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侵華廣州淪陷前為何工廠沒能內遷

日軍侵華廣州淪陷前為何工廠沒能內遷


1938年10月21日下午3時30分,日軍侵佔廣州市政府,廣州淪陷。「自明清以後廣東步入了中國經濟發達地區行列,但這種地位因日本的侵略而結束。日本侵華戰爭不僅直接破壞了廣東的工業、農業、商業、交通等各行各業。



日軍侵華廣州淪陷前為何工廠沒能內遷



更摧毀了廣東戰前形成的較為合理經濟結構和經濟布局,長久地制約了此後廣東經濟的發展。」廣東省檔案局副局長黃菊艷說。抗戰勝利後,面對巨額的社會經濟損失,廣東省政府曾對全省財產損失進行統計與估算,發文要求日本歸還物資進行賠償——應當理直氣壯地以「被害者」立場責令日本賠償。


損失統計

8年廣東經濟損失35億美元


廣東人口損失巨大


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廣東直接、間接傷亡人口為317.44萬人,因戰爭致災的難民達200多萬人。據檔案資料記載,1936年廣東人口有3058.53萬,到1945年廣東的人口是2890.6萬,8年間廣東人口銳減167.93萬。1946年《粵僑導報》報道,台山縣戰前110萬人口,抗戰勝利後,損失人口達35萬。時任台山縣縣長伍炬說:「台山縣人口損失三分之一,一半是餓死,一半是死於敵人鐵蹄之下……」



日軍侵華廣州淪陷前為何工廠沒能內遷



廣東近代工業幾乎被摧毀


抗戰前,廣東近代工業迅速發展,以省營工業為主題的近代工業初具規模,但戰爭幾乎摧毀了廣東近代工業的基礎。廣州淪陷時,大部分省營工廠自動作全部或部分炸毀,淪陷後,公私廠礦被敵佔據利用,機器設備被搬走或破壞。


特別是各省營工廠的大部分設備器材遭到日軍劫掠或破壞。據統計,戰時廣東省建設廳所屬的13家省營工廠,戰後只有兩家機器無太大損失,受損失程度高達85%。



日軍侵華廣州淪陷前為何工廠沒能內遷


戰爭對工業的破壞,除了直接摧毀工廠,另一種更為徹底的做法是掠奪能源與資源。據1941年的《工商日報》報道:「汕頭日艦載運銅鐵千餘噸赴台灣,囤積在汕頭的鋼鐵還有1.2萬噸,這些鋼鐵都是日軍從潮汕、廣州等淪陷地區搜刮而來。」


廣東農業產量下降缺糧嚴重


耕地被破壞、糧食損失、耕牛被搶奪……戰後,廣東全省糧食生產量下降,缺糧問題極為嚴重。據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廣東分署戰後調查,廣東因戰爭而荒棄失耕的耕地面積達600萬畝,耕牛損失15萬頭。牛是農民的命根子,據萬年鄉一位被搶牛的親歷者回憶記錄:「損失兩頭牛,讓我們一個八口之家幾乎陷入絕境。」


廣東繁華商業中心變蕭條



日軍侵華廣州淪陷前為何工廠沒能內遷



廣東的交通線路被破壞殆盡


1938年3月17日,日軍飛機47架分9批侵襲粵漢路沿線,投彈48枚,造成粵漢路橫石段被毀路軌4條。3月26日9時,日軍又派6架飛機分批轟炸廣九路、粵漢路。戰前廣東鐵路有粵漢、廣九、潮汕、新寧4條,共長657.57公里。



日軍侵華廣州淪陷前為何工廠沒能內遷


據戰後調查,全省鐵路共233.4公里勉強可通車,其餘424.17公里均損失。而原有14860公里的公路,由於被侵佔、戰火毀壞以及我方自行破壞,到1945年1月,全省通車公路僅剩下粵東的200餘公里。


原因分析


工廠沒內遷有4大原因


1938年10月,廣州淪陷,遭受了有史以來的浩劫。淪陷前夕,廣東軍事當局在撤離廣州前遵照蔣介石「焦土抗戰」政策,將省營工廠、政府機關、重要建築物、橋樑等相繼炸毀或放火焚燒。日軍佔領廣州後,在城內進行大規模的掠奪。廣州市日本浪人、漢奸四處縱火,廣州繁華的商業區變成一片瓦礫場。原有的大小商店都被日軍占奪,廣州繁華的商業經此浩劫,被徹底摧毀。新式省營、民營工廠也難逃劫運,幾乎全部為日軍佔據或拆遷。


在華北、華中淪陷前,工廠、學校、文物等曾經歷一場中國歷史上悲壯的大遷移。如果廣州工商業在淪陷前能遷移到後方地區,就可以減少一些損失,而且,廣州是在抗戰爆發一年多時間後才淪陷的,廣州工商業應比天津、上海等地有更充裕的時間遷移到後方,但廣州的工廠為何幾乎都沒有及時遷移?


