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2013~2014年,我們對新疆塔什庫爾干縣吉爾贊喀勒墓群進行了考古發掘,遺址所在的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干河谷區域不僅是亞歐大陸巨大地理區域的接界處,還是亞歐大陸各大文明區域的交匯點,是人類古代文化交流最重要的高原通道。 相關研究表明墓群遺址年代距今2400~2600年,為廣義的塞人 (斯基泰)文化,但是出現了明顯的瑣羅亞斯德教早期文化內涵。 M1、M2、M11、M23、M24發掘出土了22顆紅瑪瑙 珠。

一、簡介公元前一千紀前後其他遺址出土的瑪瑙珠飾

早在原始宗教時期,人們因為一般的石頭具有重量和堅硬等共性而被認為具有一般的護佑效力,而那些具有特殊的形狀或顏色的石頭被認為具有特殊的護佑效力。 自古以來,瑪瑙珠因其絢麗的色彩和瑩亮的半寶石光澤備受人們的青睞。考古學者分別在屬於崧澤文化晚期、齊家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四壩文化等古代文化遺址中發掘出土了瑪瑙珠飾。我們大致梳理了公元前一千紀前後我國考古發掘出土瑪瑙珠飾的遺址資料,計有:殷墟婦好墓; 北京房山琉璃河燕侯墓地; 陝西寶雞紙坊頭西周早期墓; 陝西扶風北呂西周墓; 陝西扶風劉家東壕西周豐姬墓; 陝西扶風黃堆鄉強家1號墓; 陝西長安灃西張家坡西周墓地; 陝西韓城春秋早期芮國夫人墓; 絳縣橫水倗伯墓地; 翼城大河口霸國墓地; 山西曲沃晉侯墓地; 北趙晉侯墓地; 羊舌晉侯墓地; 河南三門峽市虢國墓; 河南平頂山北滍村應國墓地; 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 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 江蘇蘇州真山吳王墓; 江蘇邢江姚庄101號西漢墓; 浙江紹興306號戰國早期墓; 浙江東陽前山D2M1越墓; 山東濟陽劉檯子逢國夫人墓; 山東日照海曲西漢墓; 甘肅崇信余家灣墓地; 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 新疆伊吾縣托背梁墓地; 新疆木壘縣東城鄉雞心梁古墓; 內蒙古桃紅巴拉匈奴墓; 內蒙古准格爾旗西溝畔匈奴墓; 吉林榆樹縣老河深鮮卑墓; 四川茂縣戰國石棺墓; 四川西昌大石墓; 雲南晉寧石寨山滇王墓; 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 廣西合浦漢墓群; 湖南長沙咸家湖西漢墓; 河北戰國中山國王族墓; 河北滿城漢墓; 廣東廣州龍生岡東漢墓; 西藏阿里曲踏墓地, 等等。其中,陝西扶風黃堆鄉強家1號墓、河南三門峽市虢國墓、山西曲沃晉侯墓出土的瑪瑙珠呈圓型、扁圓型、腰鼓型、管珠型,有殷紅色、橘黃色、黃色、淺綠色、紫色,它們與其他材質的珠子搭配,用來串連大型組玉配。大型組玉佩從西周肇始,經春秋戰國傳承至西漢,是貴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除此之外,江蘇蘇州真山吳王墓、四川茂縣戰國石棺墓、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等出土的珠襦中也有大量瑪瑙珠。另外,陝西韓城春秋早期芮國夫人墓的槨室側板和擋板上也懸掛了大量串飾,其中瑪瑙珠就多達3001顆。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中,僅3號墓就出土了800多顆瑪瑙珠。關於新疆和甘青地區先民喜愛佩戴紅瑪瑙珠的裝飾風尚,向西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流域和西亞地區, 其根源與亞歐草原地區先民偏好璀璨亮麗的身體裝飾有關。 相關研究表明,用金和玉(瑪瑙為廣義的玉石)製成的威權物鞏固了人類歷史進程中形成的社會組織高級形式——國家,而通過遠距離交流得到的物品成為社會上層獲得和維持權利以及領導策略( leadership strategy)的方式之一。 根據考古資料和相關古籍的記載,以夏、商、周為代表的中國文明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初就已經通過新疆等草原地帶與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為代表的西方文明有了間接文化溝通,而西域地區與中原王朝至遲在西周中期也已經開始了直接交流。換而言之,前文梳理的出土瑪瑙珠飾正是東、西方文明上層社會進行文化物質交流的力證。

