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張小嫻:一個對愛情悲觀的人,用文字治癒在愛情里受傷的人

張小嫻:一個對愛情悲觀的人,用文字治癒在愛情里受傷的人


題圖:《朗讀者》






她被稱為

「華文愛情天后」,


道盡關於愛情和成長的一切,


她的許多經典語句被奉為愛情箴言。


高中畢業後就進入TVB當編劇,


大學上了4年,也工作了4年,


從1994年開始連載《麵包樹上的女人》,

一舉成名。


迄今為止,


她出版過60多本小說,


無一不跟愛情相關,


她是繼瓊瑤、亦舒之後,


兩岸三地最受歡迎的情感小說家。






她的微博粉絲數超過了6000萬,


關注她的人都想從她那裡得到些許關於愛情的啟示。


她不間斷地和大家分享著關於愛情的看法,


不少句子都成了經典名句,


被廣泛傳播。


她是張小嫻




▲張小嫻朗讀視頻




最新一期的《朗讀者》,她帶著自己寫的散文《愛情的餐桌》,來到了現場。她的普通話說得並不標準,她朗讀時也並不像其他的朗讀者那樣聲情並茂,但是讀至哽咽處,她的情緒卻感染到了聽眾,彷彿我們就在那樣的餐桌旁,經歷一場場別離。






愛情從餐桌開始,也在餐桌上消逝。

第一次約會,總是離不開餐桌。

也許是兩個人一起吃的一頓晚飯,也許是一杯咖啡,也許是喧鬧酒吧里的一杯雞尾酒。

這樣的第一次,我們總是努力展現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從此以後,我們在餐桌上共度無數時光。

當然並不是每一次都快樂。有時我們會吵嘴,然後鼓著氣,一句話也不說。

我記得我在餐桌邊流過不少眼淚。

但是,明天的明天,我們還是會一起吃飯,忘了流過的眼淚,忘了上一次為什麼吵架。

直到一天,我們不再相愛了,一起吃的最後一頓飯變成了最後晚餐。

要是我們無可避免要吃最後的晚餐,喝最後一瓶酒,我們會吃什麼?又會在什麼地方吃?

每個人總是一點一點地死去。

有人說,只要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活,便會快樂許多。

可是,當你愛著一個人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把和他一起吃的每一頓飯都當成是最後晚餐。

我們總是希望永遠沒有最後晚餐。

要是可以,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遠,看著我們彼此在餐桌上漸漸凋零,眼睛老了,看不到賬單上的小字,胃口小了,只能吃那麼一點點,牙齒終於也掉
光光了。

我愛的人終究會跟我一樣,在餐桌邊一點一點地老去。

到了那一天,我但願我是首先倒下去的那一個。

就像認識你以後我們一起吃的每頓飯那樣,我喝不完的酒,這一天,你也替我幹了吧。

向下滑動查看朗誦全文




婚姻不一定是人生的歸宿




能寫出這麼多感人肺腑的愛情類小說的人,她真實的感情生活是怎樣的呢?她的讀者充滿了好奇。可是關於她自己的情感經歷彷彿一直是個迷,她很少接受媒體記者們的訪問,更鮮少提及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情感狀況。我們目前所能知道的是,她有一個相戀20多年的男友,但兩人至今未婚。他們是深愛著彼此的,但張小嫻卻認為自己是一個不適合結婚的人,她也從來都沒有把婚姻當成是女人唯一的歸宿。



在《朗讀者》節目現場,她說,

「人生的歸宿應該是找到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沒有底氣的人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主持人董卿問她,怎樣才能給愛情保鮮?


她回答:

「不停地進步,不停地讓自己更優秀一點,其實這個就是為愛情保鮮。」



我們一直以為,能寫出這麼多故事的作家,其生活閱歷必定是很豐富的,畢竟生活是創作的直接來源。但張小嫻卻自始至終讓自己從小說中抽離出來,她很少在小說中寫自己的故事,最多是將自己經歷過的某個場景融入進去,我們很難在她的小說中看到她生活的影子。


她19歲初戀,那時並不是很懂愛情的她就已經開始嘗試寫愛情故事。對於她來說,劇本當中最難寫的從來不是愛情片段,而是像打麻將這樣的生活瑣事。






大部分的愛情都是要分開的





張小嫻直稱父親是個浪子,在她童年的記憶中,父母親似乎總是在爭吵。由於父親的影響,她對愛情很悲觀,所以她筆下的愛情故事,大多數也都以悲劇收場。而她的初戀,似乎也不那麼美好,以至於在很多年之後回憶起來,她依然在說「這是個錯誤」。







她始終都認為,大部分的愛情最後都是要分開的,這就是人生的無常,而越早看清真相,也就越早能夠釋懷,不會把人生的希望單單寄托在愛情這一件事上。

「從一而終,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和期待。多少從一而終最終落得曲終人散?不如先不要期待什麼,也就不會失望。若能如此,是我們比別人都幸運」。







但凡情感類小說,少不了痴男怨女,抵死糾纏。連張愛玲都在寫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有多少人曾經為這樣的話感動著?心想著要遇見一個願意為他「低到塵埃里」的人。曾經多麼驕傲的一個人啊~卻也可以在愛情面前,在另一個人面前,變得如此卑微。





只是,何必呢?卑微換來的愛情,真的能長久嗎?







