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歷仕憲、穆、敬、文、武、宣、懿七朝,官至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稱"柳少師"。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權去世,年八十八,贈太子太師。


幼年嗜學,十二歲能為辭賦,由於擅長書法,被穆宗李恆看中,召為翰林院侍書學士。柳公權書法以楷書最著,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他上追魏、晉,下及初唐諸家筆法,又受到顏真卿的影響,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創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勁健的書體,可以與顏書的雄渾寬裕相媲美,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稱譽。


柳公權的傳世作品很多。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其中《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最能代表其楷書風格。柳公權的行草書有《伏審》、《十六日》、《辱向帖》等,他們的風格仍繼承王家風格,結體嚴謹,瀟洒自然。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蒙詔貼》白麻紙,七行,二十七字。今藏故宮博物院。其書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乾隆稱「險中生態,力度右軍」。體勢稍帶顏法,沉勁蒼逸。另外《蘭亭續帖》中有《紫絲靸帖》,文字有所不同,翰林不稱「出守」,故疑其偽,當為唐末宋初高手所擬。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如「街」、「摧」、「錄」、「於」等字中的鉤。另外,鉤畫還有多種變化,如「刀」字的橫折斜鉤,「句」字的橫折彎鉤,「彌」字的橫折彎鉤,「乃」字中的橫折折彎鉤,都和前述的鉤法類似,只是位置略有不同而已。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4、撇畫的種類與特點


柳體字的撇,長撇柔曲,如「左」、「大」、「丈」、「妙」等字中的長撇;短撇挺直,視不同結構字體之需要,有彎頭撇,如「有」、「右」;有平撇,如「香」、「千」;有短三角撇,如「征」、「佛」字中的撇畫;另外還有直撇,如「為」字;回鋒撇,如「盛」、「威」等字;蘭葉撇,如「度」、「塵」等字中的撇。種種變化,不一而論。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5、粗壯有力的捺畫


柳字的捺畫都較粗大,捺腳長,捺尾細。他的種類有直捺,如「金」、「舍」、「之」、「足」等字的捺;短捺,如「張」、「豪」等字的捺;側捺,如「定」、「是」等字的捺;橫捺,如「道」、「造」等字的捺;反捺,如「逢」、「腹」等字的捺。

撇捺相交時,則撇輕捺重,如「丈」、「教」、「授」、「沒」諸字中的撇捺。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6、豐滿剛勁的彎鉤、戈鉤

豎彎鉤的彎部,寫時要一路圓轉,如「禮」、「犯」字中的豎彎鉤;「風」、「凡」字的豎折彎鉤的彎鉤部分,大致相當於圓周的三分之一,這樣處理,字顯得神完氣足。戈鉤則剛勁有力,略帶弧形,如「或」、「盛」、「我」、「載」字中的戈鉤。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7、變化多姿的點


柳字的點,總體上是長而圓的,但也有豐富的變化。從形態上看可以分為:四邊形點,如「六」的上點;三角形點,如「亦」字的左下點;彎頭點,如「守」字的頂點;撇形點、短豎點,如「當」字中第三、四筆劃等。這些點,實質上都是在圓點或方點的基礎上加以延伸,或參用撇、挑,或借用橫、豎,以及轉換方位等方法變化而來的,書寫時既要各盡其態,又須相互顧盼,以求氣勢相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然而在這些點中,最具代表性,用得最多的,是四邊形點,這種常用在獨立點、上點和四點的位置上,如「主」、「方」等字中的點。他的寫法:先用筆鋒寫出較長的一邊,注意在較短的三邊中,要有一邊同長邊基本平行,四邊要飽滿,不可有凹陷的現象。有的上挑點和下撇點也都是由它演變而來的,只是多了一個向上或向下的挑尖,如「欲」、「必」字中的兩點。運用四邊形點,可增強字的遒勁厚重感。由於它是不規則形,故應因字形不同而靈活運用。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另外,柳體中的火底點是與眾不同的,其左兩點向右傾斜,右兩點向左傾斜,左右對稱排列;中間兩點略細長,常用短豎代替;左右兩點略粗,多為四邊形點,其斜度較中間兩點更為明顯。這樣安排,使四點具有變化和生氣。如「無」、「照」、「魚」、「燃」等字中的四點。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寶蓋頭的頂點多有彎頭豎點,左邊點常用短豎代替。而「六」、「方」、「主」之類的字,頂點多用左傾斜的四邊形點。並列兩點依字形不同,有的採用兩點向背式,如「供」、「異」等字的下兩點;有的則採用相向式,如「粒」、「平」等字;有的則採用順向式,如「益」字的上兩點。三點水的排列,要各具姿態,其挑尖大致對準首點尾部,以求上下呼應,如「清」、「深」、「滔」字中的三點水。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三、最能夠反映字體特徵的結構