說到古人對瑪瑙的尊奉和喜愛,離不開瑪瑙繽紛絢麗的色彩和瑩亮的半寶石光澤,它們是由瑪瑙礦物的化學物理特性決定的。以下,簡要說明一下瑪瑙的基本化學物理特性。

二、瑪瑙的基本化學、物理特性

瑪瑙是隱晶石英的一種緻密微晶體,由細微纖維體組成,化學組成為SiO2。 純凈的玉髓為無色微透明~半透明,礦體中還含有少量Ca、Mg、Fe、Mn、Ni等元素,當含有不同的雜質元素時呈現不同的顏色。瑪瑙晶體的堆集狀態致使瑪瑙有很多微孔隙。 上述綜合因素導致瑪瑙具有與非晶體的玻璃、塑料等不同的內反射。

瑪瑙的顏色 、透明度 和光澤受環境中光源、觀察時相對位置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如(圖一、圖二)中的紅瑪瑙珠在不同光源下呈現出不同狀態:圖一中這顆珠子在自然光下呈現微透明的紅色;圖二是我們從左上方用強光照射時拍攝的照片,這顆瑪瑙珠呈現出隱晶質半透明的橘紅色,且離光源越近的部位透明度越高顏色也越淺。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一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三、吉爾贊喀勒墓群及其他墓葬出土瑪瑙珠的狀態

(圖三)是吉爾贊喀勒墓群M11出土的紅瑪瑙珠在未清洗前的狀態,珠體表面可見少許附著的土壤成分,一些珠子上還有肉眼可見的蝕像, 也即受沁現象。在觀察這批紅瑪瑙珠之前,我們將它們放入盛有溫水的木碗中進行了清洗。片刻後,部分紅瑪瑙珠的表面分布了些許細小氣泡,說明這些埋藏了2500年之久的紅瑪瑙珠具有一定的吸水性。隨著木碗的移動,細微氣泡悄然消失。浸泡了約20分鐘左右,我們從水中取出紅瑪瑙珠,放在吸水性較強的紙上,稍待晾乾後以備觀察。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三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的瑪瑙珠(未清洗前的狀態)

這批出土的瑪瑙珠在土壤中埋藏了2500年之久,每一顆珠子受埋藏環境的影響都發生了相應的次生變化。埋藏環境中的通氣性(含氧量)、濕度、溫度、PH 值、電阻率、可溶性鹽類等因素決定了土壤對它們的腐蝕程度。瑪瑙是多孔隙結構的礦物,當這批紅瑪瑙珠埋藏入土之後,由於棕漠土具有非常良好的通氣性而不能做到斷絕氧氣,再加上台地土壤的含水量隨著地下水活動和降雨等因素而發生不斷的變化,土壤中的水份攜帶可溶性物質在紅瑪瑙珠的內部不斷地滲透、溶解、蒸發、結晶,這樣就使得這些紅瑪瑙珠因風化作用發生了紛繁複雜的次生變化,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受沁現象。

我們在嘗試解析這批瑪瑙珠的受沁機理時藉助了專業學者對高古玉器次生變化的研究成果。聞廣先生認為:高古玉受沁程度的深淺取決於礦物顯微結構的堆集密度和質量的優劣。 另外,他還通過對高古玉器的受沁部分和未沁部分的平行取樣的檢測研究,發現古玉受沁後的部分相較於未受沁的部分而言,出現了玉質疏鬆、硬度下降、透明度下降、顏色變白等一系列變化, 同時古玉的吸水性也相應增強。

就受沁的微觀動態而言,出土高古玉的整體性狀是在長期的埋藏過程中「失」和「得」兩個過程中相互作用形成的,經歷了風化淋濾和滲透膠結兩個階段。「失」的過程即指微觀環境下處於風化淋濾階段的古玉器中的可溶性物質溶解後經擴散、滲流而被帶出的過程;經歷過風化淋濾的高古玉內外結構中有很多微孔隙,這些微孔隙的存在向土壤中含有Al 、Si 和Fe元素的膠體溶液提供了滲入的空間與通道,土壤中的部分物質在土壤水的帶動下逐步滲入經歷了風化淋濾階段後古玉的大量微孔隙當中,這是一個「得」的過程,即指周圍土壤中的膠體物質不斷向古玉內部滲透並膠結的過程。 受沁高古玉的物理性質在埋藏過程中發生了很大變化:其內部由於經歷風化淋濾作用而使晶體間的結構水和可溶性物質析出、晶間間隙變多,從而導致古玉內部結構變得疏鬆;但高古玉表層因為在膠結的過程中存在一些未被膠結的晶間孔隙,故整個外層的硬度雖然略高於內里部分,但仍然較低。因此,高古玉器普遍存在著「外實內松」的現象。 換言之,受沁的高古玉器的質量由內而外都發生了變化,受沁的瑪瑙珠飾亦是如此。以下,我們分別遴選出吉爾贊喀勒墓群及前文梳理過其他遺址出土的瑪瑙珠飾,逐一解析它們的受沁現象和受沁機理。

