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訪談-Faye Toogood我是個「設計師」
來到 Faye Toogood的工作室時,感覺很奇異,她助理早告訴我樓下是一個單車Café,穿過走廊走進一個小小的電梯,一瞬間到了一個昏暗的工作空間。 助理引路讓我坐在一個像是雕塑的奇怪椅子上,剛好看到 Faye Toogood在旁邊長桌開會,說了好一會突然轉過來說:「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原來她真人,竟然有點可愛。真是想不到。
Q
其實要定義你的身份真的很難,因為你的創作實在是太多元化了,既是靜物造型師,也是藝術家、傢具設計師,現在還有自己的時裝系列。到底你有多少時間?
A
是的,這很有趣,其實我一直只是在專註地做我想做的事,盡量不去考慮太多別人的想法,不是傲慢那種意思,只是說,如果我要去在意設計界、藝術界以及時尚界怎麼看待我,這會讓我動不了手,我將無法開始做任何事情。到最後我漸漸發現我可能是不屬於所有這些領域的,我只忠於自己,這樣更好一點。你的室內設計是讓我開始關注你的一大原因。其實我也不是什麼專業的傢具設計師。我認為,交叉創意是好事,創意基本上都是相關聯的。形成現在工作室的模式, 最主要是有自由與生產的問題,從我們的角度考慮,如果我們沒有接到室內設計項目, 我們仍然能夠以生產和銷售傢具或衣服維持生計,這種適應性實際上確保了我們這個小工作室的生存,比如說:「OK,現在我們開始設計一個服裝系列,再過一會,我們又開始設計一些傢具……」而且我們工作室的人都來自不同的專業背景。
Q
我曾經在倫敦東區的 Hostem專賣店看到你的第一個服裝系列, 以及報廢材料再利用的項目。它們都很棒。一般創作者搞創作時通常會有參考,而你所創造的東西更多是來自某種特定一致的風格。能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背景嗎?
A
其實我真的回答不了為什麼我是這種風格,很多人也問我:「你是否有特定的風格或審美?」在我看來,我使用的創作語言是相同的,主要應該是來自我對材料本質上來的熱情。我學的是美術與藝術史,後來我想做建築方面的工作,所以初時我一直與建築師共事, 但很快便發現這工作方式不符合我的個性,例如我們花了兩個星期設計的東西,要等5年才能完成,這實在讓我受不了。然後一個朋友問我為什麼不試試到雜誌工作。而很幸運地,當我遇到《Wallpaper》的人時,他們竟恰巧在尋找一位造型師,於是我便對主編說:「說實在的,我不知道什麼是造型師,但我知道,我非常喜歡你們的雜誌,我喜歡你們的內容,喜歡你們對於東方西方平等的審美眼光。」然後我便得到這份工作。我仍記得我當時把素描書和一些收藏的物品放在一個舊皮箱里去面試。幾年前我把這舊皮箱扔了,我即將在費城的現代藝術博物館有一個展覽,失去了這個皮箱讓我感到很懊悔鬱悶。因為那是我夢開始的地方。
Q
人們對於物品的迷戀往往不在於物品的價值,而是物品所關聯的某些記憶。
A
沒錯,這無關價值,我在意的恰恰就是這種與我切身的關聯。這個手提箱里的物品能讓我把感興趣的事物一一展示給雜誌社的主編。所以我得到了這份工作, 突然間, 每個月我有10頁需要完成的雜誌內頁。 剛開始的時候拍攝工作做得不是很好,後來慢慢上手才變得容易一些。 8 年後,我離開雜誌,因為我逐漸對平面圖像失去了熱衷,雖然我不斷在構建拍攝的布景,但它們隨之便被收納入紙箱內,每當新照片出爐,我看著它們,卻無法被觸動,照片給我的感覺是「死」物。而實際上,真正觸動我的是裝置與布景搭造與製作的過程。所以,我決定離開了那份工作,成立了一間只有3個人的工作室。
Q
所以你現在還在做靜物造型嗎?
