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高建忠:腎燥不合,相火妄動—封髓丹淺識

高建忠:腎燥不合,相火妄動—封髓丹淺識


「用方首在明理,理不明則良方無用武之地。」封髓丹,以黃柏為君,「降心火」,「益腎水」,砂仁潤腎燥,佐甘草以加強瀉火、益水之功。可治腎燥不合基礎上的相火妄動之證。



高建忠:腎燥不合,相火妄動—封髓丹淺識




曾讀《增評柳選四家醫案》,見評語中有「黃柏、砂仁名封髓」一語,知封髓丹為古代醫生心目中的慣用常方。

《醫宗金鑒》有「封髓丹為固精之要葯」贊語。


清代醫家鄭欽安在臨證中體會到:「此一方不可輕視,余常親身閱歷,能治一切虛火上沖,牙疼、咳嗽、喘促、面腫、喉痹、耳腫、面赤、鼻塞、遺尿、滑精諸症,屢獲奇效,實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細揣摩,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調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經試之,願諸公亦試之。」(見《醫理真傳》)


而當代中醫界,除繼承蒲輔周經驗使用三才封髓丹治療口瘡等病變外,似很少論及封髄丹一方。


而後學者根據鄭氏的「調和水火」一語,以及「虛火上沖」諸病症,臨證時也無法真正理解和運用該方。




高建忠:腎燥不合,相火妄動—封髓丹淺識



考封髓丹一方,最早見於元·許國禎編纂的《御葯院方》一書「補虛損門」中。


原文:


封髓丹:降心火,益腎水。黃柏三兩,縮砂仁一兩半,甘草。右件搗羅為細末,水煮麵糊稀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蓯蓉半兩,切作片子,酒一大盞,浸一宿,次曰煎三四沸,濾去滓,送下,空心食前服。」

本方有「降心火,益腎水」之功。但是,用我們現在的觀點分析,方中四味葯,既沒有降心火的葯(如黃連之類),也沒有益腎水的葯(如地黃之類)。


還有,本方出自「補虛損門」,而方中除肉蓯蓉外,他葯並無補益之功,肉蓯蓉也非方中主葯。用方首在明理,理不明則良方也無用武之地。



一日,讀《續名醫類案》,見「齒門」下有易思蘭治一人齒痛不可忍,診其脈「上兩部俱得本體,惟二尺洪數有力」,斷為「此腎經火邪太盛也」。


易氏案後自註:「腎脈不沉濡而洪數,是所不勝者侮其所勝,乃妻入乘夫,腎經中已有火邪矣」。


腎水所不勝者為心火,心火所勝者為腎水,也就是說,腎經中火邪是由心火侮腎所致。



高建忠:腎燥不合,相火妄動—封髓丹淺識



案中用藥是以「黃柏為君以滋腎水,泄腎火」。


讀及此處,聯想到封髓丹方,恍惚明白,方中以黃柏為君,「降心火」,實即瀉心火侮腎所致之腎火,「益腎水」實即瀉腎火以保腎水。古人的思維和我們的思維略有出入而已。

黃柏一味,瀉火、益水兼備,已成一方。或佐甘草(原方中劑量缺),加強瀉火、益水之功,成一方也已足夠。


張仲景就有大黃甘草湯、芍藥甘草湯、桂枝甘草湯、甘草乾薑湯等方,黃柏與甘草組方,「降心火,益腎水」,境界也直抵經方。



高建忠:腎燥不合,相火妄動—封髓丹淺識



為什麼又要加入縮砂仁呢?畢竟,砂仁辛溫、香燥,既不利於降火,也不利於益水。


《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引趙羽皇的話說:「若縮砂仁者,以其味辛性溫,善能入腎,腎之所惡在燥,而潤之者惟辛,縮砂仁通三焦達津液,能內五臟六腑之精而歸於腎。」


這裡提到腎燥、辛潤。


《黃帝內經》中說:「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本草綱目》中說:「腎惡燥,以辛潤之,縮砂仁之辛,以潤腎燥。


可以這樣認為,方中砂仁之功在於潤腎燥。水不足則燥,水足則潤,那麼「益腎水」也即「潤腎燥」之互辭。

只不過,砂仁辛潤腎燥是通過辛散溫通、布化氣液而完成,與地黃類葯直補腎水截然不同。


《慎齋遺書》載一案:「一婦泄瀉,兩尺無神,此腎燥不合也。」用肉蓯蓉為君潤腎燥而愈。


張東扶在注文中說:「腎燥不合,四字妙極。凡物潤則堅密無縫,燥則破綻有痕。


又說:「余因慎齋腎燥不合之語,因思滑精一證,理亦同情。


「封髓」,不就是治「腎不合」?善治「腎不合」所致滑精,不就是「固精之要葯」?