(一)第一件瑪瑙珠飾

(圖四)中這顆橘紅色多棱棗核狀瑪瑙珠出土于吉爾贊喀勒墓群M2。這顆瑪瑙珠長2.11cm,中間最大直徑為1.03cm,兩頭鑽孔直徑分別為1.94cm和1.51cm。由於墓地所在台地的棕漠土具有多孔透氣和高鹼性特徵,並富含Fe、Si、 Al等金屬元素,這樣的埋藏環境使得埋藏於其中的瑪瑙珠發生了相應的次生變化。首先,我們看到這顆瑪瑙珠的整個珠體都包裹著一層瑩亮的包漿,干福熹先生在西周早期的玉石珠和玉石管上也觀察到了這種現象,經研究後認為這種「包漿」現象是由於玉珠(管)長期埋藏於地下受沁,表面形成了非晶化(玻璃化),因此產生了類似玻璃的光澤,而玉珠(管)內部與外表面的材料的化學成分變化卻非常微小。 這顆瑪瑙珠的晶體結構並非特别致密,拋光程度也不是非常精細,它在埋藏的2500年過程中,壤液膠體所含Si、 Al等金屬元素成分有足夠的時間在滲透膠結過程中膠結於珠體表層,從而形成了我們在圖四中看到的瑩亮包漿。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四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圖五)中我們看到:珠體上有受沁導致的明顯的晶體疏鬆直至部分脫落的現象,其中夾雜著鐵元素入沁而致的紅色沁現象。前文已述,瑪瑙珠體的質量關係著瑪瑙珠的受沁程度,一顆瑪瑙珠的質量主要取決於顯微結構,即二氧化硅晶體纖維束的粗細及其所含雜質礦物的多少,其與瑪瑙珠的密度、透明度、光澤和韌性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說,瑪瑙發生風化作用的主要特徵是機械性地破壞二氧化硅晶體間的鏈接作用,但卻不改變其化學成分,最終的結果是使完整的瑪瑙塊體變成碎屑,即沙子。在瑪瑙珠埋藏入土後長時間的不斷風化過程中,風化淋濾作用使晶體間的連結力降低、結構變疏鬆,最終導致部分晶體脫落,當這種風化現象只輕微地發生在瑪瑙珠表面時,就會有「土蝕痕」和「土蝕斑」現象。當晶體脫落現象導致晶體較大面積地從珠體上脫落,就形成了「土蝕坑」現象。圖五中我們看到了土蝕坑現象和正在變得疏鬆的珠體部位,其表層都有一層若隱若現的包漿。我們知道吉爾贊喀勒墓群的棕漠土中富含鐵元素,這些鐵元素在滲透膠結的風化過程中逐漸滲透進入相對較為疏鬆的晶間孔隙中,從而形成了我們在圖中看到的鐵元素入沁現象。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五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圖六)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受沁導致瑪瑙珠體變疏鬆,從而產生較多的內反射界面,當強光在不同晶粒間傳播時,晶體間的折射作用和散射作用發生改變,致使這一部位的透光性與其他部位明顯不同。珠體另兩處還有土蝕坑現象以及色沁現象。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六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如(圖七)所見,當我們用強光透射時,看到了這條糅雜於紅色沁中的沁裂紋現象。瑪瑙珠久埋地下,風化淋濾作用使晶體間的微孔隙增多增大,在2500年的埋藏過程中,隨著風化作用的持續進行,這種現象集中到某一條微裂紋時,使得微裂紋得以伸展、延長,晶體縫隙也漸漸增大,當它延伸至珠體表面時,就形成了「沁裂紋」現象。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七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如(圖八)所示,我們再換一個角度觀察這顆瑪瑙珠,除了看到晶體脫落現象、沁裂紋現象和紅色沁現象外,還看到了包漿之下隱約的橘皮紋現象。上文已述,這顆瑪瑙珠的晶體結構不是很緻密,且拋光也不是特別精細,古人在製作它時,用解玉砂在其表面反覆碾磨拋光,於是珠體表面在微觀下呈現出相對凹凸不平的狀態,當它被埋藏入土後又經歷了風化淋濾過程中可溶性離子的大量流失,從而加劇了微觀下珠體表面的凹凸不平狀態。在滲透膠結的過程中,富含Al、Si、Fe元素的膠體溶液堆積膠結在相對不太平整的珠體表面,並與解玉砂琢磨痕迹相互映襯,於是形成了「橘皮紋」現象。(圖九)是40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橘皮紋現象、晶體脫落現象和紅色沁現象。圖中我們看到了珠體表面並不平整,拋光也較為粗糙,晶體受沁脫落後留下的自然形態,以及鐵元素入沁後形成的如水墨暈染般的自然形態。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八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九 圖八的40倍顯微圖