1、呈倒梯形的「口」字。


凡是「口」、「日」、「白」、「田」等有四角圍框的字,都寫成上寬下窄的倒梯形,即左右兩豎下端部都向內斜。如果「口」內無筆劃,一般是將左豎下腳放長伸出口外;如果「口」內有筆劃,則是右豎下腳放長微向左彎並伸出「口」外。在「口」字左上角橫豎連接的地方,大都斷開,略留一條縫。這樣處理,使字在整體上緊而不拘,疏而不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2、寬大的寶蓋頭


凡寶蓋頭或類似的頂蓋都寫得大一些,使它能涵蓋下部的筆劃,以求安穩。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3、獨特的「木」字

柳體的「木」字,無論是獨體字,還是偏旁,它的撇頭部分,一般都擱在豎畫上。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4、順乎自然的字形


柳體字總的結構特點,應注意字的重心要緊聚,橫、豎、撇、捺要放長些,並向四邊舒展。字的大小因字而異,該寬則寬,如「而」、「尚」、「雨」、「幽」等;該窄則窄,如「目」、「自」、「月」、「背」等;該大則大,如「露」、「寵」、「戲」、「歸」等;該小則小,如「已」、「士」、「口」、「萬」等,都是順乎自然。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對於筆畫繁密或疏稀的字,不過分強調將其收促成小字後展拓成大字,只是在同等的條件下,略有縮小或擴大,在處理上,對筆畫繁密的字,其用筆要瘦些,筆畫的輕重、粗細、疏密要均勻;筆畫疏簡的字,筆畫要肥壯些,寫得要寬綽豐滿,小中見大,不能過大或過小,一般應比其它字縮小一、二圍即可。


另外,還要善於利用視力的錯覺現象,來解決由於字的形狀、面積不同而引起的整幅字大小不協調的問題,從而寫出既符合人們審美習慣,又符合柳字特徵的楷書來。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如帖中的「柳公權」三字的大小、寬窄差異很大,但擺在一起看卻很協調,這種協調,是在符合人們眼睛的生理現象和審美習慣上而產生的是以實際上的不平衡,達到視覺上的平衡,這是我們應該領會和掌握的。


5、在臨寫過程中,字的筆畫不要過於枯瘦,因為柳體楷書除了勁健外,尚有風腴妍潤的一面,這一點必須加以注意。


四、學習柳體楷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注意指、腕、肘和小臂的綜合運用,正確理解用腕的含義。


在正確的執筆情況下(指的是指實、掌虛、腕豎),怎樣運筆是一個關鍵問題。人常說執筆靠指,運筆靠腕。這種說法並不完全,而應該是指、腕、肘、小臂的綜合應用。因為手指夾著筆,在腕與臂的帶動下運動,不可能單純用某一部分來運筆。另外,指、腕、臂各有其不同作用,因而應根據字的不同大小和同一筆畫中的不同部位,靈活用某個部位來運筆。所謂用腕寫字,主要指寫中楷、大楷這樣的字,這時,右臂肘部擱在桌子上,腕部提起,以用腕為主,以腕的運動帶動指的運動。寫小楷和大楷筆畫的起筆、收筆這些需要輕微運動的部分的運筆,則靠的是運指來完成。寫10公分左右或更大的字(以下所舉各例,都以懸肘書寫10公分左右的楷書為例),用腕就降至次要的地位,這時應懸肘,以肘關節為軸心,以轉動小臂來帶動腕、指作運筆的動作,但筆畫的起筆、收筆部分還是要靠運腕、運指來完成;而有些筆畫還必須靠指、腕、臂、肘的聯合行動才能完成。


