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公子扶蘇自殺之謎:真的相信詔書賜死?

公子扶蘇自殺之謎:真的相信詔書賜死?

總第728期;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shufarumen關注。


導讀:


秦國自穆公以來,勵精圖治,從一個邊陲小地漸漸發展到中國首個大一統的王朝,然而殘酷刑法和苛捐雜稅卻讓秦朝自二世而亡。甚至於連素有仁名的公子扶蘇也不能容於朝堂之上,而被趙高矯詔賜殺。然而公子扶蘇真的相信他是被自己父親賜死的嗎?

公子扶蘇自殺之謎:真的相信詔書賜死?



在正史記載,公子扶蘇是李斯、趙高假借詔書賜死的。然而扶蘇為何自殺卻有頗多疑點:


一、扶蘇為何不聽蒙恬勸諫,在不核實詔書真偽的情況下即自殺?

當使者攜帶李斯、趙高的假詔書抵達上郡時,蒙恬當即提出質疑:皇帝出巡在外,未立太子,而我領三十萬大軍在此戍邊,公子作為監軍,職責重大,怎麼能僅憑一個使者和一封詔書即自殺?應該請命核實。蒙恬的質疑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對詔書的突然性不理解。三十萬大軍的統帥,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怎麼會突然被問罪?二是對始皇殺扶蘇的行為不理解。扶蘇不僅是始皇的長子,更是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繼承人,始皇殺扶蘇這麼重大的決定怎麼會如此突然和草率?蒙恬的分析合情合理,信陵君竊符救趙即是前車之鑒,但一向「信人而奮士」的扶蘇卻絲毫沒有聽進去。這是疑點之一。

公子扶蘇自殺之謎:真的相信詔書賜死?



二、詔書列舉的罪名極為牽強,扶蘇為何不疑?


假詔書中給扶蘇所列罪名是:戍邊十餘年,不能進而前,反而數次上書指責皇帝過失。那麼這兩個罪名是否屬實呢?第一條罪名顯然很牽強。蒙恬統兵三十萬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已是大功,又連接燕趙長城,戍邊防禦,辛苦異常,何來「不能進而前」之說?扶蘇作為監軍,職責是監督蒙恬,並沒有統兵作戰的任務,獲此罪名自然莫名其妙。那麼第二條罪名是否會導致始皇動了殺扶蘇的決心呢?顯然也很牽強。扶蘇第一次勸諫始皇是在「坑儒」事件發生時,這次勸諫的結果是始皇讓扶蘇北上監軍蒙恬。扶蘇在上郡監軍十餘載,雖數次上書始皇,也都沒有招致更大的處罰。何況蒙恬親弟蒙毅,是始皇近臣,深得尊寵,如果始皇對扶蘇的上書越來越不滿甚至起了殺心,蒙氏兄弟和扶蘇不可能一點沒有察覺。怎麼會在始皇最後一次出巡時,毫無徵兆做出要扶蘇自殺的決定?而面對這個近乎突然的決定,扶蘇為何坦然接受?這是疑點二。

公子扶蘇自殺之謎:真的相信詔書賜死?



三、李斯、趙高為什麼確信一紙假詔書就能讓扶蘇自殺?


李斯、趙高矯詔的同時,秘不發喪,出巡隊伍從沙丘出發,由太原入上郡,再沿直道南下咸陽。上郡正是扶蘇和蒙恬大軍駐地,如果李斯、趙高載著始皇屍體進入上郡是為了掩人耳目,製造始皇尚在的假象以配合此次政變的話,那他們難道不擔心扶蘇懷疑詔書真偽親自前來核實嗎?即使扶蘇相信詔書為真,對人子而言,面對近在咫尺的父親,親自前來請罪再自盡不也合乎情理嗎?而一旦發現有詐,上郡的蒙恬大軍不日便可包圍出巡隊伍。李斯、趙高為什麼確信這封假詔書能讓扶蘇完全相信。這是疑點三。

公子扶蘇自殺之謎:真的相信詔書賜死?


四、陳勝吳廣起義為何「詐稱公子扶蘇、項燕」?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時,所打旗號為「扶蘇、項燕」。項燕是楚國抵抗秦軍的大將,作為楚人的陳勝,打項燕旗號尚可理解,但扶蘇是始皇長公子,潛在的繼承人,反秦的陳勝打出秦公子扶蘇的旗號,似乎不合情理。這是疑點四。

公子扶蘇自殺之謎:真的相信詔書賜死?


那麼,扶蘇自殺的背後究竟隱藏了哪些真相呢?


扶蘇數次上諫,是兩種治國理念的直接碰撞。始皇尊崇法家治國理念,信奉「法令由一統」、「事皆決於法」。而扶蘇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堅持廢重法而與民休息。如在對「坑儒」這件事上,扶蘇的態度是「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扶蘇的這種治國理念,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當時社會急需休養生息的現實,這也為扶蘇贏得了賢名。扶蘇的這種理念甚至連當時的普通黔首陳勝都知曉並深切認同,陳勝起義的直接原因就是延誤了徭役期限,按秦律當處死。左右都是死,不如造反。如果是扶蘇繼位,對現行法度做出修正,陳勝也就不會鋌而走險揭竿而起了。所以,陳勝同時打出扶蘇、項燕旗號,顯然可以最大限度的贏得更多的支持者。雖然扶蘇在民間頗具賢名,但這種與秦王朝現行的治國理念背道而馳的思想,必然導致始皇對繼承人的選擇上出現搖擺。