廣東省檔案局副局長黃菊艷解釋說:「抗戰爆發後,為了避免集中於中國沿海地區的工業毀於戰火,國民政府決定將沿海各大城市的工廠遷到大後方。」她說,國民政府對廣東工業的安全問題頗為重視,在協助天津、上海、武漢等沿海沿江地區工廠遷入西南的同時,也計劃將廣東部分工廠遷往廣西、雲南。


黃菊艷說,雖然國民政府力主粵省工廠(主要是省營)內遷,並派員赴粵商議遷移辦法,但廣東局卻更多地從眼前利益出發考慮遷移問題,認為:一、如按國民政府的建議將省營工廠遷至西南地區,則省營工廠的所有權必將變更,廣東失去一筆豐厚的經濟來源。二、省營工廠,盈利豐厚,且由於抗戰爆發後,日軍封鎖沿海各港口,洋貨進口減少,內地對國貨需求增加,省營工廠產品供不應求,因此,不想因工廠搬遷停產,失去經濟收入。三、遷移工作存在種種實際困難。各省營工廠機器笨重,拆遷困難,戰爭期間交通工具奇缺,遷移費用大。


「此外,粵省當局對日軍南犯抱有僥倖心理。當局認為,日軍雖不會放棄對廣東的侵略,但以日軍目前的兵力所限,以及廣東作為英國和法國勢力範圍的關係,日軍在近期內,不可能進攻廣東。」黃菊艷說,因此,雖然國民政府屢次敦促,廣東當局卻沒有把工廠遷移內地的決心,而幻想依賴外國人來保證各廠安全,即將省營工廠改組為有限公司,加入外資,工廠懸掛外國旗幟,僱傭外籍工程師,對外以廠長名義,負責對外交涉。直至廣州淪陷前,國民政府有關部門與廣東省當局就工廠遷移問題的協商,未有實質性進展。


當日軍在大亞灣登陸時,省營工廠只能將少量輕便而貴重的機件物品,匆匆運走,其餘機器設備按照蔣介石的「焦土抗戰」政策,準備一律予以破壞。後來,廣州警備司令部在撤離廣州前,將省營紙廠、飲料廠、士敏土廠、紡織廠炸毀。但因時間倉促,各廠破壞並不徹底,以後被日軍佔據經營,機器設備被其劫掠。


廣州淪陷前夕,民營工業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工廠遷至香港和西江流域的德慶。大部分民營工廠未及遷移,處於鼎盛時期的民營工業隨著廣州的淪陷而遭受嚴重損失。由於廣東工業無論官營或民營企業多未遷移安全地帶,致廣東近代工業隨沿海地區的淪陷而遭受致命的打擊,原有基礎被摧毀,此後,直至廣東解放,都未能恢復抗戰前水平。

戰後索賠


理直氣壯發文


責令日本賠償


抗戰勝利後,面對巨額的社會經濟損失,廣東省政府曾對全省財產損失進行統計與估算,並發文要求日本歸還物資與進行賠償。廣東省省營肥田料廠在抗戰期間遭敵摧毀,其中以硫酸錏部分損失最慘。為了恢復生產,肥田料廠向政府申請救濟未果之後,擬打算向美國貸款,在粵興建硫酸錏廠,但由於當時國內政局關係,短期內無法實現。


對此,資源委員會中央錏肥有限公司籌備處曾寫信給廣東省營肥田料廠,認為復興肥田料廠,只有向日本索取賠償,將機器拆遷回粵。「日本之所以擁有如此大的硫酸錏炸藥,是因為硫酸錏廠在戰時可立刻改裝為硝酸錏炸藥廠。日本在戰時肯定使用了硫酸錏廠來製造炸藥。中國既受其暴殄侵略至14年之久,則此次在賠償案中實有充分之理由,向日索取一部分硫酸錏設備充作製造國內急需之肥料。」 資源委員會中央錏肥有限公司籌備處在信中寫道。


資源委員會中央錏肥有限公司籌備處負責人認為,肥田料廠應當理直氣壯地以「被害者」立場責令日本賠償,將日本現在年產量約15萬噸的硫酸錏設備拆卸運回廣州,抵償其損失。該負責人在信中表示:「此事事關全省權益、影響及於民食。如能據理力爭,必可達到期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文精品 的精彩文章:

萬寶山事件爆發簡介資料圖片揭秘
揭秘七七事變內幕:日軍關鍵人物下場
他一團敗越軍六團 大勝後葉劍英說解放後再沒見這麼多敵人屍體
他因斷後負傷成獨臂將軍 抗日打出天下第一團 建國後官至副國級

TAG:史文精品 |

您可能感興趣

南京淪陷後,江南水泥廠能躲開日軍的魔爪嗎?
南京淪陷後日軍屠城六周,唯獨此地方未受波及,還被日軍下令保護
南京淪陷,日軍為何不敢冒犯「中山陵」?日軍司令:違令者軍法處
南京淪陷,日軍為何不敢冒犯「中山陵」?日軍最高司令:違令者軍法處置
張作霖被日本炸死後,此人若能執掌東北軍,東三省未必會淪陷
俄羅斯「南大門」徹底淪陷,北約大軍直插戰鬥民族軟肋,普京:全軍備戰
南京淪陷後老照片:孫中山像被推倒,圖5是逃走的守城主將唐生智
美國早已偵破日軍的偷襲密電,珍珠港為何仍然淪陷?
二戰中,香港和東南亞都淪陷,日軍卻始終不敢打澳門,是啥原因
徐州淪陷後日寇犯下的獸行
錦州淪陷,東北危亡
洮南淪陷,洮南告急!
中國炒房團在行動 東南亞樓市已淪陷
勿忘北京城淪陷歷史
離延安一條河的山西全部淪陷,打了十四年,日軍為何沒能拿下延安
北平淪陷八年,日軍未洗劫故宮四大原因
山西淪陷,日軍竟然沒敢動喬家大院?只因門口一東西立在這
淪陷後的南京組圖:南京城內到處是斷壁殘垣 日本坦克橫行街頭
烏東部武裝擊落入侵無人機,原來僅僅只是航模,其軍工已徹底淪陷
張學良身邊最富保鏢,父親是香港首富,香港淪陷後財產被日軍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