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廠」種植技術正邁向航天領域
在火星上種土豆,未來將不再只是科幻電影里的橋段。
一種不需要土壤,不需要陽光的蔬菜種植方式正在成為可能。來自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顯示,這種看似遙遠的種植方式已經「落地」並實現規模化生產,生產地被科學家稱作「植物工廠」。
前不久,中科院植物所和福建三安集團合作成立的中科生物在福建安溪建成1萬平方米的植物高效生產系統並正式投產――這是目前國際上單體面積最大、全人工光型、10萬級潔凈廠房的「植物工廠」。4月26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來到這個全球最大的「植物工廠」一探究竟。
走進廠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顏六色的燈光以及6層整齊排列的營養液菜架――這是蔬菜生長所需的「陽光」和「土壤」,也是「植物工廠」最大的奧秘所在。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中科生物研究院院長李紹華說,在相對密閉的空間里,蔬菜之所以能長勢旺盛,與適宜的光照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同的植物對光有不同的需求,為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提供的最適宜光照條件,被科學家稱為「光配方」。
李紹華說,傳統認為控制溫度和二氧化碳供給可以影響植物的產量和品質,但最新的試驗發現,調整「光配方」的效率更高。通過計算機對植物生育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條件進行自動控制,是設施農業的「最高發展階段」。
接下來是「土壤」。在「植物工廠」,蔬菜不是生長在土裡,而是生長在營養液里。植物在「人造光」的照耀下,享受著營養液為它們準備的特別「飲食」,一天一天長大長高。
李紹華說,這些經過精心調製的營養液能及時有效地為植物提供各種養分,也能最大限度滿足植物不同生長時期的營養要求,協調植物生長所需的水、肥、氣、溫等條件。
令人欣喜的是,在「植物工廠」,從催芽到栽培再到最後收割,整個蔬菜的種植周期只有35天,而且可以一年四季不分晝夜地循環生長。
這是對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一次顛覆――它不受自然環境制約,全天候生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中科生物研發中心主任裴克全告訴記者,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還能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
走進這樣的「植物工廠」並非易事。在「植物工廠」的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必須戴好防護面罩、手套,穿上兩層防護服,並經過多重消毒程序,才被允許「進去」。
裴克全告訴記者,此舉是為了防止將導致蔬菜病蟲害的因素帶入。因此,在作物的全生長周期內不需要噴洒任何農藥,因此在擺上餐桌前也不需要經過任何水洗。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都市農業,這種種植模式還可以應用到國防裝備、遠洋艦船、沙漠荒島等領域,比如,在一些環境惡劣的邊防哨所,邊防戰士就可以在太陽能發電輔助的「植物工廠」生產新鮮蔬菜。
簡言之,「植物工廠」技術特別適合為那些在特殊環境下生活的人們,提供食物等生命保障系統。
對人們來說,最為特殊的環境不外乎遙遠的太空了。看過電影《火星救援》的人們,對在火星上種土豆的場景應該不陌生。裴克全說,這些雖然是科幻情節,但也描繪了「植物工廠」技術在未來航空航天的廣泛應用前景。
事實上,早在2014年,美國航天局就開始在國際空間站里種植生菜,宇航員在太空中也能品嘗到自己種植的蔬菜。裴克全說,平時宇航員吃的都是壓縮的包裝食品,能吃到新鮮蔬菜,「是件相當享受的事」。
他了解到,國際空間站的第一批新鮮蔬菜種植在一個微波爐大小的盒子中,內置LED燈。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和另外兩個宇航員品嘗太空生菜後,連稱味道「好極了」。
去年10月17日,我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裴克全說,當他在電視上看到這一幕時激動不已。更讓他振奮的是,他發現神舟十一號飛船里的宇航員已經開始了在太空中種植生菜的嘗試。這意味著,距離我國「植物工廠」技術在航天領域的應用越來越近了。
本報福建安溪4月26日電
※王淑麗:對技術創新如痴如醉
※曼聯公布兩大將傷情 伊布或將缺陣8個月
※《水滸傳》里的怪綽號都是啥意思
※我國高校自主研發衛星進入太空
TAG:中國青年 |
※白芷種植技術
※麥冬種植技術
※香菜種植技術
※農業種植技術:生薑種植技術
※農業技術:檸檬種植管理修剪技術
※種植土改良加工與容器化育苗技術——上海迪士尼項目技術創新
※馬齒莧種植技術
※農業種植技術:人工種植沉香種子怎麼繁殖及移栽
※北方地區藍莓盆栽種植管理技術
※紫蘇種植技術
※羌活種植技術
※夏枯草的種植技術
※水果種植——梨樹栽培技術
※農業種植技術:大棚櫻桃的種植技術及其後期管理
※党參種植技術
※冬瓜種植管理技術要點以及露地冬瓜種植技術
※農業技術:盆栽草莓管理技術
※種植技術:樹莓的種植技術及營養價值
※綠莧的栽培技術
※半夏種植技術