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試圖從范雨素身上發掘底層聲音,不僅不公平,也是投機的

試圖從范雨素身上發掘底層聲音,不僅不公平,也是投機的

這不是社交媒體第一次掃蕩「小人物」的生活,


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范雨素火了。


火到什麼程度呢?最新的消息是,范雨素讓皮村文學小組的朋友以對話截圖轉告採訪者,「因媒體的圍攻」,「已躲到了附近深山的古廟裡」,「不能見任何人了」。

試圖從范雨素身上發掘底層聲音,不僅不公平,也是投機的


這不是社交媒體第一次掃蕩一個「小人物」的平靜生活,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但這次有其特別之處。首先,主人公擁有令人驚嘆的文學能力,而這種能力我們認為不應該出現在一個來自湖北襄陽農村,現在北京做育兒嫂的中年女性身上。


其次,范雨素本人對「擺脫底層」毫無表示。


這體現在讓她火的那篇正午故事《我是范雨素》里,是文字風格的冷峻、幽默、機警,是對人生經歷娓娓道來的剋制和坦然,是對包括她自己在內人物命運的充滿同情而又保持距離。


在火了之後接受媒體採訪,她強調沒想過靠文字改變生活,習慣了靠苦力謀生。


甚至,她根本就對他人「高高在上」的介入式關懷不以為然。


有人找出了范雨素2015年3月在工友之家「皮村,早晚見」討論會上的發言視頻。

試圖從范雨素身上發掘底層聲音,不僅不公平,也是投機的


她站在會場的後面隨便那麼一說,好像轉身就要去買個菜。但讓你心中被戳了一下。


她不需要「拯救」。可很多人以為她需要。這是目前最大的問題所在。


當各種言論報以同情、報以感動、報以惋惜,尤其是報以解救的衝動,她大概覺得這是一件尷尬的事。


「沒什麼需要擺脫」和「努力把生活過得更好」不矛盾。前者是一個人的精神自由使然,後者出於生存追求。


生活很苦,但那是她自己的事。而且誰不苦呢?范雨素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獨來獨往,心靈強大。


從她關於平等的看法里,你能看得到驕傲和悲憫。


這樣的人,並不在乎別人提出了什麼改造世界的行動計劃。她「不放棄每一個渺茫的機會」,但習慣了靠勞動生活,她「對文字沒有自信」,但通過文學得以精神自洽。


對文學的力量不以為然,忽視范雨素在閱讀寫作方面的興趣及能力,很容易帶來兩種看法:要麼以為《我是范雨素》受到熱議只是被誇大的文學現象,要麼將范雨素爆紅視為底層聲音的突圍。


這都是一廂情願。


正午故事的編輯淡豹看得明白,范雨素和一般人想像中的「打工寫作者」不同。

事實上,范雨素無意將自己定位為某個階層的表達,「我自己把我寫的這種體裁定位叫魔幻紀實體」,「就是覺得活著就要做點和吃飯無關的事,滿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慾望」。


是的,范雨素就是一個文學愛好者。本質上,她和家庭優渥或受過高等教育的文學愛好者沒多大區別。如果非要說有,那也是在文學的語境下,艱難的人生經歷更容易產生動人的力量。


范雨素的語言,是典型的「閱讀者」的語言,是文學造就的,不是生活造就的。「這是一種習慣性地藉助文學理解生活、早早就在日常生活上疊加了一層文學世界、並讓靈魂棲居其中的生活方式。」 淡豹這些評價非常到位。


這幾乎是在印證卡爾維諾的預言:我對於文學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著只有文學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給予我們的感受。


所以,和別的「草根崛起」故事不同,評價范雨素,最好將她視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一個對文學擁有熱愛和才華的寫作者,一個真正領會了文學力量的女性,只不過剛好出生於不怎麼優越的環境。


猜得到,立刻有將范雨素和余秀華對比的。


范雨素答,「我覺得我不是下一個余秀華。我和余秀華的相似之處,都是貧苦的勞動婦女。」余秀華表示,「我都不願意和迪金森比較,何況是她。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是不是很無聊?


