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猛將左寶貴:與日軍血戰平壤,屍體被轟碎,只剩下血衣和朝靴
中日甲午戰爭,在近代歷史上有特殊意義。談及犧牲將軍,大多想到鄧世昌,然而在此之前為國捐軀的第一位清軍名將,乃高州鎮總兵左寶貴,與丁汝昌、鄧世昌並稱「甲午三英」,如今已不為人所熟知!
左寶貴,回族,山東費縣人。幼時父母雙亡,家境寒微。19歲投效軍營,歷任千總、游擊、副將、廣東高州鎮總兵等職,並以提督記名。他治軍嚴肅,重文愛勇,參與修築了關外鐵路,開辦過多處金礦,並捐資建學,設置慈善衛生機構,為百姓所愛戴。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朝鮮事急,左寶貴率兵入朝,
由於晝夜操勞,不久後突患「右偏中風」之症,但仍籌備戰守。。時任駐平壤諸軍總統的葉志超主張不戰而退出平壤,左寶貴力言:「敵人懸軍長驅,正宜出奇痛擊,使只輪弗返,不敢窺覦中原。朝廷設機器,養軍兵,每歲靡金錢數十萬,正為今日耳,若不戰而退,何以對朝鮮而報國家哉?大丈夫建業立功,在此一舉!至成敗利鈍,不遑計也。」
為表示死守平壤決心,在戰鬥打響前,左寶貴遵守回族禮儀,先期沐浴,誓臨陣死節,會戰期迫,左寶貴翎頂輝煌身先士卒。有人勸其脫去翎頂,免為眾矢之的,左寶貴說:「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為之死也。敵人注目,吾何懼乎?」
1894年9月15日,平壤保衛戰打響,日軍第五師團的朔寧支隊和第三師團的元山支隊進攻平壤城北,戰況異常激烈。
面對多於五倍的日軍,左寶貴親自到城上指揮,清軍奮力抵抗,日軍死傷無數。日軍在軍官的督戰下,拚死突進。元山支隊為了打開突破口,集中全部炮火向西北最外一壘猛轟。堡壘被毀,守壘清軍被迫於6時50分撤退。不久,第二壘也在日軍炮火環攻下失守。7時15分元山支隊佔領玄武門外西北外側二壘後,按既定部署直抵牡丹台下。
激戰中,左寶貴已受槍傷,猶裹創指揮,誓死抵禦,見牡丹台失守,「知勢已瓦解,志必死」,於是穿上御賜衣冠,登陴督戰,往來觀察指揮。營官楊某見城上危險,欲挽左寶貴下城躲避,左寶貴將其推開,並親燃大炮向敵軍轟擊,先後「手發榴彈巨炮三十六顆」。部下感奮,拚死抗禦,給予日軍以重大殺傷。
正酣戰間,忽一炮彈飛來,將清軍火炮擊碎,彈片擊穿左寶貴肋下,負傷不退,裹創再戰,血染征衣。不久,又一彈飛至,左寶貴中彈撲地,將士趕去看時,左寶貴的身體已被炮彈擊穿,屍體破爛不堪。
左寶貴犧牲後,奉軍失去主帥,無人指揮,日軍乘勢佔領了玄武門。營官楊建勝挾左寶貴屍體欲自玄武門衝出,可是日軍已進城,「塞滿街巷,楊某亦死亂軍中。」兩人忠骸,均不知下落!
左寶貴戰死後,屍骨無存,清軍將士冒著炮火硝煙,只覓得他的一領血衣和一隻朝靴,從平壤護送回淮安,葬衣冠冢,並建「左忠壯公祠」。全城老幼婦孺,人人掩面慟哭,後入祀昭忠祠,贈太子少保銜,謚號「忠壯」,事迹付國史館立傳,流芳千古。
※李鴻章墓現況:他夫人蓋著一件御賜國寶,曾被人拿回去當被子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從冊封的謚號來看,為何左宗棠的最差?
※明朝內心最強大的一代庸臣,雅號「劉棉花」,不怕彈,步步高升
※彭玉麟被稱「三不要」將軍,相比曾國藩、李鴻章等,為何名氣小
TAG:葫蘆齋主人 |
※切里尼奧拉戰役:火槍轟碎板甲,騎士和傭兵的屠場,法軍統帥陣亡
※切里尼奧拉戰役: 火槍轟碎板甲, 騎士和傭兵的屠場, 法軍統帥陣亡
※中國陸軍獨門神器:狙擊榴彈炮,2公里轟碎輕裝甲和敵方步兵
※元尊:帥哥本以為靠防禦必勝,不料竟被周元一拳轟碎,大失臉面
※美空襲俄軍駐地,8架全被轟碎,喊話美軍來多少打多少
※戰機空襲俄軍駐地,8架全被轟碎,普京喊話美軍來多少打多少
※聖鬥士:轟碎半個巨蟹宮,但冥界篇閉眼沙加依然不如米羅!
※用子彈射擊玻璃珠反被轟碎,科學家終於破解了魯珀特之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