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末四大學者誰保持了全節沒剃髮

明末四大學者誰保持了全節沒剃髮

本人電視系列講座《東林沉浮》全本選讀14

明末四大學者誰保持了全節沒剃髮

明亡後,入主全中國的清兵勒令廣大漢族人民剃髮易服,漢族很多士人學者為了「全節之志」不剃髮,奔走呼號。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明末四大學者」: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朱舜水。

明末四大學者誰保持了全節沒剃髮

但最終,大多被迫剃髮,包括寫下《斷髮》詩的顧炎武(一旦持剪刀 ,剪我半頭禿;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我們現在看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存世的畫像,腦袋上都戴個頭巾,恐怕就是因為腦袋是光溜的。史料顯示,顧炎武、黃宗羲這兩年肯定是剃了發的,王夫之存疑,唯有朱舜水,堂而皇之保住了漢民族衣冠。

漢土西看白日昏,傷心胡虜據中原。

衣冠雖有先朝制,東海幡然認故國。

廿年家國今何在?又報東胡設偽官。

起看漢家天子氣,橫刀大海夜漫漫。

這是明末學者朱之瑜的兩段詩,詩名為《避地日本感賦》。

朱之瑜又稱朱舜水,浙江餘姚人。與當世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齊名,合稱「明末四大學者」。雖然他在中國國內的名氣,不如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那麼大,但他卻是「四大學者」中唯一實現了「全節之志」的人。

朱之瑜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保住民族氣節的他,成就了什麼大事?

據《朱之瑜評傳》記載,朱之瑜本是皇族出身,與皇帝同姓,但自小家道中落,家境清苦。雖然物質生活很差,但他精神上卻一直保持貴族姿態。他為人正直誠懇,不肯趨炎附勢、阿諛奉迎。在他三十七歲時,有人帶了家譜找他,自稱是朱熹的後裔,認舜水為同族。他當即查閱了家譜,發現基本相符,只有一世不明。同族人都同意,但他毅然予以拒絕。須知自明以來,理學宗師朱熹僅次於儒家鼻祖孔孟,已成為封建社會的聖人、知識分子所崇拜的偶像,文人士子皆以攀附朱熹為榮耀,但朱舜水卻認為:「人貴自立,不必攀附紫陽也」。說人貴在自立,沒必要抱名人權貴大腿,足見人格品味之高。

公元1638年,三十九歲時,朱之瑜從南京松江府儒學生考取恩貢生。考官吳鍾巒對他特別賞識,稱為開國以來「文武全才第一名」。人人以為,他從此會進入官場,飛黃騰達,而他卻選擇了拒絕當官,做一個學者。為什麼呢?因為此時大明王朝已經進入死亡倒計時,國家政治變得越來越黑暗,朱之瑜認為自己絕難成為當時官員那樣無能無恥之人。況且,他早看透了那位「勵精圖治」的崇禎帝,野史記載,他曾經對不解的妻子說過這樣的話:我要是出來做官,肯定會官運亨通,然後就會建言國事。說的話皇帝肯定不會聽,輕了就會把我問罪,遇到禍事還會拿我頂缸。

對比明末那些名臣的遭遇,朱之瑜的預言確實准。可以說,他早已看懂,這樣的皇帝這樣的朝廷已經無可救藥。他認為「士惟在有為耳,不在官職之大小崇卑也」。一個士人的成功,不在於做多大的官,而在於干成多大的事。社會應該按成就大小,而不是按官位的大小尊重一個士人。朱之瑜立下的是濟世之志,希望用所學的知識造福於社會,感受到官場黑暗的他,所以辭官不做,從崇禎年間起,先後十六次拒絕朝廷的邀請,專註學問。

六年後即崇禎十七年,朱之瑜四十五歲時,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縊死煤山。明朝北京政權滅亡後,朱家殘存皇室雖然建立南明小朝廷,但無力支撐局面,趁火打劫的清兵南下攻明,南明戰場上節節敗退,朱之瑜有家難歸。老家餘姚也被清兵佔領,浙江剩下了最後一個抗敵據點——舟山群島。此時群島集結了大批敗退來的軍隊與官員,魯王朱以海也很快到了,就任為「監國」,也隨著流民退初到舟山的朱之瑜,退無可退,於是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投身抗清,全力救國。

但是,魯王的烏合之眾實在不堪一擊,於是決定向海外借兵,其中主要借兵對象就是日本,多次派人赴日,希望與日本結盟共同北伐。

在借兵日本上,朱之瑜是表現最突出的一位。

現在中國人去人日本,應該是件很簡單的事。但是,當時的運輸能力,天上不能飛,海上船帆又經不起大風浪,所以東渡日本往往費盡周折。

朱之瑜一生五次出海,三渡日本,兩次未遂,海上漂泊了十餘年,差一點做了海洋孤魂野鬼。

第一次赴日,是向日本「乞師復仇」。他從中國浙江舟山群島出發,想借日本兵馬,反清復明。當時日本正值德川幕府時代,實行海禁,不許外人停留,朱之瑜到了日本近海後不能登陸,只得原路返回。

第二次赴日,是想聯合日本,配合鄭成功,收服中原。但依然不能靠岸,朱之瑜經由日本到越南(古稱安南)。此刻,他反清復明的根據地舟山不幸被清兵攻陷,朱之瑜徹底無家可歸。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又遭安南供役之難,被安南國羈押。安南國王欲留下他希望他臣服,他誓死不拜。安南王感佩他的氣節,放他遠走。

最後一次東渡日本,朱之瑜的想法已經產生變化,他知道日本已經不可能援助中國了。南明隆武政權曾寫了 8 封求援信,請日本幫助南明恢復中原。當時日本天皇只是一個虛君,國家事務都由幕府主持。幕府討論是否借兵給南明時,勢力最大的大名紀州藩藩主德川賴宣堅決反對,於是幕府決定拒絕南明的援兵請求。所以,得知內情的朱之瑜不是求救兵,而是求避難。衡量當時的局勢,朱之瑜認定復國已無望,與其做亡國奴,不如遠走高飛。於是,以「魯仲連不帝秦」的精神,東渡日本,準備在此終了一生。

但當時日本依然施行鎖國政策、「三四十年不留一唐人」。朱之瑜去日本不納,有國難回,一葉扁舟飄零東海,處境凄慘。

朱之瑜什麼一再選擇日本?日本為何最終接納了這個中國學者?

