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雍正十二月行樂圖 四月流觴(局部)


普利茲克獎得主、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全球首次回顧展「曲水流思」,正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


展出了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ToyoIto & Associates, Architects)自1971年成立以來所有重要作品。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曲水流思」一名來源於中國古代習俗「曲水流觴」,即文人們從河中取酒,分享哲思,舉觴相慶。


伊東豐雄的創作過程就像不斷地從河流中掬取思想之水,其富於流變的作品若河流的漩渦,各具獨立空間,又交融於河流的水波。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蘭亭曲水圖》山本若麟 1790


呼應展覽的名稱,展廳中央特別放置了一張流水型的長桌,流水的形狀一方面折射了伊東豐雄持續流變的創作風格,一方面又寓意了他的創作靈感時常起源於自然世界。


長桌上呈現的是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逾30個項目的130多件模型,並以時間順序劃分為六個階段,每個階段皆展示了最具代表性的項目及相關模型。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伊東豐雄建築設計


長桌的內側佇立了一個直徑達10米的「穹頂閑室」(Relax Globe),其造型來自於伊東豐雄於2015年完成的「『大家的森林』岐阜媒體中心」中的11個「穹頂」(Globe)。


這些由聚酯紡織和無紡布粘合的「穹頂」,不僅將自然光吸入內部空間,同時也促進了空氣循環,讓身處媒體中心的人們感受到自然的生機。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大家的森林」岐阜媒體中心 伊東豐雄設計


置身本次展覽的「穹頂閑室」內,觀者可以躺在伊東豐雄設計的豆子沙發里,觀看象徵其建築設計與結構衍變過程的影像。


伊東豐雄先生說自己的設計軌跡如同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沿著其事務所設計的作品思想流,觀眾們將進入伊東豐雄靈動、感性、開放的建築視野。


展覽追隨了伊東豐雄先生

建築生涯的六個階段


1


上世紀70年代,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的召開,讓人們對未來都市充滿了美好的憧憬。日本建築界以新陳代謝派為首,在博覽會的平台上實現了他們對未來都市的各種設想。然而大都會所帶來的人口密集、環境污染,以及當時學生運動的興起,讓建築師們意識到未來建築的兩面性與不可預測性。所以,部分建築師開始轉向設計內向性建築。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東豐雄離開了新陳代謝派主要人物菊竹清訓的事務所,並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最初名為「URBOT」(Urban Robot:意為「城市機器人」),早期項目以住宅為主。「鋁之家」(1970-1971)是伊東豐雄首次獨立設計的住宅,象徵著新陳代謝派在城市上空所謳歌的未來都市喪失榮光,跌落於地面的情景。此後在篠原一男的影響之下,伊東豐雄的設計開始趨向於內在化。他的「中野本町之家」(1975-1976)就是一棟徹底背離都市,充滿內在流動與美感的封閉住宅。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銀色小屋,1982.10-1984.7,東京


80年代,日本進入了泡沫經濟時代,伊東豐雄以輕建築回應迅速變化的信息時代和消費時代。「銀色小屋」(1982-1984)、「東京游牧少女之包」(1985-1986)及之後的「橫濱風之塔」(1986)等項目中,他基於「浮游」理念,運用了鋁材等輕構材,設計了純粹、透明、抽象的現代主義建築。


2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仙台媒體中心,1995.4-2000.8


80年代末,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的項目以日本本土的公共建築為主,包括博物館、消防局、劇場、體育館等。其中,歷時長達5年的「仙台媒體中心」(1995-2000)成為了伊東豐雄創作生涯的重要轉折。


這座城市般的建築中,他以13根海草形狀的管子為支撐架構,讓身處於其中的人們可以與自然對話。這個項目之後,伊東豐雄提出了「少一點純粹的美,多一些活力與樂趣」的設計理念,他從現代主義的純粹建築轉向動態的建築,關注自然形態、非純粹幾何結構以及兩者的關係。


3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布魯日展館,2000.4-2002.2


2000年開始,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開始接到海外項目的委託。


「布魯日展館」(2000-2002)、「蛇形畫廊展亭」(2002)以及「TOD』S表參道大樓」(2002-2004)等項目中,伊東豐雄運用電子技術設計了建築的三維曲面,並將蜂巢、樹木及櫸木等自然形態轉換為建築的結構,這些建築的非均質抽象性表達了自由空間的更多可能性。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4


這一階段開始,伊東豐雄的建築風格趨向多元化。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冥想之森」岐阜縣市政殯儀館,2004.5-2006.5