還有人說,「她不是一位技巧嫻熟的文人,她是一位站在底層吶喊的鬥士。」甚至發問,「文學究竟是用來鬥爭的槍炮,還是消磨意志的閹割刀?」


這種表述聽著就讓人害怕:范雨素你不要矜持了,你所有體現出的文學熱情、精神自由和理性態度,都是為了啟蒙農民、改革社會、推動文明。


這不僅曲解了文學的價值,也是強加給范雨素不堪承受之責。希望她躲到廟裡後,不要順便出家才好。

也但願廣大進城務工人員不要受此鼓舞,紛紛將寫作當做跨出階層的有力武器或捷徑。


中國社會的改革任重道遠,輿論當然應該批判現實、發出呼聲,但如果媒體將發掘底層聲音的一個突破點,放在了范雨素這樣一個具有鮮明文學標籤的個體身上,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投機的。


寫作之所以有力量,就在於它和其他很多藝術一樣,提供人類一種自由,賦予人類超越高低貴賤的尊嚴。


將文學的功能直接視為作者的階層代言,就算那不是誤解,也至少是偏頗的。


對此,范雨素比我們清醒的多。

試圖從范雨素身上發掘底層聲音,不僅不公平,也是投機的



也許有人追問,即便范雨素不需要拯救,但這次可以利用她去拯救她所代表的群體。


這話沒錯。「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和范雨素經歷類似的人群恐怕都會這麼想。


先不論這種策略是否有效,單說拯救群體的代價,就不應該是先去摧毀一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獲得精神自由的人。

熱心的人們幫助改變個體遭遇,進而解決社會問題,其目的不正在於出現更多這樣擁有自由的人嗎?


當自以為是的慣性思維被社交媒體的喧囂放大,人們更加希望從個體身上捧出關於社會體制的宏大敘事。這與在大型公共事件里發掘那些左顧言它的感人「小細節」,是一樣的不切實際,一樣的危害。


我想總會有人想辦法將范雨素從大山深處里找出來,但希望不要去追問一個心中住著馬爾克斯的人,到底希望通過文學改變什麼。


不要反覆引導一個早就理解了平等為何物的人,就階層固化、社會不公等問題提出她的解決辦法。


我能想到訪談范雨素最恰當的方式,就是「與范雨素對話」。


一個普通人與普通人之間的對話,一個從文學的視角切入與一個寫作者的對話,一個萍水相逢交換一下生活意見的對話。


一個關於「我們都要直面苦難又該如何隨時抽離」的對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這個富15代,建築界王一般存在的中國人,今天很想和他說這樣一句話……
車厘子是不是櫻桃?櫻桃憑什麼那麼貴?什麼!還能毒死人??
中國的新中產們到底在追求什麼?
日本人心目中10大神車 秋名山下可滅五菱?
朝鮮:緊張的局勢,會導致正面衝突嗎?

TAG:中國新聞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飛機發動機的聲音在地面上那麼響,而機艙內卻不是很響?
世界上最具有威力的不是導彈,也不是炸藥,而是聲音
通話聲音小不是手機問題,只需打開這個開關,再也不怕聽不清了
感應燈界的顏值擔當,不需要發出聲音就能亮!
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煙花是怎麼發出聲音的呢?
楊超越單曲上線,這次終於不跑調了,但聲音卻完全不像本人
身體扛不住,會發出三種聲音!很多人聽到了也不在意
王源上《聲臨其境》了哦,粉絲:亮點不是他的聲音,竟然是腳踝?
若不是對聲音極端自信,這耳塞真的不敢賣4K塊
鏟屎官養了一隻實心貓,拍起來都有聲音,真的不是虛胖
肝不好時,身體會發出這3個「聲音」,若你沒有,說明肝臟很健康
了解聲音只是聲音,它就不會干擾我們
你聽到的聲音,不一定真實存在
藍鯨不僅體型龐大,發出來的聲音比飛機都響,心臟猶如一輛汽車
不同的人,聽到的聲音是會不一樣的嗎?
包水管這樣裝,下水聲音一點都聽不到,實在太實用了
吐槽的聲音居多,這樣的關曉彤需要時間,幸運的是她底子不錯
聲臨其境,重視的是否只是聲音?
可以透過光線和空氣,但是卻能阻擋聲音的超材料
突然聽不見聲音,是怎麼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