一切都與朱之瑜在日本的政界學界知己有關。

我在前面已經說過,朱之瑜一生與大明官場無緣,但對日本政界、學界卻產生了很大影響,獲得了高度認知。朱之瑜來日本前,就有神交已久的知己安東守約。安東守約是日本著名學者,在日本政界學界頗具盛名。最後,也正是因為這個日本好友奔走呼號,日本政府批准,破40年來幕府之國禁,讓他在長崎租屋定居下來,朱之瑜就此結束了十多年的海上漂泊生活。

無疑,除了看本國學者的面子,日本幕府還看中了朱之瑜的才學。朱之瑜雖然也是儒門弟子,但他的學問講究 「實理實學、學以致用 」,認為 「學問之道,貴在實行,聖賢之學,俱在踐履」。這與日本的「實言實行」的實用主義文化傳統一拍即合,所以,到了日本之後,日本達人紛紛拜師,繼安東守約之後,朱之瑜的學生遍布日本,其中包括德川家康的孫子、水戶藩主德川光國。

朱之瑜被水戶藩主德川光國聘為賓師,尊以師禮。因其年長,不便直接稱名,便希望朱之瑜起一名號,以方便稱呼。朱之瑜想一想,說,就叫「舜水」吧,因為家鄉有一條河叫做「舜水」,以示不忘故國之意,由此,先生始稱「朱舜水」。「朱舜水」這個名字就是這麼來的。朱舜水開始了在日本的講學歲月,二十年時光流逝,他創立的「水戶學派」形成規模。在日本那段歷史上,可以說沒有比朱舜水更有影響力的外國人了,有人說,他為日本後期明治維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思想準備。因為他不像諭吉福澤眼中的宣講四德:忠、孝、仁、義,然而一旦危機來臨,就變成了膽小鬼的中國文人,而是擁有中土高貴精神的士大夫。

大明最後一個學者倖存日本,對中國來說,延續了一個「正宗學種」,保留了「中土士魂」的血脈。對日本來說,意義更為深遠。

視朱舜水為國師的德川光國不是慈善家而是政治家,他所做的一切是為日本的未來。留下朱之瑜師之,不僅是將中國殘存的最後一點有價值學問留在日本,而且還為日本的政治前景和士大夫精神找到出路。 後來,德川光國設置彰考館聘請朱舜水指導,還任命舜水先生門生安積覺為主編,與舜水先生一道撰編《大日本史》。該史以「尊王一統」之說貫穿始終,暗指東方文明的中心國,以及東方政治精英士大夫代表,已從中國轉移日本。

朱舜水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在日本講學,主要講授的是強調 「大義名分」 的程朱理學,主張「尊王一統」。雖然聽起來有點儒家老調重彈,從思想上無甚突破,但此間轉化的士大夫「鐵肩擔道義」「尊王攘夷」的精神力量,卻是不可低估的。擅長拿來主義的日本人——朱舜水的日本門徒學以致用,把此學轉化為「日本尊王說」,鼓吹國家強盛需要一個正統權威,此說後來嚴重影響了明治維新中的「尊王派」,成為日本明治維新士人的精神支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程萬軍 的精彩文章:

眾望所歸的清首任海軍統帥怎不堪一擊
大清首任海軍統帥為何見光死
東漢黨人看不起的曹操為何成了大事
後東林黨人為何大多是軟骨頭
刀砍春風:東林黨人楊漣為何不怕死

TAG:程萬軍 |

您可能感興趣

他在梁山三十六天罡中最沒存在感,全網學者幾乎沒人寫他
康熙明明實力不足,為何堅決裁撤強大的三藩?學者:三藩自作孽
美四所大學先後發聲明保護華裔學者
她婚後連生三女,學者丈夫卻愛上才貌雙全的閨蜜,結果誰都沒如願
英國公開一份機密檔案,學者感慨:不要再罵洪秀全了
盤點我國歷史上「四大明君」,西方學者對第二位的政績讚不絕口
加拿大歷史學者哀嘆:我們從來沒這樣孤獨過 沒一個真正盟友
如果你只喜歡明式傢具,那你只是初學者
日本使者用百兩黃金求購明朝大學者作品,後者拒絕,原因令人感慨
我們又少了一位百科全書式學者:半部學術史,一位李先生
《周易》最神秘的一句話,至今沒見學者弄明白,只能以四個字迴避
她聰明才智祖父更是三國大學者,兒子稱帝後,卻帶頭提倡節衣縮食
初學者如何快速畫好眉毛?只需以下幾個步驟就能學會!
台學者:執政者沒讓人民賺到錢 一切都是假的
美又製造「學術交流障礙」,在美華人學者未來一兩周飯碗要丟?
此人是明朝最命苦的皇帝,西方學者卻說他賺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
花兩分鐘來了解一下,圍棋初學者必會的五個定式吧
長城究竟有沒有用?學者:看看其他三大文明的下場就明白了!
美學者發明可視眼鏡 能清楚「看見」癌細胞
不要傻傻去紋眉,生硬不自然,教你幾招,初學者看了都會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