大明成化年間,唯有屈辱一跪!

後來的事情更證明,人跪,但心不曾跪,仗著汪直的支持,六親不認整頓軍隊,甚至軍法面前汪直也不認,我的功勞你可以領,但我的仗絕不許你瞎指揮。多次率軍出戰,每次都站在部隊前方,遇敵以命相搏,十幾次痛擊韃靼,打的韃靼可汗倉皇北逃。曾經混吃等死的大明軍隊,再次煥然成為威武之師,把一度苦難烽火不斷的大明邊防,打到一片太平景象!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當這位一生熱血的老將,最終七十三歲高齡病故在張掖前線時,大明舉國都跪了,除了滿朝哀悼,當時的青年進士,後來的明朝大儒王陽明,更受命護送他的靈柩歸鄉。而以明朝好些筆記小說的形容:正是在護送路上,王陽明得到王越託夢,獲贈寶劍一把,醒來後立刻脫胎換骨,一展文武才華!

如果真有此夢,那麼王越的這把劍,與其說是才華,不如說一生不曾倒的理想。也許打拚的路上,很多事令我們不得不低下頭彎下膝蓋,但有一把理想之劍守護,惡念才會斬斷,靈魂才不會丟。不然,就落得一個靈魂丟盡的祁同偉!

這兩位古代「祁同偉」,為何都成為流芳青史的良臣

皇帝與文官:親密的危險關係 張嶔

¥19.6
京東
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曾是《人民的名義》里侯亮平式的人物,發起了一場反貪風暴
《人民的名義》里的孫連城若生在古代可獲死罪,但罪名你意想不到
司馬懿唯一流傳下來的詩作里,竟然暗藏著這麼多政治密碼
唐朝軍隊為什麼要突襲七千里,滅掉一個西域漢人王國?
一位名臣慷慨為國殉難,死不瞑目,卻被歪曲醜化到今天

TAG:我們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徐州一個小村莊為何名留青史,還留下典故朱陳之好?
大漢青史,項羽的那些事兒,西楚霸王是如何煉成的
古代的乞丐成就不可小覷,明朝清朝各出了位名垂青史的大能人
桓溫北伐——青史留名芳百世,卻是半和一秀才
民族英雄鄭成功: ??父為降臣,母為異族,弱冠孤忠垂青史
原創 明代大臣尹直諷言官:毋污青史,為子孫累
這個劉備同宗,仕途一再站錯隊又耽於享樂,卻終成名垂青史大英雄
這個皇帝夾在兩個千古一帝之間,明明不作為,為何還能青史留名?
他巴結奸臣上位,卻有一項愛好,讓他成為青史留名的英雄
乾隆朝最僥倖的重臣,名垂青史,卻被一婦人拿出當教夫的反面典型
此人是無數武將的偶像,他的成就彪炳青史,為什麼司馬遷不喜歡他
他是無數武將的偶像,他的成就彪炳青史,為什麼司馬遷不喜歡他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戎昱《詠史》鑒賞
給帝王當父親的大臣,幾人名垂青史,幾人身後凄涼
雍正最寵信的四位大臣,為何兩位下場凄慘兩位青史留名?
歷史上的女人孝庄太后,忍辱負重女豪傑,歷經三朝留青史
三國:為何諸葛亮失敗卻名垂青史,而司馬懿成功卻臭名遠揚
同樣是垂簾聽政,為何北宋劉太后就能青史留名?
一個連小偷都嫌棄笨的人,卻終成一代名臣青史留名
這位忠勇不讓文天祥的詩人,以身殉國,同樣留下名垂青史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