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異視異色(VICE CHINA)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一位頭戴艷粉色頭巾的青年男子盤腿坐在地上,謙恭地舉起雙手,一張熱乎乎的烤餅落在他手中的金屬餐盤裡。他身旁是一位身披橘紅色莎麗(印度絲綢服飾)的老婦,同樣舉起雙手,得到同樣的餐食。他們的前後方都有幾百人在做著同樣的事情:每個人都盤腿坐下,拿著一模一樣的金屬餐盤。


他們吃的都是志願者提供的大鍋飯:包括木豆、蔬菜和南亞特有的粘稠布丁 「Kheer」。這是印度阿姆利澤市(Amritsar)金殿(Golden Temple)午餐時間的場面。每天金殿要接待超過十萬名食客,而且可不是每個人都會為吃的東西買單付賬 —— 誰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金殿湖畔的少年。攝影:張晗(音)


提供如此巨量的餐食,靠的是大批義工和海量的原材料:每天這裡要消耗12噸麵粉、1.5噸大米、13噸小扁豆以及多達兩噸的蔬菜。雖然多數工作都是靠人力完成,這裡也有自動化設備:後廚有一台機械化烤爐和傳送帶系統,每天可以烤出20萬張烤餅。「不散的筵席」 (Langar)可謂名副其實,即便在深夜也會有信眾走進殿內用餐。


大約500年前,一位生活在印度次大陸的錫克教古魯提出了一個極其簡單又非常前瞻的想法:應該有一方天地,能讓人們拋開宗教信仰和社會地位的禁錮,平等地坐下來享用同樣的餐食。這種天下大同免費餐食的觀念與當時印度社會中的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 —— 過去印度一直循用種姓制度。該吃什麼飯、該跟誰吃飯,都要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的規矩。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兩位分發金屬餐盤的志願者。攝影:張晗(音)


傳說記載,錫克教第一位古魯納納克(Guru Nanak)三十歲時開悟神隱,三天後再度現身,留下一句 「沒有什麼印度教教徒,也沒有什麼伊斯蘭教教徒。」 這話背後的意思是在神面前眾生平等,錫克教的理念就此成形。該教平等歸一理念的核心,就是被稱為 「Langar」 的免費餐席,在這裡,無論來者信仰哪一種宗教、有什麼樣的社會地位,來者不拒。金殿內的筵席可謂是錫克教反種姓制度思想的絕佳示範。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坐在烤餅機旁的男子,他在投放麵糰的間歇稍事休息。這台機器每小時可以烤出25000張餅。攝影:張晗(音)


世界各地的錫克教寺院都提供有免費餐食,要論規模登峰造極者,就是白色大理石和黃金構建的金殿內的這一處筵席。工作日內,訪客人數就已經突破十萬大關,趕上宗教祈禱日人數更達十五萬之眾。如今,金殿的遊客人數已經超越了印度最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泰姬陵,這些訪客之中有不少人都會在殿內吃上一餐。提供餐食的正是幾百名爭分奪秒準備食物的義工,他們力保食物供應從不間斷,讓每位食客都有飯吃。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一張繪有錫克教古魯 Ram Das的畫作高掛在餐廳出口處。Ram Das 在錫克教十位古魯中排行第四位。攝影:張晗(音)


16世紀的印度仍然受到種姓制度的強烈影響,在這個背景下,錫克教免費筵席從精神理念和社會意識上看都顯得非常激進。除了救濟饑民之外,某種程度上講,它還發揮了呼喚社會結構重組的功用。今時今日,處在現代化時期的印度開始追捧新富階層和中產階級,但老一套的種姓觀念在社會中仍然存在(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儘管印度在六十年前就立法禁止種姓歧視,然而生活中有很多東西仍然很難扭轉:宗教信仰、婚姻擇偶,乃至日常吃喝。如此觀之,儘管已經過去五百年歲月,錫克教筵席的激進理念和革命態度仍然毫不遜色。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往烤餅上塗刷酥油的義工。每天這裡要消耗掉500公斤酥油。攝影:Jenna Belhumeur

西姆蘭·吉特·辛格(Simran Jeet Singh)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候選人,也是錫克教聯合會(Sikh Coalition)的高級宗教研究員,他告訴 VICE,「錫克教古魯們致力於以各種方式對抗社會差異。」


(譯註:每位錫克教信徒都要把名字改為 「Singh」,意為 「獅子」。例如上一任印度總理瑪默罕·辛格)


他說,這些古魯們在著作中直抒胸臆,抨擊種姓制度帶來的社會問題,拒絕接受 「某些人生來就擁有更多 『神性』」 的社會觀念。大鍋飯的概念聽起來有著嚮往大同世界的崇高精神訴求,同時也不乏實際意義:在缺乏現代農業科技的中世紀時期,這種做法確實解決了飢餓問題。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在大廳里,人們坐成一排,享用同樣的餐食。攝影:張晗(音)