我們在(圖十)中看到珠體上另一面的沁裂紋現象和色沁現象、土蝕坑現象。(圖一一)是我們在30倍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沁裂紋現象,這條沁裂紋粗細有別、崎嶇蜿蜒,可以看到沁裂紋始於何處,又終於何處。沁裂紋的兩頭逐漸變細,最終悄然隱匿於珠體之內。這種自然的分布形態表明:整條沁裂紋的形成,是周圍的微裂紋在漫長歲月里不斷地漸次惡化造成的。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十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一一 圖十的30倍顯微圖

(圖一二)中可以看到這顆瑪瑙珠一頭的孔道口以及附近孔道內壁的狀態。我們根據吉爾贊喀勒墓群的年代和對珠子孔道整體狀態的觀察判斷當時的工匠使用了硬度較高的鐵質管鑽和非常細膩的金剛砂來為珠子鑽孔。 孔口處有打孔初始定位時殘留的痕迹。圖中臨近孔口的孔道內壁上有相對細膩的解玉沙在游離狀態下琢磨過後留下的痕迹。我們在圖中看到,珠體外表面的光澤瑩亮,但孔道內壁就相對粗糙,沒有光澤。就一顆珠子而言,工匠會反覆拋光珠體表層使之看上去更加亮澤美麗;而孔道內壁未曾被拋光,孔道內壁的表面物理性狀未發生改變,當它們置於同一環境下受沁時發生的變化是不一樣的,所以同一顆珠子的孔道和珠體表面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包漿。換言之,滲透膠結過程中富集在珠體表層的Si、 Al等金屬元素會使珠體表層呈現出更潤亮的光澤。(圖一三)是珠子同一部位在30倍光學顯微鏡下的狀態,我們看到珠體被拋光的表層細膩光滑,但孔口內壁卻顯得相對粗糙,還有一些壤液中的成分附著在孔道內壁表層。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一二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孔口細節圖)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一三 圖一二的30倍顯微圖

(二)第二件瑪瑙珠飾

(圖一四)中這顆方形片狀瑪瑙珠出土于吉爾贊喀勒墓群M11。瑪瑙珠邊長0.99cm,厚度為0.24cm;對角鑽孔,孔間距1.15 cm,兩頭孔徑分別為0.085cm和0.082cm。圖中我們觀察到珠子表面有一層較薄的瑩亮包漿,珠體內部有數條顏色較深的平行紋帶狀結構,這些平行紋帶狀結構是由瑪瑙礦體中雜質元素的分布狀態導致的。孔道整體直貫通暢,未見明顯的對接痕迹。珠體臨近鑽孔一端的部位有殘損,以致我們可以藉此仔細地觀察到孔道另一面的內壁狀態:它的光澤度明顯弱於珠體表面的光澤,肉眼觀察孔道內壁平整而光滑,看不到螺旋痕的存在。(圖一五)是我們在30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此部位的狀態:孔壁上有明顯的看似平行實際並不平行、看似連續實際並不連續、且高低不平的細密旋痕,這些旋痕是顆粒非常細小、硬度很高的解玉砂在游離狀態下琢磨過孔壁後留下的痕迹。由此我們推斷,此時的鑽孔技術已經相當發達,工匠使用了鐵質管鑽工具,且琢磨鑽孔用的解玉砂顆粒已經非常細小,但仍未達到特別均勻細膩的狀態。工匠的鑽孔技術也已非常嫻熟,他們能熟練地精準定位,極有可能已經使用了簡單的機械裝置進行鑽孔,因此鐵質管鑽也已達到了較高的轉速。另外,我們還可看到附著在孔道內壁的些許壤液成分的附著物。(圖一六)是70倍光學顯微鏡下看到此部位的狀態:我們清楚看到孔道內壁的旋痕粗細不均,大致平行,但並不是完整的一條一條,而是斷斷續續的,這是遊動的非常細小的解玉砂在高硬度管鑽較高轉速的帶動下琢磨過孔道內壁後造成的痕迹。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一四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一五 圖一四的30倍顯微圖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一六 圖一四的70倍顯微圖

