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有遠見的父母什麼樣?

有遠見的父母什麼樣?


Apr.


25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有句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父母更是這樣。如果父母沒有遠慮,孩子必然有近憂。父母愛孩子,為孩子計劃得深遠,其實也是為父母自己的將來計劃得深遠。父母的遠見里,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作者丨

雨霏



成長樹(ID:chengzhangshu9)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前幾天網上流傳著一段很有意思的視頻,內容是特朗普的外孫女給到訪的中國客人,演唱中文歌曲《茉莉花》,以及背誦《三字經》和唐詩的片段。



視頻中,5歲的阿拉貝拉唱歌不算技藝高超,但也有模有樣,可愛又大方。



網友們紛紛調侃:再有背景的小孩也逃不過被大人喊出來表演節目的命運。


不過調侃歸調侃,小阿拉貝拉學中文絕對不只是為了給父母爭面子,在客人面前「顯擺」一把這麼簡單。從1歲半開始學中文,背後更多的是父母的抉擇和遠見。



有遠見的父母,都重視孩子的語言、寫作能力


我有位教幼兒英語的朋友,她春節回老家的時候,曾經動員一位親戚的孩子,早點開始學英語。



親戚直接拒絕了,認為孩子還不到4歲,漢語還沒學好呢,學什麼英語。並且特別堅定地說,「孩子上學之前,我什麼都不會讓他學。孩子就快快樂樂地做孩子就行。」


朋友跟我說,她怎麼都不明白,為什麼親戚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學點東西是件跟孩子的快樂對立的事情呢。



其實要不要讓孩子早點學英語沒有一定之規。但在孩子童年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絕對是讓孩子受益終身的。



精英如伊萬卡家庭,可以讓女兒和兒子都一歲多開始學中文,並請懂中文的保姆貼身陪護。富有如黃磊、田亮家庭,可以把孩子送去國際幼兒園,看英文繪本,講英語故事。平凡、甚至貧窮的家庭,也可以如莫言母親那樣,鼓勵孩子多看書、多聽書、多說書,讓孩子把話說好。


階層不同,但遠見相同。



很多學者都認為,孩子未來的學業成就、人生成就的差異,是能夠通過早期辭彙獲得的深度和廣度進行準確預測的。



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難以預判準確,但毫無疑問,無論是要表達思想還是要虛心求教,無論是要爭取朋友還是要開拓視野,都離不開語言能力。



孩子能夠多掌握一門語言,就多了一個了解世界的工具和渠道。孩子能夠掌握好一門語言,就擁有了從周圍世界獲取資訊並向世界表達自己的橋樑。



有遠見的父母,會把教育孩子當做事業



把教育孩子當成事業,這一點有些人也許會覺得可笑,誰會不在意教育孩子這件事呢?而事實卻是,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



龍應台有位好友,好友的女兒心靈手巧,特別擅長繪畫。小小年紀,就能幾筆勾勒出要畫的東西的特點。



龍應台勸好友給孩子找個好一點的老師,她朋友點頭答應著,卻一直沒有在意。對孩子也得過且過,放任自流。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原來的特長和愛好漸漸消磨殆盡。不僅天賦沒有發揮出來,反而身上有諸多的問題,變得很讓父母頭疼。



教育孩子,黃金時期就那麼短短10年左右。父母有沒有遠見,在這個問題上,一目了然。



重視教育的父母,再忙再累,都會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再苦再難,都會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平台。再心疼,再不舍,都會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埋單負責。



反觀之,不重視教育的父母,更多的會考慮眼下的情況。自己是不是忙,是不是顧不上,孩子是不是會不開心。



就像李雙江夫婦用過度寵的溺間接害了李天一,成龍用長期的缺席間接害了房祖名,張國立用疏於管教間接害了張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被教育成什麼樣子,甚至與金錢的關係都不是很大,父母用愛、用心、用對方法,孩子就會長成一個健康善良,能獨立、會思考的人。父母沒有在這段時間經營好孩子的教育,孩子就必然會出現諸多的問題。



而一個問題多多的孩子,必然帶給父母一個勞心勞力的中年和一個痛苦懊悔的老年。



有遠見的父母,都注重培養孩子的格局



有人問過演員孫儷,如果《甄嬛傳》裡面的甄嬛遇到了《羋月傳》中的羋月,兩個人鬥法,誰會贏?