A
是的,我為一些時裝秀或室內裝潢雜誌做造型,基本上就是布景設計與造型工作。我接手的第一個項目是 Dover Street Market的 Comme Des Gar?ons專櫃,後來Tom Dixon也找我為他們Portobello Dock的店設計目錄,口碑就是從那裡做起來的, 隨後又接了 Vivienne Westwood、Kenzo 的時裝秀……隨著項目的增加現在工作室已經變成了一個15人的團隊。 我的工作室在2008年成立,並沒有多長的時間,但我逐漸意識到我吸引許多我稱為「不合群」的人,他們有從建築專業轉行的、產品設計出身的,甚至是服裝專業出身的, 大家都不想在一成不變的大企業工作模式下消磨殆盡。隨著項目的增加,他們也從臨時工成為了正式員工。後來我們突然接到許多家居、店鋪或餐館的設計委託,在我做這些委託的時候, 我又意識到可以設計一些室內的擺設,所以沒多想又開始了一個傢具系列。我把設計放在倫敦設計周推出,想不到有很多買家,這對我來說真的很難,因為我的規模還不足以進行傢具生產、製造及銷售,但就在這危機期間,Tom Dixon給了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幫助我渡過難關。
Q
你與 Humberto Leon有過不少合作吧?
A
我們確實合作過不少項目,我很喜歡他,他是一位神奇而開放的思想家,很棒的一個人,我很高興能跟他合作。
我們這一代人隨處可見大規模的仿照或複製而不感到羞愧,他們不認為這些是設計師的心血,可能因為互聯網讓一切「靈感」來得不費吹灰之力。
你說得沒錯,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癥結所在,我不認為他們完全明白自己在做的是1 00%的抄襲。
Q
你看你耗費了大量時間來設計一把椅子,但如果不使出商業化手段,就難以維持生計。
A
在這過程中我明白了一件事……我的首個傢具系列在4年前推出, 一般來說, 傢具需要2到4 年時間才漸漸讓人與它產生聯繫,才會想購買它,想與它互動。這樣的產品性質跟其他類型產品很不一樣, 例如人們會很樂意花1000英鎊在一件衣服上,卻絕對不會花同樣的錢在一把椅子上。
是的,這樣說來是有點荒謬。
因為椅子是永久的, 你衣櫃中的衣服也許會丟失或常常替換淘汰。但人們一生也只會購買一定數量的椅子,甚至包括我自己……
你的工作只是為了能夠表達自己, 我能體會出你其實不只是熱衷於時尚或傢具。
沒錯,它只是另一種媒介、另一種材料、另一種工藝、另一種敘事方式或溝通方式,它甚至可以通過食物或氣味傳達。 所有這些不同的元素其實都只是不同媒介的可能性。創意總監、傢具設計師、靜物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再到舞台設計師,這一路走來,人們為我的作品貼上不同的標籤,而實際上我最害怕就是當有人問我:「你是幹什麼的?」我只能說我是設計師,如果對方繼續追問:「那你設計些什麼?」而這便取決於我有多少時間來解釋,一般我會回答:「哦,我就設計些傢具。」然後對話就在這裡止住了。因為詳細解釋的話可能要費上一番功夫了。
Q
我可以理解你說的這些,但設計時裝那真的是非常不一樣的領域。
A
老實說來我當時並沒有多想。這只是一個願望。我為倫敦市中心的考文特花園( Covent Garden)做了一個關於外套的大型公共藝術項目,他們想我在倫敦時裝周及倫敦設計周期間,在考文特花園做一整條街的雕塑作品。所以,我掛起了50 條巨大的手工制大衣,每一件都掛著標籤,描述了在倫敦不同地方出現過而如今已幾近消失的行業和製造商,所以這其實就是一次對倫敦服貿和製造業的致敬。我和姐姐共同完成了該項目,她是一位制板師。那時,她已經為許多的高級定製工坊和時裝品牌制板,她覺得她已經受夠了,所以我們想:「好吧,也許我們可以攜手做一個項目,那我們就做大衣吧,因為我們之前做過大衣,也許每件衣服能夠體現一種服貿。」於是她的裁剪手與我的雕刻頭腦組合,完成了這個項目。 突然間我們想,如果我們嘗試銷售這些作品,會有哪些人感興趣購買呢?於是有朋友說,你得把它們帶到巴黎,因此我們在巴黎一家畫廊做了展示,供買家參觀。首個系列賣了70件,而最近的系列已經售出了1500件, 這僅僅是2年的時間,老實說來完全是我意料之外。
Q
所以現在時裝已經成為工作室業務的重要營運部分了嗎?