(三)第三件瑪瑙珠飾

(圖一七)中這顆圓形片狀瑪瑙珠出土于吉爾贊喀勒墓群M11。瑪瑙珠的圓形直徑約為0.89cm,瑪瑙珠厚度為0.42cm;在表現厚度的珠體上有一對穿鑽孔,孔間距0.88 cm,兩頭孔徑分別為0.12cm和0.11cm。圖中我們看到,珠子的一面較為平整光滑,珠體有一層潤亮的包漿,還可觀察到數條沁裂紋現象、土蝕痕現象。(圖一八)是我們在15倍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狀態:珠體表層雖然有一層較薄的包漿包裹,但我們仍能隱約觀察到表層的不平整狀態,由此可見這顆珠子的拋光不是很精細。沁裂紋的狀態自然舒展,是長久埋藏過程中受沁導致的。土蝕痕與土蝕坑現象分布自然,部分土蝕痕上有附著的壤液中的成分,土蝕坑的表面隱約可見包裹的包漿。(圖一九)是在40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節狀態:珠體表層呈顯出橘皮紋狀態,細微的土蝕痕自然地分布其上。沁裂紋粗細不勻,可清晰看到沁裂紋兩邊的晶體在漫長的埋藏歲月中逐漸形成的自然狀態。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一七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一八 圖十七的15倍顯微圖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一九 圖十七的40倍顯微圖

(圖二十)是這顆紅瑪瑙珠的另一面,顯然受瑪瑙局部質量和埋藏的微觀環境影響,此面比另一面受沁更為嚴重,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珠體上的數條大小不一的沁裂紋現象、色沁現象、土蝕痕現象和土蝕坑現象。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十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圖二一)是在15倍光學顯微鏡下的狀態,使我們對數種受沁狀態觀察得更為清楚,儘管較為嚴重的受沁使這一面珠體顯得斑駁,但我們仍能看到珠體表面有一層包漿包裹。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一 圖二十的15倍顯微圖

(四)第四件瑪瑙珠飾

(圖二二)中的圓型瑪瑙珠出土于吉爾贊喀勒墓群M1。瑪瑙珠直徑約為1.03cm,珠體上有一對穿鑽孔,孔間距1.11 cm,兩頭孔徑分別為0.11cm和0.15cm。圖中我們看到珠體表面有一層亮澤的包漿,最為明顯的是珠體上受沁導致的灰白色和灰黃色的土蝕斑現象,造成這種土蝕斑的原因是:當瑪瑙礦體中的雜質部分恰好在成珠後位於珠體的淺表層,風化淋濾過程中雜質元素逐漸析出並富集在這一部位的較表層,它們在滲透膠結過程中與壤液中的部分元素髮生了相互反應,質變為一種新的物質並附著在這一部位,於是產生了我們在圖中看到的灰白色和灰黃色的土蝕斑。另外,我們還觀察到珠體上的微細沁裂紋現象、紅色沁現象、土蝕痕現象以及孔道口的虹化現象。虹化是一種常見的侵蝕現象, 瑪瑙珠的「虹化」現象特指用來描述瑪瑙珠體表面在光照下出現的旖旎的彩色斑面,它們的色彩隨著光線的移動而變化,當光線超出某一個範圍時,這種五彩斑斕的色彩又會逐漸隱匿不見,它們分布於瑪瑙珠體表面結構較為疏鬆的地方。其形成機理實際也是瑪瑙珠埋藏入土後風化現象的一種。微觀上看,瑪瑙珠體內的二氧化硅晶體以隱晶質的形式立體、無規則地排列著,晶體間的微孔隙又充滿了結構水。當瑪瑙珠埋藏入土後經歷了風化淋濾和滲透膠結作用,晶體間的孔隙度增大從而變得疏鬆,瑪瑙珠體內晶體的排列形態也會發生改變,當這些晶體的排列形成某一個特殊形狀,恰好又有光線從特定的角度穿過這些晶體交角的時候,就會因為光線的折射而產生虹化的暈彩現象。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二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圖二三)是這顆紅瑪瑙珠在10倍光學顯微鏡下的特徵,我們能夠隱約看到隱藏在包漿下的不太平滑的珠體表面以及受沁導致的灰白色土蝕斑現象、微細沁裂紋現象、色沁現象、橘皮紋現象、土蝕痕現象。上述受沁現象的機理,前文已有闡述,不再贅述。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三 圖二二的10倍顯微圖

