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07篇醫學論文被退稿 為何有被退稿醫生喊冤?

107篇醫學論文被退稿 為何有被退稿醫生喊冤?

近日,德國著名學術出版商施普林格(S pringer)宣布將撤回發表在《腫瘤生物學》(T umor B iology)上的107篇論文。根據該聲明,這107篇論文發表於2012年至2016年之間,全部來自中國,撤回原因是「同行評議造假」。



(原標題:揭秘「107篇醫學論文被退稿」背後的黑色產業鏈)



「論文潤色」的盈利機構,在網路上隨處可見。


在一些購物網站上,商家甚至直接打出「代寫、代發核心期刊」的廣告。



有機構擔保可以發論文到核心期刊或國外的S C I,收費5萬左右。


這條聲明很快在國內網路上引起關注,107篇論文的作者(多為醫生與醫學工作者)與工作單位被媒體一一列出、公佈於眾。與此同時,中國科協對此事回應稱,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確實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出版集團和期刊編輯存在內控機制不完善、審核把關不嚴格等問題,理應對此承擔責任」。施普林格方則解釋,這次撤稿正是一次內部嚴格審查的結果。一時間,對各方的聲討不絕於耳,「學術造假」、「各方推卸責任」的評論充斥於網路。事實究竟是怎樣?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的是假造同行評議的作者,審核把關不嚴的學術期刊,還是對國內學術造假監管不夠的中國科協?


可以肯定的是,「學術造假」四個字遠不能概括此次的撤稿事件。被撤稿醫生為何稱「也是受害者」?代發論文這樣一個黑灰產業是如何運作的?為什麼被撤的論文全來自《腫瘤生物學》?又為何醫學論文成為了重災區?


蹊蹺郵箱


「並不是剽竊的問題,而是同行評審流程遭到了破壞」


4月20日,德國著名學術出版商施普林格稱將撤回發表在《腫瘤生物學》上的107篇論文。


這是否意味著這些論文出現了剽竊和造假?「不是,並不是剽竊的問題,而是同行評審流程遭到了破壞」,此次撤稿事件調查組成員之一、施普林格細胞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編輯總監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在接受南都記者郵件採訪中稱。


在這一事件中,同行評議是指在作者投稿之後,由刊物主編或編輯邀請具有專業知識或造詣的學者,評議論文的學術和文字質量,提出意見和判定,主編按評議結果決定是否在本刊發表。

不同的是,在此次撤稿事件中,出現了由作者推薦同行評議人的情況。彼得·巴特勒(Peter B ut-ler)介紹,由作者推薦同行評審人是許多期刊認可的做法。


本次被撤回的案例中,作者提交的評審人建議中,使用了評審人的真實姓名,但假冒了評審人電子郵件地址,這讓編輯以為文章發送給了真正的評審人。


「我們與真正的評審人進行了調查和溝通,他們確認並沒有對論文做過評審。」巴特勒告訴南都記者。


然而,蹊蹺的不僅僅是評審人的郵箱地址。南都一一查閱論文發現,被撤回的107篇論文中,除了3篇共4個作者外,其餘作者的郵箱地址都為後綴為126、163、sina等商業郵箱地址。


再查閱同樣發布在這一期刊上,沒有發現違規操作問題的合格中國醫學領域論文,會發現多數作者的郵箱後綴為機構郵箱,如edu為後綴的大學郵箱地址,或以ac為後綴的國家實驗室郵箱地址。


由於工作郵箱通常都為本人常用的郵箱,且無法偽造,因此被撤文章的作者幾乎都為商業郵箱地址,這意味著一直與出版方聯繫的可能並非作者本人,而是第三方機構。


科協也提及了第三方機構的存在。科協表示,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確實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施普林格則表示,有一定證據表明,提供所謂語言編輯服務的第三方機構在操縱評審流程上發揮了作用。


「第三方機構」究竟是什麼?他們在事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涉事作者


「醫生也是受害者,科研和文章是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沒有假的」

「我要發文章的時候,就讓他們潤色語言,潤色完語言感覺還挺不錯,做得挺專業的。」一名本次被撤稿的醫生匿名對南都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一切都開始於論文潤色。據介紹,由於在國外刊發論文需撰寫英文論文,很多作者在完稿後都會請人潤色語言和學術規範,這在學術論文寫作中非常常見。「論文潤色」的盈利機構隨之迅速發展,在網路上隨處可見。