那麼,正確運筆的動作特徵是怎樣的呢?就是在寫字時,筆桿隨著筆畫的書寫,不停的倒向這邊或那邊,或倒而又起,起而又倒,筆桿倒的方向和行筆的方向相逆,這樣運筆寫出的字有澀感。如果筆桿始終直立,運筆靠的實際上是肘關節、肩關節在運動。所以,應注意指、腕、肘、小臂的綜合應用,以發揮其各自的不同功能。下面舉兩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例如柳體字長橫的寫法:起筆用運指法,先將筆鋒在空中向右略擺一些,然後就勢向左上輕微逆鋒入紙,下切、輕頓,筆鋒略向中回,用腕轉鋒,將筆尖轉向左側呈中鋒行筆狀態,以肘關節為軸心右轉小臂,帶動腕右行,收筆時又靠指將筆鋒略上挑,右下輕頓,提筆輕回。這裡可以看到,指、腕、肘、小臂全用上了。還有一點要提示的,即轉動小臂帶動腕右行的過程,始終有一個上仰的趨勢,恰恰符合橫畫左低右高之勢,對克服橫畫右邊下垂的毛病很有益處。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再如柳體垂露豎起筆運用指法,筆鋒先向右下略擺一些,然後就勢逆鋒向左上入紙,翻筆右上,緊接右下頓筆,筆鋒向中略回,轉鋒按筆,以腕關節為軸心,手向下運行,如果豎較長肘關節可向右折彎,收筆時運指向左輕挑,下頓,提筆向上回筆。這裡運用了指、腕的運動。行筆過程,因為只有腕部為中心向下運動,支點短,其手的左右擺動輕微,筆鋒運行也就垂直,這個運筆方法,可以幫助克服豎畫寫不直、或豎畫右斜的毛病。


(二)注意運筆過程的完整性


書寫每一個筆畫都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基本過程。在每一個過程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筆法。


比如長橫的起筆,應注意逆鋒入之後,翻筆下切輕輕頓筆,用腕轉鋒,將筆鋒調整為中鋒行筆狀態,這幾個動作要輕捷、連續,一次完成。翻筆下切,用腕轉鋒是橫畫起筆的要點。橫的行筆要在保持中鋒的狀態下,注意提、按相間運用,以變化筆畫的粗細。保持中鋒、提按變化是行筆的要點。橫的收筆應注意上挑部位最好向左回一些,然後向右下輕頓筆,再將筆尖運行到筆畫的右下角提筆向左輕迴轉鋒收筆。將筆尖運行到筆畫右下角,提筆輕迴轉鋒是收筆的要點。這三個過程中,收筆則是最重要的,不可虎頭蛇尾。常見人們寫字,起筆、行筆還可,但收筆卻馬虎,要麼一頓即收筆,要麼手有收筆的動作,而筆鋒卻未到位,因而收筆部分或圓或尖,不能圓滿。要強調收筆,培養有始有終的好作風,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更應如此。


基本筆畫的三個運筆過程,實際上是頓、提、按、使、轉、輕、重、快、慢等等用筆技巧的綜合運用過程,是學習書法的基本功,必須下功夫熟練地掌握它,並運用得到每一個筆畫之中。


(三)注意「視力錯覺」對學書的影響,加深理解柳體楷書結字的原則。


人的眼睛,在觀察事物時,具有很強的辨認能力,但也常常因為物體的形狀、位置不同,產生一些錯覺。寫字也是如此,這些錯覺是怎樣影響楷書結構的,採取什麼樣的辦法去消除這些影響,初學楷書者,應該有所了解的。這樣才能對前人總結出來的楷書結字原則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消除視力錯覺的影響,更快更好地掌握字的結構。下邊就試舉幾例,作一簡要說明。