(圖二四)和(圖二五)是分別在40倍和50倍光學顯微鏡下的狀態,圖中我們看到灰白色土蝕斑有的在珠體表面,而有的又潛行於珠體淺表層中,土蝕斑的狀態取決於瑪瑙礦體中雜質的分布形態和受沁的深淺程度。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四 圖二二的40倍顯微圖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五 圖二二的50倍顯微圖

(圖二六)中我們看到圓形瑪瑙珠的包漿現象、小沁裂紋現象、色沁現象、土蝕痕現象。還看到孔口有些許瑪瑙晶體崩落的現象,孔道內壁較為粗糙,肉眼看不到螺旋紋,孔壁上有壤液成分的附著物。(圖二七)是30倍光學顯微鏡下的狀態,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孔口邊緣的晶體崩落現象以及覆蓋其上薄薄的一層包漿,但我們依然無法看到臨近孔口的孔道內壁上有旋痕。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六 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七 圖二六的30倍顯微圖

(五)第五件瑪瑙珠飾

(圖二八)中的白色瑪瑙管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出土於紹興306號戰國早期墓。 此墓出土的最長一顆瑪瑙管達12cm(M306:122)。 這種長達10 cm以上的瑪瑙管在印度河上游屬於公元前3000年的摩亨佐﹒達羅遺址也有出土。 由此可見,人類早已掌握了製作瑪瑙珠(管)的高超技術。圖中我們看到這顆白色瑪瑙管的表面曾被精細拋光,在歷經了2000多年的埋藏後珠體仍然瑩潤亮澤。另外,製作這顆瑪瑙珠的瑪瑙礦質量很好,埋藏環境也相對較好,因此珠體只有臨近兩頭的部位有些許較為明顯的色沁現象、微細沁裂紋現象。其受沁機理前文已述,不再贅述。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八 浙江省博物館藏

(六)第六件瑪瑙珠飾

(圖二九)中的瑪瑙耳璫展陳在浙江省博物館,出土於寧波漢墓。圖中的瑪瑙耳璫呈現出挺括潤亮的玻璃光澤,珠體上部可見較為明顯的沁裂紋現象、土蝕斑現象,珠體中段內部還隱約可見內風化現象,珠體下端有明顯的色沁現象、沁裂紋現象和虹化現象。當瑪瑙珠體的風化作用不斷疊加於珠體內部某些較為脆弱的晶鍵上時,就會加快這一部位晶體間的晶鍵斷裂,使晶體間隙變大,我們用透光的方法可以觀察到珠體內部的晶體呈現出漸趨疏鬆的現象,即為瑪瑙珠的「內風化」現象。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二九 浙江省博物館藏

(七)第七件瑪瑙珠飾

(圖三十)中的瑪瑙耳墜出土於新疆吉木薩爾縣二工河水庫M32,墓地屬於西漢時期的山北六國。 圖中我們看到這件紅色瑪瑙耳墜有著瑩亮的包漿,其體內有許多若隱若現的內風化現象。另外,珠體表面還分布著土蝕痕和土蝕斑現象。上述受沁機理,前文已述,不再贅述。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三十 新疆吉木薩爾縣二工河水庫墓地出土的瑪瑙耳墜

(八)第八件瑪瑙珠飾

下面兩顆瑪瑙珠是「珠襦」的一部分,現藏蘇州博物館,出土於蘇州真山東周大墓。

(圖三一)中,我們看到了珠表挺括亮澤的包漿現象、虹化現象、微細沁裂紋現象、土蝕痕和土蝕坑現象。上述受沁機理,前文已述,不再贅述。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三一 蘇州博物館藏