吉特認為,「(錫克教)改善社會生態的方式是創建一個可以讓人過來吃飯的空間,這簡直是革命性的觀念。」 今天仍有很多貧困人口駐紮在金殿門外,一日三餐都靠殿內伙食接濟。「提供飲食的作為挑戰了當時社會中普遍流行的區隔觀念。遺憾的是,這種觀念在今天仍然甚囂塵上。」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在大廳裏手拿水碗為女兒喂水的母親。攝影:張晗(音)

在印度這片土地上,「飲食決定人」(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名諺顯然另有深意。一千年以來,「吃什麼」 都受靠龐大而不成文的社會規則的制約,結果就是,食物消費層級猶如食物鏈,頂層人士享盡榮華富貴,底層民眾則被邊緣化。食物也成了不同族群之間暴力衝突的誘因:印度教信徒與穆斯林之間經常因為朝對方宗教建築內投擲豬頭或牛頭而引發暴亂。孟買這樣的繁華地區里,有些住宅區會標稱 「僅供素食者」,以此將穆斯林、基督徒或其他吃肉的地種姓佃農拒之門外。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一位錫克教信徒在進入大廳前領取餐盤。攝影:張晗(音)


印度部分州最近頒布消費及屠宰牛肉的禁令,引發民眾熱議。不同種姓及宗教信仰的民眾黃子健產生了社會對立。除了虔誠的印度教徒外,多數民眾都會吃牛肉,原因無外乎牛肉是比較廉價的蛋白質來源。


錫克教徒並不吃齋,但金殿內的飲食都是純素食。來此義務服務的志願者持有各種宗教信仰,社會經濟背景也各不相同。他們的年齡有長有幼,工作效率都高的驚人,簡直如同機器一般。加工食材時,他們會念叨 「Wahe Guru ……」 的詞句,呼喚神靈的名字。



十五萬人一起吃免費午餐:努力反對種姓制度的印度錫克教



在大廳吃飯的人們。在這裡,無論社會背景、性別或宗教信仰,一律坐在地上用餐,人人平等。攝影:Jenna Belhumeur


殿內一名義工名叫蘇胡夫·辛格(Sukhdev Singh),他今年55歲,是一位錫克教信徒,原本住在加州福利斯諾,在2013年的時候搬到了阿姆利澤。蘇胡夫鬍子花白,穿著藍色的馬甲,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殿內宗教長老,其實他只是幾百位準備飲食的義工之一罷了。如今,每年運營餐食服務的開銷已經飆漲到千萬美元量級,但蘇胡夫仍不忘提醒我,納納克當年帶著幾個義工創立筵席的時候,手裡只有20個盧比。而且最近幾年寺院捐贈金也在增長,即便成本已經是天文數字,雄厚的捐贈金仍能保證兩年運營的餘量。很多默默無聞的義工都將經營筵席視作一種宗教奉獻和社會義務。

「我們的宗教里只有三件事:歌頌神的名號、詠唱宗教歌謠、提供志願服務。只要我還能站起來,我就要繼續工作下去。」


翻譯:鄭嘯天


作者:Nadim Roberts 和 Rutwij Devashrayee


來源:VICE 中國 更多內容請登錄 vice.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VICE 賴床簡報:離婚者更容易出車禍
「防止針對日本人的歧視」:看日本如何在美國阻撓慰安婦權益團體
我實在沒法卸載手機里的同志交友軟體
在被美國轟炸的敘利亞有一家特朗普餐廳,只賣這一道菜
這位昆明的哥們兒要用墨西哥黑幫文化展示亞洲的力量

TAG:VICE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無視反對!印度再送俄羅斯一份大禮,美怒斥:夠造一艘航母
印度這種魚泛濫了,想著中國人幫忙吃了,網友堅決反對!
美俄罕見達成一致?竟然都支持印度入常,安倍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十四歲就整容親媽不反對,十五年花四百萬做整形手術,今還不停止
反對派的權力的遊戲,論形式的重要性:從德國六八到六八五十年
不顧巴鐵強烈反對,印度再次試射一超級炸彈,俄:這才是真正對手
忽略印度多次反對,巴基斯坦最大金主承諾:數十噸軍火即刻到
佛教是反對家庭制度的嗎
世界上最殘忍的五款武器,達姆彈只排第四,第一沒人會反對
印度反對派發起反政府示威 數十萬人集會阻止莫迪連任
同意還是反對,印度人晃腦袋到底是幾個意思?
莫迪遭遇反對:把舊印度還給我們,新印度你留著
媽媽不會反對孩子吃的幾種零食,不用偷著吃了!
一年一度的荔枝狗肉節,我們究竟是支持還是反對?
我國賣給盟友幾十架戰機,印度寢食難安,強烈反對也沒用
卡扎菲去世究竟葬在哪裡,百姓找了七年反對派藏了七年,這一切是為何?
對越反擊戰時,第一個反對的不是蘇聯,而是另一個白眼狼!
特朗普再次失算!又一個大國公開反對美國,印度:就算制裁也不怕
世界上最殘忍的五款武器,達姆彈僅排第4,第一沒人會反對!
女子舉重冠軍不顧反對嫁大21歲教練,今一個當官一個在家喝茶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