據被撤稿醫生告訴南都,論文潤色結束後,該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自己,除了潤色,還能夠幫助聯繫同行評議人,縮短評議流程。由於平時很忙,也不認識什麼國外的審稿人(《腫瘤生物學》要求須是國外審稿人),加上不熟悉投稿流程,正好有人提供這樣的服務,這名醫生就順便購買了這項服務。


上述涉事醫生多次稱,在此事件中,醫生也是受害者,「科研和文章是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沒有假的。」


按照這名醫生的說法,他在整個過程中並不知道中介在同行評議的環節造了假。南都採訪到的另一名目前在北京工作的醫生則表示,曾經見到過找這類中介的例子,醫生本人是否知道,則無法一概而論。


背後產業


「這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產業,甚至知道我的身份證號」


上述涉事醫生介紹,每天他都會收到無數「科研服務」、「科技公司」的傳單。這些機構一般會主動找上門來,潤色的收費看字數,一般一篇四五千塊錢。據這名醫生介紹,自己當時找了這樣一家論文潤色機構來修改論文。


但潤色論文獲利有限,相關機構很快將業務發展至論文發表的上下游,包括論文發表、幫助尋找同行評議人,甚至可以直接幫助代寫。


在一些購物網站上,商家甚至直接打出「代寫、代發核心期刊」的廣告。

一位某綜合醫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也向南都記者證實了這一產業鏈的存在,他介紹,自己每天開始工作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刪除垃圾郵件、把聯繫人加入「黑名單」,多的時候每天要接到10多個騷擾電話和郵件,有的甚至明碼標價,發一篇論文2萬、3萬元等,對此他深惡痛絕,不勝其擾。


「這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產業,不僅知道我的身份證號,甚至知道我到了哪裡。」他說。


南都記者在某購物網站上搜索到這樣一家機構,並與其工作人員交談,對方表示不但可以保證發表在國內核心期刊上,國外的SCI(科學引文索引)也可以保證發表。國內收費價格較低,國外期刊收費在2萬到5萬不等,周期也相對較長,大多數在一年左右。


而根據南都記者了解,《腫瘤生物學》只有在確定刊載論文後,才會向作者收取版面費,價格需要根據文章的質量判斷,一般在1萬元左右,一些傑出的投稿,期刊方面甚至會支付稿費。


據其中的一個代寫代發中介介紹,一旦交付定金,中介會負責與期刊方面聯繫,包括提交論文、提供同行評議人等全程工作。若有信息需要提供,中介會聯繫作者索取信息,而作者本人不需要與期刊方面有任何接觸。


在此過程中,中介常用的方式便是以作者的姓名全拼申請一個商業郵箱,與期刊方面聯繫,造成是作者本人在與期刊聯繫的假象。


據一位在北京三甲醫院工作的醫生向南都介紹,同行評議人造假可能也是用類似方式,中介先讓作者提供評議人名單,然後向期刊提供評議人的假郵箱,再以同行評議人的身份提供一個假的評議結果發給期刊。


為什麼是《腫瘤生物學》?


「直接使用作者推薦的評議人而不加以嚴格地審核,這不該出現」


實際上,中介使用這一伎倆時間已久。

根據施普林格方解釋,虛假同行評審(等原因)曾導致了2015年和2016年的幾次論文撤稿,其中就涉及期刊《腫瘤生物學》。此後,施普林格決定對相關論文進行篩查。基於這一追加篩查,施普林格才查出了此次107篇論文涉及虛假同行評審人。


據南都記者統計,《腫瘤生物學》的「造假」高峰在2014年和2015年,據幾次撤稿的總量分析,被撤論文分別為43篇和50篇,而2012、2013年,該期刊的撤文數量僅為15篇,2016年僅有1篇。


此前有專家指出,《腫瘤生物學》2015年的SCI影響因子為3.611,而2016年呈現「斷崖式下跌」,下降至2.93。這個趨勢也與2015年該期刊上發表的大批論文被撤相呼應。


為什麼幾次撤稿事件都涉及《腫瘤生物學》?一位曾在《腫瘤生物學》發文30多篇的作者對南都解釋,一是因為《腫瘤生物學》影響因子(國際公認的期刊評價指標)在3.0左右,不高不低,在985、211高校一般都符合畢業、保研等條件。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本期刊的發稿周期短,此前最快3-4個月就能發表,這對晉陞、評級、畢業等來說很實用,而其他同類期刊至少也要一年時間。


