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關鍵時刻靠這三個字能保你不死
台灣獲判免死的案例及理由 圖源:中時電子報
台灣轟動一時的八里雙屍命案近日定案,四年前殘害兩條人命的謝依涵被判無期徒刑。本案歷經一、二審和更一審,都依強盜殺人等罪判謝依涵死刑。曾經三度被判死刑的謝女,在今年1月首度就被台灣「高院」更二審改判無期徒刑,4月19日,台灣「高院」駁回檢方上訴,判謝依涵無期徒刑定案。
謝女之所以能夠「死裡逃生」,是因為法官認為其在羈押期間「信仰耶穌、讀聖經」,認為她「可教化」。近幾年來,在台灣島內,「可教化」三字儼然成為一道「免死金牌」。
據台灣「中國時報」23日報道稱,犯下八里雙屍命案的謝依涵,因羈押時「信仰耶穌、讀聖經」,法官認為她「可教化」判免死定案;另曾義城不滿遭詐賭連害2命,也因「抄寫佛經、捐錢建廟」輕判25年。台灣民眾批評法官不想判死,想盡各種方法發揮創意,已成另類「台灣奇蹟」!文章並細數近兩年來輿論關注的死刑案件,只有犯下捷運瘋狂殺人案的鄭捷,以及刺死前妻、擄走6歲長女燒炭死亡的男子李宏基2人被判死刑定案外,絕大多數的死刑上訴案件,「最高法院」均一再發回更審。
對於「可教化」免死,在島內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台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曾刊文稱,許多廣受矚目的社會重大命案,常因法官認定被告「有教化可能」,就判決免死,備受人民詬病;針對所謂「教化」,新竹監獄副典獄長鄭秉先沉痛指出,很多殺人犯幾乎都是「裝出來的」,得知逃過一死後,在監獄仍是那張嘴臉,毫無悔意,對社會或是對被害人家屬來說,根本就是二度傷害。
那麼島內為何出現這麼多「可教化」免死的判決呢?台媒「中國時報」分析稱,由於二審法官不願讓死刑案件反覆遭「最高法院」打掉重來,只好選擇妥協,設法找理由幫冷血殺人的兇手求生,改判無期徒刑後,再上訴「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不僅免開庭「生死辯」,也可火速判免死定案,謝依涵就是最明顯例子。
台灣知名律師許文彬指出,其實,「教化可能性」根本不是法律所定的免死之量刑依據,法院如此判決顯然難昭折服。若成通案,豈不就是讓鑒定人扮演法官角色?因為只要鑒定人說「有教化可能」,被告就一定會被法官免其一死。如此一來,鑒定人的心理壓力太大了,自然產生「我何必當壞人」的心態。實際上所謂的「有教化可能」,也只是一種不確定的概念。
鄭秉先以其多年獄政經驗觀察認為,殺人犯抄經書、信教,然後告訴法官自己已經洗心革面,實在太抽象,這種人的演技超好,一旦談到賠償被害人家屬,就一定推託。法官對殺人犯的量刑認定很主觀,也不是很有公信力,連第一線的獄政人員,都不敢說受刑人出獄後「是否已經教化」,法官憑什麼說他們「可以教化」?
蔡英文上台以來,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在島內推行各種所謂的「改革」,可是在司法領域,蔡英文的「轉型正義」卻讓人看不到絲毫「正義」,反而是爭議不斷,民怨沸騰,真應了那句「改良改良,越改越涼」。
台灣民眾對於司法公正的信任度很低,「有錢判生、沒錢判死」並非只是笑話。民調顯示,2016年台灣人對法官的信任度只剩28.4%,不信任度高達65.4%,就連政治人物的信任度都比法官高。蔡英文利用未經「轉型正義」的司法來處理「轉型正義」的爭議的問題,恐怕終歸是一場笑話。
根據字典上的解釋,「教化」就是「教育感化」的意思,不知道在「司法改革」領域民怨四起的蔡英文是否有「教化可能性」。(整理/李鵬宇)
※朝鮮斥日軍國主義書籍進教材:像賊貓窺視油碗一樣
※法國大選馬克龍暫列首位 華人選民「組團」投票
※朝鮮辦800人晚宴上19道菜 與會者贊菜單空前豪華
※韓媒怒批「朝鮮危機論」:美國是紙老虎 日本像鬣狗
TAG:海外網 |
※一個人靠不靠譜,關鍵看這三點
※男人愛不愛你,在這幾個關鍵時刻真的能看出來
※孩子能不能學好說話,關鍵是這一個字
※兩個人能不能走到一起,關鍵是看兩個人能不能做好這5件事
※不要小看這一個開關!有了它,關鍵時刻可以省電救命!
※這個千古良方僅僅三味葯,卻能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追女人,這三個時刻最關鍵,把握得好,她就是你的了
※寶寶能不能學好說話,關鍵是這一個字
※士兵在戰場什麼都能扔,但只有這個東西不能丟,因為在關鍵時刻能救命
※腦梗前期會有這4個徵兆,關鍵時候能救你一命,現在知道還不晚
※在這3個關鍵時刻,都不懂得心疼你的男人,根本不愛你
※這個三分鐘的視頻,關鍵時刻或許能救你的孩子一命!
※在這4個「關鍵時刻」,男人若是還不關心你,你就別愛了!
※游泳中抽筋可不能小視,關鍵時刻也許能救人一命
※你拍的夜景慘不忍睹,這6個關鍵不能馬虎!
※嫁一個好男人,你要記住這幾個關鍵問題,別不信
※這是一雙可以提醒摔倒的鞋,關鍵時刻救你一命
※女人化妝時,這個部位是關鍵,不要有這3個誤區,不僅丑還顯老
※不是每個學習書法的人都能成功,關鍵還要看有沒有這個
※膩子不是一定得刮三層,抓住這4個關鍵點,保證牆面不起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