扶蘇並不是始皇心中必然的繼承人。面對與自己治國理念的衝突,始皇讓扶蘇監軍蒙恬的目的,顯然是歷練多過處罰。畢竟蒙恬不僅是三十萬秦軍的將領,同時也是扶蘇一邊的,在以武立國的秦王朝,如果始皇真的有意處罰扶蘇,怎麼會讓扶蘇掌握兵權?更何況這支大軍的駐地距離咸陽不過數日路程。始皇這麼做極有可能是希望通過前線的歷練,讓扶蘇認識到儒家思想是不適合秦國的。另一方面,始皇也做好了兩手準備:即培養其他繼承人。秦王朝沒有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所以幼子胡亥也是潛在的繼承人之一。這一點,我們從《史記·蒙恬列傳》中就能看出端倪。胡亥繼位後,迅速將蒙毅下獄,御史曲宮在審問蒙毅時曾說:「先王欲立太子而卿難之。今丞相以卿為不忠,罪及其宗。」始皇欲冊立太子,而蒙毅卻數次反對,顯然,這裡的「太子」並不是指扶蘇。胡亥少年跟隨趙高學習法令,屬法家一派,自然深得始皇喜愛。從二世繼位後的所作所為來看,無不透露著法家的重法思想。規旋矩折,始皇晚年的幾次出巡見聞,或許讓他聽到了民間的呼聲,見到了民生的艱難,開始認同扶蘇的治國理念,因而最終做出召扶蘇回咸陽主持葬禮並繼位的決定。只可惜,這封詔書未待發出,始皇就病逝了。


由此,我們再來分析扶蘇自殺的原因也就很好理解了。詔書的罪名不過是託詞,其真實意思是在告訴扶蘇,秦不會改變治國理念,這也就意味著始皇已經決定選定其他繼承人來當前的治國道路,而作為潛在繼承人的扶蘇,對未來的太子顯然是個威脅,始皇讓其自裁,對扶蘇來說,也只能坦然接受。扶蘇那句「父賜子死,尚安復請」或許正隱含著這層奪嫡失敗後的無奈。


狡詐的趙高利用了扶蘇的仁孝之心,深諳政治的李斯則利用了始皇與扶蘇的這種儒法衝突。因此,趙高和李斯才有很大的把握認定單憑這紙詔書就可讓扶蘇不疑不反,坦然自殺。兩個陰謀家的結盟,扼殺了秦王朝最後一次轉舵的良機,秦王朝以更迅猛的加速撞向了毀滅的冰山。


誠然,心灰意冷的公子扶蘇認為自己已經無法改變時局而無奈,又不忍自己看見百姓流離失所,所以消極的選擇了自殺,這也是有所依據的。

公子扶蘇自殺之謎:真的相信詔書賜死?



秦詔版權量銘文


(本文配圖即為各種秦詔版)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的混亂政局後,為了鞏固中央集權統治和發展經濟,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統一度量衡就是他的一項重要改革。他用當時的最高法令形式——「詔書」頒布秦國的度量衡制度,廢除其他各國的度量衡制度。詔書全文是:「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這篇詔書或在權、量(權即秤錘,量即升、斗)上直接鑿刻,或直接澆鑄於權,量之上,更多地則製成一片薄薄的「詔版」頒發各地使用,這就是《秦詔版》。


相傳秦詔最初為李斯所書,不過設想一下全國那數不清的權量,上面的銘文當然不可能出於一人之手。加上官吏們對下級的意識決不如對天子那樣恭敬,所以與《泰山石刻》相反,秦詔銘文中雖然也有嚴肅、工整的,但大多數縱有行,橫無格,字體大小不一,錯落有致,生動自然。更有率意者,出於民工手中,或缺筆少畫,或任意簡化,雖不合法度,卻給人們以天真、稚拙的美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用筆和裹束的要點——黃簡書法三級課程第22集
他淡泊名利,一手正雅顏楷卻被譽為近代大家
民族英雄黃道周的小楷孝經,令人叫絕
《書譜》高清單字,你以前都臨對了嗎?
紅筆戒尺陳國昭,精臨《蘭亭序》

TAG:書法入門 |

您可能感興趣

金庸的兒子為什麼自殺?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女子咬人、跪舔血背後真相如此,張國榮還會自殺嗎?
燒腦推理:畫家的死亡之謎,他殺?自殺?
宰相徇私放了犯罪父親,皇帝:咋辦?宰相:我去死!說完拔劍自殺
海賊王:最強男人白鬍子是怎麼死掉的?黑鬍子殺的?不!他是自殺!
霸王別姬的故事是真的嗎?是自殺還是被殺?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他是漢朝的專情王爺,為心愛女子殉情,呂后:為女子自殺,太丟人
趙高偽造秦皇詔書,難道無人懷疑?此人不肯死,還勸扶蘇別自殺!
皇帝要公主二嫁給臣子,結婚第三天公主自殺,裙帶里有她死亡真相
《扶搖》大結局虐心堪比《楚喬傳》?扶搖殺死無極後再自殺?
花榮為什麼要上吊自殺?真正目的被揭開,真相讓人不敢相信!
日本士兵剖腹自殺真的是自願嗎?真想讓人不敢相信
《扶搖》劇透:齊韻知道真相,羞愧自殺把龍鱗甲還給宗越
王昭君死亡之謎終於揭曉!專家:被迫嫁給孫子,選擇服毒自殺
郭沫若去世後,他的妻子為何會自殺?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崇禎上吊自殺前,為何讓人重新厚葬奸臣魏忠賢?真相我不敢相信!
自殺的人真被鬼迷了心竅?
二戰日軍切腹自殺真的是自願嗎?日本老兵說出真相,讓人不敢相信
漢武帝逼死了太子,衛子夫也自殺,他對曾深愛的女人後悔嗎?
丈夫為救病兒假死騙保,妻子真信攜兒女自殺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