對此,中國科協敦促稱,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沒有採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發生,出版集團和期刊編輯存在內控機制不完善、審核把關不嚴格等問題,理應對此承擔責任。


從施普林格與《腫瘤生物學》方面的回應來看,他們對於這一產業鏈的存在也已經知曉。


施普林格細胞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編輯總監彼得·巴特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施普林格在開發相關工具,以提示問題的隱患。在身份驗證方面也在開發相關項目,去甄選已驗證的評審人並識別獲邀評審人的身份。「在進行這些工作的同時,我們還要求提供更多信息,如單位名稱、以機構名稱結尾的電子郵件地址、ORCID/SCOPU S資料庫身份號碼、發表文章列表的鏈接等。」


期刊編輯辨認中介是否很難?南都採訪的一位國內醫學期刊編輯表示,對編輯來說,一篇稿件來了,首先要做初審,主要關於選題、論文方向、字元數以及格式方面的審核。然後,責編會根據作者留下的電話或郵箱聯繫作者。但是如果作者和代寫代發中介是捆綁在一起的,就很難分辨。


但該編輯也指出,作為一個SC I雜誌社,在同行評議人審核時直接使用了作者推薦的評議人而不加以嚴格地審核,這在頂級的科學期刊,如《柳葉刀》(T heLancet)等工作中是不會出現的。


哪裡出了問題?

「在救人治病上,大家都相似,發學術文章就成評職稱重要條件」


「就好像評價一個廚師,參考的不是他飯做得好不好,而是小麥或水稻種得怎麼樣。」前文提及的北京三甲醫院醫生對南都說。


在期刊上發表醫學論文,是目前很多醫院進行醫生評職評選時的必要條件之一。以北京某醫院為例,據介紹,要從初級職稱升至中級職稱,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一篇學術論文是必選項,而要繼續升至高級職稱,在國外SCI發表一篇論文則是重要的加分項,加分越多,勝算越大。


「在救人治病上,大家的表現都相似,只要沒有重大失誤,就沒有太大差距,所以是否發表了學術文章就成為評職稱的重要條件。」該醫生表示。


因此,每天忙於看診治病的醫生工作到一定年限後,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和收入,就必須要考慮職稱問題,發表論文就成了必須要經歷的「一道坎」。


目前的醫生晉陞體系是否存在問題?醫生是要搞科研,還是專心臨床?就現在醫生職稱晉陞要求發表論文的現象,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消化科一醫生認為,應該把醫療和科研相對割裂開,有願意搞學術的,可以脫離臨床專心搞學術,有願意臨床工作的,可以制定一個相應的晉陞路徑。


前述醫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則認為,「以論文論英雄」總體上沒錯,也是目前國內、國外主要衡量學術水平的標準,不能因噎廢食、全盤否定。問題的關鍵在於,評價體系不能絕對化,不能「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而要多元化。


(由於文中被採訪者皆為利益相關方,尊重被訪者願意,在文中使用了匿名)


就好像評價一個廚師,參考的不是他飯做得好不好,而是小麥或水稻種得怎麼樣。


——— 北京三甲醫院醫生談評職評選

10-11版 采寫:南都記者 娜迪婭 吳斌 商西 蔣琳 實習生 范俏佳


圖片均為網路截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經營差卻善於投資 雅虎所持Snap股票價值近億美元
東芝確認7月後將陸續拆分4項主要業務
微信事業群內部架構調整 成立搜索應用部
[圖]Galaxy S8+和iPhone 7規格參數對比
革命性突破 iPhone雙卡神器開始發貨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用「睡美人」比喻論文,荷蘭教授被學術期刊退稿
AAAI 2019評審惹爭議!「好論文」遭退稿?程序主席回應
渣男把殺妻經過寫成小說,卻因文筆太差被退稿,萬萬沒想到……
劈腿渣男把殺妻經過寫成小說,卻因文筆太差被退稿,萬萬沒想到……
王羲之收到書協的退稿信......欲哭無淚!
世界名著曾遭遇的毒舌退稿信
23封大作家收到的退稿信,第一個就看呆了
汪蘇瀧《一笑傾城》給TFboys被退稿,自己唱結果拿了金曲獎
才華不輸周杰倫,寫歌曾遭天王退稿,自己唱後紅了很多年
編輯退稿時恨不得說它們是屎,可後來它們成了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