這一點,張小嫻就看得很開。

「年輕的時候,十幾歲的人追求愛情,為一個愛的人,委屈自己,犧牲很多;但是慢慢從愛情走過來,你會覺得從前只知道愛愛情,現在知道怎麼愛自己,只有知道愛自己才知道怎麼愛別人。

」「愛情」幾乎成為了她的事業,但是在她的心裡,愛情從來都不是人生的全部,甚至也不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

「愛情是一場際遇,什麼人就有什麼際遇,做好自己,愛情也會對你溫柔些」。








麵包要靠自己買




從小學開始,張小嫻就很獨立,很多事都是她自己決定。包括上大學選擇什麼專業,也都是她自己說了算,父母工作那麼忙,她不願意過多地干擾他們。進入大學,開始了全職工作,這也讓她實現了經濟獨立,而經濟獨立讓她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去寫作。


很多女性希望從男性那裡得到「愛」與「安全感」,張小嫻筆下的人物可能也是這樣期許的,但是她自己卻從來沒有把生活寄托在另一個人身上。幾年前,參加《楊瀾訪談錄》時,提及這個問題,她說:

「女人無論要什麼,實際上要的就是很多很多的愛,很多很多的安全感。但是這個從哪裡來呢?有些人覺得就是從男人、從婚姻,但是我覺得如果你向其他人去求,向別人去求你還是會失望的。其實有時候愛跟安全感,可以來自你自己……很多女人沒有安全感,她沒有賺錢的能力,她總覺得我沒有安全感,我拿著一個房子總可以。還有愛,如果你不懂得去愛自己,你怎麼去要求別人對你的愛。所以我覺得很多東西,你向人家拿的時候你首先問你有沒有能力去拿這個東西,你本身有沒有這個東西。愛跟安全感,還是要自己去追求。」







「人,你要有自己基本的東西,你就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去選擇,不需要因為現實的條件而去選擇一個愛情」。



所以,你的「安全感」首先來自於你自己的獨立,經濟上的獨立,情感上的獨立,內在精神世界的獨立。只有愛情撐不起來一個天長地久的婚姻,天長地久的感情里包含愛情、親情、恩情種種,而不僅僅是多巴胺造成的無法保鮮的愛情。

「男人不會因為一個女人的工作而愛上她,他愛的是她這個人。可是,女人有時候首先愛上的是男人的工作,比如說,他的工作很穩定,他很有社會地位,他賺的錢很多……這些就是我們所說的麵包吧?麵包反映的也正是這個男人的能力。麵包以外,才是他對她的好。可是,工作會丟掉,錢會溜走,權力、地位會失去。看透了這些就會知道,麵包是自己買的好。」




愛情唯一的導師,就是愛情自己






「關於愛情,你應該問張小嫻」,這是金庸先生曾經對她的評價。她也很自然地,被很多人當成了情感導師,因為她是「華文愛情天后」,因為她寫過那麼多膾炙人口的愛情金句。但她本人對「導師」這一稱號卻一直都是拒絕的,

「愛情唯一的導師,就是愛情本身吧~你自己去經歷,你就會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你愛情的經歷,就是你最好的導師。」







小說和真實的生活永遠都是存在邊界的。小說里時不時就海誓山盟,

「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相比之下,生活是充滿煙火氣的。張小嫻很早就認清了這一點,所以她不會把小說中的浪漫當成是現實中的浪漫,對於她來說,兩個人能夠一起成長,一起交流,才是真正的浪漫。能保持著和作品的距離感,能不把自己代入成為小說中的人物,這對於一個作家來說,難能可貴。







那作為讀者的我們,又何必糾結於她本人的愛情故事呢?






—THE END—




?

灼見出品



MORE

延伸閱讀


??今天,世界讀書日丨習近平提及的這24本書,都是各個時期的巔峰之作


??她的《童年》《愛的代價》唱紅了一個時代,如今64歲的她仍這麼執著,你還在怕什麼?

??你被碎片化學習,騙了多久?

??有遠見的父母什麼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尹建莉:媽媽收斂起來,孩子的格局才能變大
有遠見的父母什麼樣?
你被碎片化學習,騙了多久?
用心經營朋友圈的人都值得學習
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

TAG:灼見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人的愛情
愛情里,什麼樣的人才是對的人?
一個人的喜歡,不是愛情
個人愚見的愛情
兩個人最好的愛情觀
義大利的愛情,是讓人感動的愛情
民國名人愛情故事,沈從文抱得美人歸,情篤伉儷唯有一對!
愛情里的選擇題: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
火影忍者中最痴情的五個人,鳴人和雛田的愛情讓人羨慕!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
「遇見對的人就是愛情」
別人的就是好的,這幾個星座的人,總是羨慕別人的愛情!
兩個人的愛情是相互欣賞!
面對愛情和麵包的抉擇,這幾個星座的人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愛情
有人說,倆人相互惦記的,叫愛情。一個人自個兒瞎琢磨的,叫犯賤
一個中年人對愛情的感悟
《地震廢墟下的愛情絕唱》:令人悲傷的是,這個故事是真的
情人節:在古人的愛情里,找到最好的表達
孫允珠:挨肩的愛情,分手的感悟,一個人的繁華,一個人的冷漠
多年沒被愛情滋潤的幾大星座,情人節遇真愛,與愛人甜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