A
正如我所說,一直以來我都對這一塊很感興趣,因為我做過傢具,傢具是無法推動大規模的生產的。我們的衣服在倫敦生產,每一件衣物的背後都附有一個巨型標籤,列出了所有參與制作該衣物的人員。在購買過程中也會記錄下店員的名字,然後當你買下它時,再寫上你本人名字。其實,這並不是我們為了進入時尚行業故意想出來的噱頭,只是因為我與姐姐共同做衣服的願望,所產生的創作載體。
這就是為何你們的服裝設計沒有很強的季節性。
我們的剪裁板型並非最前衛的設計,對我們來說,以前的制板師是我們的領導者,我們收集了很多以前的剪裁板型並存入檔案庫,周而復始。所有的生產都是在這裡完成,差不多一半以上的面料是本地採購,第一、二個系列的全部面料都是英國生產,到第三個系列我們才開始引進了一些日本面料,我們對產地的要求並不是剛性的,雖然我對英國面料非常支持,但畢竟品種有限。
Q
你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有哪些?
A
首先當然是下一季的服飾系列;還有一個與日本陶藝家合作的陶瓷系列,這是我們剛剛推出的項目;同時我還在做著一套房子的內裝以及整體內觀的改造項目,當中涵蓋了室內九成的傢具設計及掛毯掛飾等;另外還有倫敦的一棟房子在策劃中,都是私人委託。暫時就是這些了。
Q
你通常是如何做空間設計工作的?
A
這是一種相當複雜的工作方式, 從2D到3D的空間,中間牽涉的程序及工作很多,我必須不斷學習很多相關的東西。你要思考人們如何在空間內移動,空間的感受性與功能性,這些曾經讓我非常頭大的問題,現在居然讓我異常興奮。老實說來,在比例上發揮創意聽起來是很有趣,但我嘗試過做一些相關的東西,但實在是讓人很頭痛。
巧妙地玩轉比例是一件頗具趣味的事情,從空間、傢具,到衣服,道理其實都差不多。
想要感受巨大腦洞和新鮮創意嗎?
※包裝設計分享 方糖包裝
※我們的靈感來源 BEHANCE 公布了 2016 年度八大精選
※鍾學威:為生活而生的設計
※方形吹風機概念設計,不但便攜,顏值也很高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專訪:「設計是一種教養!」
TAG:Narkii工業設計 |
※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編輯Alan Lefor教授訪談實錄
※訪談系列:男裝設計師Grace Wales Bonner
※Jony Ive訪談:設計Apple Watch的幕後故事
※擁抱Flutter:關於Google Flutter Party的訪談
※Virgil Abloh 接受 Naomi Campbell 專訪談及與 Kanye West 的「歷史性」擁抱
※黑膠唱盤:MoFi Electronics原廠國際業務Steve Shade訪談
※大師訪談之 Ramesh Agarwal 「天空的夢想」
※拍賣訪談:Michele della Valle為蘇富比創作定製珠寶系列
※大叔帥炸!《Hisone與Masotan》音樂人訪談
※Spotify首席執行官訪談:我們不是音樂領域的Netflix
※6月Inside Xbox E3訪談特輯回顧 Xbox One向下兼容工作將暫告一段落
※《HR的未來思維》CEO訪談精彩回顧-光輝國際亞太區總裁 Michael Distefano
※訪談系列:時尚策展人Judith Clark
※耿耿於懷!Chris Pratt 在訪談中再一次為其 Star-Lord 角色作辯護
※Method Jdotb訪談 大米TOP5職業排行部分
※獨家訪談 | Alberta Ferretti,優雅才是恆久的時尚真諦
※用adol+物聯網打造年輕人的AIoT,adol品牌高層訪談
※蘋果零售主管Angela Ahrendts接受採訪談「體驗式
※超越真實:訪談《戰地V》高級總監Daniel Berlin
※NBA 季後賽 2019 ? Joel Embiid 賽後訪談嘲諷 Warriors 三比一聽牌遭逆轉之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