(圖三二)中,我們看到潤亮的包漿現象、色沁現象、虹化現象、小沁裂紋現象、自然分布的土蝕痕現象。上述受沁機理,前文已述,不再贅述。

巫新華:試析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從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次生變化談起

圖三二 蘇州博物館藏

四、結語

公元前一千紀前後,絢麗多彩的瑪瑙珠飾受到人們的廣泛青睞,成為社會地位以及財富的象徵物之一。這一階段,工匠們已經能將堅硬的瑪瑙礦製作成形式多樣的精美珠飾,從長度達到十多厘米的瑪瑙管到孔徑小於一毫米的精細鑽孔,都表明當時製作瑪瑙珠的工藝水平已經非常高超。這些瑪瑙珠飾埋藏入土後,受埋藏環境和珠體自身局部質量的影響發生了相應的次生變化,從而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受沁現象。簡要概括本文的觀察與梳理收穫如下:

首先,受帕米爾高原台地乾旱少雨環境和棕漠土的影響,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的瑪瑙珠在埋藏的2500年歲月中發生了多種多樣的次生變化。藉助光學顯微鏡的幫助,我們發現瑪瑙珠的珠體上出現了沁裂紋現象、土蝕現象、內風化現象、虹化現象、色沁現象、橘皮紋現象等一系列受沁現象。另外,珠體的表面還有一層或薄或厚的包漿。通過上述資料的梳理與觀察,十分清楚地表明不同地域的瑪瑙珠飾都因漫長的埋藏歲月發生了風化作用,由此產生的次生變化具有共性。換言之,我們認為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的瑪瑙珠的所有受沁現象具有類似古代出土文物特點的集大成表現。

其次,我們常常看到多種受沁現象共存於同一顆瑪瑙珠體之上,使瑪瑙珠飾的受沁現象看上去紛繁複雜。但是,通過對吉爾贊喀勒墓群出土瑪瑙珠的研究,我們認為只要深入了解瑪瑙的化學物理性狀,並結合埋藏環境和受沁機理等因素綜合分析,就會發現這些受沁現象之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因果關係。這些複雜多樣的受沁現象與埋藏環境之間有著一種內在的聯繫,是每一件瑪瑙珠飾在兩千多年的埋藏過程中受埋藏環境的影響必然發生的次生變化。

(本文電子版由作者提供 作者:巫新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本文文稿為縮減版,正式論文將於《新疆藝術》2017年第四期刊出 注釋有刪減,詳細內容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自媒體 的精彩文章:

工廠視頻直播,14000克蜜蠟原石等你來賭,現場要瘋了
印度珠寶展:王室珠寶藏品
南紅秘籍,教你練成識別真偽優劣南紅的火眼金睛
保山各個礦口全解析,再也不怕買錯!
一塊差點扔掉的白沙皮冰料:結局讓老闆笑崩牙!

TAG:古玩那點事兒自媒體 |

您可能感興趣

梵林文化-藏傳珠飾內心的秘密
孝元珠飾 南紅古代被譽為尚品貢品
職場麗人的百搭神器——珍珠飾品
被婁藝瀟美哭了!穿寶藍色珠飾長裙優雅高貴,盡顯身材的婀娜有致
美甲鑲嵌鑽石、珍珠飾品,你知道這手得多閃耀美麗
真·女神!熱巴戴珍珠飾品貴氣 美胸傲人詮釋「高級美」
至純老天珠精品老天珠飾品賞析
孝元珠飾 綠松石被世人譽為護身符的石頭也被多數文明古國所崇尚
珍珠早就不是媽媽的專利了,潮范兒珍珠飾品點亮你的夏天!
自己做的珍珠飾品,好看嗎
哪種珍珠飾品更適合你?
【古玩那點事兒資料整理】至純老天珠(Dzi)精品老天珠飾品賞析
保持珍珠飾品新麗的日常養護方法
「古玩那點事兒資料整理」至純老天珠(Dzi)精品老天珠飾品賞析
珍珠飾品價格千差萬別,到底如何避免被坑?
小S日前已穿上2019早春系列,花朵蝴蝶珠飾刺繡透膚洋裝
NICOLE+FELICIA 以紗裙與珠飾協奏一曲華麗詠嘆調
沒有一件珍珠飾品,哪能時髦出門!
珍珠飾品這麼好看,你確定不入手一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