根據環境共生的理念,注重空間的流動性。在多摩美術大學八王子校區圖書館(2004-2007)這個項目中,伊東豐雄運用了古典時期的「拱門結構」,以其衍生出全新的空間規則。


在用拱門結構分斷空間區域的同時,也以桌椅、書架、燈台等室內傢具穿越拱門,形成了連續的動線。


5

伊東豐雄是一位關心社會的建築師,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始終致力於災區重建活動。他也是位重要的教育者,於2011年設立一個小型建築私塾「伊東建築塾」,以培養這個時代的年輕建築師為目標。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作為建築師的伊東豐雄開始思索建築的本源,以及建築對於城市和居民的意義。他在地震災區發起了「眾人之家」項目,為無家可歸的災民們提供地理重建與心理慰藉。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邀請了其他建築師、結構師以及災民們共同構思並搭建建築。災害最為嚴重的東北三縣目前已落成了15座「眾人之家」,它們成為了人們聚會與交流的據點。


此後,伊東豐雄還將「眾人之家」項目帶到了日本南部的大三島,並在這個區域建立了「今治市伊東豐雄建築博物館」(2006-2011)、今治市岩田健母子兒童博物館(2009-2011)等公共建築,賦予這個地區全新的活力,並成為人們最想居住的島嶼。


6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寧波華茂國際教育圖書館(效果圖)

近年來,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陸續在中國開展項目,在最新的項目「寧波華茂國際教育圖書館」(2015-)中,他擷取了樹木的形態,將其轉為建築的結構。


伊東豐雄認為,亞洲的建築曾與自然維持密切聯繫,但現代主義建築的興起迫使亞洲喪失了地域特色。所以他的實踐嘗試超越現代主義,重建開放的建築與城市。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伊東豐雄Toyo Ito


生於1941年,196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1965年至1969年期間在菊竹清訓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1971年,他設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原先稱為「URBOT」(Urban Robot:意為「城市機器人」),1979年正式改名為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


主要作品


仙台媒體中心、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八王子校區)、今治市伊東豐雄建築博物館、「大家的森林」岐阜媒體中心、台中歌劇院等。


曾獲得的榮譽和獎項


第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未來」的金獅獎——終身成就獎,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皇家金牌,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獲得最佳國家館金獅獎(作為委員),普利茲克建築獎等。

今日展訊

行樂四月曲水流觴,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全球首次回顧展



- 日本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協辦 -


2017.04.22-07.23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7F 10號展廳


周二-周日 11:00-19:00


票價 60元 花園港路200號


圖片來自網路|內容來自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外灘靠譜 的精彩文章:

十萬樂迷票選的最新300首古典樂榜單,TOP1居然不是莫扎特
如果不是在1988年過世了,第一個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可能是他
莎士比亞珍貴孤本首次中國展出,大英圖書館珍寶都搖過來了
一場引發了音樂史上著名騷亂的首演,牽出與香奈兒的秘密情事

TAG:外灘靠譜 |

您可能感興趣

普利茲克建築獎首位中國籍得主
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殞落
91屆奧斯卡公布最新一批頒獎嘉賓,上屆四大表演獎得主影后回歸
蕾哈娜和今年的格萊美四項大獎得主合拍了一部音樂電影
拉美諾貝爾獎得主略薩:美國將讓位給中俄,尤其在第三世界
最倒霉菲爾茲獎得主:領獎半小時後獎牌丟了
普利策音樂獎得主周龍來了!新作《山海經》世界首演
歷史上首位女性阿貝爾獎得主
專訪格萊美世界音樂大獎得主扎克爾·候賽因: 我決不當搖滾樂手
撫順福彩市場現「兌獎潮」 一波接一波的大獎得主兌領了獎金
我國首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宣布新突破,拯救全世界幾百萬人生命
霍金將與諾貝爾獎得主為鄰,或下葬全世界「最睿智」的墓地
近五屆世界盃金球獎得主盤點,最水的真是梅西?
卡拉斯科放假回歸,大連一方取得主場的勝利
馬卡:金球獎得主在瓦拉內魔笛格子之間產生
諾貝爾獎得主:區塊鏈等新技術將為經濟增長等帶來影響
全國首屆行書展一等獎得主張誌慶,其行書文氣鬱勃,楷書平穩中正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全球變暖開藥方,國家要干預碳排放
歲月的積澱——全國美展金獎得主
首位女數學家獲阿貝爾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公布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