第一,一個本來是水平的、粗細一致的橫畫,但在人們眼睛的觀察下,往往感覺右邊略低。我們在寫楷書時,如果橫畫寫得很平,就會覺得筆畫的右肩下垂,很不舒服,所以楷書的橫畫大都處理成左低右高之勢,以消除視力錯覺的影響。


第二,「視覺中心」往往高於「幾何中心」。如果人們對一個正面掛著的長方形進行觀察,眼睛認為是中心的地方,恰恰比兩條對角線相交的幾何中心高出一些。這種現象,常常對字的重心產生影響。所以柳體在處理上下結構偏長的字時,採取「上緊下松」的辦法,上部筆畫安排得緊湊,使重心上移,下部筆畫略長而寬鬆。就好比人的身材,腿長大於身長,看起來就覺得順眼。


第三,相同粗細的橫、豎畫放在一起比較,會覺得橫畫比豎畫粗些。這是人的眼睛呈橫向排列,看橫的東西比較真實、誤差小,而看豎的東西往往視力分散、誤差大。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理解柳體的橫畫為什麼比豎畫細,有時懸殊很大的道理。


第四,我們試用同樣大小的兩個正方形格子,一個充格均勻地畫滿橫畫,一個充格均勻地畫滿豎畫,二者比較,就會發現畫橫畫的上下見長,畫豎畫的左右見寬。所以柳體字在安排橫畫多的字時,很注意壓縮字的總體長度,將橫畫寫細,盡量縮小豎向筆畫的長度,以縮小橫畫之間的距離;寫豎畫多的字時,就盡量縮短橫向筆畫的長度,以壓縮豎畫間的距離,減小字的總體寬度。能做到這兩點,在寫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或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的字時,可能掌握得快一些。


第五,「當看一根粗細一致的長豎時,會感到中間粗兩頭細」。這是因為看長形狀不如看短形狀那樣視力集中,眼睛的注意力集中在中間部位,兩頭視力分散而造成兩頭細的感覺。所以,柳體字的長豎、長橫大都是中間細兩頭粗(懸針豎除外)。


第六,如果字的筆畫粗細相當,筆畫多的字顯得黑,筆畫少的顯得白些。這種現象實際上是黑白對比、虛實對比的結果。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在楷書作品裡就會產生黑一塊白一塊,使得作品格調不統一。所以柳體字就很注意這一點,它的黑白布置精妙細微、毫釐不爽。根據字的筆畫多少、字的形狀進行筆畫粗細的調整。對筆畫多的字,使其筆畫減細、間隔勻稱、互相調和,做到緊而不擠;對筆畫少而形長的字,要使筆畫飽滿,布白均勻,做到疏而不散;對筆畫少而形短的字,不過分寫大,將筆畫加重加粗,使字顯得寬綽豐滿,小中見大。黑白對比,黑白互補,是柳體字一個很重要的組字原則,臨習時一定要注意仔細觀察,否則就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第七,字的幾何圖形對字的影響很大。漢字雖說是方塊字,但並不全是方形,從字的整體結構看,還有長方形、梯形、三角形、六角形、圓形、菱形等若干種幾何圖形。如果將這些字分別在大小相同的格子里充滿格子寫出,就會發現方形最大,菱形最小,如果不加以調整,把這些排列在一起,就會大的大,小的小,看著凌亂而不統一。所以,我們書寫時,應靈活應變,縮小字形看大的字,放大字形看小的字,加粗字形偏小的筆畫,使整幅作品的字協調起來。


以上所講的是種種視力錯覺對楷書的影響,克服的辦法由兩個:一是多臨帖,看看貼上是怎樣處理的,注意字中筆畫的形狀、走勢及其筆畫的配合、粗細變化等等,然後再去臨寫,做到心中有數、意在筆先。二是應注意所臨字的大小、粗細變化應符合人們的視覺規律,盡量把視力錯覺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注意橫畫左低右高之勢在結字中的應用。


