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林克萊特: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近期,我無意中看了一部紀錄片:《理查德·林克萊特:築夢而生》,它講述了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獨立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的電影生涯。紀錄片里大段的訪談,有他本人,有合作過的製片人,也有他電影里的演員。回想起來,他的電影總流動著一種時光流逝所帶來了的幻滅感的美。時間在他的手中被拉長,被摺疊抑或被壓縮,被解構也被重組。
在 1991 年他的長篇處女作《都市浪人》上映,這是他的第二部電影,也是一部他自己編劇,自己導演自己演的電影。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和具體主角,有的只是各自看似毫無關聯的片段,而片段又構成了這個電影獨特的迷失、疏離以及荒誕的氣質,暗語和反諷隱沒在鏡頭的里里外外。而各種支離破碎的片段鏈接在一起,就是所謂的生活。
電影讓人想起《十二種孤獨》的結構,平行交錯,互不相干,卻緊密粘合。
在這部電影里,他把時間割裂開來,每一個小故事都在各自的時間裡發生髮展,而不管是把它們重疊還是拼接,都完全符合時間的邏輯。時間有邏輯,而生活卻是雜亂無章,一片荒蕪。
2001年的《半夢半醒的人生》是一部用真人拍攝而用動畫呈現的奇幻電影。就像電影的名字一樣,夢境和現實交錯,有一種對世界是否真實存在的質疑。充滿哲學性的思辨,以及佛洛依德式的對夢的思考。
主人公是一名大學生,他居無定所,總是在遊盪。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不斷遇到各種稀奇古怪的人。而他遇到的這些人都在談論一些宏大高深的話題:從量子論到語言的起源,從存在主義到人的轉世再生,從自由意志的荒謬到電影作為一種敘事工具,他陷入一場接著一場的對話中。
他極力想知道自己究竟處在夢境中,還是處於清醒中。但最終他只是發現自己不斷蘇醒,又不斷重新墜入夢境中。他無法擺脫這接二連三地湧現的夢,開始逐漸理解夢的含義,並試圖控制夢和周圍的環境,分辨蘇醒的人生與夢中人生的區別……而一切都徒勞無功。
這部電影極具荒誕之能事,不管從電影的表現手法上還是在故事的設定上,都有一種撲朔迷離的怪誕色彩。也碰觸了亘古的哲學問題:到底什麼是現實,什麼才是夢境?或許真假本身就不重要,就像《紅樓夢》,沒有真假,只有真情。
在 1995 年,愛在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愛在黎明破曉前》上映。故事發生於24小時之內,在這部電影中或是在這三部曲中他都把時間無限的拉長。時間紋理清晰可見,隱藏在時間褶皺里的情緒也被無限放大。
故事講述了傑西在火車上偶遇賽琳娜,兩人一見鍾情,當火車到達維也納時,他們臨時決定下車。他們一邊遊覽這個浪漫的城市,一邊談論彼此的過去,對生活的理解,以及對人生的感觸。長鏡頭和密集的對話,卻並不使人覺得冗長和沉悶,雖然是極其感性的聊天也並不讓人覺得矯情和虛假。
如情感一樣輕鬆自然並且真誠動人,但這一切都將會在日出前隨著傑西的離去而結束。深刻的交談使他們感情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迅速深厚起來,他們約定在半年之後再見,也讓這本身充滿遺憾之美的愛情又充滿對重逢的期待。
而導演在九年之後履行了這個承諾。
《愛在日落黃昏時》是里克愛在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以第一部為基礎,講述了傑西和賽琳娜九年之後相逢的故事。九年之後,傑西已成為暢銷書作家,而賽琳娜則是法國環保組織成員。傑西在巴黎促銷新書時,與賽琳娜在書店相遇,然而他們只有一下午的時光相處,日落之前,傑西要乘飛機趕回美國。