至此,我們可以這祥認為,封髓丹方所治病證為在腎燥不合基礎上的相火妄動(即腎火瀰漫)。


該病證既不同於治療腎陰虧虛、虛火上炎的知柏地黃湯證,也不同於治療陰氣太盛、逼陽上浮的潛陽丹證(潛陽丹:砂仁、附子、龜板、甘草),更不同於治療脾胃虛弱、陰火上沖的補中益氣湯加黃柏證。


當然,封髄丹方也與瀉心火、益腎水的黃連阿膠湯方絕非同類。


如果把砂仁理解為治療中焦濕阻而將封髄丹用於治療濕熱病證,甚或通過加味治療與腎燥、相火無關的病證,這屬於方證使用範圍的擴大,而非原方證。


劉某,女,78歲。2010年12月10日初診。


患者主訴近幾年「火大」,時輕時重。自覺頭熱,身熱,常需蓋單被、穿單衣。時發咽痛、牙痛,近1月來間歇性鼻衄。口舌乾燥,常飲「涼白開」,平素喜食水果。精神尚好,易心慌,手足心常熱。納食好,睡眠尚可,「上火」較甚時大便乾燥,但凌晨4~5時起床則必須大便,且大便不成形。舌質淡暗,舌苔白,脈弦大。


證屬陽虛陰盛,腎燥不合,相火妄動。


治以溫陽潛陽,益腎瀉火。


方用封髄丹合附子甘草龍牡湯加味。


處方:制附子(先煎)12g,砂仁(後下)12g,黃柏12g,生龍、牡(先煎)各30g,丹皮15g,炙甘草12g。


14劑,水煎服。


2010年12月28日二診:


葯後頭熱、身熱明顯減輕,自覺周身舒適許多,口舌乾燥減輕,飲水減少,咽痛、牙痛不明顯,鼻衄未發。舌象同前,脈大稍減。


上方去丹皮,繼服14劑。

葯後諸症漸平,停葯。


按:患者高齡體弱,久治不愈,初診時頗感棘手。頭熱、身熱,咽痛、牙痛,而晨瀉、舌淡、脈弦大,當屬陽虛陰盛、真寒假熱之證,當以溫振陽氣、破陰納陽為治。


但仔細辨識,患者喜飲「涼白開」,喜食水果(瓜果屬陰),手足心常熱,且精神並未出現少陰病之「但欲寐」,據此認定,證中之熱並非全部為假熱(不除外假熱),有真熱在內,即相火。


明確有無相火的意義在於是否可以選用黃柏。


相火因何而來?源於腎燥。腎燥源於陰盛,陰盛源於陽虛。


治療上,以封髓丹加丹皮益腎瀉火,合附子甘草龍牡湯溫陽潛陽,取效倒也快捷。



讀《謝映廬醫案》,見有用滋腎丸治療陽縮不伸一案:


陽劑壅補,助生相火,耗損腎陰。陰水不充,相火內焚,腎陽無由而生,故見陽縮不伸。


治療關鍵在於清相火而存腎陰,相火清則腎陰無由而耗,陽生陰長自為生理之事。

當然,服藥半斤即陽事復舉,也有前服附子、鹿茸餘力之功。


本案相火內生之因與上述有別,用滋腎丸取得佳效,可供臨證參考。


文摘自《讀方思考與用方體會》


推薦關註:全新大家中醫3.2,推出【工作室】功能,幫您樹立個人口碑,積累優質患者,打造屬於自己的中醫工作室,助您實現「半日臨證半日讀書」的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家中醫 的精彩文章:

焦樹德:「痛在心口窩,三合共四合」
五苓散治膝骨關節炎案
印會河:疏肝散結方治療前列腺增生
顏德馨:五苓散加蒼朮可治脂肪肝
經方治療脫髮醫案舉隅

TAG:大家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過去一周發生兩件大事,第四期悅讀中醫名家講堂李賽美高建忠南寧開講,另外一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