孫儷說,羋月應該不屑於跟甄嬛斗吧。



是的,

格局不同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在意的事情並不在同一個維度上。起點、條件差不多的人,最後也會因為格局的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就像林徽因和陸小曼,同樣是富貴人家,傾城之貌,同樣是飽讀詩書,才情兼備。但一個從小被父親帶著「放眼世界」,一個被家人寵著做「淑女名媛」,格局自然就有了差別。



所以林徽因的更多的是一種端莊樸素之美,她在意的是精神上的高度。交際圈中是政治學家錢端升,物理學家周培源,文學家沈從文,大學者胡適,藝術史家鄧以蟄,哲學家金岳霖……事業上是為中國建築奔走呼號,參與設計國徽、搶救景泰藍工藝、參與設計人民紀念碑。她的一生,漂亮,精彩,並且優雅得體。



而陸小曼則更多的是讓人嘆息。婚姻曲折不順,飽受爭議。才氣無與倫比卻沉迷牌桌。後期不僅經濟上捉襟見肘,要靠朋友支援,身體上也無法脫離鴉片,每日吞雲吐霧。



不能說兩人命運全與家庭教育有關,但有遠見的父母,確實會給孩子更大的格局。



格局也並不一定要富貴之家或者要環遊世界才能培養,多數時候都在點滴之中。



有遠見的父母,會注意啟發孩子的興趣



學者易中天曾說,中國教育的目標是「望子成龍」;標準是「成王敗寇」;方法是「死記硬背」;手段是「不斷施壓」,還美其名曰「壓力即動力」。至於孩子們是否真實,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樂,沒人去想。



中國確實存在一些這樣的情況,但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不會這樣去做。而是會去啟發孩子自己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自覺的愛上學習。用孩子自己的上進心,來引導孩子不斷的完善自己。



楊絳先生談到自己的教育經歷時,就說自己是「受父母師長的影響,由淘氣轉向好學的」。



楊絳先生小時候,很佩服父親說話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報》評論一篇接一篇,浩氣衝天,擲地有聲。就跟父親請教秘訣,父親告訴她說:「哪有什麼秘訣?多讀書,讀好書罷了。」



楊絳母親也同樣是操勞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總要翻翻古典文學,現代小說,讀得津津有味。



楊絳先生就學他們的樣,找父親藏書來讀,果然有趣,從此好讀書,讀好書入迷。



之後她與錢鍾書結為連理,對愛女錢瑗,也從不訓示。



楊絳先生說,「女兒見我和鍾書嗜讀,也猴兒學人,照模照樣拿本書來讀,居然漸漸入道。她學外文,有個很難的單詞,翻了三部詞典也未查著,跑來問爸爸,鍾書不告訴,讓她自己繼續查,查到第五部辭典果然找著。」



這種在不知不覺中教育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的方法,其實是最有遠見也最有效果的一種方法。



孩子為了分數、為了逃避父母的打罵而學習,也許會有所成效,但動力終究是不長久。但是如果父母先讓孩子自己有了學習的慾望和想法,再去做引導和要求,就順理成章得多,孩子的內心,也會更加柔韌、強大。



有句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父母更是這樣。如果父母沒有遠慮,孩子必然有近憂。父母愛孩子,為孩子計劃得深遠,其實也是為父母自己的將來計劃得深遠。父母的遠見里,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THE END—




?

來源:

成長樹(ID:chengzhangshu9),最受爸媽歡迎的育兒類公眾號,這裡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延伸閱讀


??快到35歲中年危機了,你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有多危險


??如何遠離低質量的忙碌,開啟高效率的人生?

??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

??《大話西遊》:放棄一個真心喜歡的人,是什麼感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尹建莉:媽媽收斂起來,孩子的格局才能變大
用心經營朋友圈的人都值得學習
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
牛糞是什麼味道?這才是95後清華學子應有的擔當

TAG:灼見 |

您可能感興趣

有遠見的父母,都不怕孩子「平凡」!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這些懶!
有遠見的父母,不怕跟孩子「談錢」
有遠見的父母,都把孩子「臟」著養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這些懶
有遠見的父母,都捨不得讓孩子太「懂事」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逼孩子一把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的這個潛規則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讓孩子做這件事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帶孩子見世面
你是否有遠見?
有遠見的父母,都不會逼孩子做這些事
我什麼都看不見,媽媽讓我獨自上學:有遠見的父母,懂得把愛隱藏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對孩子做這4件事!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對孩子做這件事,影響深遠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在這件事上保護孩子
有遠見的父母,都「狠」得下心!
「為什麼你們當初不逼我?」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有遠見的父母,都有點心狠
有遠見的父母,心都有點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