兩人在午後的巴黎街頭散步,在美麗的護城河上坐船遊玩,無話不談,夕陽穿過橋洞打在他們的臉上,所有的一切都閃閃發光,整個城市都氤氳著愛情美好的味道。他們爭分奪秒的說話,多麼短暫而漫長的愛情。
《愛在午夜降臨前》是愛在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同樣的演員,同樣在短暫的時間裡交談對生活和感情透徹領悟,可是不同的是演員都已經老去。在第二部的基礎上,時間又過去了九年,這時候的傑西和賽琳已經一起生活並且有了一對雙胞胎女兒。這部電影拍攝於他們在度假途中,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對生活和感情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不少人呼籲,再過去九年也要再拍一部,哪怕兩個演員都拍不動了、聊不起了,就算原地靜坐90分鐘,也好啊。
《搖滾校園》是里克電影里為數不多的喜劇片,在講述師生關係上甚至與《放牛班的春天》齊名。講述了一位已是中年卻仍舊不願放棄理想的狂熱搖滾歌手,不僅事業無成而且生活窘迫,突然有一天一所中學聘用他去做音樂老師,從此,在他的帶領下,這群原本死氣沉沉的學生都被發掘出驚人的音樂天賦,他把孩子們帶入到了一個樂趣無窮的音樂世界。
搖滾樂所串連起來的一個關於夢想和師生的故事,愛極了這種能夠起死回生的老師,像《死亡詩社》一樣,師生關係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題材。
而對我來說里克最打動人心的一部電影就是《少年時代》,還記得,當年在看這部電影時,最後那個開車離去的鏡頭,《hero》響起,我淚如雨下。好像突然明白了生命是什麼,是由一切瑣碎組成,又不斷地在某個節點跌落、升騰、碰撞和破裂。這部耗時12年完成的電影,導演用足夠的耐心去等待歲月慢慢展露痕迹,像是紀錄片一樣真實而攝人心魄。
一度讓人想起《人生七年》,它講述了一個男孩從6歲到18歲的成長過程,以及父母的變化。前十二年看似漫不經心的生活瑣碎都在最後主人公上大學那個片刻隨母親的情緒爆發,也使電影一下子有了主題。成長總是年輕一代的豁然開朗,同時也是老一代人的無可奈何。
回到導演本身,里克無疑是極具天賦的,他在大學中途退學,之後在墨西哥的鑽井平台上工作,這讓我想起了《言語的秘密生活》里的大海中央孤獨的鑽進平台,之後回國開始拍攝電影。
最開始的拍攝,沒有器材,只是簡單的一台攝影機,他開玩笑說,用三腳架固定好攝影機,然後按下開始,自己跑到鏡頭前演完一個場景,然後再回來cut。
好像很多事情都印證了春上村樹的一句話: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麼也長久不了。
TAG:小枸杞 |
※黃海棠: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藝術源自生活,卻高於生活
※珠寶藝術源自生活,而高於生活
※藝術源於生活?阿宅們的特有「幻視」
※劉青長:藝術源於生活
※毛丹陽:藝術源於生活
※羅學正:藝術源於生活,源於感悟!
※笑星馬麗現實的豪宅,在家形象特搞怪,果然藝術源於生活呀
※藝術源於生活,他在雪天的玉米枯地發現另類的書法藝術
※藝術源於生活,不見得高於生活——小賤人收割機曉鴿
※藝術源於生活 剪紙也有靈魂!
※碟中諜里的生活真諦!都說藝術源於生活,我信了!
※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家葛建光——經驗源於積累,藝術源於實踐
※藝術源於匠心 製作篇
※藝術源於自然、巧奪天工
※農民用鐵鍬演奏《賽馬》 聽眾:這才叫藝術源於生活
※一個細思極恐的小故事《藝術品》,藝術源於真實
※藝術源自匠心,JJ宇舶經典融合系列腕錶
※藝術源於生活,當色卡對應食物,你還覺得配色難么?
※藝術源於生活?這兩部作品的畫師,還真的是個大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