楷書橫畫左低右高之勢,是人們為克服視覺誤差而總結出來的基本寫法,在柳體楷書里,這種寫法被廣泛運用到幾乎所有的橫畫以及許多字的結構安排中。


例如「人」字頭以及有撇捺相交的字,撇尖都低於捺腳,如舍、秦、吞、欣、水、度等字。


例如:「小」字底的左右兩點,「心」字底的三點,「火」字底的四點的排列,都是左低右高。如德、崇、照等字。


例如:相背點、相向點,都是左點低於右點,如徒、乎、吳、益等字。


例如:左右對稱的短橫,也是左低右高,如學、茶、垂、悲等字。


例如:「火」字旁上部兩點和下部撇與點仍是左低右高,如煙、燈、愁、秋等字。


例如:「山」字頭的左右短豎,也是同樣,如歲、崢等字。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在同一字中,有左右字體相同且對稱的,其安排也是左低右高。如斷、樂、慧、皆、梵等字。


從這些例子不難看出,橫畫的左低右高之勢是柳體楷書結字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有著普遍的指導意義。這是因為橫畫的左低右高之勢,以適應人們眼睛在觀察事物時的客觀規律。這樣去安排字的結構,字的穩定性就強;如果違背這個規律,勉強安排,就會破壞字的穩定性和整體協調性。


(五)注意「透視法」在結構中的應用。


在美術作品中,同樣大小的物品,遠近位置不同,表現在畫面上就有大小的變化,距視力觀察點近的大些,反之小些。在柳體字中,許多字的結構排列都是利用這個透視的方法。主要表現在豎畫多、且右豎帶鉤的左右結構字中,它的右側豎鉤往往比左側豎長,加上橫向筆畫左低右高,就形成類似美術作品成行電杆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如:川、棟、則、明、雨、羽等。


還有全包圍結構及左上右三面包圍結構的字,其左豎都短於右側的豎,如:國、圓、園、同等。


另外,許多字雖說沒有豎鉤,因其左側形狀較短,在安排中是左短右長,從整體上看也類似透視的效果。如:藏、熾、時、項、頤、殊等字。


當然還有一些右側字形不宜放長的字,字形左長右短,從整體上看恰和上述透視的方向相反。如:仁、彌、孰、輕、歌等字。


附:


柳公權《玄秘塔碑》唐故左街僧錄內


陳忠建示範




柳公權《神策軍碑》其用筆及結構圖解



毛筆、宣紙上新品,需要的去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微報 的精彩文章:

幼兒練字技巧,老師和家長收藏好!
十首《憶江南》,詩畫足以醉千年
見識一下這位清朝直隸總督寫的小楷!
以《人民的名義》,來談一談書法字畫!

TAG:書法微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柳公權《神策軍碑》技法精解
書法拓片——柳公權《神策軍碑》
柳公權楷書欣賞《神策軍碑》
書法《神策軍碑》 柳公權書!
唐代柳公權書法欣賞:楷書《神策軍碑》
柳公權生平第一妙跡《神策軍碑》
【經典碑帖】柳公權生平第一妙跡《神策軍碑》(附復原圖))
柳誠懸《神策軍碑》比之《玄秘塔碑》如何?
柳公權《神策軍碑》,比《玄秘塔碑》晚寫兩年,更加精練蒼勁
唐人寫字最大的柳公權《神策軍碑》(字徑10厘米)欣賞
書畫-柳公權的《神策軍碑》,可謂是「天下第一正書」!
胡蘭成題並序廣武將軍碑
歷代碑帖|前秦石刻《廣武將軍碑》
前秦石刻《廣武將軍碑》
前秦石刻《廣武將軍碑》,含隸含篆,承襲篆隸的意味
頓挫起伏奕奕動人,顧盼有神,唐代李邕《雲麾將軍碑》書法欣賞
柳公權66歲楷書《神策軍碑》,經過一生的錘鍊,顧盼神飛,氣勢磅礴!
一塊唐代將軍碑,道出「日本」國得名真相。只能說日本人太自戀了
奇葩將軍碑文上哭窮:沒有錢,別挖我墳!盜墓賊挖開後傻眼了
他先擊斃日軍大佐,又跪在日軍碑前懺悔,受天皇接見,解放後被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